除了「殺熟」,大數據還做了哪些惡

最近《科技日報》一篇大數據「殺熟」的報道在網友中炸開了鍋:有人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可是他用朋友的賬號查詢發現,淡季的房價只有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去查,還是380元。

近年來,大數據「作惡」的新聞屢見不鮮,除了常見的竊取隱私、推薦廣告、騷擾電話等手段外,還有一些新的「作惡」方式更為可惡,遠遠不是接幾個騷擾電話、看幾個廣告這麼簡單。

「高科技」的攜程:機票如何越刷越貴?

幾個月前就有網友爆料,在攜程訂機票,第一次搜是最低價,多刷幾次之後就會發現票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

通過大數據分析你對這次出行的期待程度,實現價格歧視——攜程的這種做法在經濟學理論上有重大意義。

價格歧視有3個等級,機票定價在各種經濟學教材中被視作三級價格歧視的典型,但攜程通過大數據分析客戶的需求,把機票定價的價格歧視從三級升到了二級,甚至升到了一級。在此是不是要頒個經濟學獎給攜程?

「機智」的Uber:手機沒電更願意加價

2016年5月,Uber曾經透露,它們的演算法可以讀取手機的剩餘電量。其技術人員介紹,用戶手機的電量信息已經成為用戶對於高峰定價敏感性的最強特徵之一。換句話說,當你手機電量低時,你會更容易付正常花費的 1.5 倍,2 倍甚至更多。

當然,Uber並沒有承認自己會利用這一機制加價,但是實際是怎樣的並沒有人知道。所以為了避免被大數據欺負,出門在外還是隨身帶個充電寶得好。

「認真」的支付寶:年度賬單「雲捉姦」

近幾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大數據「雲捉姦」,比如街景地圖捉姦、iPhone手機定位捉姦等等。

2017年底,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又在「雲捉姦」方面助攻了一次。

不過也有人說,大數據「雲捉姦」不是作惡,而是助人為樂……

「熱心」的360:幫團中央發視頻

最近360快視頻做了一個「大惡」:360通過某種手段獲取了一批b站的用戶名、密碼庫,然後「熱心」的幫b站一些視頻大號註冊了快視頻賬號,並從b站搬運視頻到快視頻。其實,私自「山寨」一些自媒體賬號也就算了,但360玩了個大的,「山寨」共青團中央的賬號——當然也竊取了密碼。

大數據是個「黑盒子」:演算法也要審核

大數據之所以能「作惡」,是因為它對於公眾就是個「黑盒子」,特別是大數據的演算法是個「黑盒子」。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很多時候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有的機構發布的所謂「大數據報告」,根本不需要碼農和數據分析師,給我一個美工就能生產一沓。

大數據有個特別形象的比喻——是時候祭出這張經典老圖了,可以形容很多流行概念,比如區塊鏈、人工智慧、AR/VR、新零售、量子糾纏……(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在這樣的邏輯下,所謂「演算法不作惡」的邏輯可以休矣。《大數據》一書的作者、曾任阿里巴巴副總裁的塗子沛曾經說過,自從演算法誕生以來,就以競爭性商業機密的理由,一直在黑暗、封閉的空間中生長。這是大數據時代、智能時代的新問題,一些演算法會提供貼身服務,讓人如沐春風;一些演算法則可能涉及歧視、公平,甚至傷害公共利益、滋生「演算法腐敗」。這些演算法不僅需要公開,甚至還需要接受「演算法審查」。而審查演算法,需要專業的人員、專業的機構,預計未來世界各國的政府部門都將增設這樣的機構。

從這個角度講,今日頭條給互聯網公司做了個表率,2018年初,今日頭條面向行業公開演算法原理,消除社會各界對演算法的一些誤解,同時接受意見和建議。

互聯網上的那些小動物們,你們會跟進么?


推薦閱讀:

鹿豹座平台當選網路文化協會理事單位
質疑劉少丹及其SoLoMo組織
怎麼看廣告?
在網路力量越發巨大的今天,該如何對待網路暴力?
網易丁磊緣何甩開新浪和搜狐,撐起400億美金市值?

TAG:大數據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