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山東的人才困境出路何在?
2月24日,《山東籍海外科學家:齊魯大地的學術困境和出路》一文在《知識分子》上發表後,閱讀量很快突破了10萬,一天之內2000多位來自山東的新訂閱用戶湧入《知識分子》,海內外山東人民心有所憂,直面山東人才困境,或反映問題,或出謀劃策,句句振聾發聵。後台留言數量遠遠超過了微信公眾號所限制的精選100條,在這裡我們選登幾位代表性發言。
為進一步了解當今山東科技人才現狀,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知識分子》聯合多位山東籍科學家發起此次問卷調查,邀您共同探討山東科技人才困境出路,請點擊鏈接,如實填寫調查問卷。
https://www.wjx.cn/m/21059503.aspx
砍柴喂馬:
為作者魯子的真知灼見點贊。我也是一名旅居海外多年的山東人,這幾年因為國內創業,經常往返於美國和山東,接觸過許多山東政府的各級領導,企業家和大學教育工作者,對這些問題深有同感。山東企業家大多缺乏創新意識,思想守舊,更多的是喜歡跟政府要政策和資金支持,精力多用在表面文章和面子項目。人才教育落後,有實力的高校少,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不高。僅有的山東大學軟體學院畢業生絕大多數留不住。政府即便以優厚待遇引來高端人才,招不到合格的優秀工程師,企業難以長期持續發展壯大。政府多應該支持中小創新企業,像美國一樣,政府項目必須有一定比例由中小企業承擔。希望山東知恥而後勇,放下面子,虛心學習,銳意進取,展現一個真正活力山東!
小兌:
外地學生在山東上了7年學,深深感受到找工作時山東企業的排外思想,高校管理更是如此,原來這已經成大家的共識了,還以為只是我們私下討論而已,山東真的該改變思想了,名曰教育大省,然而好的高校卻屈指可數,確實該深思了。
蘇州老王:
作為回國後在山東工作九年後來「出走」的學者,不得不說山東的學術土壤太差了;很大一部分是由於領導並非真的要搞點事情,而是要掙點面子。2005年前後,有一次聽一位副省長講話,說山東GDP全國排名第二,但在科學教育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大概排全國第22(大意如此)。他認識到不足,要改么?當時山東省吸引不了長江學者,就搞了泰山學者~~這是全國第一個省級人才稱號,後來被其他各省市追隨~~雖然如此,貌似也吸引了一些人,但真的提高了對學術的投入么?不。泰山學者建設工程要求各設崗單位給崗位教授至少200萬元科研經費,但多數單位根本不落實。找校領導,校領導明明白白地說:省里給你們個名分和個人津貼就不錯了;但要設崗單位給經費,一分沒有省里知道這情況不?知道,但根本不管。前面有人提到被關進牢里的陳哲宇教授~~他為何要「貪污」50萬經費??因為按照各種政策,他該名言正順地得到的50萬津貼沒有給他落實,他便用套取經費的方法「補足」了自己該得的50萬。所以有人說,太過較真的南方人陳哲宇,敗給了山東人。
稀飯:
全民的官本位思想、攀人情講關係的意識、固步自封不求上進的民風、核心部門重形式輕長遠的思維架構,刻板教條的人才壓制體系等等,歸根到底是地域文化使然,在我們幾千年來傳承孔孟文化根深蒂固的山東尤具代表性。如此文般知識分子們發文吼吼對於改革無異隔靴搔癢,高層若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和痛定思痛的決心,革新談何容易?
製版編輯:核桃林 |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膠東老故事(三)疙瘩湯
※膠東老故事(二) 日本鬼子三則
※「小蔥日食記」——油爆雙脆:品讀經典魯菜油爆雙脆!
TAG: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