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你的核心用戶?

產品經理是有一些成人禮的,顯然我說的成人禮不是畫出了第一個原型圖或者寫出了第一個文檔。成人禮的含義是,能夠不只是撲在細節上,在摳一個文案的字眼,或者一個交互按鈕的擺放位置,也不是在摳某個具體的用戶需求了(不是說這些不重要,只是比較初級),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定義更重要的事情上,主動探索許多未知的邊界。

這些未知當中,定義核心用戶是極其重要的。試舉兩例。

第一例。

有朋友聽說我在滴滴做司機方向的產品,就給我反饋了一些案例。其中一個就是,他見到一些司機,只要接到稍微長一點的訂單就要切走(切走是指繞過平台線下交易),尤其對於滴滴的拼車計費邏輯非常不滿,總覺得抽成過高。

如果是要解決這些司機的問題,自然也有很多方法,簡單粗暴的如降低抽成、加強管控,複雜一些的就是弱化抽成、豐富獎勵補貼邏輯等等。看似都是應該做的,不過若是在滴滴這樣大規模的平台上做產品,更重要的還是先宏觀層面做思考。

首先,千萬量級的司機里,究竟有多少是這樣的司機?其次,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又能解決多少人的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最後,這些司機帶來的價值,和其他不同的司機帶來的價值,又有多少區別?

這些問題思考有了結論,方可進行方案的推演。其實,有一些司機是哪怕第三方平台抽成是1%,他也會要想辦法切走訂單的,這些司機本來就無法成為滴滴平台的用戶,他們的訴求我們是無法達成的。當從整個平台的宏觀視角看的時候,你會發現司機會分為許多類型,比如有認可滴滴的模式的,也有不認可的,我們自然要先照顧前者。

第二例。

回想起來當初做嘟嘟美甲,比較遺憾沒有做好的幾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沒定義好核心用戶。

O2O大戰激烈的時候,用戶端補貼和美甲師端的獎勵都是海量供應,而且不做分類、不做標籤,兩側的用戶都是「來的都是客」。結果就是最終湧入了大量的非核心用戶,有的壓根沒有做過美甲,有的即使做過美甲,也是抱著「等這個便宜賺完我還是該去店裡做就去店裡做」的心態來的。

美甲師一側也是如此。其實有很多年輕美甲師是有比較強烈的學習慾望和成長預期的,如果我們能夠把嘟嘟美甲作為創業平台,提供更多成長空間而不是短期的物質獎勵,吸引能帶來巨大價值的美甲師,那她們大概率會更加願意留在平台上,建立一種更持久的關係。

當然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無法驗證。只是如果讓我再做一次,我會嘗試先定義好核心用戶,先為他們著想,而不是吃大鍋飯形式的產品運營生態。

這兩個例子想說明的就是定義核心用戶的重要性。要問怎麼定義的話,並沒有通用的方法,更多還是源於結合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做的綜合衡量。比如也許對於知乎來說,內容創作者中能高頻貢獻有價值內容的、以及有粉絲緣的,就會更容易帶動社區發展;對於攜程來說,每年有固定三四次出行計劃的,就比相對隨意不會有規劃的更加核心一些。

所以不妨多花點時間想下,到底哪些人應該是你產品核心的用戶?現在用產品的,有多少是核心用戶?還沒有用你產品的核心用戶,又有多少?

幫我推薦產品專家,成功就送 iPhone X:這是我招聘過的最高級的職位

題圖:嘟嘟美甲的一次宣傳活動。

推薦閱讀:

產品「套娃原理」 (上)
【17年總結】我的產品方法論
阿里高級產品專家和你聊聊「數據產品經理」 | Live 預告
《人月神話》讀書筆記③:項目控制
AI時代的產品與產品經理將會變成怎樣?

TAG:產品經理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