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城市規劃見真招!到2035年,這兩座城市的人口將比肩上海!
導 讀
2月27日,《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提交成都兩會審議,並立即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未來20年成都會有怎樣的變化?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哪些利好?本文綜合對比了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的城市總體規劃,看看哪座城市的哪些利好最能吸引你。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力量來源,人口的聚集能帶來資本、技術、智力這些生產要素的聚集。上海向紐約、倫敦、東京學習,中國城市向上海學習。如今,有兩座超大城市都提出了自己最新的總規劃——到2035年,這兩座城市的人口規劃都高達2300萬+級別,這足可與上海等量齊觀。
1、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
中國大大小小几百座城市,在找功能定位這件事情上,北京可能是最簡單的,那就是當好「大國之都」。
想要當好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並不容易,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需要有舍有得,既要有所疏解,也要有所加強。
疏解什麼?當然是疏解非首都的功能。從北京的總體規划上來看,在未來,原有的區域性商品交易市場、大型醫療機構和傳統商業區將被疏解,而具有傳統歷史文化風貌的平房區則會被保護和更新。北京中心城區的密度和建設總量也會逐漸降低。
加強什麼?當然是加強首都功能。從北京「總規」中可以看到:圍繞核心區,北京的西北、東北、南部將形成主體功能。具體來看,海淀區將成為服務保障中央政務功能的重要地區;而石景山區則會圍繞綠色生態建設山水宜居建設;未來北京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將坐落在朝陽區的東部和北部;首都高水平生活服務供給,則將會由丰台區來提供。
此外,北京在2035年的目標中,不僅提出了讓首都功能更加優化,擁有優質的政務保障能力,還要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中堅力量」和「新引擎」這樣的措辭,凸顯了北京還要在創新領域在世界上擔當更多,成為推動世界創新發展的動力。
2、上海:劍指卓越的全球城市
花滿堵,酒滿甌,十里綺羅外灘煙。自晚清就雄踞東亞第一富繁華之都的上海,如今仍是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其經濟總規模比澳大利亞還要高出近1000億美元。
上海如今的經濟成就,既是1000萬老上海人奮鬥的結果,也是1000多萬來自浙江、江蘇、安徽、湖北等全國各地的新上海人拼搏後的成績。
成為全球城市,已經很了不得了。畢竟到目前為止,在新的總規中明確提出建設」全球城市「的,也就只有寥寥幾城。然而上海的目標並不止步於此,更是在「全球城市」的前面加上了「卓越」二字,更是體現了上海的雄心和自信。
那麼,要把「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起來,總共分幾步?上海給出的回答是:三步。
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2035年,要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而到了2050年,則要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從「搭建框架」,到「形成中心」,最後實現全面建成,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安排,體現了上海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道路上的清晰思路。
不僅如此,上海還將總目標分解成了三個「小目標」,要從「更具活力的繁榮創新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更可持續的韌性生態之城」三個方面,來體現出上海的「卓越」,其中包含的內容可謂十分豐富。
在建設卓越國際城市上,上海強調了「提升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在城叔看來,與以往經常表述的「疏解非核心功能」不同,強調「提升核心功能」是一種思路的轉變。意味著不僅要對城市非核心功能進行疏解,更是要考慮如何抓住關鍵,把「核心功能」做好。
3、廣州:打造國際交往中心
2月24日,《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公示,立刻引爆輿論。
這是由於總規草案里關於人口控制目標的調整,從此前的1800萬以內增加至2000萬左右。與此同時,總規草案中明確提出要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來配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這實際上已與北京、上海現有人口規模等量齊觀了。
廣州這般雄心壯志源自何處?城叔接著從總規草案中找答案。
最新廣州城市規劃草案將廣州定位為:「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
可以說,廣州此次是賺足了眼球——在大部分城市僅在單項指標提出打造國際中心的下,廣州在交通、商貿、對外交往以及科技產業創新上,都立志要做到國際級。
當然,雄心源於底氣。目前,至少已有60個國家在廣州開設了領事館,其數量僅次於上海;此外,廣州也是華南地區外國留學生、外國商人聚集最多的城市;白雲機場是華南地區國際航線最多的機場。
此外,與上一版總規相比,新草案增加了「國際交往中心」、「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等表述。而城叔發現,目前一線城市中只有北京明確提出國際交往中心的定位,廣州這一提法,顯得有些「前衛」。
對此,廣州城市規劃草案編製參與者、中山大學城市化研究院院長李郇表示,交往中心代表著全球人流交往密集,伴隨著人才的流動,知識、技術、資本等要素也要向廣州集聚,呈現出城市活力四射的一面。
4、成都:以「公園城市」PK北上廣
半路殺出來,要等量齊觀的還有一個城市,成都。
眼下,《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送審稿)》提交成都市兩會審議,引發熱烈討論。該規劃提出,以資源承載能力對發展規模的約束,2035年可承載2300萬人,因此,規劃至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
除了人口規模,城叔研究成都的新版總規,還看出成都PK一線城市的雄心和廣闊視野。
成都新總規對戰略定位的描述是,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世界文化名城,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
我們來看一個和北上廣不一樣的定位——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就在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川考察時表示,「天府新區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
從格局上看,公園城市是一種「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都市形態。而從全球城市發展來看,比如重生態的「大倫敦規劃」、「花園城市」的新加坡……那都是盛名久傳。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在城叔看來,這是一種對標世界頂級城市的眼光。
城市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美麗宜居」是必須的。
舉個經典的案例,2007年,紐約推出一項25年規劃,旨在將紐約建設成一個綠色環保都市。大規模城市綠地和開放空間吸引了大量高素質人才到這裡尋求有質量的生活,這成為紐約獨特的競爭優勢,谷歌、臉書等500強企業總部設立於此,真正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平衡。
從這個角度上說,在城市人才爭奪戰的當下,成都拿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心,其背後折射出的是這座城市的發展雄心。
28日,成都商報採訪市規劃局,梳理了20個市民們最關心的問題。城鄉空間布局、生態環境打造、文化保護與發展、城市治理舉措……你所關心的,都在這裡。
關注人口
1、以水定人
問:至2035年市域總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這是怎麼測算出來的?
答:水資源承載力是成都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短板,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據可供水資源量,城市總規將至2035年市域總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同時將引導人口重點向市域東部和南部集聚轉移,嚴格限制龍門山山區和山前地區的人口規模。至2035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關注空氣
2、以氣定形
問:大家都很關注成都的空氣質量,規劃里有沒有考慮城市「通風」的問題?
答:新城市總規明確的「四定原則」之一,就包括「以氣定形」。也就是針對大氣環境特徵改善城市通風環境,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具體來講,成都將針對大氣環境特徵優化城市格局形態,中心城區延續扇葉狀組團布局,東部城市新區帶狀組團布局,保障城市周邊生態空間通風能力。將全域構建「8+26」的兩級通風廊道。結合生態綠隔區、環城生態區和城市內部的道路、河流、公園綠地劃定城市通風廊道,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共形成城市一級通風廊道8條和二級通風廊道26條。
關注格局
3、為何東進
問:新總規里最受關注的就是「東進」。為什麼要引導城市向東發展呢?
答:在這一點上的主要考量,是龍泉山以東承載力更優、發展潛力更大。首先,這一區域大氣擴散條件較好、大氣質量全市最優。而在水資源方面,這一區域的承載能力較高,且沱江存在分質供水潛力。土地資源方面,龍泉山東部區域,以低丘中丘為主,開發空間潛力巨大,土壤土質不利於現代農業發展,更適合城市建設和產業布局。
4、為何西控
問:「西控」,是不是意味著西邊的發展會變慢?
答:當然不是。根據新的城市總規,西部區域是都市現代農業和生態涵養功能區,包括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都江堰灌區,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區域。以持續優化生態功能布局和發展綠色產業為重點,全力保持生態宜居現代田園城市形態。發展目標是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蔬菜糧食生產功能區、西部綠色低碳科技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宜居現代田園城市典範區、世界旅遊目的地核心區和天府農耕文明重要展示區。同時,西部區域會控制建設形態,提高園林綠化水平,提升宜居性。嚴格控制居住建築容積率。
5、為何中優
問:都在說新城發展,那「老城區」咋辦?
答:中部區域是都市功能優化區,是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主要承載區。發展目標是建設高端服務業的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區、創新驅動引領區,國際交往核心區、天府文化集中展示區。
這就是說,「老城區」以後的綠地和公服設施會更多,隨著開發強度降低,人口密度也會降低。按照規劃,中部區域內規劃人口密度調減到1.36萬人/每平方公里以內。還會建設城市音樂廳、露天音樂廣場、四川大劇院、國際足球中心、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重大公共設施。總之,「老城區」一定會變得更美麗宜居。
6、「一心」內涵
問:規劃中提出了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這個公園對老百姓有啥實際用途?
答:成都將構建市域「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路化空間結構。「一心」,就是指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這是目前全球規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新城市總規把龍泉山由生態屏障提升為世界級品質城市綠心和國際化城市會客廳。一方面加強生態保育,劃定生態用地1132平方公里,佔總面積88.7%;另一方面承載休閑旅遊、體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務以及對外交往等功能。
關注服務
7、一站式
問:規劃是不是都是很宏大的?對老百姓生活具體有啥好處?
答:成都將在全域統籌布局11類重大區域性公共服務設施,支撐城市能級提升。包括重點建設天府奧體城、國際會議中心、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等。其中天府奧體城規劃總面積85平方公里,將建設成為國際體育賽事名城核心區。更重要的是,通過構建15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建設社區綜合體,以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的「一站式」社區公共服務。
關注教育
8、教育劃圈
問:「新總規對教育設施是如何規劃的?
答:新城市總規提出,根據學齡人口變化趨勢、中小學建設標準,將預留足夠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學校用地,合理增加教育科研設施用地。
採用新建、改擴和撤併等方式,加強和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設施布局,小學服務半徑原則上為500米;中學服務半徑原則上為800-1000米。完善幼兒園配置與布局,服務半徑原則上不宜大於300米。
關注醫療
9、醫養結合
問:對老年人有沒有養老設施的規劃?
答:新城市總規提出,將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多方式擴大養老服務設施總量供給,將養老資源向居家、社區、農村傾斜,向經濟困難、失能、失智、失獨、高齡老年人傾斜。實現醫養融合發展,擴大照護型服務資源。至2035年,千人養老機構床位數提高到45張/千名老人。社區養老設施以500米服務半徑、兼顧社區行政區劃的原則進行配置。繼續改造和完善救助管理站和社會福利院,完善制度。
10、走進社區
問:現在優質醫療資源還是太少,新總規有沒有考慮?
答:新城市總規提出,將加強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在薄弱地區和重點領域的配置,實現各區都有三級甲等醫院。原則上城區按照每15萬-20萬人的標準設置一所綜合醫院,新增醫院佔地原則上不少於2.3公頃。在每個鄉(鎮)設置一所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結合15分鐘基本公服圈,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若部分區域服務半徑較大,可適當設置社區衛生服務站。
關注發展
11、整體跨越
問:成都的發展會是「一花獨放」嗎?有沒有考慮省內其他城市?
答:新的城市總規提出,將發揮成都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全省整體跨越提升發展新格局。推動國鐵幹線、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加快融合。加快成都與德陽、綿陽、資陽、眉山、樂山、遂寧、雅安等周邊城市的一體化進程。
12、城鄉統籌
問:除了城市,鄉村的發展呢?
答:新的城市總規提出,將促進城鄉功能融合發展,結合產業功能區、風景名勝區、軌道交通線網及重要交通節點,重點建設景區型、園區型、農業型3種類型97個特色鎮,植入文化、旅遊、創新、農業科技等功能。將塑造新型城鄉形態,打造不同主題類型的城鄉統籌示範線、示範片,全域塑造「產田相融、城田相融、城鄉一體化」的城鄉形態。將創新城鄉融合機制,實施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等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等等。
13、空間優化
問:在過去,成都的空間結構是「兩山夾一城」。但規劃中重新優化市域空間結構,「兩山夾一城」要變成「一山連兩翼」,中心城區範圍擴大。這是什麼樣的新結構?
答:規劃中提出要構建市域「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的網路化空間結構。
「一心」,即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兩翼」包括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
三軸分別是南北城市中軸,東西城市軸線,龍泉山東側新城發展軸。
多中心,即在市域範圍內形成28個國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把城市核心功能與空間結構有機銜接。
關注交通
14、四鐵融合
問:和其他城市相比,成都地處內陸,高鐵網路也還不夠發達,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答:未來成都將空鐵並重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新城市總規提出,加快建設天府國際機場、擴能雙流國際機場,構建國際航空樞紐,客運能力達1.5億人次/年。實施「四鐵融合」,通過蓉歐快鐵、出川高鐵、成都平原鐵路公交化和市域地鐵深度融合,支撐聯通亞歐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建設。通過「兩縱一橫」融入國家高鐵網路,構建「148」高鐵圈,實現成渝城市群內1小時可達,到西安、昆明、貴陽、武漢等「1+8」中西部城市4小時可達,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主要城市8小時可達。
15、綠色交通
問:城市大了後,車肯定更多了,未來出行是不是會更堵?
答:成都將構建高效綠色的交通體系。至2035年,規劃37條、共1696公里城市軌道,實現中心城區、東部城市新區、8個區域中心城以及大部分特色鎮、產業園區(集聚區)軌道覆蓋;實現市域「半小時」交通圈。
中心城區依託「十六高二十五快」高快速路構建一體化和網路化路網體系。中心城區規劃結構性主幹路43條,在各個組團形成功能完善的路網體系。
至2035年,實現綠色交通分擔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擔率占機動化的70%,軌道出行占公交的80%。
關注住房
16、租售並舉
問:我很關心未來成都的住房市場會怎樣發展?
答:新的城市總規提出,將完善租售並舉的住房體系,實現住有所居。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將穩定房地產市場作為長期方針,以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加強需求端有效管理,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大力推動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實現人民群眾住有所居。
關注環保
17、綠道系統
問:對於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市民都十分期待。具體將怎麼建?
答:根據規劃,成都將加快實施全域「一軸兩山三環七帶」區域級綠道。以區域級綠道為骨架,城市級綠道和社區級綠道相互銜接,形成串聯城鄉公共開敞空間、豐富居民健康綠色活動的天府綠道體系。同時將增加城市公園、小遊園和微綠地。加快建設城市公園,其中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規劃建設102座城市公園。因地制宜建設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遊園,見縫插綠設置微綠地。「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做到「推窗見田、開門見綠」,實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
關注風格
18、一城十景
問:「國際范兒」的成都還有沒得「成都味兒」?
答:根據新的城市總規,成都將高標準建設天府錦城、天府中心、天府奧體城、城市音樂廳、國際足球中心、熊貓星球等城市標誌性設施,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文化景觀、文創街區和文創小鎮,做強文創產業發展核心載體,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天府錦城,重點打造「一城十景」,包括天府源、寬窄巷、文殊坊、大慈寺、武侯祠、浣花溪、水井坊、音樂坊、猛追灣、錦江岸。
關注產業
19、創新驅動
問:作為企業,在未來發展中應當重點關注哪些產業領域?
答:成都將構建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具體而言,將大力夯實實體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打造產業生態圈,建設66個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還將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共享經濟六大新經濟形態,推動新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
關注機制
20、多規合一
問:藍圖繪得這麼大,怎麼確保能實現?
答:城市總體規劃經法定程序批准後,將成為成都城市發展的法定藍圖。將構建可核查、可落實、可分解的指標體系;構建逐級傳導的規劃體系;基於各級事權的強制性內容分級;推動「多規合一」體系建設;形成定期評估、動態維護的長效機制;建立規劃實施監督問責制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明確行動計劃,推動規劃實施。
來源:國土資源部官網︱編輯:王艷陽、林冬娜
原文鏈接:【國地資訊】公眾號(ID:guodizixun)【資訊】城市規劃見真招!到2035年,這兩座城市的人口將比肩上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