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屬東非:叛亂,改革與經濟發展

引言:作為殖民帝國中的後起之秀,德國人的殖民步伐遠遠落後於同時代的其他列強。儘管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也有數個邦國曾嘗試建立殖民地(例如勃蘭登堡藩侯國曾在1685年至1728年統治過西非沿岸的阿爾金島),但德國人建立殖民帝國的計劃則要到1880年代後才得以付諸實踐。如果以德國人的死對頭法國的標準來算,德國的殖民地恐怕與它的「體型」不成比例,其殖民地也大都為資源貧瘠的土地。然而,在這些殖民地中卻有一塊以相對優秀的管理而受到青睞的地區,它在德國人的統治下曾經歷一次大規模的反叛,但卻引起了德國殖民者對政策的考量,嘗試改善現有的體制,最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黎明前成為了非洲殖民地的典範。

而這片地區的官方名稱則叫做

德屬東非(Deutsch-Ostafrika)。

德意志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非洲的殖民地。德屬東非以紅色表示。(來源1)

*在寫之前,我翻譯了3篇與本文主題有關的英語維基百科條目(註:此三篇條目的中文版本我也已對照英文版擴充或消紅,可以在中文版的編輯歷史裡查找到我的編輯)和一篇與德屬東非經濟相關的文章,且確保信息的來源是可靠的(來自於書目)。

我先呈上我所搜集的信息來源以供各位讀者查詢。

German East Africaen.wikipedia.org圖標German East Africa Companyen.wikipedia.org圖標Maji Maji Rebellionen.wikipedia.org

Tanganyika (Tanzania): German Rule: Land, Labor,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www.worldhistory.biz圖標

(註:上下文中所出現的圖片,如來源以上四個網站,會以「來源1」「來源2」……表示,若來自於其他網站則會列出具體地址。下文中如含有相對缺乏準確性的信息我會特別標註,但亦可作為參考)

*另外封面圖來自於上述的第一條鏈接。

以下是正文。在正文內,我將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並重新編排。

——————————————————————————————————————

目錄

1.簡介

2.殖民地最初的建立與早期活動

3.殖民地的起義

4.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簡介

正式建立:1885年2月27日

滅亡:1919年6月28日

人口普查(1913年):7,666,000人

(*人口數據引用自中文維基百科條目「1913年世界人口列表」)

德屬東非的領土並不只包含今日的坦尚尼亞。它涵蓋了坦尚尼亞(戰後由英國獲得),盧安達與蒲隆地(戰後由比利時獲得),與洛伏馬河以南一部分地區,今屬莫三比克的一塊土地(戰後由葡萄牙獲得)。它的總面積為994,996平方公里。

以下是德屬東非全圖。

下圖中位於德屬東非與葡屬東非東部沿海交界處的一小塊三角洲即是所謂的「洛伏馬河以南地區」,此地區在1919年由巴黎和會委員會交予葡萄牙共和國管轄,並在之後最終成為了今日莫三比克共和國的一部分。

德屬東非全圖,其中繪出了兩條德國殖民政府在戰前修建的鐵路。(圖源:https://static.torontopubliclibrary.ca/da/images/LC/912-6-s44.jpg)

德屬東非國旗。(來源1)

德屬東非國徽。(來源1)

殖民地最初的建立與早期活動

德屬東非殖民地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至殖民政府的前身——德屬東非公司。(德語:Deutsch-Ostafrikanische Gesellschaft,縮寫為DOAG)這家公司於1884年作為德意志殖民協會(德語: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Kolonisation)的一部分而建立,最初僅旨在非洲進行貿易。德屬東非公司成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因為德意志的帝國主義是在1850年代由於工業化導致經濟增長致使商人遠離本土尋求商業前景而激發的。

在19世紀晚期,一個新統一的德國如果要成為世界領先的帝國,就必須參與海外的探索和擴張。德意志帝國作為一個兼具買賣商品的能力,以工業與製造業為主的大國,她必須確保對其資源的保護。據統計,至1900年代,德意志帝國增加了2000萬的人口,殖民地因而成為了能夠安置人口的優良土地;德國領導層亦致力向民眾展示帝國主義與工業化如何帶給了民眾福利。非洲的財富更吸引了德國的注意。非洲是能夠找到自然資源與大量消費者的土地:在世紀之交,狩獵野生動物是一種潮流,而非洲恰好能滿足這種需求;而土著居民也被某些觀點認為是非洲最重要的資源。

出於種種想法,德屬東非公司的建立者之一,卡爾·彼得斯早在1885年以前即已經與桑給巴爾島對岸部落酋長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以獲得土地。1885年3月3日,德意志帝國政府宣布公司已被授予由帝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在1885年2月27日簽署的憲章,此憲章授予彼得斯的公司在東非大湖區建立保護國的權利,於是公司在今肯亞東部海岸建立了保護國。在此之後,德屬東非公司於1885年4月與桑給巴爾蘇丹哈利法·本·賽義德簽訂協議租借桑給巴爾島對岸沿海地帶50年。

在此之後,彼得斯隨即招募專家從南至北探險。探險的地帶遠不止坦尚尼亞海岸,最北至肯亞東部海岸,最南端甚至抵達了馬達加斯加島。但實際上探險活動早由1884年10月便已開始,一直持續至1886年12月。

Deutsch-Ostafrikanische Gesellschaftde.wikipedia.org

(這個鏈接是德語維基百科上有關探險地點與詳細過程的內容,無奈德語機翻成英語存在不通順的情況,因而我無法將其翻譯為中文。)

德屬東非公司的建立者,卡爾·彼得斯是一位足智多謀的探險家與投機者。他於1856年9月27日生於漢諾威王國阿姆特諾伊豪斯,在大學內進修歷史,哲學與法律並在之後成為了一名記者。隨後,他對殖民起了興趣,促使他成為了德屬東非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來到非洲探險。他展現口才說服土著人民給予土地予公司進行殖民活動。他亦懂得軟硬兼施,時常通過穿著令人印象深刻的服裝,懸掛鮮艷的旗幟並發射槍炮彈以迫使土著居民就範。在德國中央政府接手殖民地後,彼得斯成為了該地區的行政官,直至其因殘酷對待土著居民而被解僱。他被當地人稱為「Mkono wa Damu」(斯瓦希里語,意為「手中有血之人」或「血手」),他也因此被判有罪,儘管此判決受到了德國媒體的批評。在此之後,他於公眾眼中失去威望,職業生涯也隨即中止。

卡爾·彼得斯(1856.9.27-1918.9.10)。(來源2)

然而,桑給巴爾蘇丹對探險行為抗議,他聲稱他才是桑給巴爾與對岸大陸的統治者,德國人與他所簽的協議只不過是「租借」而已。俾斯麥宰相隨即派出5艘戰艦展現武力。戰艦於1885年8月7日抵達桑給巴爾島,並對著蘇丹的宮殿鳴炮示威。在此之後,德國與英國同意瓜分東非大陸,蘇丹在兩方的強大壓力下別無選擇地同意要求。1888年4月24日,桑給巴爾蘇丹與德國殖民者簽訂協議,宣布其正式放棄對桑給巴爾對岸大陸的統治權。

桑給巴爾蘇丹,哈利法·本·賽義德(1852-1890)。(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Khalifah_bin_Said_of_Zanzibar#/media/File:Seyid_Chalifa_ben_Said.jpg)

此時的狀況對於德國人來說已經是他們穩健地踏上東非大陸的第一步。一切都顯得順風順水:所謂的「蘇丹」已經宣布放棄對大陸的統治權,英國人也願意與德國人和平相處。於是從1888年8月開始,德屬東非公司嘗試直接佔領坦尚尼亞沿海城市。他們試圖佔領城市的行為遇到了輕微抵抗,而抵抗者主要為阿拉伯奴隸販子與象牙貿易者,他們害怕自身的貿易利益將因為殖民者的到來而受到損害。隨後,一些起義的聲音顯露了出來。

殖民地的起義

1.阿布士里起義(1888年至1889年)

儘管當地居民起義這種狀況對於殖民者來說早已屢見不鮮,但德屬東非最早具有規模的起義者卻也可以算是「壓迫者」。在殖民地早期,德屬東非公司並未對其領地實施完全的控制,殖民地的貿易也多被本地人,阿拉伯與印度商人所掌控。然而在1888年,德屬東非公司在坦尚尼亞東北部海港城市潘加尼的行政長官,艾米爾·馮·澤勒夫斯基做出了一項令這些阿拉伯人感到恐懼的行動:他在潘加尼市內直接豎立起了德屬東非公司的旗幟,此舉立即激起了起義的爆發。這次起義被稱為「阿布士里起義」。起義的領導者,阿布士里·伊本·薩利姆·哈提(Al Bashir ibn Salim al-Harthi)同時受到了當地阿拉伯人與斯瓦希里原住民的支持。他是一位商人與種植園主,父親為阿曼人,母親則為當地原住民。

阿布士里·伊本·薩利姆·哈提。 (圖源:https://alchetron.com/Abushiri-ibn-Salim-al-Harthi#demo)

起義在阿布士里的領導下從坦尚尼亞東北海岸城市坦噶爆發,一直燃燒至東南部海岸城市林迪。德屬東非公司在除去達累斯薩拉姆與巴加莫約的所有城市的行政代表都遭到處死或被驅逐。起義軍有能力攻佔絕大多數海港城市,並挾持了兩位德屬東非公司的探險家作為人質。然而好景不長,在1888年晚期,阿布士里等一眾阿拉伯起義者與原住民的同盟瓦解了,作為代價,他必須僱傭阿拉伯傭兵來幫助防守德國殖民者可能的反攻。

德國殖民者一方顯然不會以極少的人數坐以待斃。1889年2月,俾斯麥宰相指派陸軍中尉赫爾曼·馮·韋斯曼為帝國專員,負責鎮壓起義。赫爾曼·馮·韋斯曼於1853年9月4日出生於普魯士王國奧得河畔法蘭克福。他曾加入陸軍,並在四年後成為一名中尉。韋斯曼後來參與了一次致使他被判入獄的決鬥,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隨後遇到了一位非洲探險家,促使他前往非洲。在非洲,韋斯曼與探險家一起為德屬東非公司效力並獲得認可。因此,他由於自身為數不多的軍事背景成為了鎮壓起義的領導者。

赫爾曼·馮·韋斯曼(Hermann von Wissmann,1853-1905),曾於1888-1891出任德屬東非帝國專員,並於1895-1896年出任德屬東非總督。(來源2)

(題外話:在反叛平息後,韋斯曼在德屬東非繼續進行殖民活動。韋斯曼被據稱尊重土著居民:他堅持公正對待土著居民,尊重當地習俗,他本人亦在交流中使用斯瓦希里語。因此,他被部分人認為是「德國最偉大的非洲人」,幾座關於他的紀念碑也因此建立。)

1889年5月8日,韋斯曼帶領德國軍隊攻擊了阿布士里起義軍的一個據點。戰鬥結束後起義軍丟下了106具屍體撤退,但阿布士里在此之後又說服了兩支新部落加入他的隊伍,並對達累斯薩拉姆與巴加莫約發動突擊。德軍憑藉優勢火力再一次擊退了起義軍,這次失敗也使得阿布士里說服的兩支部落背叛了他。然而,阿布士里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嘗試前往英屬肯亞的蒙巴薩再做打算;但他在前往蒙巴薩的途中被當地部落捕獲並於1889年12月被押送給德國政府,之後被判處死刑,屍體被殖民政府懸掛在潘加尼市內。

儘管起義失敗了,但卻戲劇性地造成了殖民地行政管理權的易主。1890年11月20日,德屬東非公司簽署協議,將殖民地的管理權上交予德國中央政府;但德國政府直到1891年初確定起義已被鎮壓後才正式開始管轄德屬東非。德屬東非公司其後作為土地公司運營,直至戰後於1920年解散。

2.姆克瓦瓦酋長的游擊戰爭(1891-1894)

繼阿布士里起義被鎮壓之後,由原住民赫赫族人(Hehe people)酋長姆克瓦瓦(Chief Mkwawa)領導的起義也一度影響了德國殖民者的統治。

(關於這個名字特別的民族的簡單介紹如下。摘自中文維基百科。)

赫赫族(斯瓦希里語:Wahehe)是坦尚尼亞的一個民族,屬於班圖人的一支。約193萬人(1995年)。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伊林加區。講赫赫語,屬尼日-剛果語系。通用斯瓦西里語。多持萬物有靈信仰,盛行巫術,少數信伊斯蘭教或基督教新教。多從事農牧業,飼養牛羊。」

姆克瓦瓦酋長(1855-1898)於1879年繼承父位當上酋長。(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ef_Mkwawa)

關於這場游擊戰爭的信息較少。姆克瓦瓦酋長所領導的起義始於1891年。當年7月,他率領3000餘部眾伏擊了艾米爾·馮·澤勒夫斯基的320人巡邏隊,並造成了包括澤勒夫斯基本人在內的一部分人陣亡;姆克瓦瓦酋長也在隨後堅持戰鬥,直至1894年10月28日德軍攻陷了其所在的防禦據點。酋長隨後開始了長達四年的逃亡生涯並持續以小規模游擊戰騷擾德國殖民者,最後於1898年7月19日被德軍圍困後用槍自盡以免被俘。德國士兵割下了姆克瓦瓦的頭顱並將其送至不萊梅海外博物館(übersee-Museum Bremen)展示。戰後,姆克瓦瓦的頭顱被要求送還給坦尚尼亞人民。

姆克瓦瓦的頭骨今日在其紀念館展出。(圖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ef_Mkwawa#/media/File:Skull_of_Mkwawa.jpg)

3.馬及馬及起義(1905-1907)

殖民地政府持續著高壓政策以確保收入。1898年,殖民政府開始在德屬東非徵收人頭稅,並嚴重依賴強制勞力來完成建設;殖民政府的新稅收政策也迫使村民定期工作以獲得工資,並給原住民帶去了現金經濟的概念。然而,至1900年,不景氣的經濟回報使得德國決策者開始制定一項大規模計劃以期鼓勵經濟作物的生產。1902年,卡爾·彼得斯命令殖民地的村莊種植棉花作為出口用經濟作物,每個村莊所生產的棉花都必須達到配額;於是村長們均被命令從事棉花生產的監督工作,且被迫站在村莊勞動力的對立一方。時任總督的古斯塔夫·阿道夫·馮·格特岑開始實施一項敦促定居者與傳教士接管作物種植權的計劃,此計劃也使得在國有種植園內勞作的非洲工人得不到任何補償。非洲的傳統農業也因旨在限制獵取動物,禁止原住民使用森林保護區內的資源,並阻止焚燒灌木叢開闢耕地的保護條例的限制而頗受打擊。在當時,刀耕火種是殖民地大部分地區的農業基礎。這些措施造成的壓力,以及1905年初爆發的一場旱災促成了馬及馬及起義。

馬及馬及起義的遍及地區在圖中以紅色表示。(來源3)

起義者嘗試尋找一種能夠驅逐德國殖民者的魔法,並將其看作團結起義力量的象徵。德國人類學家記錄,當地的一位自稱為「博克羅」(Bokero)的靈媒Kinjikitile Ngwale自稱被蛇神Hongo附體,能製造出一種把德國人的子彈化為清水的魔葯。這種魔葯在斯瓦希里語中被稱為Maji,因此其追隨者便自稱「Maji-maji」。然而,這種所謂的「魔葯」實為蓖麻油與小米種子混合的液體。Ngwale亦宣稱德屬東非的原住民得到了消滅德國殖民者的使命。追隨者對此深信不疑,並在這種液體的加持下發動了馬及馬及起義。

起義者們裝備著長矛與有時淬毒的箭支,人多勢眾的他們亦相信,在魔葯的加持下德國人的子彈將化為清水,無法對他們造成傷害。起義者頭戴小米梗,從他們的村莊開始進軍。他們起初襲擊了一個前哨站並破壞了當地的棉花種植園。然而,在1905年7月31日,Matumbi部落的群眾相應他們的起事,在東南部沿海城市Ssamanga摧毀了當地的貿易站與棉花種植園。德國殖民者很快作出回應,逮捕了Ngwale並對其判處絞刑。在被處決之前,Ngwale宣稱他已將魔葯分發至各地。在1905年8月14日,響應起義的Ngindo部落群眾襲擊了一眾正在狩獵的傳教士;所有5名傳教士,其中包括達累斯薩拉姆的羅馬天主教主教Spiss均被矛戳死。

被捕的馬及馬及起義者。(圖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ji_Maji_Warriors.jpg)

在整個8月內,起義從現今坦尚尼亞馬圖賓山南部地區爆發,並迅速在整個殖民地南部傳播。8月16日位於伊法卡拉(Ifakara)的一次襲擊更是全殲了一支德國巡邏隊,並使得通往馬亨蓋(Mahenge)要塞的門戶洞開。儘管殖民地南部的歐洲居民與駐軍數量相當小(僅有458名歐洲人與588名非洲士兵),但現代化的防禦工事與武器為他們帶來了優勢。在馬亨蓋,數千名由另一位靈媒領導的馬及馬及起義者向德軍營地進發。營地守軍由西奧多·馮·哈塞爾(Theodor von Hassel)領導,包括60名非洲士兵,數百名向政府效忠的部落群眾以及2挺機槍。起義者由兩個部落的群眾組成,他們在攻擊時間上存在分歧並導致無法協作。第一波攻擊前進至距離要塞1000米後遭到德軍火力攻擊,起義者冒著彈雨堅持了15分鐘後潰退;第二波攻擊由1200名起義者組成並由東部方向進攻,而這次進攻則有些人在被射殺前離德軍火線僅有3步之遙。

訓練中的德軍非洲士兵(亦稱為阿斯卡利(Askari)步兵)機槍手。(圖源:https://de.wikipedia.org/wiki/Maji-Maji-Aufstand#/media/File:Bundesarchiv_Bild_105-DOA0151,_Deutsch-Ostafrika,Maschinengewehrabteilung.jpg)

儘管這次戰鬥可謂起義的頂點,但在這之後一支新部族Ngoni人決定以5000人之眾加入起義,這支部族乃是1818年之後遷至此地區的穆斯林民族。1905年10月21日,德軍攜帶重機槍從馬亨蓋出發前往Ngoni人的營地。Ngoni部族士兵在戰鬥中撤退並丟下了所有裝著魔葯的瓶子,大喊:「這Maji只不過是一個謊言!」(編者註:……)

而在殖民政府方面,時任德屬東非總督的古斯塔夫·阿道夫·馮·格特岑伯爵請求德國中央政府的支援。德皇威廉二世立即派出兩艘攜帶充分補給品的巡洋艦前往起義地區,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援軍從遙遠的德屬新幾內亞趕來。10月,當1000名援軍抵達時,格特岑認為反攻的時機已成熟。在此之後,德屬東非西南部的叛亂已在1906年4月被平息,但其他起義地區的戰鬥仍在繼續。1906年5月初,一支由2名歐洲人與46名阿斯卡利士兵組成的小隊在從南部城市松蓋阿(Songea)向馬亨蓋行軍時持續遭到了攻擊。相應地,德國人的注意力亦轉移至東南部地區。東南地區的起義在此之後退為游擊戰爭,並帶來了嚴重的饑荒。

此饑荒的一部分是有意而為之。格特岑總督願意赦免領導者,巫醫與放下武器的士兵,但他也需要肅清剩下的叛亂者,由此他選擇以饑荒作為威脅。早在1905年,殖民地部隊的一位指揮官旺根海姆上尉就在給格特岑總督的信中寫道:

「只有飢餓與求生欲能夠最終使得起義者屈服。單一的軍事行動只不過像汪洋里的一滴水。」

起義的餘燼最終在1907熄滅。起義使得15名歐洲人,389名非洲士兵,以及25-30萬起義者與無辜民眾死亡。起義的失敗擊垮了當地民眾反抗的精神,但德屬東非在起義之後新上任的總督對殖民地實行更開明的政策也一定程度上安撫了民心。德國殖民政府此後不得不考慮調整政策以預防可能出現的叛亂,相應地,此次起義之後德屬東非從未出現大規模或有組織的起義。

古斯塔夫·阿道夫·馮·格特岑伯爵,於1901-1905年出任德屬東非總督。(來源3)

殖民地的經濟發展

作為德國較為富裕的殖民地,德屬東非的經濟發展不僅給德國本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也大幅度地改變了當地的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起初十年內,殖民地依靠對內陸商隊的貨物,尤其是橡膠,象牙,樹脂,蠟與皮革收取過路費獲得收入;稅收同樣適用於以印度棉花為主的進口貨物。儘管1885年後,殖民地大部分貿易都由德屬東非公司控制著,但殖民地市場的本地營銷則基本掌握在印度商人手中,他們的商網則遠早於殖民統治時代。(上文有闡述)1890年代,由於殖民政府逐漸了解到礦產資源的缺乏,他們開始注重於培育對德國市場有益的經濟作物。為了將德國的紡織工業從美國棉花供應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棉花種子被分發給德屬東非南部沿海的阿拉伯與斯瓦希里種植園主以及各地的村長。公司亦在1890年後歐洲移民逐漸增多的德屬東非東北部海岸的少數莊園內試驗了橡膠,煙草,咖啡,與茶葉種子的種植。其後,於1893年引進,超過10萬英畝(約合4萬公頃)的劍麻種植是在接下來的20年內殖民地最大的經濟作物項目;200萬棵咖啡樹在殖民地各處種植,橡膠樹的種植範圍也高達20萬英畝(約合81000公頃)。

德屬東非在1906至1918年間的劍麻種植園。(來源1)

經濟作物政策為1896至1906這十年間來到殖民地定居的歐洲人打開了機會之窗。在那期間,大約100餘座定居者的莊園以及20個種植園在東北部山區建立。與此同時,東北方數千英畝的土地也被劃撥給歐洲定居者。儘管非洲本地居民的土地從未被完全徵用,但那些被徵用的人口密集的肥沃山中土地必要地經歷了農業改革。這些改革消除了傳統的耕作方式與土地使用權的性別化,以及使得民眾開始嘗試混合耕種作物。在Chagga,Shambaa,與阿魯沙,人們開始嘗試在耕地上混合種植香蕉與玉米來代替從前的單一咖啡種植。

現代坦尚尼亞的金礦開採亦可以追溯至德國殖民時期。當地的採礦活動於1894年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金礦開採開始。而殖民地最早的金礦,Sekenke金礦,則於1907年殖民者正式發現黃金兩年後的1909年開始運作。

在勞工問題上,殖民政府所下達的政策與白人定居者的利益並行。在最初的十年內,莊園主強制村民勞動,亦僱傭了在沿海地區等待商隊的非洲搬運工,來自亞洲的簽約勞工與沿海地區的阿拉伯與斯瓦希里莊園主們的奴隸充當勞力。在馬及馬及起義被鎮壓後,殖民政府吸取教訓,正式終止了被視為叛亂起因的強制勞動,並在1909年出台了一項旨在建立自由勞工市場的條例;於是人口占殖民地四成的盧安達與蒲隆地兩地區不得不接受勞工招聘。殖民政府的新計劃必須依賴非洲農民而非本地種植園主來生產經濟作物。半官方的殖民地經濟委員會通過直接向農民分發種子,建立軋花與銷售中心並保證最低市場價格以鼓勵農民種植棉花。

德屬東非的劍麻工廠,攝於1906—1918年期間。(來源1)

德國殖民者亦注重對殖民地交通系統的建設。其中,鐵路作為殖民地經濟的基礎,也是將本地農作物帶向國際市場的必要,依靠著德國人定居點的建立而隨之鋪設。其中一條重要的鐵路,烏薩姆巴拉(Usambara)鐵路在1891年由港口城市坦噶起始,在後兩年內延伸至了中部內陸城市阿魯沙(Arusha)。德國殖民者另於1905年修建,並在其後不斷延長的橫跨殖民地,長達774英里(約合1247公里)的中央鐵路(Central Railway),連接了達累斯薩拉姆,莫羅戈羅,塔波拉和基戈馬。烏薩姆巴拉鐵路與中央鐵路的持續發展使得更多歐洲定居者與種植園主出現在了德屬東非的土地上,德屬東非至1912年共計約有700個莊園,為本已稀少的勞工創造了巨大的競爭力。然而,中央鐵路的最後一個環節在坦噶尼喀東海岸直至1914年7月才完成,于是之後殖民地首府達累斯薩拉姆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典與農貿博覽會。德國國內,一個響亮的遊說團體不斷地向公眾展示定居者的種種收益之處,而人權主義團體則宣稱殖民政府對勞工的濫用。

在港口的發展上,德國人在坦噶,林迪與巴加莫約港內均新建了電動起重機,倉庫與鐵路系統的連接入口。至1912年,達累斯薩拉姆與坦噶的港口共擁有356艘貨輪與客輪,以及1000餘艘沿岸船隻與本地貿易船。

建設中的烏薩姆巴拉鐵路。(來源1)

然而,經濟發展也少不了對原住民的負面影響。隨著越來越少的男性從事農業生產,女性農業生產能力亦因體能所限無法達到男性達成的指標,勞工遷移模式打亂了原有的鄉村經濟體。家庭的破裂導致了人口下降,更致使農村地區出現了難以控制的蠅災,影響了牲畜經濟。

在教育上,德國殖民者為當地非洲居民開發了一個包含小學,中學與職業學院的教育計劃。相關資料顯示:

「無論是教師資歷,課程或是教材,均達到了其他熱帶非洲地區無與倫比的標準。」

(註:此處「資料」未標明來源,存在可疑內容,僅供參考)

甚至是在英國接手5年後的1924年,來訪的美國菲爾普斯 - 斯托克斯委員會( Phelps-Stokes Commission)也報告說:

「關於學校系統,德國人已取得了奇蹟般的成就。就目前來看,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的教育系統達到德國人的標準之前,還有著一段時間要等。」

在今日的斯瓦希里語中,學校的單詞是「shule」,乃是從德語單詞「shule」借用之。

德屬東非的學校教室,攝於1914年3月。(來源1)

德國的殖民統治為當地帶來了重大變化。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德屬東非從一個向印度洋海上貿易網出口穀物的地區轉變為食品進口國,因為咖啡,劍麻與棉花的種植取締了從前的大米與小米成為新的經濟作物;本地農民在維多利亞湖西部與東部種植咖啡豆,在湖的南部種植棉花,而劍麻種植則沿著中央鐵路擴張。與此同時,中央鐵路與烏薩姆巴拉鐵路的建設也開闢了殖民地。除此之外,德國人也創建了面積遠超種植園的森林與野生動物保護區,並且保護區也隨著農牧經濟而增長。達累斯薩拉姆成為了熱帶非洲殖民地中的示範城市,德屬東非也因此成為模範殖民地。至1914年,達累斯薩拉姆與周邊城市帶的人口到達16.6萬人,其中包含1000名德國人;而在整個德屬東非殖民地內共有3579名德國人。

後記

隨著德國在1918年末的投降,德屬東非的統治也走到了盡頭。在1919年5月17日,巴黎和會最高委員會在比利時的強烈反對下授予英國整個德屬東非;但其後英國殖民地布政司阿爾弗雷德·米爾納與比利時出席會議的全權大使皮埃爾·奧茨在5月30日進行了一次談判。談判商定英聯合王國將原德屬東非西北部的盧安達與烏隆迪(今蒲隆地)兩地讓予比利時王國。巴黎和會的最高委員會亦在1919年8月7日接受了此協議。在這之前的1919年7月12日委員會亦同意將洛伏馬河以南的一小片土地交予葡萄牙共和國管轄,並在之後最終成為了今日莫三比克的一部分。委員會作出此決定的原因是他們聲稱德國在1894年迫使葡萄牙割讓此地。儘管凡爾賽條約於1919年7月28日簽署,但其直到1920年1月10日才開始生效。當日起,原德屬東非領土被分別交予比利時王國,葡萄牙共和國與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管轄。從那時起,「坦噶尼喀」成為英國接管後的名字。

——————————————————————————————————————

全文完

(編者:這是我在知乎上的第二次投稿,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指出並加以諒解。今後我將不定期(但是會持續)翻譯和普魯士王國與德意志帝國有關的歷史資料,所以還請多加指教了。)

推薦閱讀:

TAG:德國歷史 | 殖民地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