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取義、製造矛盾,神剪輯再遭質疑,何時起綜藝後期過大於功?

從人人點贊到遭致眾嘲,近年來的眾多綜藝節目不斷在危險的邊緣試探,《演員的誕生》《王牌對王牌3》《聲臨其境》等節目在短短三個月內撕X事件頻出,一手好牌怎麼就輸在後期製作上了?

上周,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3》第四期播出後,因不滿節目剪輯亂的問題,王源粉絲髮微博毒舌直指總導演吳彤,隨後吳彤回復此條微博並@王源後引起粉絲憤怒不滿,造成粉絲相繼討伐節目組的各宗罪。

新浪微博上就「吳彤與王源」兩者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筆者粗略的翻看了微博、豆瓣評論,粉絲們針對《王牌對王牌3》節目組「捆綁王源與歐陽娜娜CP」、「長時間錄製以及疏忽下沒有照顧到王源的身體情況」、「後期剪輯導致王源背鍋被黑」、「王源鏡頭不合理的少」以及前文提到的導火索……向節目組代表吳彤集體「開炮」,19日關鍵詞「吳彤」的微指數達到1.8萬創造了一個高峰。

歸根結底,這次風波源於網友吐槽《王牌對王牌3》的後期剪輯,但這也並非偶然情況,從第一季開始,《王牌對王牌》每年都會有不少對剪輯問題上的質疑。

而將剪輯爭議推上檯面的是浙江衛視上個季度推出的《演員的誕生》,因袁立不滿節目組將其剪輯成神經病而引發了全民吐槽,至此,原本備受稱讚的「神剪輯」遭致一片謾罵,剪輯手的「一刀」可以改變整個節目的內容,綜藝還有多少可信度?後期剪輯作為節目成片的二度創作,到底有多少功與過?

「神剪輯」的三宗罪

王源參與主持《王牌對王牌》已經連續兩年了,期間第二季收視率平均達到了1.5,其中共有3期收視率破2,而目前在播的第三季收視率也基本能達到1,這樣的數據每周五都能霸佔收視榜單冠軍之座,作為浙江衛視的一檔王牌室內節目,邀請王源當主持人不僅能導入一定的流量與收視群體,也能給王源輸出綜藝經驗與多元化的觀眾,客觀來說兩者皆可收穫雙贏的結果。

而王源的粉絲們早已列舉出王源給節目組帶來的利益,根據CSM52城收視率數據,《王牌對王牌3》2月2日與9日的收視率都成功破1,而16日播出的節目或因王源的缺席,收視率僅有0.7,前後落差將近一半。

網路上的表現也是如此,根據網友的截圖,王源缺席的第3期播放量僅有3600萬次,而前兩期都有過億的播放量。不得不承認王源效應挽救了略顯頹勢的《王牌對王牌3》,而這樣的效應也給了王源粉絲十足的底氣,兩年下來顯然與節目組積怨不少,在筆者看來主要是以下「三宗罪」。

首先,剪輯混亂、強行抒情、連正常的觀感都不順暢。評論中佔比最大的質疑,無非是基本的剪輯方式。首期節目從開篇的預告直接跳入了正片,沒有任何銜接;而在遊戲中,這種感受更為明顯,上一秒還在做遊戲,下一秒就來了個才藝秀,前一個隊玩了遊戲,另一個隊就不玩,每個環節的遊戲前後銜接不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內容讓觀眾看得莫名其妙。

其次,黑幕、捆綁CP等,王源為節目組的任性買單。有王源粉絲表示第二期節目的彈幕中不少黑粉說王源有黑幕,但仔細看完節目會發現,後期將王源推理思考的時間剪掉了,而王源的思考過程若是沒有做好鋪墊,就會塑造出王源立馬推理成功的狀態。

另外,在王源唱歌時,切到歐陽娜娜鏡頭的剪輯也讓「敏感」的粉絲直呼:「不要捆綁CP!」由於不在錄製現場,王源的粉絲對於成片中藝人的表現極為注重,這種「護崽」的本能卻與節目組引發輿論的心態截然相反。

第三,台網兩個不同的結局,「神剪輯」反而成了bug。根據王源粉絲的博文,《王牌對王牌3》出現了台、網兩個版本的結局,電視播出時是王源贏了,但在視頻網站上卻變成了王源輸,這樣的剪輯方式實在令人費解,競技內容牽一髮而動全身,單個環節是否贏與整期節目的結果都息息相關,改變了關鍵邏輯這樣的bug到底意欲何為?

二度創作是剛需,為何「神剪輯」不斷出現?

從人人點贊到遭致眾嘲,近年來的眾多綜藝節目不斷在危險的邊緣試探。從去年底開始,袁立「手撕」《演員的誕生》「神剪輯」、粉絲不滿《王牌對王牌3》亂剪王源的內容,以及鄭愷發微博稱「《聲臨其境》給自己招黑,把精彩的部分剪掉放大綜藝部分,以後都不約」的內容。同時,《24小時》《咱們穿越吧3》等真人秀節目也被吐槽剪輯失敗,短短三個月撕X事件頻出,網友紛紛表示不希望一手好牌輸在後期製作上。

對此,或許眾多後期剪輯手都想說一句:這鍋我不背。在筆者看來,「神剪輯」的出現並不是剪輯手的技能退步,多個一線衛視、一線平台出現這樣的「神剪輯」其實源於整個綜藝市場的變化,節目的高度同質化、綜N代疲軟、原創越來越難……眾多因素都在影響著節目製作人的心態,收視率、流量的高低是快速判斷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標準。

這一步的變化也導致了節目在後期製作時更偏愛提高爆點出現頻率、掀起輿論效應。一家綜藝節目的製作公司老闆表示,「現在主要是看重剪輯思維和創作力,而不是所謂的剪輯技能和手法。年輕、思維有活力,能夠跟上當下潮流很重要。」所以網路化的花字、二次元的包裝方式、無中生有的人物線等相對更重要。

《奔跑吧》中為鹿晗與迪麗熱巴組CP後期助力不少,《爸爸去哪兒》更是被網友稱為剪成了小朋友的相親節目,剪輯不僅能二度創作,在如今更是成了重新創作的方式之一。

如前文提到的,在台、網雙版本中王源一會兒贏,一會兒輸;又如李若彤參加《我不是明星》,經過「移花接木」的剪輯後成片效果是,同樣都演過小龍女,李若彤忍不住吐槽陳妍希「太肥」;而《花兒與少年2》中寧靜、鄭爽和許晴的「暴脾氣」「太任性」「公主病」形象也是剪輯過後的效果。

結語

國內的「神剪輯」最初來自承襲於韓國綜藝的《爸爸去哪兒》,通過完成任務時凸顯父親與孩子的多種情緒變化,而每一條故事線的起承轉合都能得到極致的呈現,所以第一季節目無論口碑或是收視率皆不俗。

成熟的後期製作利用立人設、造梗等方式能給節目賦予新的生命力,但運用鏡頭語言刻意製造矛盾、斷章取義導致觀眾曲解嘉賓的原意製作輿論點,這樣走捷徑的方式只會讓整個市場的水越攪越混。


推薦閱讀:

薛之謙綜藝水平怎樣?
爸爸去哪兒5到底有哪些看點?
如何評價奔跑吧兄弟第五季?
鐵甲、機器人、極客,「高科技制勝」會成綜藝突破囗?
怎樣評價《中國新聲代》中的薛之謙?

TAG:後期剪輯 | 綜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