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到的一些中美思維和交流方式的差異

在海外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和當地人或者其他國家的人之間可能會出現不少摩擦或問題。有些時候,這些不大不小的問題讓人頭大,卻也摸不著頭腦,不知如何處理。

在美國待了這麼久後,我漸漸發現了導致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恰恰是中國人和美國人之間的很多思維和交流方式的差異。這些差異乍看起來似乎是些小事,但是慢慢會如蝴蝶效應般產生巨大影響,導致巨大文化鴻溝。

正好從上學期開始, 兩個心理諮詢師(一台灣人,一美國人)專門為留學生開設了「團體「聊天」式的workshop:一些留學生參加小組,大家一起探討文化差異帶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上的問題等等。現在做的特別好。現在,我就把我從中學到的和我自己所觀察到的一些中美思維交流方式的差異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 包容的聊天

雖說從文化整體上看,中國人比美國人更有整體意識、大局觀,更能兼顧集體、團隊或周圍的人,但也有些特例。其中一個特例就表現在幾個人一起聊天的情況里。中國人聊天,一般往往只在朋友或熟人間進行,不會太在乎身邊不熟悉的人(即使這些人想參與談話),這樣會讓這些人很尷尬。如果插話,正在進行交談的雙方有可能就當沒聽到一樣繼續他們的聊天。當然這種問題可能和中國當今社會不信賴別人、非常提防陌生人的社會氛圍有關係,也可能是很多人沒意識到這樣做會顯得對身邊的人不是很友善(儘管實際上很多人都很友善)。

但當和美國人一起玩時,美國人和朋友談論一段時間後,會主動問問和自己不熟悉人的意見,讓其他未參與聊天的人參與進來;這種情況在車裡表現得尤其明顯,比如司機和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朋友聊天很高興,說一會兒後,會跟在車裡的其他人說幾句話,問問他們最近過得如何等等,他們會從你的回答中尋找有趣的信息,然後就順著這些信息繼續問下去。這樣即使前面沒參與進談話的人,也能慢慢參與或融入進之後的談話中。不過我也偶爾會遇到過我插話不成功的情況,但這種情況相對減少。當然這裡也涉及一些插話技巧和時機的問題。

貳 說出你的思路

美國人在說話時,很喜歡說出思維過程,所以會花很多時間在解釋上(無論口頭還是書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充分理解自己所想的或者要表達的。當我剛開始接觸美國人時,就發現他們怎麼這麼多「廢話」啊,說這麼多。。。

比如,有時候美國人發信息,會說一大堆,之後,再說,emm,not right,然後又是一大堆。而大部分中國人發消息的話,肯定會把內容濃縮成最後自己認為正確的想法之後再言簡意賅地發送出去。

現在以圖為例(這是我導師跟我發的消息,請忽略內容細節,注重語言表達):

大家尤其注意紅框里的「Ah, this makse sense!...」,這說明他在邊打字邊思考,而且還邊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寫出來給我看。

大家再次注意紅框里的「Nice. Totally makse sense.」,這說明他完全在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以便我們理解充分理解他的想法。

而中國人不喜歡說出思維過程,喜歡直接說結果,這樣當然有簡潔的好處,但也可能導致別人誤解或曲解意思。特別是年輕人,有些為了所謂的酷,經常愛說,「不解釋」,尤其遇到問題時,或者別人誤會時,依然不解釋,所以很可能會把問題搞得更大, 有時甚至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

所以從這個思維和說話方式的差異上可以看出,我們在跟美國人交流時,也應該更多地更完整地展現思路,不要太言簡意賅,不要讓對方猜自己沒說的話。我們可能會認為對方會猜到一些不需要說的話,其實美國人很可能不會猜到,或者不願意做出推測。這是血淋淋的教訓。

如果是在和上級(比如導師或者老闆)說話,可以說出思路的同時,加上解決辦法或者建議等等,這樣別人知道你有想法。不然美國人有可能會很「幼稚」地認為,你沒想法。。。

叄 「愛鬧事」

中國人思維中往往「以和為貴」,以大局為重,所以會選擇隱忍,會在團隊里盡量避免衝突。這也造成了中國人在海外遇到問題時,不願意站出來維權,甚至不願意為自己發聲。我身邊很多中國人在遇到問題時,就喜歡在自己的微信群里抱怨一下,然後就有很多人跟著出來起鬨,當然最多也只限於抱怨。真正要說做什麼事,找學校處理問題等等,就沒有一個人願意做了。比如學校把一個很大的停車場改造成建築群,這樣學校可停車的空間就減小很多了,學校按比例把剩餘的空間分成不等的幾份分給老師和學生。之後,時不時在學校中國人建的微信群里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抱怨找不到車位了,一度很鬧騰,我跟他們說學校研究生學生會在和校長談判,為研究生爭取更多地停車空間,讓他們可以參與,但頓時鴉雀無聲了。。。

而美國人思維中鬥爭意識很強,他們認為在團體里有一定程度的動態鬥爭是件好事。所以美國人會經常組織遊行或罷工,有些遊行中還有不少人刻意讓自己被警察逮捕,以通過這種途徑吸引媒體關注從而達到一些政治訴求。美國研究生院常常有過度壓榨研究生的情況,比如助學金獎學金很少但要求學生工作時長很長,給學生工作負荷很大,給他們很大壓力等等。所以,很多美國學校的研究生都在建立工會。去年,我們學校研究生院里的美國博士生也聯合起來,建立學生工會,遊行示威,和學校對抗和鬥爭。經過這一鬧騰,最終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校會發給我們更多的工資,我們不再需要擔任助教來換取助學金等等。

肆 小事化大

中國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文化傳統。而美國則缺乏這個概念,不少美國人喜歡把很小的事情也鬧得很大,有時只要一出現小矛盾就會全面攻擊壓倒別人,把事情說得很嚴重很糟糕,不會給人台階下。比如,在國內,不少喜歡打籃球的男生時常會以投籃的方式把垃圾投入垃圾桶里,我們就養成了習慣,如果沒投入則可能會去親手把垃圾撿進垃圾桶里。我這種習慣保持到了美國,有一天在辦公室里,我就這樣「投籃」,沒投中,垃圾掉在垃圾桶旁邊,還沒等我來得及做任何下一步動作,旁邊的美國白人同學就立馬說:如果你不撿進去,你就是piece of shit!這人以前還說他是我朋友啊,我又沒說我不撿進去,我也還沒開口沒來得及做任何動作,他怎麼說話這麼難聽啊?為什麼要把話說得這麼嚴重???

先寫這麼多,看看反響如何,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我以後繼續往下寫。我還在考慮寫在海外遇到性騷擾的經歷和一些處理辦法以及建議。還有安全和自信的關聯性問題等等。


推薦閱讀:

如何去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自己反應慢,在和反應迅捷的人討論觀點時,有沒有策略,既跟住別人的思路,又可以從容不迫的表述自己的立場?
我和老公這樣的交流話語問題出在哪裡?
如何減少口頭語,精鍊語言表述?
不擅長交際的人如何拓展圈子?

TAG:中西方文化差異 | 美國 | 交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