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年書單 | 每一次日常的佔領與反抗,都是一場藝術

新年過後,土逗向你們推薦這7本書。

.

作者:愛讀書的

編輯:xd

美編:黃山

.

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

作者:賀蕭(Gail Hershatter)

譯者:張贇

版本:人民出版社,2017

推薦人:秋香

「不關注社會性別就無法理解中國革命」,賀蕭在《記憶的性別》里寫道。如果說長期以來,我們對於歷史的書寫和認識都以男性為中心,那麼《記憶的性別》中譯本的出版,為重新理解農村集體化的歷史展開了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女性故事。作為積極分子、寡婦、母親、勞模、接生員和農民,婦女們如何記憶「社會主義」?她們悲歡交加的經歷展現了何種地方上的社會主義?她們如何又理解性別平等?

女權主義歷史學者賀蕭和長期從事婦女發展工作的高小賢,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訪談了72位陝西農村婦女,記錄了她們從解放前到改革開放的生活史。這些奶奶們的生命故事,向我們展現了性別在社會主義的形成過程中的重要性,即中國革命怎樣建立在中國婦女可見及不可見的勞動之上。賀蕭網站已經上載未刪節中文版全文:

gailhershatter.sites.ucsc.edu

Strike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ost-Occupy Condition

作者:Yates McKee

版本:Verso,2016

推薦人:萬有引力之夕

這兩年美國出了好幾本關於藝術和社運的書籍,這本是最接地氣,也是我最喜歡的。它不是嚴格的學術著作,而是藝術評論人、行動者Yates McKee所撰寫的當代城市運動手冊。從達達主義到情境主義國際,每個時代的先鋒藝術與線下行動一直有著內在的勾連。當代以佔領為核心劇碼的社會運動,則再次拉近了藝術和行動間的關係:藝術團體有機會在佔領活動中展現自己的創作,行動者也可以嘗試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

McKee通過本書向讀者介紹了佔領華爾街期間和之後,紐約藝術團體和行動者如何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間組織運動,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借鑒了之前社運的玩法。這裡藝術的概念是很寬泛的,它既包括在古根漢姆博物館撒紙幣這種行為藝術,也包括在紐約地鐵里貼上長得像時刻表公告的罷工傳單,既可以是在佔領現場用剛吃完的披薩盒做標語,也可以算上Black Lives Matter在中央車站發起的裝死(「Die-In」)抗議。

這一切藝術行動的核心,在於超越資源瓶頸,對既有物品進行出人意料的重構和反諷。當披薩盒被做成標語,日常生活被賦予了政治性,物質勞動和非物質勞動融為一體,藝術與社運的界限,似乎也模糊了起來。說到底,也許社會運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展覽形式吧。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Fractured Solidar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45-2012

作者:何明修

版本:Palgrave Macmillan,2014

推薦人:青草

本書通過研究1945-2012年兩家台灣國有企業的工人行動,從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分析了台灣工人階級的形成。與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視角和文化主義視角相比,歷史制度主義視角不僅指出階級壓迫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同時探究原有的社會制度對工人階級形成的影響。

作者指出,在戒嚴時期的台灣社會,族群(日本人/台灣人/內地人)、黨派政治(國民黨/非國民黨)造成了工人階級的內部分裂,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和列寧主義式的工廠管理也削弱了工人的團結和抗爭。在這一背景下,台灣工人採取了「非明顯性抵抗」(nonobvious resistance)的方法,例如利用國家工會進行討價還價,爭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工作福利。工人的非明顯性抵抗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國家制度,這種內生性的制度轉變(institutional conversion)最終為台灣工會運動的興起鋪平了道路。

Disobedience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A Genealogy

作者:Raffaele Laudani

譯者:Jason Francis McGimsey

版本: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推薦人:舒芒

主流政治思想研究通常認為,「立憲」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發展的核心主題。在人民主權的時代里,人民不斷地嘗試建立合法的政治規則,從而使得人民既能實現自我管理,又能獲得相對穩定的政治秩序。Raffaele Laudani在本書中拒絕這個立場。他反其道而行之,把「反抗」(disobedience)放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中心,從這個視角編寫了一份關於反抗的思想譜系。

Laudani認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不斷地試圖抵消人民的反抗,一再嘗試通過建立政治機構來壓制抗爭意願。因此,Laudani暗示我們應該在全球化的時代里回到抗爭,將抗爭從服從(obedience)的陰影中解放出來。

Privilege: The Making of an Adolescent Elite at St. Pauls School

作者:Shamus Rahman Khan

版本: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

推薦人:馬蓋先

「名校菁英」是如何養成的?Shamus Rahman Khan透過對美國寄宿學校中的菁英培訓模式的民族志調查,呈現名校菁英的自我形塑過程。這些身體化的自我形塑包括當一個「文化雜食者」(omnivorousness)、獲得身為菁英的怡然自得感(ease)、培養合理和正式的人際禮儀等等。

本書聚焦階級分析的「既得利益者」——菁英階層,以此來強調這些被公共論述認為是「人生勝利組」的人群如何在既存的階級結構中穩固位置、持續流動或者挑戰既有階級結構。這一角度也回應作者對不平等再制的關懷,即現代社會看似越來越鼓勵個人透過努力獲得命運反轉,然而為何這套宣稱社會更加開放的菁英政治論述卻在實際上製造出了更多不平等呢?

《中國現代思想文選》(上下)

編者:王曉明、周展安

版本: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

推薦人:鄧劍

在韓國訪學時,常有一博士友人不無羨慕地向我稱道:「中國走哪條道路,將決定世界的未來!」的確,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後,中國已「後來居上」,不再是資本主義下「全球化」的追趕者,而是這一過程的領頭羊。如此,「中國向何處去?」,這樣的問題才變得越發重要與迫切,它不只困擾中國人,就連外國人也要憂慮起來。

在明顯意識到各版本的資本主義造成了這個世紀的全面危局、「前三十年」的理論與實踐的遺產同包袱並存的思想困境下,我們當從何處尋求指引?不妨翻閱現代早期知識分子繪製的思想地圖,重叩初心,閱讀被動的現代化開始時,前人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與解答。

舉賢自不避親,《中國現代思想文選》就是這樣一本集各家之言的思想寶庫,分上下兩冊,博採現代早期思想家文章123篇,以「時勢」、「救世」、「心力」這樣的關鍵詞形成主題單元20個,系統地回應「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當然,雖為文選,我更願將其視作曉明師的思想頭緒,為我們演繹與把握現代中國思想的基本脈動。

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 Book VII: The Ethics of Psychoanalysis, 1959-1960

作者:Jacques Lacan

譯者:Dennis Porter

出版社:W.W. Norton & Company,1997

推薦人:林品

在這一期里程碑式的研討班上,拉康對弗洛伊德的「死亡驅力」理論進行了激進化的重述。拉康提出,精神分析的倫理實踐,應當致力於讓主體「穿越」那種依循「快樂原則」運作的「幻象-建構」,進而直面無意識慾望的危險真相,體驗「超越快樂原則」的「死亡驅力」。

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拉康在「死亡驅力」與「死亡」這個能指之間建立的隱喻性關聯,並不是在於生物學-醫學意義上的生命終止,而是在於那種作為能指鏈之意指效果的「主體」的毀滅,在於徹底脫離「大他者」的主體性歸零。而從拉康關於「世界-語言-主體」之關係的理論觀點上看,新事物的創生之所以可能,正是緣於那種規定主體的既存自我認同樣態的象徵秩序的崩塌,緣於那種規定主體的既存現實體驗形態的意指網路的瓦解。

在這個意義上,「死亡驅力」就不僅只是一種堅持撼動舊秩序之頑固性的否定性力量,而且還是一種尋求開啟新事物之可能性的創生性力量。而「精神分析的倫理」因此也就意味著這樣一種倫理立場:直面既定社會-象徵秩序的根本性缺失,進而堅持不懈地追求不可能的新事物。這種倫理立場不僅曾經在20 世紀60 年代的激進文化政治運動中,與那種「做現實主義者,求不可能之事!」的求新精神發生過強烈的共振,而且對於置身「後冷戰之後」的全球危機與政治困局當中的我們來說,同樣具有值得重新激活的重要意義。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臣服實驗》書評:一位隱士的生命有哪些可能?
2018年書單推薦 | 我去年看的好書(基本)都在這裡
2018 1-2月書單種草安利
尋找寧靜:40本創投閱讀達人推薦的年度好書

TAG: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