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鋸易懂新好文三聯發「性教育到底該怎麼辦?」「未來的孩子會怎樣?」「社會化撫養是啥?」

本文包含三大主要內容,互有不同亦互有關聯。

由於標題引人注目的需要,社會化撫養放在最後,但正文中大家必須先理解社會化撫養的概念。我會為大家解析一些事情,讓大家能夠從感性上認知什麼是社會化撫養。

性教育到底該怎麼辦?實際上我說的不會是大而化之的內容,而是說具體可操作的部分。目前實驗顯示效果非常可以,通過遊戲MOD的手段來進行性教育,但方式會相當的「刺激」,開明家長可以考慮(尤其是孩子有早戀傾向,當然,早戀這個詞是有意識偏差的,應該稱其為青春期戀愛,這樣才不帶有先入為主的觀點)。

未來的孩子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我會從「如果我們保持現在的社會化撫養狀態會造成什麼結果」出發。

提示:本文很長,但很值得看,本次的邏輯對於生手來說,如果我和以前一樣跳躍前進肯定會不理解。因此本次的邏輯描述將會很具體,從A到B到C,跳躍性很小,保證絕大多數人只要認真看都能看懂。並且會提供一定的現況展示和經典案例詳細描述,看完此文後應能對很大一方面不易明白的教育思路有粗淺的認識(當然本人的認知也是很粗淺的,非專業教育研究者)。

督工的那個《保衛現代生活》的演講結束也很久了,我看很多人也對社會化撫養這事兒也該都忘記了。

對於沒看督工演講的人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督工就是馬前卒,一個粉絲很多的大V,喜歡工業發展。

他的意思是未來社會肯定會剝奪父母更多的撫養權,由社會承擔更多的撫養內容。

很顯然啊,這幫智障當然又是各種聖母黨了,看到剝奪兩字就開始發飆……

那麼,社會化撫養,或者說我們今日我們對於「我們習慣的社會化撫養,並且認為這不是侵犯個人自由,且是應該的行為」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進行闡述。

事實上,知乎聖母黨一看到剝奪父母的撫養權就來氣,反對社會化撫養,本身其實是在堅持舊社會化撫養。

這一點我們就要從頭說起。

要選引子的話,最佳的一本書我選擇波茨曼的《童年的消逝》,雖然這本書並不是主力講解社會化撫養的,也不是一本教育歷史書但卻是一本解釋在我們意識上「我們如何對待兒童和青少年」觀念的原因和社會變遷如何導致人類從沒有兒童觀念,變成了現在的兒童觀念,然後又開始逐漸兒童變得更不像兒童的過程。

所以我們用這本書,就可以反思「對待兒童的特殊性」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和「這麼做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對待兒童會有特殊性會傳播開來」這幾個重要問題進行展開。

我先闡述幾個和本文最高度相關的,《童年的消逝》的重要觀點的簡要介紹。

1:人類以前對於童年並沒有概念,對待兒童並沒有特殊行為,更沒有特別的意識形態來證明兒童和大人從本質上是不同的。

2:童年更大普及是因為印刷與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需要進行諸如年級和學生控制上進行管理,所以會對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學習階段的前提條件促使了兒童分類的發生(300年前至20世紀70年代以前)。

3:現代化媒介的進一步進入使得兒童能夠接收更多巨量的成人信息,使得兒童概念開始崩潰。而工業革命時代資本家拚命使用童工而童工只是廉價勞動力不需要識字,所以也出現過童年概念的斷層。

儘管本書的內容還有很多,但和本文高度相關的有這三條。

說來也慚愧,在想起寫此文以前,我才看了這本書50頁不到,因為我回頭看別的書去了。前50頁我覺得不錯。

後來我自己在思索相關問題,基本上想明白了。昨天看完了這本書,發現後續內容幾乎和我想得一模一樣,只是我的歷史年表和事件以及案例是中國的(另外語言方面我考慮的少不少,不過畫面化的信息替代效果我倒是想到了,另外後續所有內容我都增加了和社會生產需求掛鉤的要素

but,重要的都是在這but後面,這也是和這篇文章最相關的部分。

我自主思考時,也想到了學校需求對於家長童年觀念的推進,以及不同的階層童年觀念的形成,以及語言文字印刷對於童年產生的影響。

但是在語言文字印刷等到底是怎麼影響童年的產生的,伯茨曼只說了一句話「恐怕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我是直接想下去的,所以這一塊我倒是大體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並且伯茨曼似乎在這本書里總是透露著一個疑問:為什麼童年概念的普及會這麼深入,這麼快,耳濡目染之類的傳播怎麼會在不同人類文明中性質上這麼相似,儘管程度差異很大?

我會嘗試解答這一「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楚」的問題——這是因為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伯茨曼需要考慮幾百年的進程的特點,這就很難考慮周全,而民國到新中國的進步也就百年,而很大一部分階段則是新中國這幾十年時間,因此內容就相對記錄的充實也容易思考。

我認為伯茨曼少考慮了一些東西,應該是當時社會的生產需要,以及這些社會生產需要對於家長在子女身上的投資利益的影響——這些應該說是少考慮了,還有一個是沒考慮到,伯茨曼出現了一個疏漏,這個疏漏發生在他試圖理解童年概念在不同人類社會中廣泛傳播的過程中,也是其「說不清楚」的根本。

伯茨曼犯了最大的一個錯誤(整本書)就是把「童年」概念當成了一個打包成一個東西的概念,而它總是由上而下系統性的在不同群體間互相傳播,就好像一本教科書在各個文化之間一整本的拿來拿去一樣,而其中的個體接收「這本書」,也是系統性的接受的。

伯茨曼就是納悶「卧槽為啥會這樣呢?」

換句話來說:不知道為什麼全人類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動力來接受和推行「童年」這個東西。

當然,這裡可能是這篇文章最難看懂的部分了,不過大家仔細想想都會知道的。

1:當時的生產需要和大眾娛樂需求,更多的需要印刷產品和識字,因為此時工業化社會建立時期更需要的是各種有文化的人才,宗教拓展地盤和文化娛樂產業也需要更高的識字率。

2:學校教育需要更容易管控的學生,而更容易管控的學生是有一套既定標準的,這套既定標準是隨著技術和需求的發展而大致相似的(哪怕是非工業化國家,依然有相似的娛樂需求,都需要認字,這個規律是相似的)

3:這種需求規律的相似而造成的結果。由於大規模學校的規模經濟效應,使得其教學成本最低且教育質量(識字速度)依舊可以保證甚至可以比中低檔次的私人教育起更好的效果。

4:不同的學校具有不同的教學品質,而規模經濟條件下其服務的個體的平均教育成本(以及破壞性)對盈利極為重要,所以會加以考量以選擇最佳的服務對象。

5:由於學校的發展必然,學校數量一開始一定是偏少的,而不可能偏多,至少在私營學校為主的時代的早期一定如此,而學校在一個文化中出現必然剛開始時是私營的(後續可能會公益,但一般新產業剛開始都是私營的)。而由於學校教育規模經濟的必然規律,都需要容易管控的學生,而其特點必須有以下三個特徵。1:統一化,如果幼年特徵不足夠統一化,那麼學校就不能規模化管理。2:這一特徵必須是在客戶群體成本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可以培養起來的,那末為了更多的照顧到更多的客戶群減少學校經營風險,那麼這種培養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是壓制性的,退行性的,也就是說讓孩子維持在一個特定的幼稚階段,保持信息的封閉,這樣市場分類里的大多數家長的孩子在入學初期就能處於相似的水平線上,且這一過程不會消耗過於巨大的家庭成本。3:服從規則管束,以及對權威的一定認可。

6:綜上所述,童年概念並不是需要「打包」一坨給另一個文化,或者另一個人的概念。它並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套商業盈利模式。這套盈利模式既是針對學校的,也是針對家長的。而盈利模式是一個綜合性行為,包含諸多要素,但參與其中任意要素都會帶來盈利(包括物質和精神上以及社會認可上的),而這套盈利模式如果有效,那麼對於參與其中任意環節的個體都會帶來正面效果,促使其更多的在這套盈利模式中進行拓展。這就好像很多家長的育兒經驗都不是從什麼正規教科書上來的,而是從各種花邊新聞或者通俗讀物,甚至老諺語上學來的一樣。儘管他們之間對於童年理解以及對待兒童方式的差異其實非常巨大,但只要接納了盈利模式中的其中一項內容,諸如保持孩子的退行性,服從除了家長以外的人的規則管束等等,都會促使其納入這一套「童年」盈利模式中去,從而使童年這一階段的概念得以飛速擴張和進步,以及達到極高的深度,因為盈利模式八爪魚的觸角只要碰到一根,八爪魚就立即跑過來。

也就是說,所謂的「童年」概念,對於家長來說,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滿足社會化撫養機構(對家長而言是投資機構)的要求,從而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標準化」的製造過程。

童年,就是社會化撫養機構為了生產人類成體而進行的原料(孩子)採購的標準化供貨模式

7:這一模式中的消費者,也就是家長,自然更需要攀比自己的投資產品,也就是孩子的「生產成本」更低。也就是更加童真,天真無邪等等,這是為了對服務機構和別的家長證明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的投資回報率更高。

諸如我們常見的對話:「我們家的孩子可乖了。」就是一句極具童年意義,且具備很強的「約束髮展」來保持「退行狀態」的一種體現(退行狀態可能很多人沒看過這個詞,你簡單的理解成為退化也可以

也就是說,對於絕大多數承受不起超高質量的個人教育或者特定學校教育的家庭來說,比拼誰家孩子賣給學校的生產過程更廉價,就意味著有更高效率的學校願意接收這樣的孩子。

同時保持這種幼年約束狀態是需要家長予以各種限制的,例如說某些話題不能說(就好像伯茨曼說的性問題不能當面談等等),某些信息必須加以限制等等,這都體現出說話者自身家庭對於聆聽者的物質或生活上的優勢。

盈利模式+炫耀優勢兩者結合下,沒有東西不會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尤其是前者,甚至能在使用者都沒有察覺到整體概念的情況下,就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行為來——人類在作為一個群體的時候既蠢得要命,又理智的要命,儘管其中個體並不明白整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但他們又認為自己絕對善良和正確。

所以我個人認為,伯茨曼說的「沒人說得清楚」的事情,其實是一個服務型商業發展規律的問題,還有就是由於對某一文化特徵的傳播過於的看重整體,而沒有注意到個體在接收這些信息並納入體系過程中的特點所導致的。

大體上還是因為對於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隱性互動考慮的不夠周全。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了。

那就是所謂的童年概念的普及,本身就是社會化教育的副產品。童年之所以涵蓋的內容越來越多,是社會生產需要不斷的給家長喂葯,家長也要攀比,所以副作用種類也越來越多的結果——一個社會行為必有其代價。

當然,我們也能衍生到另一個方面,養老機構和模式其實也是這麼一個過程。所以所謂的「尊老愛幼」概念的普及,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化養老和社會化撫養孩子在人們意識中的即成結果(很顯然,建國初期的尊老愛幼和現在的尊老愛幼完全不是一個東西,更不用說更早以前了)。

所以我們在說社會化撫養(這裡不一定是國家撫養,注意區別)的時候,無論是支持社會化撫養改革,還是不支持剝奪父母的撫養權,其實前者就是說要更新現有的社會化撫養,而後者則是不支持變更現有的社會化撫養,而沒有「退化社會化撫養」或者「取消社會化撫養」的群體存在(至少這是很小的群體)。

事實上,根據伯茨曼的觀點,我的觀點也是一樣的——社會化撫養越深入,家長所需要做的事情其實並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伯茨曼為什麼說出這句話,理解了也不一定能明白未來的深化社會化撫養為什麼還會這樣。

其實道理很簡單,根據我們上述說明的條件,現有的「童年」社會化撫養只要做到統一,廉價退化,尊重權威即可——但即便如此,由於有了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的誘惑,所以家長對於孩子的專項付出,尤其是有計劃的付出的人群平均水平會遠高於沒有這個投資回報的時期。

是未來的社會化撫養由於生產方式的變化,尤其是複雜化,必然其難度會更高更細緻。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和入學門檻是會增長的,而家長則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但無論如何,在教育方式上,由於大規模教育(或大規模支持下的教育)對於絕大多數一般收入人群來說,無疑是效率最高的,所以在根本上對孩子的撫養掌控的範圍反而會縮小。在這一過程中,撫養權毫無疑問的就被剝奪了。

這就好像如果就業形勢比較好,讀書比較有利,那麼無論是否強制義務教育,更多的家長都會把孩子送進學校,而不是從小目不識丁的種田。

當然,現在是這樣,古代也是這樣,年景好的話小孩子就能種田吃得飽,年景不好就把小孩殺來吃掉。

這看似是完全自主的,其實不然。如果讀書比較有利,小孩不去讀書,那麼周圍人對你的小團體(比如家庭)就會產生優勢,而很多時候大家都比你厲害的時候,這就不再是一個面子問題,而是你的生存問題。同理,古代的年景好種田也是一個道理。

給大家一個規律:網上支持這支持那的人,基本都沒考慮實施的問題;網上反對這反對那的,基本都沒考慮生存問題。

本質上來看,在規模組織經濟發展的時候(泛工業化),本質上無論是否法律上強制,其最終對於其中的個體而言依舊是強制的,因為不加入的人會居於劣勢並且最終毀滅。

而強製做法僅僅是為了加快必然有效過程的進行速度,是組織和組織之間的競爭——強制並不能改變什麼,所以除非是極為可靠的明白是有效的,才能實行強制手段,否則就會造成浪費。

so,所以會有很有趣的事情發生,現在的人會認為自己比以前撫養權更多,而以後的人也會認為比現在的人撫養權更多,儘管撫養權總是在遞減。只不過因為撫養行為總量的增加和自我合理化的原因,所以大家會認為撫養權力反而是越來越大了(當然,這裡也有教育投資收益越來越大這個結果的存在)。

所以么,我總感覺督工演講的確是煽動性不夠(督工還是要張揚一點),但很多去問題下互動的人居然在我知道都看過一些教育有關和人類有關書籍的情況下,還能說出最基本都不行的話來,這很讓人吃驚(這大概也體現出很多人看書真的只是背了字,或者僅僅是用自己的喜好去理解其中的單詞而已,還不到理解句子的程度,更不用說理解段落,和整體思想了)

好,其實我並不是來解釋什麼是社會化撫養的,畢竟這個很容易找到名詞解釋。我只是提供一些不太容易想到但比較基礎的思路,好讓大家從實際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

將個人喜好和價值評判加入到歷史演進中是極為愚蠢的行為,因為你的喜好和價值評判本身就是歷史演進中的副產品(很多情況下只是副作用而已,儘管副作用未必都是壞的,但那和事物的主要進程並無甚大關係)。

當然,機智的童鞋可能已經意識到,似乎這一舉動是一種向下普及的過程。也就是說越向下,家長的選擇範圍就越小,孩子就必須更顯示其「廉價控制」的屬性,至少要努力這麼做。

但是對於富豪來說,由於其足夠承擔絕對優質教育的成本,他的選擇範圍就會很大。從全套私人個人教育到精英特殊學校都可以選擇,此時這些人並不太需要退行性的兒童,因為這會浪費成長時間。

因此我們也可以通過上述的特點推斷,富豪家的孩子通常會更早的成熟,也就是更類似於大人的行為方式和愛好(包括遊戲和社交)。

當然,在最低收入時由於生存需要,即便為了滿足最廉價教育投資的情況下仍然需要儘早的加入到成人生產或有關活動中去,那麼也會導致一部分的早熟出現。

這麼一來,其實我們不難得出,在「童年」社會化撫養的情況下,中下層階級的大眾對於孩子的聽話要求應該是最高的(會投入更大部分的努力用於確保這一特徵),因為這是最直接的降低家中管控成本(這時孩子是凈投入,沒有產出),對其進入的教育階層的機構來說也是首要考量的直接削減成本的要素。

從中我們不難得出,現有的社會撫養的意識形態和方式,實際上是相當的不人道的,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慘絕人寰,喪盡天良(儘管我們一般現在將其稱呼為愛,關心或者保護,但其實那是一種強行的退化)。

但在現在的情況下,由於這是唯一可以符合生產要求,同時成本和實行方式都能接受的情況下,能夠達成的解決方案,不然所有人都得回石器時代。

不過我們也可以明白,如果一個國家的生產需要發生了變化,利益實體的盈利方式發生了變化,例如說現代製造業被金融業取代的話,那麼就不需要很多普通技能的生產力個體了。那麼就可以推行更加素質教育的解決方案,一來更多優質資源轉移給了素質教育高端人群,另一方面低端人群在社交和一些娛樂活動會更快的貼近成人,也是給這些素質教育人群的產品更早的提供了市場,也是更有趣(至少心理發展大體近似)的NPC。

所以從最根本角度上來說,中國教育和撫養觀念,的確比美國要不人道許多——但人道不人道這種事情,是大是大非的問題,而大是大非問題和生存並沒有必然關係,且這類問題都必須為生存讓路,同時這也是不同發展環境下的不同最優策略,也有可能是這一環境下相對最人道的策略,因為最大的人道是生存。

so,所以一個國家的教育整體策略,和它的基本競爭方式是掛鉤的。

宣揚素質教育的人群當然更傾向於金融立國,大體方式是走日本的道路。也就是和美國人走,走美國人的方式,聽美國人的話,然後期待美國人在美國的規則和美國的命令下美國把美國自己整死,也就是期待著老虎自己上吊,猴子當大王。

另一種方式就是走現在不人道的方式,製造業,然後繼續摸索著前進(畢竟20世紀工業化成功+上位的國家沒啥例子可以找的)。

前者道路無一例外的都是慘敗,而且只有用屁眼想問題的人(當然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認為第一條道路是可行的。

但是第二條道路呢?至少從教育以及社會化撫養角度來看,舊有的兒童和少年模式已經不能再適用於現有的狀態——因為現在是穩定發展時期,知識擴張速度最快,獲得新知識的個體必須儘早發揮生產作用。

所以我們不可能選擇讓少數人獲得精英教育,大多數人獲得劣質教育的模式,但也不能採用現有的可以服務於大多數人的教育模式——童年是減速大批量穩定生產模式的採購計劃,但是現在必須採購半成品再加工才可以,或者將直接買斷原料生產基地納入產業鏈,加速生產進程,很顯然零散採購家長自我小作坊加工的半成品在大規模需要人才的製造業國家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只能採取後者,也就是向上游進發,整合人類成體產業鏈。

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現實的道路就是將社會化撫養的年齡由小學提前到幼兒園,在可塑性更強的時期來統一批量生產標準款小學生,否則到了小學階段信息搜集能力極度增長的時候,極大的學生間力量不平衡就會出現,而此時基本的價值觀念完全就會隨機生成且不良學生必定更容易佔據優勢地位,到了初中和高中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關於到底會有多麼嚴重,我可以簡單的闡明一下大家也許可以很快看到的後果(一些大事件),這一後果必然會發生,僅僅是地點問題,時間絕對不會再過太久。

我認為最可能震驚全國的事件,應該是高中生對某一所或者幾所初中或小學生的娛樂性大屠殺,死傷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我懷疑倖存率會很低)。

娛樂性屠殺是什麼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大家好玩,有組織的,比賽誰殺人多。他們會拿著斧頭與砍刀,成群結隊的封鎖一家小學(更可能是小學)的大門,然後幾十甚至200人左右開始逐間教室掃蕩砍殺整個教學樓。

這樣的事件肯定會發生,而且不會因為任何事先的教育改革而被阻止。

這是由於如果沒有足夠大的,足夠引起全體大眾心態發生改變的事件,大眾也不會放棄其熟悉的培養路徑,而這用局部的事件是無法引起足夠的數量的心態變化,無法引起質變。

當然,一次改進肯定是完全不足的,所以同類事件必然會發生很多次,才能逐漸得以緩解。

關於這一點,很多人會覺得我是不是說太大了?

其實我前面說他們會拿著斧頭和砍刀,不是平白無故加上斧頭的,各位可以搜一下此類山寨戰術斧的淘寶店,看看下方的評論。儘管這類評論已經刪除了很多很多,但是依然不斷的有學生群砍的圖片並且有對手斷手斷腳的帶圖好評。

在我深入接觸的一些有問題的學生中,不少已經是刀客,甚至是小頭目了,他們很清楚法律制裁他們有困難。上家還可以為他們準備交通工具,什麼酒吧和混混爭地盤,這些人都是廉價但夠狠的戰鬥力。而且最關鍵的是,除了小頭目以外,參加砍殺活動的少年(甚至兒童)都不需要錢,是純粹為了好玩。

這種低成本但有組織得以存續的關鍵,並不完全是什麼青少年法律的過度保護(儘管也有一些此類原因,但這不是根本),而是這些頭目級別的學生其成熟速度在某些方面遠超同齡人,使其產生了不對等的優勢,而在社會地位較為單調的學校,暴力地位是極高的(各種原因,但通常成為頭目的家裡都不會沒錢,但他們也不是為了錢而去砍人,只是有趣)。

這使得這些提前成熟但完全是「自我生長」的個體能夠極低成本的,有的是用暴力,有的僅僅是學生地位上的利誘,或者是性交權來拉攏足夠數量的普通學生。

由於其是自我生長的,所以他對此類環境的適應性是極度優化的,之前也並無足夠的時間,當前也沒有足夠的資源為其快速成熟提供有效成長環境和誘導,因此自然而然容易走向的是立即帶起隊伍,然後不管做什麼也好,總之做點什麼。

當然,僅僅是學生砍大街也沒啥可怕的,厲害起來也就死幾個人,群奸幾個小女生。雖然對受害者個體而言這很嚴重,但這並不是對整體有極大危害的行為。

所以這些學生刀客啊,組織砍人啊之類的犯罪行為,歸根到底不算什麼事兒。這是由於這些組織還是被相對快熟的人所控制的,所以利益動機相對明確(儘管為了幾千塊錢而拉一批人砍人對於大人不值得,但是孩子覺得這不算很少的錢了,而且這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錢)。

真正可怕的是,這些成熟度超越周圍人的孩子的行為方式,會被照貓畫虎的由不那麼成熟的孩子學去——孩子的組織結構可以很純粹,但是即便是孩子的利益動機卻可以很複雜,這就讓很多小孩在有這個組織能力的時候卻不具備明確的利益動機,這就很危險了。

最可怕的不是為了錢砍人,而是因為無聊。

沒有明確的利益動機,但組織能力已經可以,此時做出什麼事兒來基本就是靈光一閃罷了,這種靈光一閃儘管大多數時候都會以失敗告終,但整體基數增大時,其中一次成功的概率也就大得多了——你也不可能有足夠多的資源監管每個人,這種單體低概率但廣泛存在,同時也有高傷害潛能的犯罪是最難處理的。

所以即便是現在的很多學校老師(實際上是不稱職的,但這不能完全怪他們)也只停留在管利益動機的層面,因為這個比較好控制。不過局勢很快會變成無明確利益動機的隨機娛樂行為。

如果發生此類事件,那麼必然會引起極大的恐慌,讓教育系統不那麼穩定,而在這一過程中又會增強此類組織的新增和成長的空間。

既然大屠殺和類似行為不太可能避免,那麼我們需要提前考慮的還是如何應對與解決這一問題。

整體解決方案相當複雜,但我可以提供一個思路,也就是乾脆不再把青少年當小孩子來看待——這裡不光是說懲戒性的法律,而是說教育模式。

我們可以利用此年齡段的特點(儘管不當成小孩,但任何年齡段都有特點),用比較刺激性的內容來吸引小鬼的注意力,無論是色情還是遊戲,什麼都可以。然後在這一過程中主動添加一些誘導性要素,從而使自身的確成熟速度較快的小孩有一個宣洩的空間,同時更快的明白行為的代價是什麼(這靠宣導已經沒用了,因為現在不是文字社會,而是讀圖社會)

這樣我們就能在現代媒介條件下,繼續維持部分和現在一樣,部分又不一樣的教育系統了。

那麼,已經經歷過童年消逝的歐美國家,他們有沒有發生過此類大屠殺呢?

當然是有的,也有不止一個人,也就是有組織的槍擊和屠殺。

他們規模比較小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他們在現代媒介,尤其是網路通信媒介相對不發達的時期就已經經歷了最複雜的早期階段。而沒有網路通信媒介,就使得學生圈子相對較小,中間能夠參與事件的可選人群也就少得多,不利於組織。

2:學校人數相對密度比較低,這既不利於組織,也不利於傷亡擴大。

3:他們很多在20世紀末就開始去產能,素質教育越來越多,此時宣洩渠道反而增加了,那麼就是輕度犯罪增加但重度大規模犯罪很可能是被遏制的(儘管強姦通常是重罪,但是在這一層面上大家應理解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有無差別槍擊和屠殺才算點事兒),當然,絕對數量也許是增長的,但考慮到如果繼續以前的教育模式,其破壞性恐怕遠不止現在這麼點。

那些沒有去產能的國家么,由於要麼是高技術不需要太多人,也可以素質教育為主。要麼就是人口太稀了,而且物質較為豐富,所以相對來說找到同伴都不容易,一個人biubiubiu多沒意思,大多數時候也殺不了幾個人——一年慢慢死一萬人的恐慌,比一年某一天突然被圍殺屠了1000人的恐懼小得多。

不過他們發生的事情性質和中國是類似的,只是在中國學生密度極高且交際圈只要願意就可以非常大的情況下,其攻擊規模將會是歐美國家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之前還未超大規模的發生,大體還是因為中國這個階段才剛剛開始經歷,同時由於對於多種人才的廣泛需要,所以在需求層面上也需要更強的學校控制。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中國青少年和兒童的風暴才能很溫和的慢慢漸進。

全局性的改變策略我無法想到,這太複雜,但下面的性教育層面。我會詳細說明手段與過程,其基本思路可以作為參考,用一些思維方式來部分解決暴力,偷竊,不認真學習等問題。

那麼我來說說青春期戀愛的性教育問題。

其實吧,我覺得你們都太三板斧了……要麼是說教要麼是學校教導要麼是啥……我不是說這不行。

首先,學校性教育肯定是很弱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支持不支持的問題。就算支持了,我就想問問這種性教育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呢?

光是教導生理知識有用么?沒什麼用。那麼教導交往和避孕呢?很多人覺得有用,其實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沒啥明顯的長期作用。

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如果是交往和避孕知識傳遞的話,那個年齡段的孩子變化太大了,大家同樣的年紀,社交和生理情況可以很不一樣。太晚了也是不行。

更關鍵的是,這樣的舉動真的能帶來家長眼中預期的效果么?也就是既減少意外懷孕風險,又降低交往可能,然後也不降低學習成績呢?(其實更加關心的是,是不是能降低交往的可能)。

很顯然,這種行為到底能減少多少意外懷孕,怎麼統計數值變化是不是單純因為上課的緣故,這都變動太大了,很難明白其因果關係。

在家長需求方面,很顯然這種課幾乎不可能存在孩子降低戀愛可能的效果。

於是,我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遊戲。

知乎用戶:什麼事情讓你覺得模擬人生里的「小人」有自我思想?

這是我一個關於模擬人生的回答,這是我很久以前的一個存檔,這也是我後來想到這個方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們先別看那個回答,我就簡述一下。

我製造了兩個小人,一個是以我為原型(除了眼鏡不同),另一個是我下的人物存檔。為了挑戰困難,我選擇了亂花錢減少到2000,然後雙青少年開局(這是能開局的最小年齡)。

其中青少年相對於現實中,差不多是初中晚一些到大學早期(雖然寫著是中學的意思)。

由於青少年必須每周上5天課,同時經濟來源只能是兼職而不能幹正經工作,所以收入么就算升職了也很少。

然後呢,是青年結婚設定,然後基因改造(作弊重新捏人改成青少年),這樣就是青少年也是結婚狀態(原版遊戲青少年無法結婚),開局友好和浪漫是全滿狀態以直接模擬小情侶的苦逼私奔生活。

當然中間經歷了不少事件,這裡不再贅述。

so,後來我靈機一動,明白該如何利用這些遊戲了。

首先,這一遊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一般來說青少年的確更加容易熱衷於開放性遊戲。

同時,模擬人生這個遊戲不得不佩服其人物系統,如果你設定你自己的性格在小人的屬性裡面,那麼小人的自主活動會非常像你,而你也就會在實際遊戲過程中遇到自己現實中會遇到的問題(莫名看不慣自己)。

由於我有好的異常的孩子緣和異性緣(莫名其妙,我一不帥二沒錢三不高四還胖皮膚也不怎麼白穿衣也土裡土氣),所以我對孩子的認知還是比較深的,主要是小鬼們都容易相信我。

我在描述我設計的遊戲流程之前,我想問問各位。

一場良好的戀愛關係,最主要的表現的具體3個特徵是什麼?

不用查,我這兒說的都不是什麼關係相處之道啊之類的,你們不用查。想一想生活中的事兒,或者你們也開一個類似的存檔,然後你就會知道我說的三個是很正確的,也是良好關係的證據和必要條件。

1:熱衷於互相照顧的意願——雙方對對方的照顧,是樂於的,並不是出於什麼關係維護的需要,或者是某種交換,而是在對方需要的時候進行照顧,尤其是例如生病照顧,睏倦時不得不完成的任務的分配等等。

照顧行為本身並不是一種成本,而是一種收益,也就是說照顧者在照顧的過程中是能享受愉悅的。

如何證明你喜歡上了一個人?

那就是你願意為了上他/她而願意在病床前喂吃的,而且很開心。

如何證明你愛上了一個人?

那就是你在上了他/她之後,還願意在病床前喂吃的,而且很開心。

如何證明你愛那個人可能會持續一輩子?

那就是你能在病床前守十天,並且在自己疲憊的時候響應對方的請求時,大部分時候還是很開心。

2:實際上是1的分支,但有必要單列出來。

和對方互動時,隔離其餘情緒,包括良好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不讓情緒問題過度影響你和對方的對話內容與進程(過於高興以至於對方厭煩,或者將怒氣亂甩)

也就是情緒控制。

這種情緒控制能力,是可以在模擬人生中訓練遊戲人物的的——而對現實中的人,成功的訓練的第一步是讓其認可訓練目的的必要性。

在每一次發現小人自己生氣或者不愉快的時候,想對對方爆發時,任何人在發現的情況下都會趕緊點掉。

而每一次點掉的過程,只要遊戲玩的投入就會明白這是自己應該克制的(年輕人因為正好就遇到這個問題,自然投入),大部分人會在一定時間後的現實生活中反映出來,年輕人速度會更快(有時候需要點撥一下,大體就是遊戲里你不讓遊戲人物做什麼,你在現實中也要剋制住,你已經知道後果了,遊戲里的報應總是來得特別快,加深映像)

另外說個題外話,我發現他娘的第四代的對話邏輯,也就是你對話框系統自帶的上下文聯繫,只要你增加進了對話內容,真的可以銜接用於真實對話(約會時候沒話說的可以試試)

3:經常性的肢體親密行為。

雖然我們看到很多老一輩恩愛一輩子的夫妻,他們似乎不太願意有較多的肢體親密行為,但實際上這是年代背景所致。而在他們那個年代的文化背景下,今日不被認為是親密行為的行為,在當年依舊是親密行為。

這可不是啪啪啪,啪啪啪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尤其是),所以就和遊戲一樣,有時候無緣無故的親密一下,陷入「挑逗」情緒是很有利的。

同時,在青少年開局中,由於可選的娛樂活動太少,錢也不夠多導致傢具不太好,小人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緒中。但此時只要刻意的進行親密行為,就能用挑逗情緒壓制住不良情緒,然後趁此機會開開心心的把一些原本不樂意的事情解決了。

(我老婆玩了這個遊戲後也學到了,每次都和我親熱一陣,然後再讓我去刷廁所……心機)

如果你觀察過真實的年輕情侶(青春期的),那麼這種行為的正面情緒加成幾乎可以破表。

事實上這最日常也最具體的三點,很多成年人是做不到的,甚至有些人都缺少其中某些經歷。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晚熟」或者說是幼稚的體現。

但是成年後由於失去了最大的外界壓力,實際上當事人改進動機反而會很弱,所以青少年時期的此類行為的培養對於後續情感生活應該是很有利的。管制措施是一種權威的壓力,它比成人後的工作壓力還要具有實感,而且它是無處不在的恐懼,這是最能凝聚人的。

在管制措施的壓力下,青少年的感情經常會空前的團結,以至於只要有概念且易於接受能模擬操作(遊戲就是很好的模擬操作),加上一些提示點撥即可極快的緩解甚至解決問題。提示過程最好是小情侶雙方都在場的情況下,這樣他們很快就會交流反思,且執行力很強——其實一旦到了這一步,關係就比較穩定,不太像是我們常識中想像的早戀那樣了。現代化的媒介和技術,實際上可以有效且可靠的加速成熟化的進程,而加速過程反而可以避免更大的遊離的有害信息或生活方式去填補空虛。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畢竟人類開始發情的年紀就在那兒,那個時候可塑性和外界條件影響很大,自主學習能力和意願很強本來就是天性使然。

當然,如果僅僅說到這兒,這還只是一個遊戲,很難有性教育的成份在裡面。

咳咳,不太和諧的來了。

我的思路是這樣的——一切口頭傳播,聳人聽聞永遠是暫時的,但是如果能親歷一次麻煩,哪怕是虛擬的麻煩讓其不快,真正的受到了損失(哪怕僅僅是遊戲體驗),那麼其作用都會大得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多少說的可怕的意外懷孕啊,人流啊有多慘,效果都不怎麼樣。

儘管目前幾個實驗案例都沒有出現過意外懷孕,但我還是認為其效果會遠高於口頭恐嚇(發生性行為的都主動做了防護措施,有個男生為了安全起見甚至戴了兩個套套,當然後來我告訴他兩個套套反而容易破,一個就可以了)

當然,遊戲裡面我是安裝了紳士MOD的,青少年性關係也是打開狀態,受孕率由於遊戲人物壽命較短的緣故,未避孕狀態下懷孕率是5%,比現實高一些,但能接受。

不過么,無一例外地,無論男女小情侶,第一次遊戲全體都搞出了意外懷孕……當然事後我去看了看他們玩的遊戲性愛記錄,啪啪啪次數簡直喪心病狂,無論男女。

當然很好的一點就是,他們為了節約時間所以不會在遊戲裡面連續啪啪啪,寧可等第二天,因為遊戲裡面啪啪啪消耗的遊戲內部時間真的是很長,遊戲人物還得睡覺呢,所以後來都學乖了,晚上跟「老婆」交功課,交完快活的睡覺覺。

青春就是暴走的性慾。這句話真是一點錯的沒有。

(喂,你遊戲里不用上班和上學的唯一禮拜天都在幹嘛? 哈?沒幹嘛,啪啪啪了一整天。 )

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了一個現象,女生玩家選擇人流的幾率更大,甚至有沒試著遊戲里生過的(青少年存檔生孩子絕對是噩夢,因為資金親不起保姆,同時上學時間很長且較為疲憊且雙方都是同樣的上學時間,根本沒人帶孩子,學校里還特別容易出現負面狀態事件,青少年人物本身也會更容易出現負面的心理特徵,諸如不願意親近別人的階段,吵鬧的階段,偶爾的全世界不能理解自己的悲傷情緒等等,這些疊加使得青少年存檔帶孩子如果不使用特殊的超現實遊戲技巧是很難順利完成的——有些孩子自己發現了這些技巧,或者搜索了攻略,但他們自己很明白現實中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問題,反倒是增強了他們的恐懼情緒,這種恐懼是真切的,且是一整套恐懼,從懷到生到一團亂麻,最後孩子被保護機構強行帶走,兩個遊戲人物為此悲痛不已)。

反倒是男生玩家選擇把孩子生下的概率較大,而且玩的勤快一些的還有硬生生把孩子拉扯大的,寧可不交電費黑著燈做作業,也要給娃兒外面點個好吃的帶回來。

當然,他們都對這一事件表示後悔(但又不完全後悔,我認為這其實是一件好事,當然也不乏問我拐走孩子的福利院在哪兒,要過去搶回來啥的,當然實際上是搶不回來的)。

這個現象還挺符合進化心理的……(純潔的童鞋不要看)

為什麼必須要紳士MOD呢?我有兩方面考慮。

1:首先遊戲自帶的「胡鬧」功能是沒有懷孕可能的。且胡鬧本身有弱化性行為的舉動,這是不好的(遊戲里可能是為了一些法律的限制不得已才這麼做,未成年人性行為)。

2:如果僅有胡鬧,而不能解決生理問題……我是說,其實這是一個吸引注意力的做法——如果你不能在所需的內容里包含一定的對方真正急迫需要的東西,那麼整個教育就必將是失敗的。而現代其餘色情內容很多,如果你不能至少包含最低限度的等同的色情內容的話,很顯然在整個教育內容必然沒有玩和看的需求,更沒有代入感。

(悲劇:我看看小鬼的存檔。 鍵盤上這黏糊糊的是啥?這麼不愛乾淨? 支支吾吾 然後打開剛關閉的存檔,兩個小人衣服還沒穿呢。於是我知道鍵盤上黏糊糊的是啥了,總之肯定不是酸奶,也不會是稀飯——so,作為一個貼近瓜娃的工作者,有時候總會碰到一些……)

so,其實我的觀點很激進:我們要對一部分色情內容予以特許的開放,但不成為色情業。這樣就剛好滿足社會的需求,也不至於造成太多額外問題。

當然這條道路很長,但未必不這樣就無路可走,哪怕就算是原版的胡鬧什麼的,也比沒有強得多。

當然即便如此,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要有一個契機。

顯然,這一整套設置好的紳士MOD,顯然教育意義比A片來的大得多,也更加合理。(各種層面來說,包括姿勢……每個姿勢根據激烈程度和難度不同,叫聲也不一樣……so,所以對於青少年來說也是一種提示和警示)。

那麼這樣的行為是否會增加年輕男女情侶發生性行為的概率呢?這個不好統計,因為沒有參與實驗的一般對照組的數據根本沒辦法得到,得到了也過於不可靠。

當然,在這一數據過於不可靠的情況下,我認為不應把重點完全放在「不要發生性關係」上,而是避免更壞的情況出現。

另外我認為根據現在的發展趨勢,再試圖杜絕青少年性行為基本上是徒勞的,同時副作用會非常大——因為這就等於將所有潛在可能提高性行為概率的所有內容都剔除,而此時所有內容都不會包含對方迫切需要的東西,因此所有的教育計劃會全部落空或效率極低。

至於會關心後續內容的,那麼必然是更嚴重的問題已經或者很可能即將出現。

當然,現行性教育更愚蠢的一點是在結合了上述的問題的同時,還誇大人流的痛苦與危害甚至是面子損失。

很顯然,既然高度關注者是已經發生或者高度可能已經發生危險的人群,當然不應該增加人流痛苦和危害的超量無端恐懼,這很可能會導致最嚴重的結果,也就是把孩子生下來。而前期內容的匱乏和丟面子損失的蓄意誇大,則往往會出現殺嬰情況的發生。

誠然我們都明白,如果能悄悄的把孩子殺掉,可能更符合家長的意願,而且能夠徹底掩蓋事實。這樣家長本身也可以避免管教不力等等丟面子的情況,所以家長當然是暗地裡希望不發生性關係,如果發生了不要讓人(包括自己)知道,如果懷孕了當然也不要讓人(包括自己)知道,生下來最好悄悄的殺掉。

儘管絕大多數家長不會真的這麼說出口,但這的確最符合現行社會邏輯的利益,因此群體也會有意識無意識的向這一選擇靠攏。

這本身就是性教育革新最大的問題所在,我想改革的時機應該是性活動進一步劇烈時校方和家長增強管制,但是管制必然是從更容易看到的東西下手,例如說沒收避孕套,禁止成人用品店開設到學校附近,以及更嚴格的家庭網路管制。

那麼,在等到中國校園艾滋病和殺嬰與人流導致巨大損傷不可遏制的爆發增長時(不可避免),真正採取有效手段的時機才會到來,因為此時大部分家長都會達成改革共識,此時公眾和家長才會接受那看起來原來不能接受的提案。

這就好像那幾個案例都是家長都沒轍了,要麼是對孩子期望很高但拿他/她沒辦法,要麼是孩子比較堅持,另一些則是恰好雙方家長都不善於和孩子交流但同時較為開明。

主要還是拿孩子沒辦法,往往是怕干預了影響考試成績,不干預也影響考試成績。

一般來說,家長只有在迫切的需要「穩穩噹噹先把這一關過去」的時候,才會選擇一些相對於以往更極端的做法。

這和公眾的舉動其實是很相似的,只有在危急關頭才願意選擇新的原來不能接受的東西。

因為在事情沒爆發的時候,誰先提出要變一下,誰就是噁心的傢伙,管不好孩子,孩子不夠「低成本管教」等。

但是等事情爆發了,任何提出觀點的都是救世主,有辦法,有思想,聰明人。

所以,在問題爆發這之前其實沒有什麼可以做的,只能說是為這件事發生後做準備,因為如果不發生這件事,那麼就沒有什麼辦法讓大眾意見一致。

避免災難很多時候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針對災難來臨後做好準備,讓災難帶來的未來收益最大化,如果做得好的話,也許只用爆發一兩次就能大部分解決問題,做不好的話就是加劇問題,以至於教育不得不退回到超高壓的軍事化管制時代,但這對於財政是很大的壓力,而且大量教學資金將會被用於此類管制,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先進,其管製成本會幾何級增長,這勢必帶來全國整體教育質量的極度下降,同時可能會在一定時期嚴重增強青少年嚴重暴力犯罪的可能性。

很顯然在穩定發展到轉型的國家競爭階段,如果新鮮勞動力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效率暴跌且發生大量缺口,那麼對中國未來崛起會是致命打擊之一。

所以災難一旦發生,就要儘速解決。

如果用傳統方式回到原來的管控級別,很可能最終結果就是錢花完都解決不了問題,教育系統尤其是非最先進城市的教育系統可能因為資金和人力枯竭而發生實際意義上的癱瘓。

當然,由於任何只要不太蠢的做法都能緩解這一情況,大家可能只是在等待時機,所以發生崩潰的可能還是微乎其微的。

不過嚴峻的是,由於中國發展的速度很快,信息技術是一下子跳起來的。所以巨大規模暴力犯罪問題,大規模意外懷孕,青少年殺嬰,大規模群奸,姦殺,集體賣淫會同時期發生,因為這都是由同一個基調——社會生產需要導致的成熟年限縮短的實際需求與舊有童年緩慢統一生產體系的矛盾。

因為這個原因,05後或者10後可能被更廣泛地認為是垮掉的一代(和認為00後是垮掉的一代的程度不能比),能理解05後和10後的只有00後,所以05後和10後的校園生活可能會較為艱辛。

這都是因為同樣的基調導致的問題,社會生產由於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年輕的勞動力的生產力相對於以往更加重要,因此年輕人的學習和成熟速度又被迫加快。

資本主義很大程度上既造就了童年,後來工業革命又試圖毀掉童年,然後又再一次樹立了童年觀念,現在又因為生產需要毀掉了童年——但這絕不可能只是資本主義的特點。

這大概就是一個人才生產,穩定擴大生產,穩定轉型,人才再生產,再穩定擴大生產,再轉型周期。

需要人才再生產時,童年概念就會提出來,利於批量製造有效勞動力。

穩定擴大生產時期,童年就會消失,因為生產力需要快速進入生產活動中去。

穩定轉型時期,人才結構發生變化,那就要實行素質教育。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如果是工業化文明,那就逃不開這個周期。只是這個周期每一次波及面都會比上一次更大,這是因為人類社會本身也越來越複雜的緣故。

當然,由於生產力發展的緣故,直到最近幾十年才有了較為詳細的研究,所以其實這是我們第一次很有意識的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

我相信,在腦內晶元(直接不用上學了)成熟並普及以前,這一循環應該會不斷的上演。

好,我們說回案例。大家都可以明白,要找到雙方父母都默認關係是很困難的,而且這也是高風險行為(我早就不在教育行業了,不過我找認識的人試了試,捏了一把汗,不過他本來也要走,所以乾脆就試一試,畢竟基本上應該沒啥大問題)。

所以案例一共滿打滿算也就9對(你們可以想想有多難,18個孩子,35個父母,其中一個單親)。

情況是很良好的,無一意外懷孕,4對情侶有性關係,一對疑似(男方吹牛逼,女方支支吾吾,大約是因為女方老爸和老媽意見不一致)。

成績均無負面影響,中等成績的學生成績有較明顯的提高,差生生活態度亦明顯改善(儘管還是差孩子幹壞事,不過估計後果且較負責),好生成績不變……有一對是男生全班名列前茅,女生基本吊車尾,兩個月後女生除英語以外的成績已達中上游水平(名師都很難達到的水準)。

兩月左右9對情侶有一對分手,且臨近大考,成績倒無影響,分手過程既悲傷又和平(如果共同生活是和諧的,那麼分手過程通常也比較和平,當然這是我觀察成年情侶的經驗,似乎對於青少年戀愛也是如此)。

當然,和遊戲里必然的培養結果不同,遊戲里的五大人個屬性,也就是禮貌,情緒控制,責任心,同情心,衝突調解能力,在遊戲中一般因為生活所迫只能點楚禮貌和責任心,情緒控制以及同情與衝突調節能力均無時間。

現實中情況不同,儘管現實世界無數值顯示,但明顯情緒控制,責任心,衝突調解能力肯定已經到了「點滿」的狀態了(無視成績,全體點滿,包含分手的一對。注意,這裡的點滿是生活方面,畢竟還沒有工作,但其點滿標準的感受是成年已婚多年且良好的水平,並非什麼小孩子的標準,儘管在有些方面還保留著一部分年輕人特有的波動略大的特徵,但綜合來看,這也超過了當前社會成人的平均水平……所以這很尷尬的表示,人際關係和情緒控制最佳培養的年紀的確是青少年……而談戀愛是少數可行又空前高效的手段……反正我沒見過什麼培訓能有這麼好的效果)。

過程中當然也遇到一些問題,主要是有孩子吹牛逼說漏嘴結果讓老師知道了(4對激進且和我交情比較好的家長也玩了遊戲,並讓孩子完成了事實同居,結果有個孩子對同學吹牛逼說漏了……就是那個好生愛差生的組合,男生吹女生好有自己的功勞,然後嘟嘟嘟全TM說漏了,情商低的令人髮指……反正一直沒好過……這麼個男生居然能搭上貌美如花的超級無敵大美女,真的是美女,這什麼世道)。

很顯然,老師和校方自然是極力反對的(儘管老師私下裡認為這麼做沒啥不好的),並且搜查了男女生,沒收了他們隨身攜帶的避孕套且禁止學生再攜帶此類物品。

我相信在這兒很多人會顯得十分反感,因為這樣的行為無疑侵害到了學生的利益,且減少了有避孕意識的青少年的數量,迫使其不能避孕。

但我想請大家還是多理解為好——如果不這麼做,出事了老師也有責任,學校也不好聽。而如果做了,即便發生了意外懷孕或者更嚴重的事件,完全可以把禍水往家長身上潑。儘管對學校也不利,但是其他家長自然會乘機來貶低意外懷孕的情侶,用以給自己臉上貼金(這點不用懷疑,我見過帶著女兒悄悄人流後的家長,依舊嘲笑意外懷孕消息泄露的孩子與家長)。

這時矛盾會出現分化和轉移,對學校也有利。

至於對於家長來說,這就是舊有童年價值觀念,道德體系的必然組成部分,他們是無選擇權的(即便他們其中有些人明白也沒有用)。

而社會管控方面也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如果不爆發大規模事件,你是不可能要求某些人出來主動當出頭鳥的,出頭也沒用。

所以必須等事情大規模爆發才能轉變,這不是什麼沒有意識,反應遲緩等,而是這種事情只能如此。

因為只有發生了廣泛的大事情,談論解決這個問題,才會是大多數人往臉上貼金的時刻,事情才能辦下去。

當然,也有更積極的做法,也就是找個第三方來擴大事態,讓相對不嚴重的事情說的更嚴重,更廣泛,這樣大多數人就能更早的抓住往臉上貼金的機會,轉變就能儘早完成。只是這樣做依然需要較大規模的問題集中爆發,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不過么,由於這件事成了反面案例,剩下的三對自然保密有加,團結屬性再次提高。而由於盟友的減少(學校也算是小半個盟友,現在是對手了),所以對父母以及對第三方(也就是我和前同事以及被我們先斬後奏嚇尿了的校長),開誠布公的程度反而提高了。

另外那個吹牛逼被發現了的,雖然學校內必須不能再有親密表現,明面上也做出了分居的舉動,但實際上還是住在一起。只是上學不能再一塊兒去了,得打個時間差,放學也是一樣。

當然,我們很擔心他們偶爾出去玩的時候熱度上來了就沒保護辦事兒,所以說出去玩的時候還是會打電話叮囑一下。不過他們每次都在出門前在家裡準備好套子,男的兩個女的兩個(讓他們這麼帶,這樣一個忘了還有另一個)。

至於帶兩個么,我原來想著小年輕兩個都不一定夠,這樣要是一個人忘記帶了兩個能滿足饑渴……兩個人都帶了么——相信我,小年輕一夜四次還不一定夠。

emmmm……有人還私自超量攜帶,一人三個,我就問他們帶那麼多用得完么?男生回答我能力強,女生回答一次的時間短。

兩人為此打了一宿冷戰(事後我提醒打冷戰是最不好的,於是兩人進行了深刻的反省,然後還煩了我整整兩多小時該怎麼解決此類問題,老子表示我TM也不知道,但的確以後再也沒冷戰過……我感覺我解決了兩個中國人未來的中國親密生活中錯誤但也最常見的衝突對抗方式了,簡直要為自己打電話,另外因為我和老婆被小情侶的事迹強行塞了狗糧,我和老婆的時不時冷戰問題也沒有了——觀賞青春期戀愛,有三老婆八情人估計都扛不住這齁甜勁兒)。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年紀這麼做對身體怎麼傷害啦什麼的,我只能說這麼點兒傷害風險不值得冒一下么?隨便丟著不管危險不是更大么(即便是你不知道是否談戀愛的普通學生)?

事情已經起了變化,而外界反應必須等待契機,如果想要降低風險,實際上只能家長自我選擇和進行相關工作——如果你是男孩的家長,和女方家長打交道可能是很難的,一定會有女方家長提出上了床就要按相處時間給錢的要求,甚至有說論次收費的(這樣的家長的數量多的會超出你的想像,所以請提升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厚顏無恥的人地球上太多了),如果發生此類情況,為了孩子考慮,也許你可以考慮在能承受的範圍內給錢,當然如果未來真要完成了事實婚姻,那麼你也許可以藉此挑撥女生和他們家長的關係,儘可能鬧掰,畢竟這樣的家長未來是越少有關係越好的,不過就私下利益考慮,能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最後悄悄拆散也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遇到開明家長是再好不過了(當然完全沒有阻力還是不太可能的,此時你應該先見面寒暄,考察一下對方的套路,第二次有備而去,把儘可能多的詳細生活計劃與安排等等嘟嘟嘟說給對方聽,哪怕你嘴皮子不好,說個兩鐘頭對方也暈頭轉向了,很可能就答應了,總之你要讓對方感覺你胸有成竹)。

當然,前去之前需要詢問孩子的意見,因為這麼做很有可能對方家長生氣,要求絕交。所以必須讓孩子明白這一點,自擔風險。這要在他完成至少三局中等壽命青少年階段的遊戲後再進行。

對於女方這邊也要同樣路數,要通知自己孩子的小情人,徵得對方同意後才能這麼做。

發生一方強行分手這種情況的概率很高(甚至可以說是為主),之前儘可能和女方家長不要挑明即成關係,就說的模糊一些(男方也是),等雙方家庭關係好一些之後(給一些小恩小惠)再談具體的。

總之這些江湖上的套路大多數家長應該是心裡有數的,儘可能換位思考一下,說法要站在對方利益角度考慮,好像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樣。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不完成事實同居,那要經常請對方到自己家來玩並且給孩子提供獨處時間夫妻倆最好出去,名義是約會。此時體現較好的夫妻關係實際對孩子挺有利的,而且請到自己家裡來也比較容易實施)。

如果要完成事實同居,有這個條件的話,那麼不要給太多資金,但也要能攢下一點兒錢(孩子自由活動的錢要自己攢,按周給錢,頭一個月很可能出現超支,那就從下個月預算里扣,一般用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三分之二即可,根據家庭內生活品質的不同可以略加調整,但儘可能保持相對艱苦的狀態,如果孩子原生家庭條件較為優越,則要詢問他是否願意為在一起而承受相應代價,當然,沒見過不接受的,所以你想用什麼生活品質降低來恫嚇年輕情侶是根本不可能的,你叫他們睡露天,只要對面家長也說同樣的話,他們也很有可能會去,所以該怎麼搞怎麼搞,不要抱有什麼嚇死人斷關係的幻想,除非你直接嚴令拒絕關係……但這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我不是說羅密歐朱麗葉吃毒藥啥的,具體情況後面我會說的。)。

注意叮囑不要學習遊戲里一樣去兼職,除非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可以在空閑時輔導別的孩子做數學作業(別的科目不要,因為數學輔導別人做作業,比自己做作業效果還要好),賺點零花錢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還是算了,學業壓力比遊戲里可是大太多了,沒工夫搞這個而且也太危險。

儘可能用租的房子(如果你有空餘住房的話),地段挑安全一些的即可(有些地方有這個條件租金可能會比較貴,當地最低工資三分之二可能還不夠租金,

至於生活安全問題自己考慮就行了,什麼煤氣灶就別用了,都用電磁爐,刀子要選擇安全一些的(暴脾氣的一律微波快餐……不過發生同居暴力事件的概率在有鋪墊的情況下實在是很低,可以先請到自己家來看看情況)。

不過么,這一切行為的後果還是自負,這個套路都很明白是很激進的,我樣本量也不大,所以各位家長真要嘗試,得做好出現任何情況的心理準備,權衡利弊,如果孩子安全性高於孩子所有其他一切事物的總和的話,那就不要這麼做了(儘管我不知道傳統方法是不是真的更安全,總之如果不能維持高壓監控的話,也許傳統方式已經更危險了)。

雖然原定的實驗周期大家說好的只有三個月,但實際上直至目前,9對情侶都還保持情侶關係,同居的一對因為想給家裡節約錢而不再租房。

那對分手的後來和好了,家長受到鼓舞,新增同居一對(家長自己玩嗨皮了,攔都攔不住,寒假裡我還去小情侶他們家吃了糖醋裡脊,挺好吃的,女生做飯味道已經基本和老媽不相上下了,就是刀工爛的看不出切的是啥。人家說本來想做排骨的,我提議還是不要了,就這刀工人家剁到手,她估計能剁到腦袋)。

總之狀況良好,如不看稚氣的外表只聽其交流,除沒有工作內容外,已不能區分真實夫妻(不是情侶)和他們的差別,且似乎男生邋遢的毛病都被治好了(有一對是都邋遢的,但男生後來不邋遢了……好吧,只是好了大半,襪子還是和我一樣,永遠都是找不到的,我一個月要消耗十雙襪子你敢信?)。

如果說要有什麼問題……只能說是樣本量太小了,但是只有這麼點樣本量,他們的行為也已經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這說明,實際上和諧生活在一起的能力並不難培養……只是有些成年人失去約束和互相推脫困難後,不尋求自我在關係中的改進罷了,而對於高中生情侶來說,他們必然面臨不可推卸的共同困難促進了這一過程,本身的學習狀態對學習生活知識也有利。

大部分高中生情侶完蛋,根據我之前的工作經驗和觀察,其實是由於陪伴需要無法達到,男生或者女生不得不在此關係之外選擇多個准情侶(更壞的情況是濫交)以備不時之需,被對方發現後分手(過程一般很激烈且影響成績,我很少見到戀愛中影響成績的,一般都是頻繁分手影響)。

而現在的大環境,實際上這種交往是一種剛需。哪怕是嚮往,但卻是身邊有案例的強烈嚮往,這和諸位家長小時候的那種懵懂的喜歡是兩碼事,人家身邊有活生生的例子,感覺是不一樣的。

所以為了滿足這種剛需,在周圍都是對關係的不安全因素(沒有地方是安全的),接觸時間和方式也是隨機的,那麼填滿這種剛需就需要多角戀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確保在想要接觸的時候至少能有個人(這是目前最危險的傾向,事實上我感覺小孩子不一定多情,多情大多數是需求和環境的不對等造成的,在一個周圍人需求都爆炸的群體里又無穩定安全的交往空間,自然濫情就不可避免)

嗯……當然也會發生各位想的那種比較違背道德的情況,事實上這並不少見(當然晚熟的學生甚至不會意識到有這種事兒,但是家長最好不要隨便判斷自己的孩子是晚熟的,畢竟孩子也很能裝,對親屬掩蓋性方面的需求和行為恐怕是人類本能,一般情況下家長還真不好判斷,通常都得靠第三方。同理,早熟也是一樣。事實上由於說晚熟的家長壓制的比較強,說早熟的往往自覺壓制的比較弱,其實是壓制偏了,結果就是認為自己孩子晚熟的家長反而孩子更多比例早熟,反過來則是幼稚的居多——由於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實際上大部分家長目前已經失去了很大程度上的對孩子直覺的感受能力,這是由於雙方在同樣的中學時期學習生活方式與經歷的巨大不同造成的經驗誤判,所以最好還是多用理智和推理,而不是感覺。

我對於此類遊戲對於小孩子的看法如下

1:就和小島秀夫的反戰作品一樣,別的作品都在弱化血腥,但是殺人一個比一個多。而小島秀夫的作品則是一貫手法兇殘,但能不殺人就不殺人。

意為只有凸顯戰爭的殘酷與血腥,就要讓人意識到戰爭的殘酷與血腥,從而使人自覺的儘力去避免,而弱化表面的血腥,卻會讓戰爭娛樂化,從而沒人再想著避免戰爭。

這和我上面說的遊戲套路是一樣的,外界性教育都在搞模糊化,純潔化,然後是後果的妖魔化。這就是一種混亂的表現,是既弱化了血腥,又殺人一個比一個多,鬧出事兒只想著如何跑路的節奏。是最不好的——但這是家長這邊觀感最穩妥的,學校和機構不得不這麼選擇。

而我說的這樣的遊戲方式,雖然是現實世界的簡化,但已經足夠在一定範圍內模擬出現的嚴重問題,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青少年都有放大利益和後果的毛病(這是由於其力量薄弱的結果),所以如果有了具體的指導並能模擬操作的話,對利益的預估會較大從而儘力去完成好的事情,對於毛病和後果的嚴重程度預估的也會更高,所以反而常常是更不願意掩蓋問題,直接尋求幫助,但更多的是避免問題的發生(但是性行為對於青少年來說慾望很強,同時他們也不認為這就一定是個問題,所以他們在感受過遊戲痛苦後會願意忍受戴套的不舒服,避免懷孕,但未必會避免性行為。當然有了第一次以後,同居狀態下性生活肯定是常態化的……如果打算結婚時用處女膜給女孩子加個籌碼,那還是不要這麼做了)。

2:根據性格的自主選擇,能讓小孩子有貼近自身的感受,實際上遊戲中小人的行為就相當於同齡人的行為,而且全程觀察,在糾正過程中等於是同齡人的建議,這比其他層級的人進行的指導要深刻得多,容易接受且是自主的,受控的,有目的的。

實際上別說小孩子了,估計你玩了你也會,反正我是會刻意去解決一些毛病的,時間長了很多毛病也就好了不少。

3:後果的可操控,可選擇性。就算是遊戲里意外懷孕,然後錯誤的生下小孩(通常在第一局遊戲發生,啥都想得很順利,結果玩崩了,孩子被福利院以虐待小孩的名義給搶走了)。

但是,幾乎所有孩子在後續遊戲過程中,都會再試著生一次孩子,這次能扛的久一點(嚴禁使用超現實賺錢方式……不過這要求家長自己必須玩一玩,要不然家裡又是管家又是保姆又是四個老婆的時候,你都看不明白,那就真的成了玩遊戲了,而且還是那啥遊戲)

這樣的好處是獲得一定的掌控感,也就是知道很麻煩,但是會有一定的掌控感。

沒有掌控感如果在現實中真的出事了,那麼選擇隱瞞或者逃避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但懷孕到了時間就是會生出來不是么。

所以讓孩子有一定的掌控感很重要,完全失控是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那孩子就真的像是拋硬幣隨機選擇了,拋出一直隱瞞這一面的話,家長和孩子都得遭殃。

當然,掌控感是不可能變成「沒事兒,老子遊戲里生了養活了,現實里也沒問題」的,人家又不是瓜娃子,而且遊戲里就算養活了,青少年是沒有育兒這一技能選擇的,所以肯定養的不如一條狗(滿地亂畫褲襠拉尿翻垃圾,我試過,簡直是一場災難,正常開局的情況下上學時間太長,最後基本孩子都要被福利院拐走)。

最終如果真的出問題,掌控感只會變成「卧槽,出事,我該123,後面無法解決,請求幫助。」

也就是只有掌控問題的一部分了,才能有序的明白後續的確應該求助,無論是感性還是理想上都是這樣,此時求助就會變得順理成章。

不過么,如果家長也玩了遊戲,弄個孩子玩玩,大概也明白一些套路:孩子尋求建議或者求助時,如果是有問題的,不能發飆或者無視問題,因為這樣小鬼下回就不一定會來找你了。遊戲里還能切換到控制小孩看到問題,現實中可做不到。

先幫助並解決問題,之後再做別的。

更何況嘗試後失敗,也會增強孩子的責任心,畢竟目前我見得所有孩子在這時候都會儘力而為,這一面是因為好奇心,另一面是因為不服輸(你會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大娃硬帶遊戲小娃,電腦面前發飆但在遊戲里不斷的叉掉對小孩不利的咒罵等遊戲人物自主的不良行為,這個場景挺好玩的……)

當然,這是一定會輸的。

注意,青少年無法通過遊戲自帶選項懷孕,只能通過紳士MOD懷孕。去馬賽克,各種姿勢做愛,隨便選的那種,家長如果真要選擇這一塊內容,自己要有心理準備。我不知道怎麼刪掉一些姿勢,只留下不太刺激的,這樣對孩子更好一些。另外順帶說一下,遊戲可以捏人的外表,當然加上了紳士內容也可以捏裡面的……例如乳頭和陰部等……你可以通過偷窺他或者她選擇時的速度與肯定程度,來判斷是不是已經發生過了啥……當然如果已經發生過了也不要激動了,你都是干出這種事兒的家長了,就不要再一驚一乍了,大家都不是什麼傳統意義上的好家長了。好家長這個時候應該一通罵,然後鬧到學校辦公室,臭罵對方家長,撕了小鬼的避孕套,最後回家等待意外之喜乖孫一枚,雖然這個孫子可能已經淹死在了廁所里也不一定……不過事實情況一般是小孩子想辦法搞到了打胎費,然後在最便宜最危險的地方自己墮胎,而且今後也恐怕不會只有一次。

此外,別抱有一種幻想,就是那種抓到娃兒有性行為,狂揍狂批一頓以後他/她就不敢了……據我所知,基本都是因為這方面更怕,壓力愈大,越大越要做,越做越要挑安全的時間,越要挑安全的時間越要抓臨時機會,越要看機會沒套可能性越大……

新聞上說的什麼家長完全不知情懷孕了,我估計都是故意裝作不知道,父母甩包袱怕丟臉,我在實際情況中十個裡面七八個都是知道的(其實父母知道的情況並不多,大多數是孩子跟我關係好了,偶爾聊天說到另一個同學,當然這個時候眼神都是異樣的,稍微問一下就知道是悄悄墮胎過了。這個好壞成績的都有,沒有什麼成績好就沒這回事的說法。當然,在這些事情上大家都是嚴格保密的,一方面是不要給自己添麻煩,另一方面是和孩子之間必要的秘密保守是很重要的,所以除非發現男生經常強行要求發生關係或墮胎不止一次,否則是不會聯繫家長的,第三方稍微疏導一下就不會有第二次了。當然有些人不會這麼做,是直接通知的,所以有需要的話事先可以和教育工作者打招呼,要求不保守孩子的一切秘密,有不少這樣的家長,當然最後下場一般很慘淡……)。

雖然肯定有些年紀輕的看客會覺得讓女兒能偷偷墮胎,這肯定是不稱職的父母。但實際上能下決心立即墮胎,也能籌措資金自己去墮胎的娃兒,家長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性教育不說是夠了吧,至少在目前的社會裡是合格了。

文章寫到這兒就差不多了,很多東西大家自己琢磨琢磨,大概也都能明白。

看起來好像現在的狀況有點糟,其實的確是挺糟的。但這就是一次社會中重要組成要素髮生變化的時期,所以亂糟糟的也很正常。

也不用太擔心,我國在這些方面硬要下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不會搞得昏天黑地拖太久,中國還是缺人才的(只是結構經常出問題,當然這是沒啥辦法的,變動快的時候人才結構肯定有問題)。

不過怎麼說呢,之後看到高中生之類的還是繞著走比較好啊,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推薦閱讀:

在公共場所遇到未成年人性騷擾怎麼辦?
「性」話題
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親人該防範嗎?
18歲姐姐發現5歲妹妹被叔叔性侵,媽媽讓姐姐千萬不要告訴爸爸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