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謝謝」有多麼重要

聽一個曾經不想被愛情束縛而遊走於多名男性之間的姑娘說,她最終選擇了一個曾經定位為「偶爾上床的好朋友」的人作為自己的唯一伴侶,原因是好幾次在雲雨之後,他都會很專註地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對她說「謝謝」。作為一名思維能力強大、情商超高的女性,她能感受到這個片語背後的他對她的深刻認同:她給了他精神上的撫慰與身體的溫暖,在相伴的時光,他感受到了「在當下全情投入」的愛情對自己的滋養,他感受到了自己情緒所受到的巨大震撼,並及時表達了出來。這就是高情緒能力的表現,包含了敏銳的自我覺察,對他人情緒的感知,以及對情緒情感的恰到好處的表達。

.

  這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的一個經歷。

  我不能確定那時自己的年齡,確定的是那時我還比較小,小到雖然已經口齒伶俐,但「正常」的大人們覺得沒有必要對我使用禮貌用語。

  某天一個大人到我家有什麼事情(細節全忘了),後來讓我幫忙做了一件小事,之後隨口說了一個「謝謝」。

  那大概是我的人生第一次聽別人說「謝謝」。異常激動,異常興奮,覺得自己可能是聽錯了,也覺得對方可能並沒有重視我的意思,只是隨口一說,於是我開始靦腆地問他:

  「你剛才說什麼呀?」

  那時我年齡很小,說話聲音很稚嫩又很綿軟,還帶著滿臉的羞澀,大概對方也覺得我挺可愛,於是又認真地對我說:

  「謝謝你。」

  「什麼呀?」

  「謝謝你。」

  「什麼呀?」我想我那時的眼睛應該已經眯成了一條縫,因為太過幸福了。

  「我剛才說,謝謝你。」

  「再說一遍。」

  「謝謝你。」

  ……

  我不記得當時這個看似無聊的對話持續了多久,但確實對於我的自我認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做的事情不是「理所應當」,我這個人不是毫無價值,這世界上會有人因為我的付出而看見我,會因此對我心存感恩,或許有可能,還會因為這奇妙的對話而記得我,甚至成為一個更關注小孩子的人。

  當然,在整個未成年的漫長歲月,對我使用「謝謝」的大人還是少得可憐,以至於高二有一次給英語老師幫一個小忙,她隨口說了個「Thank you」,我竟然沒接上對應的英文,而是結巴地用「哈—哈」兩個尷尬的音節回應,原因不是我英語能力太差,而是這個對話不在我的熟悉區。(當然,在那次尷尬之後,我學會了熟練地回應「My pleasure」或者「You are welcome」。)

.

  在經歷了幾百小時的諮詢實踐之後,我才回想起那個讓我的小臉滾燙的細節(小時候一直覺得自己是給別人添了麻煩,所以許多時候不願意再去回想),才越來越理解發自內心的「謝謝」、「對不起」對於人類的巨大意義。

.

  在一個等級森嚴的文化中,普遍不禮貌也是「傳統」的一個重要組分。一方面在於,中國人認為親密之人之間不應該說「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詞句,如果說了,就是「見外」。另一方面,在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祖宗或上級說的一切都是對的。不允許思辨,不允許反駁,只能去「悟」那些尊者所說的一切。如果尊者說了一句顯然錯誤的話,卑者需要去拚命曲解以證明尊者全知全能全善,絕無瑕疵。這算是兩千年來「中國哲學」的核心——證明孔老二一切都是對的(存在反駁的聲音,但極其微弱)。

  加引號的原因在於,「中國哲學」本身是偽概念。哲學第一條是愛智慧,是思辨。而論語的核心是:

  「老子說的一切都是對的,別問,別想,只要帶上腦子,你就是罪人。

  在這個竟然看起來合理、從內部很難看出矛盾的理論體系之下,卑者為尊者做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任何人說「謝謝」都會暗含「我覺得自己不配」的意思,這樣很沒「面子」。換句話說,只有卑者對尊者說「謝謝」才是合理的,如果尊者對卑者說「謝謝」,就打碎了自己身為「一切都對、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尊者的合法性,就是自輕自賤、自甘墮落,就是「為尊不尊」。(「為尊不尊」或者「為老不尊」也是非常東方化的詞語——身份高了或年齡大了就不允許活潑,不允許對卑者晚輩說「謝謝」或「對不起」,這也是對人之為人的該有的自由的否定。)

  與之類似,「大恩不言謝」則體現了一種極度的自卑。潛台詞是:「我本人微不足道,我的感謝更是分文不值,對您的大恩說『謝謝』是對您的侮辱。」就像有人找名人講課,完後說「您的課千金難買,給多少錢都是對您的褻瀆,所以我還是不給錢了吧。」當這些人說「不給錢」時,也暗含了對「尊者」的迷信或物化。迷信是說,一些人認為「您這麼厲害的人肯定不缺錢,所以我的小錢微不足道」。物化是說將尊者放到祭壇上,當成一尊神像,然後說「神(聖人)理應幫助我這樣的小人物,如果要錢就是錯的,是不道德的。聖人理應不食人間煙火,不向任何人要錢。」

.

  「謝謝」絕不是一個禮貌用語這麼簡單,當使用者並非發自內心,語言的使用者及接收者也並不能產生美好的體驗。

  因為重點在於「思維」而不是在於「行為」。因為人首先是一個思維著的客體,人的本質在於思維,而不在於其言語及行為對於思維的表演。表演只有一個面,而人的思維,可以有無限維度,可以無限深遠。

  當你在我身邊,你給我一個微笑,你伸手給了一個輕輕的攙扶,我感受到了我自己的美好,我感受到了內心的溫暖,我感受到了愉悅,所以我說「謝謝」,只是想與你分享此刻的感受,讓這美好的感受在互動中得以激蕩,這不是為了假裝禮貌,而是為了「我」的快樂。

  這是一種不一樣的活法。


李慧敏,2018.2.25,於縉雲山


推薦閱讀:

10、媽媽,讓我長大好嗎?(原創)
學會速讀吧,快即是慢
快速學習&成長的心理技巧
日光02相遇亦相逢
三月,最大的收穫是知道了自己很差勁

TAG:禮貌用語 | 個人成長 | 社交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