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號的兩種寫法
最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關於多語言環境的字體。
Long story short,Arial大法好。
Short story long:
第一版發的是CCJK+EN,定了一個好高騖遠的目標:每個語種單獨選擇一個顯示效果最符合遊戲主題的字體。選好字體,進包發現語種間不兼容,非當前語種字元顯示亂碼或豆腐塊。前端同學把各字體和蘋方合併,解決。
此時美國人校對版字元串發過來了,我一看,別的沒怎麼改,倒是把撇號換了一堆,從『(彎)換成了(直)。我:「歪?」他:「You used the Chinese one」。
查了一堆資料,真有這麼個區別。早期鍵盤由於技術限制只能輸入直撇號,而符合書寫習慣的是彎撇號。隨著技術進步,主流文字處理軟體已經可以自動把輸入的直撇號轉化為彎撇號。這本來是個好事,但不同工具處理方式不同,導致格式問題。比如知乎的編輯器支持兩種模式,只看你當前是中文還是英文輸入法,中文彎全形,英文直半形,而Word就不看輸入法,只看字體,中文字體為彎全形,西文字體為彎半形。當文本在不同工具間轉化的時候,撇號是彎是直,顯示不一定會有全半形之差,但會被認為是兩個不同的字元(肉眼幾乎看不出差別)。
說一下具體表現。
大部分CAT都是支持彎撇號的,譯員中譯英時鍵入的全是彎撇號。譯文入庫,需要搜索一句話,比如「Its a good day to die」。假設在Excel內,搜索框直接打出這段英文是搜不到的,你需要在打完It之後換成中文輸入法打出一個彎撇號,這是因為鍵入翻譯和搜索內容時對撇號的處理不一樣。
再一個就是上面說的棘手問題。
第二版添加了FIGS。由於遊戲UI是基於蘋方設計的,研發也希望可以直接用蘋方作為最終字體。那麼問題來了,所有的彎撇號在蘋方里都顯示成了全形,得改成直的。倒不是沒考慮到這個,我專門在instruction裡面寫了一條撇號的處理方式,讓西文譯員一律輸入直撇號,但並不是每個譯員都那麼聽話。最後的結果是我每個語種單獨做批量替換,可是替換到德語又被卡住了。德語的雙引號是前下後上的,只有後引號能改直,而下引號在蘋方里沒有對應的中文標點,是正常顯示為半形的。踢德語同事的椅子得到的答覆是「這符號就是彎的」。所以無論我改不改,前後標點格式就是不一樣,不是正常的德語標點。
最後和前端同學對了一下,說要不要把蘋方裡面缺的西文字元補一下,從Arial裡面拿。我說那你乾脆直接用Arial好了,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長話短說。
當然,泛Unicode的字體並不止Arial一款,只要確定這個字體支持Basic Multilingual Plane就行。
多說一句,不同團隊在本地化方面的理解是嚴重兩極分化的。上一個項目的處理方式到了下一個項目可能就變成了難以實現的騷操作。本地化職位的存在誠然不是為了攻克技術難題,但起碼要知道一些最基礎的、必然可以實現的解決方案。就拿字體來說,告訴研發「我們用Arial就行」,總比說「你們趕緊修啊」要有用。
推薦閱讀:
※如何提升遊戲本地化時的翻譯技巧?
※Airbnb的本地化營銷:從00後到中老年群體
※《桌面地下城》中文化背後的故事
※如何用網站「網」住客戶?
※iOS 11.2 Beta 1 針對簡體中文進行了更多本地化翻譯(11/7 更新:Beta 2 變化)
TAG:本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