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學課--談死亡和愛

一,

1關於愛與孤獨

孤獨有兩種,一種是絕對的,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哲學的本義,不了解形而上學,就不能真正了解哲學。它是用語言 概念 邏輯 理性來表述世界人生的終極意義問題,是作為一種的現實的宗教的一種強大理論,豐富而實在。)性質的。一種是相對的,社會意義的。即感覺沒有任何人和你說話,其實這種孤獨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孤獨。或者我們可以把它成為寂寞。第一種我們永遠擺脫不了,但愛就可以使這種孤獨慢慢消解,變得不再令我們感到疼痛。所以愛可以撫慰孤獨,愛最大的意義就是使我們對於思考生命的意義不求甚解,因為你會覺得一生中有了對方就已足夠,會感激蒼天讓你們相遇。富有詩意的愛能夠克服孤獨,它是一種最自然,最美妙的方式。有人問我如何看待自己的孤獨,我可以這樣告訴他:如果你是第一種,不可能擺脫它那就慢慢和他做朋友,好好對待他。甚至可以當成你的情侶。這也是有人喜歡 享受孤獨的原因。因為它實在太美了。如果是第二種,那可以通過與自己對話,或者找到充實自己的方式擺脫。

解除孤獨畢竟只能靠相愛相知的人,其餘的人擾亂了孤獨,反而使人更感到孤獨。

無聊 寂寞 孤獨的區別:

無聊是把自我消散於他人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消遣。

寂寞是自我與他人共在的慾望,它尋求的是普通的人間溫暖。

孤獨是把他人接納到自我之中的慾望,它尋求的是理解。

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庸人無聊,天才孤獨,人人都有寂寞的時光。

無聊是喜劇性的,孤獨是悲劇性的,寂寞是中性的。

2關於愛本身

愛也有兩種,一種是欲愛,即外在的愛,是建立在肉體的興奮與刺激的基礎之上的愛,關於慾望,叔本華對此有描述說:慾望的實質是痛苦,慾望的滿足帶來空虛。一旦慾望消減,這種愛就會失去。但我想此批判,因為史鐵生說沒有慾望,我們可能就沒有藝術 愛情的發生,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因為我們人類還有動物性的一面。你否定了它,也就否定了人類。真實的人生往往是此種,它被普遍認可。它與社會關係,物質因素等有關,建立在物質交往 利益交換基礎上,因為愛情的目的是婚姻,而婚姻確實需要物質做基礎。

另外一種是,有精神體驗的愛,即內在的愛,帶有神聖色彩,經典案例是柏拉圖式愛,充滿靈性。對此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有描述:愛情不是一種塵世的情感,乃是一種天上的恩賜。 這種富有詩意的含有神聖韻味的愛情已經帶有超驗性質了,是我們人類神性的一面。

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說道:

愛的本質,既不是觀念,也不是意志;愛或可是慾望,是感覺,愛本身就是精神中的某些肉慾。由於愛,我們才得以了解:凡是精神必有屬於它的實質的肉體部分。

在愛中,而且是透過愛,我們尋求自身的永存之道。

二,死亡

1死亡與哲學

死亡是一種生物學現象,也是文化現象,精神現象,心理現象。沒有死亡,也就沒有宗教,而幾乎每一個偉大的哲學家都思考過它,因為它是哲學永恆的命題和沉思的對象。死亡之思也就成為了哲學家的義務與責任。而哲學的死亡概念體現普遍的本體論意義。

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1883-1969)認為人有四種邊緣困境:死亡 苦難 鬥爭 罪過,並且說:

「如果說從事哲學活動就意味著:學習著死亡,那麼這並不是說因想到死亡而恐懼,因恐懼而喪失當前現在,而是說,我按照超存在的尺度永不停息地從事實踐,從而使當前現在對我來說更為鮮明。

把這段話理解翻譯一下就是:

在人生的這種邊緣困境,可以領悟到生存的某種局限並設法改變和克服它,從而使生命狀態達到理想和豐滿,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從事哲學活動就意味著死亡。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也這樣說道:

死亡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向死亡存在,就是先行到這樣一種存在者的能在中去:這種存在者的存在方式就是先行本身,在先行把這種能在揭露出來這回事中,此在就為它本身而向著它的最極端的可能性開展著自身。把自身籌划到最本己的能在上去,這卻是說:能夠在如此揭露出來的存在者的存在中領會自己本身:生存。」

「此在作為被拋在世的存在向來已經委託給了它的死亡。作為向其死亡的存在者,此在實際上死者,並且只要它沒有到達死亡之故就始終死者。」

把這段話理解翻譯一下就是:

人只有面臨死亡時,才能最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存在,面臨死亡如同面臨虛無,就是由存在到非存在,一個人只有瀕於死亡時,才能突然面對著自己,明白自己的存在與別人是不同的,明白生死的不同,明白個人存在的意義。因此,只有對死亡的畏懼才使人大徹大悟,獲得個性,成為他自己。所以,死是存在的最高的可能性。

在《對亞里士多德的現象學闡釋--解釋學處境的顯示》又說道:

死亡之所以令人煩憂,是因為它以咄咄逼人的頑固性表示為一種生命方式

然而,對死亡的視而不見卻根本不是一種對生命自身的把握,以至於恰恰它成為生命對自身及其本真存在特徵的一種迴避。

總的來說,海德格爾把人的本質視為一種向死的存在,迴避死亡就是忘卻生命的存在特徵,

其深層意旨在於:此在只有處於上述境況才能認識存在的最終意義,領悟生命的基本價值和最終的追求目標,這樣,才能驅逐空虛和孤獨感,從而體驗到生命意識的完滿和美的快樂。

可以說,海德格爾深化了對死的理解,將死亡和生命緊密聯繫起來,揭示了其在關係。肯定了死亡的正麵價值和積極意義。

以上,可以明白,存在主義之所以是人道主義的原因就在於此。因為存在主義是從背面驅動和反向作用的視角肯定死亡的積極意義,即只有明鑒了死亡,才能領悟生存的最高意義。從死亡的反面,肯定了人類的生存價值和自我實現價值。從而體現著對人類的終極關懷,是一種人道主義。

3如何「克服」死亡?(請注意雙引號)

因為個人註定死亡的自然規律,促使每一個生命個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思考以及追求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懼和傳遞自我的生命的方法,即獲得永恆。(然而理性告訴我們永恆是虛幻)

在我看來,只有三種途徑:愛 藝術 與信仰(包括宗教),消極途徑是宗教,積極途徑是藝術與愛。

死亡映射出愛的珍貴和價值,讓我們明白生命就應該把握愛的機會。愛是死亡的兄弟。能對抗死亡。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在死亡中歸為一體是愛的實現」,而死亡也因為愛獲得了美和永恆。

藝術賦予死亡以意義,使死亡成為獨特的具有審美體驗的藝術對象,藝術家按照自己的詩意想像闡釋死亡和書寫死亡,傳達美學意境。

宗教和藝術是對死亡最有力的控訴和討伐。宗教提供了遠離死亡的避難所,醫治人類的對於死亡的恐懼的心靈痛苦和慰籍空虛的良方,而科學是無能為力的,科學是無可奈何的。雅克 科倫就在《死亡與現代人》講到:

科學不僅完全不能提供幫助,反而在理智和情感上對死亡更加無能為力,這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強調死是個人的徹底毀滅這一常識,而且是還因為對科學所提供的這種世界觀來說,人的存在是無關宏旨的,恰恰是人類而不是其他動物種類最終註定要死亡。

三,總結

只有經歷了死亡的冰原般的考驗人類的愛才得到理想光輝的沐浴,才會更加珍惜你所愛的人

那些動不動就提出分手的人們,請學點哲學吧!那些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斤斤計教的人,請學點哲學吧!那些不懂得生存的最高意義的人,請學點哲學吧!請學點哲學吧!

思考死亡,是一種有意義的徒勞,學習哲學讓你的人生更有智慧,無用乃是大用!

讓我們記住電影《死亡詩社》的台詞:

沒錯,醫學、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可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謝謝大家,我的文章到此結束,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請說人話亮傢伙,勿再以愛之名
「有個道理我一直到50歲才懂。」
刻薄和冷漠留在知乎就好,生活還是得暖暖的。

TAG:哲學 | | 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