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監督孩子作業真能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嗎?又讓您失望了

編譯 七君

許多家長和老師把家庭作業看作是鞏固課堂知識、測試學習效果的好方法。很多人相信,如果家長監督、輔導孩子做作業,那麼就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比如,在美國教育部於2015年公布的一項調查中,90%的家長讓小孩在家裡規定的地方做作業,另有85%的家長會查看孩子是否完成了作業。

我們在這裡先不討論作業對孩子的學習是否有用的問題,因為研究和許多人的信念反差太大——許多研究表明,學校布置的作業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促進作用,而且從世界範圍看,國民學業成就最高的國家(丹麥和芬蘭)的學校是不布置作業的。

▲ 芬蘭的某小學課堂

我們想知道的是,家長監督輔導孩子做作業真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雖然許多人都深信,在做作業方面,家長管得越多對孩子越有好處,但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讓我們意識到,家長的監督輔導存在兩面性。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社會學家 Keith Robinson 和杜克大學的社會學家 Angel L. Harris 曾經搜集了美國部分中小學近30年(1980-2000)的數據,他們想看一看,家長對孩子作業的監督輔導究竟有沒有用。

他們的發現非常驚人——不管對於什麼年齡、什麼種族、什麼成績的孩子來說,大多數家長的監督輔導並不能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的過度監督輔導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讓孩子成績變差。

不過,他們也發現了一些能夠在有限的範圍內提高孩子成績的輔導策略,比如和孩子討論在學校的經歷、為孩子薄弱的科目請家教、鼓勵孩子追求大學以上的學歷等。

另外的一項研究則對問題進行了更細緻的剖析。在2008年發表在頂級心理學期刊《心理學公報》(Psychology Bulletin)上的一項薈萃研究中,杜克大學的研究者把關於家長監督、輔導孩子作業的研究進行了匯總。他們發現,家長的監督輔導是否有用,主要取決於下面4個因素:

  • 作業的性質
  • 家長的監督輔導策略
  • 孩子的年齡和能力
  • 家長的學術能力

你不需要去管孩子背課文

他們發現,如果孩子要做的是記憶性的作業,比如背誦課文,那麼家長能做的和學校里老師做的差不多,而孩子在家長的監督輔導過程中其實並沒有什麼收穫。

但是,如果作業是探索、調查類的,需要搜集信息並進行創造性的思考,那麼家長此時才能夠進行有意義的參與和輔導。

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某個問題進行辯論;孩子也可以對家長進行採訪,傾聽、記錄家長的看法和專業知識。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興趣盎然,也能促進親子關係和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

整體上,那些需要孩子做調查、訪談、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作業才能讓家長發揮出監督輔導的作用。

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家長的不同監督輔導策略對孩子的學習顯然有著不同的影響。

許多家長採取的方法和學校差不多,比如定下一整套規矩,要求孩子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做某個作業。但有些家長會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自己則來負責監督核實任務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質量。

杜克大學的學者發現,那些鼓勵孩子的獨立自主性,並且條理清晰、前後一致的監督輔導對孩子是最有利的。相反,一切包辦、前後矛盾的方式則最不利於孩子的學習。

另外,如果家長在沒有請求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武斷地幫孩子做作業或是指導孩子,那麼孩子會認為家長的行為具有侵入性,控制欲太強,反而會起到不利的作用。

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少管點吧

在決定是否要監督孩子的作業、以何種方式輔導孩子時,年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低齡的兒童需要家長更多的幫助,而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長,家長的干涉應當逐步淡出為好。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比如上了初中之後,一般學校老師不會建議家長干涉孩子的功課,而家長的監督輔導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也是不必要,甚至是適得其反的。

家長自己也不會,就不要瞎管

拿數學來說,家長如果不擅長數學、對數學感到焦慮,那麼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孩子會習得父母的數學焦慮,這對孩子的成績實際上是不利的。

2015年,一項發表在頂級心理學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調查了美國29所小學的438個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的數學焦慮。結果發現,「好心」,但對數學感到焦慮的父母越是輔導孩子,孩子的數學成績越差。

實際上一些研究發現,10%-20%的成年人有數學焦慮。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焦慮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成績,也會降低他們的自尊。

芝加哥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 Sian L. Beilock 認為:「家長要認清楚的一點是,自己給孩子的輸出是有效的。家長要對自己的輔導能力有清醒的認識。」

總結起來,家長監督、輔導孩子的作業是否能夠提高孩子成績,是存在很大疑問的。這背後有許多影響因素,而家長的不恰當干預可能會事與願違。

  • 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小(初中以下),或者要完成創造性的調查、探索類的作業,那麼家長可以發揮的作用更大;
  • 不管如何監督管理孩子,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 最後,家長對某門學科深感無力,還是不要插手了。

圖片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NYMag, Good Housekeeping, Daily Mail, Parent Toolkit, My Healthy Living Coach, Lookout Magazine

參考資料:

Maloney, Erin A.,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effects of parents』 math anxiety on children』s math achievement and anxie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9 (2015): 1480-1488.

Patall, Erika A., Harris Cooper, and Jorgianne Civey Robinson. "The effects of choic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relate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2008): 270.

nces.ed.gov/pubs2014/20

well.blogs.nytimes.com/

nytimes.com/2014/06/22/

opinionator.blogs.nytimes.com

theconversation.com/her


推薦閱讀:

作為子女,爸媽有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有這樣的爸媽真好!?
為什麼有些父母總喜歡貶低子女,用惡毒的話傷害子女?這樣的行為對子女的成長以及性格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父母和子女看電視的時候喜歡問子女能否聽懂英文?
被家人保護得太多不吃不了苦比一般孩子難面對現實的社會,太依賴他人,是否也是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
謝謝你的愛,我的孩子

TAG:家庭教育 | 育兒 | 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