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入跑步的坑,挑選路跑跑鞋看這篇可能就夠了。

本文同樣為taklip太離譜的約稿,繼續給自己的地盤留個備份。

太離譜網站 taklip.com,太離譜微信公眾號把這篇稿子拆了幾篇發出,最後一篇鏈接如何選購「跑鞋」,「世界四大跑鞋品牌」等品牌介紹以及產品推薦

他家把配圖重新編了一編,應該是比我這個美觀一些了,我還是保留我的原始狀態好了。我自己公眾號分上下兩篇發出,分別是:

準備入跑步的坑,挑選路跑跑鞋看這篇可能就夠了(上)

準備入跑步的坑,挑選路跑跑鞋看這篇可能就夠了(下)

閱讀全文耗時較長長長長長,建議大家收藏了慢慢看。

本文有多個跑鞋品牌和具體款式的介紹,心急可以直接拉到中部開始閱讀。如果僅僅想對作者表示敬意,直接問作者怎樣打賞啊哈哈哈哈哈。

文章目錄:

本文討論的路跑跑鞋範圍

-跑鞋的分類

--公路訓練用跑鞋

---傳統訓練用跑鞋

---極簡訓練用跑鞋

--公路競速跑鞋

--場地競速跑鞋

--越野跑鞋

足內旋及由此產生的跑鞋分類

跑鞋各部位技術

-鞋帶(足弓包裹系統)

-網布

-大底

-中底

-鞋墊

跑鞋品牌簡介

ASICS亞瑟士

NEW BALANCE

SAUCONY聖康尼

BROOKS布魯克斯

NIKE耐克

ADIDAS阿迪達斯

李寧

361°國際

NATAPER

特步+多威

VibramFivefingers巍跋然

HOKA ONE ONE

MIZUNO美津濃

SALOMON薩洛蒙

KALENJI快羚徑

近幾年,除了因為即將在中國舉辦冬奧會讓部分人群突然愛上了冰雪運動,真正在神州現象級爆發增長的全民體育運動非跑步莫屬。

都說跑步是對裝備要求最少的運動,有雙跑鞋就夠了(我覺得這麼說的人太流氓了,有種你別穿褲子跑一下給我看看)。不過,選對跑鞋可真心不簡單。

本文討論的路跑跑鞋範圍

首先,你要確定這是一雙跑鞋。

雖然現在跑步比賽中你可以看到各種非傳統意義的跑鞋——

對的,鑒於部分細心讀者看到作者名字後覺得之前寫過威士忌文章的人又開始寫跑鞋可能屬於四處摘抄的騙子,就給你一張作者的照騙看看。嗯,我是穿拖鞋跑過全程馬拉松(42.195公里)的,成績還不差,所以……扯完這種比較離譜的「路跑跑鞋」,繼續排除一些本文不太想聊的。

你先要排除掉白飯魚吧,雖然這很可能是你小學體育課時運動鞋的標準配備。目前,對於城裡的成年人來說,基本只剩下文藝青年一個符號功能了。

其次,籃球鞋這麼明顯你總能區分吧。即便是低幫的,也必須有基本不透氣的鞋面(要足夠結實適合橫向移動,當跑鞋就太悶腳了)。

再有很多流行線的鞋款也給人可以當做跑鞋的錯覺,實際上是不適合跑步的。先看兩個例子,文章後面會有詳細些的解讀。

比如,AIR MAX是很漂亮啦,不過穿這型號跑步在稍有經驗的跑者眼中就剩下「菜鳥」倆字了。

NEW BALANCE又號稱總統鞋,但是你確定總統跑步穿的是這個型號么?

當然,一定有部分人穿著綜合訓練鞋就上了跑道。雖然也不算大錯誤,只是一定不如專門的跑鞋跑得舒服。

跑鞋的分類

公路訓練用跑鞋

設計功能主要用於平時訓練,目前的市場在傳統型的基礎上逐步給有一定能力的跑者提供了極簡型的跑鞋:

傳統訓練用跑鞋,大多數也可以被稱為慢跑鞋,無論廠家繼續將其細分什麼緩震、支撐、穩定、控制……

實際上這還是目前絕大多數跑者的參賽用鞋。

極簡訓練用跑鞋,從VibramFiveFingers的五趾鞋及其模仿者們直到Nike的Free系列的設計概念。注意這裡的「極簡」和製造簡化無關,主要是其設計理念讓使用者盡量脫離現代跑鞋的束縛可以回歸原始的跑步姿態。

進階:極簡跑鞋minimalist running shoes並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界定,但是有以下特徵才會被跑者和業界認為貼近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

  • 重量輕:對比現在男子265mm內長的跑鞋動輒單鞋300克的重量,大概低於230克再來談輕吧。
  • 鞋底薄:雖然大家對這個厚度幾乎沒有概念,但是量身高時是否穿鞋經常會有25mm以上的差異啊。
  • 前後掌高度差小:雖然不是內增高,但是大多數跑鞋的前後掌差在12mm以上的。有不少跑鞋已經做出0落差了,有機會試穿一下你會覺得不習慣的(雖然你肯定光腳走過路)。
  • 缺少穩定結構:不少鞋足弓處會有較硬的塑料片露在外面,那雙鞋就肯定算不得極簡了。詳細的後面會講。
  • 鞋底靈活:你握住鞋底前後兩端然後前後左右各種扭動,越象鐵板扭不動的自然越少靈活性。

競速公路跑鞋

主要針對競賽中追求速度的跑者在減輕重量方面做了努力,所以在緩震保護等方面做出了讓步,並且使用壽命會比較短哦。

場地競速跑鞋

也就是常說的釘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越野跑鞋

針對山地崎嶇、泥濘、石子等路況及更多的惡劣天氣所設計。鞋面會更結實(利於橫向發力),材料更細密、鞋口更服帖(防止小石子等進入鞋內),大底凸起形狀更多變、尺寸更大(提高抓地力)。這類鞋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足內旋及由此產生的跑鞋分類

先說清楚了,沒事兒別亂搜我下面用的名詞,萬一搜到什麼傷害心靈和胃口的圖片不要後悔。

講到跑鞋對跑姿的影響,矯正腳跟著地或墊腳尖跑、矯正內外八字腳——跑鞋都是無能為力的。但是矯正你踝關節的pronation問題對讓你更輕鬆地跑步是有幫助的。

Pronation,是指你落地時足部的中線和小腿脛骨、腓骨中線在縱向存在一個角度。我相信一般人都會或多或少有個角度,不過在一定範圍之內我們就認為是沒有問題了。

一般,這個沒問題範圍內的會被稱作正常足,對應的英文是neutral。這種足類型最幸福,可以說鞋店的鞋大部分都可以穿。

Pronation(更準確說應該是over pronation)就是內旋過度,相對小腿你的足部向外翻,你的足部有扁平足的傾向。

對應來說就是under pronation(也可以對應辭彙supination),內旋不足,造成你的足部有高足弓的傾向。

總結一下:

正常足 = neutral

內旋過度 = pronation = over pronation 傾向:扁平足;俗稱:足外翻

內旋不足 = supination = under pronation 傾向:高足弓;俗稱:足內翻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哪種足類型呢?網上的腳沾水然後看地面上足印的方法並不可靠,因為我們討論的是你跑步的姿態而非站立姿態!

各位跑友想知道自己足類型,有兩個免費的方法:

1、去有設備的專賣店做專業測試。專業的情況下是讓你在跑步機上跑,然後他們在後方拍攝後定幀觀察步態。

2、如果你比較羞澀,不想嘗試去專賣店碰釘子,那麼拿起你的跑步鞋看鞋底吧。記得是跑步鞋,跑和走的姿態是不同的。

圖中紅色部位即為大底磨損嚴重部位,左面三雙是外翻足,右一是內翻足。大家注意,判斷的關鍵點是前掌,正常足的後跟也是先磨損外側的。

因為內旋過度或不足在跑步落地時會造成踝關節的壓力非正常,如果在鞋中底(稍後會介紹)添加不同密度材料就可以部分矯正相應的問題,所以各認真做跑步鞋的廠商多會有對應的系列供跑者選擇。

因為上面那些名詞專業且不會有美好聯想,所以各廠商會用各自的利於銷售的詞語來對應不同的系列。此時,了解系列的功能才是關鍵,千萬千萬不要去記銷售用語。

大部分的矯正鞋型是針對足外翻的。廠商推出的對應系列會冠以穩定、控制、支撐之類的名詞,英文可能是control或者stability或者support。大概也有矯正程度不同之分,這個買之前要認真看官網或者諮詢銷售人員吧。但是業內較通行也方便消費者辨認的特徵就是在內側(左腳右側及右腳左側)中底用不同顏色來顯示。

上圖是NEW BALANCE經典的860跑鞋,大家可以看到中底有部分是灰色用來與白色區分,就明顯是針對外翻足的設計了。但是(為什麼總有「但是」),中底顏色的不同未必代表材料密度的不同。

針對足內翻的鞋似乎較少有廠家做,我想足內翻直接穿鞋底剛性強的中性足緩震鞋就夠了吧。

跑鞋各部位技術

鞋子看似簡單,實際上可比服裝的技術含量高多了。篇幅所限,只能給大家介紹一點點皮毛。

這幅圖基本描述出了跑鞋會涉及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選購跑鞋來說最重要的關注點應該放在以下幾個部分:

  • 鞋帶——鞋子包裹性好壞的關鍵部位,和後跟共同決定了鞋子跟不跟腳。
  • 網布——其實叫做鞋面更容易理解。透氣性主要看它了。哦,還有女性跑者最關注的外觀。
  • 中底——中底是過了及格線的跑鞋是否舒服最關鍵的部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緩震能力、結構穩定性是否達到基本需求。
  • 大底橡膠——是否耐磨、適合什麼路面就看它了。

鞋帶(足弓包裹系統)

大部分鞋子設計都算傳統吧,主要看鞋帶孔位置安排是否合理,方便你繫上以後鬆緊合適又不會在跑動後變動鬆緊程度。

鞋帶本身就應該表面粗糙,確保不會跑一下就鬆脫掉。

關於鞋帶材料,一定是化纖啊。某品牌跑鞋竟然用棉質鞋帶,我拿到手都傻了,沒彈性+重,完全不好用啊。

這裡不得不談到個人認為目前最好的鞋帶包裹系統是——飛線flywire。從我有限的力學知識看,這個專利技術的確可以又快又平均用力地把你的腳包裹在鞋子里。本圖是結構全裸出鏡的款式,大部分的飛線為了清潔等原因還是藏在網布下面的。

當然還有些特殊的高強鋼纜+棘輪轉盤技術,如來自boa公司的同名技術和來自puma的disc以及其他模仿者。由於這個部件成本高,目前國際大牌都是用在戶外鞋、雪地鞋這樣不方便手系帶的產品上,用在跑鞋上更多是一種噱頭。

這個技術也不是沒有缺點。由於其鋼纜完全沒有彈性,對不同部分調節鬆緊程度是不可能的。

和鞋帶共同負擔跟腳任務的後跟只要形狀正確並且沒有用光滑的裡布基本就可以了。但是為了讓有硬度的鞋底在彎折時不會將後跟帶下去,加強一下總是好的。目前非常多的跑鞋用一個「圈椅」形式的TPU插片構造了整鞋的牢固結構。

網布

這個基本是看是否耐磨、透氣。

耐磨和透氣似乎是剛好相反的材料需求,看到有不少跑鞋就是鞋面磨出洞,然後果然就透氣了,哈哈。目前鞋面多是幾層網布,這個並不是說最外面的窟窿大就透氣,大家耐心研究一下才好做判斷,前提是不要為了追求透氣讓砂子容易跑進去哦。

比如藍色這雙細孔在下層,黃色這雙細孔則是在表面。

再一點就是如何加固和裝飾這個網布,較傳統的就是再車一層結實的材料上去。

新的技術則是為了美觀改為熱壓裝飾,缺陷是耐用方面有所不足(如上圖,對部分跑者或許是福利,買新鞋的借口啊)。

如果講最新的技術,那必須是工程編織了。可以利用少數幾種絲線通過編程直接一次性編織出鞋面的形狀和紋樣。工程編織的優勢是美觀、減少鞋面對腳部的摩擦;缺陷則是彈性大,包裹性減弱。

大底

在耐磨上沒什麼好說,那鞋底為什麼不全用耐磨橡膠呢?因為耐磨橡膠彈性差並且密度高會增加重量啊。

黃色八角形標誌的Vibram來自義大利,是很多戶外鞋拿來提高身價的大底,不過在本文討論的路跑跑鞋上暫時出現不多。

有跑鞋品牌和輪胎品牌合作,馬牌(Continental)、固特異(Goodyear)都有過合作。相信合作是為了讓消費者對鞋底耐磨性有信心,但實際上很多品牌的自有鞋底配方絲毫不差。

大底另一個關注點就是看設計是否合理。比如上面Adidas的碎釘底肯定是越野底

慢跑底和競賽底看大底橡膠接觸面形狀,如果都是較大塊的一般是慢跑底,如果前掌是很細碎的安排則是競賽底(輕量+增加摩擦)了。

千萬別以為簡單啊,某國產大底設計是這樣的。

如果把前掌跖骨受力最多的位置設計成中空的形狀,那應該是有點問題吧。

中底

中底與EVA幾乎要被捆綁在一起了,因為EVA是長久以來中底的首選材料——恰到好處的彈性以及性能穩定。直到現在這個狀況對整個運動鞋製造行業也沒有太大改變。

EVA是一種塑料物料,由乙烯(E)及乙烯基醋酸鹽(VA)所組成,特點是柔軟耐腐蝕,剛好符合鞋底需要減震、耐用的需求。

由於人類對技術進步是有追求的,一個簡單的EVA必須被不斷比較。各大品牌自行研發或購買專利材料才有銷售力啊,當然新材料肯定要有優勢,這個優勢一般是:我比EVA輕,或者我比EVA彈性好。

強調我比EVA耐操的也有,不過對於跑量低的人根本木有吸引力,中底還沒有被踩塌就氧化成粉的大有人在吧(特別是那些收藏鞋的人,對此該深有感觸)。

再次引用部分跑友的話,中底耐操絕對不是賣點,你不壞哪有借口買新鞋是吧哈哈哈。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裡只介紹目前各品牌的主推中底技術吧。

Nike在推的lunarlon主要訴求是比普通EVA大比例降低了密度。

Adidas主推的是boost專利材料,小TPU顆粒發泡,訴求點是超凡的彈性以及穩定耐用。這個材料比EVA密度稍高,所以全BOOST底的鞋都會比較重。

國產品牌李寧推出雲材料是改良EVA,訴求是反彈、耐久和避震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其他大同小異的不贅述。

******

只改良材料變化不夠快,各鞋廠也都動了腦筋,向中底內植入各種小物件。

最炫的當然是nike的air,初出江湖時便一鳴驚人。air是氣囊,nike在中底內放置過很多款不同大小的氣囊,今天的VAPORMAX已經讓氣囊充當全掌外底的功能了。氣囊剛性有限,我認為這樣的厚度已經不適合跑步了(不穩定,你見專業運動員穿VAPORMAX跑步么,即便是訓練?)。這也是為什麼文章一開頭我提出你穿大開窗氣墊鞋會被認出是「菜鳥」。

不過,zoom air絕對是低調奢華的科技典範,如果你在中底側面見到zoom字樣,那對應位置就會有內置的zoom air氣囊(比較少有開窗的)。Zoom氣囊很扁,裡面有很多彈性纖維,這些纖維的拉伸作用可以使氣囊更快地給足部反饋。圖片是我切開的zoom氣囊,大家看到的黑色物就是切斷的彈性纖維了。

有跑鞋之王美譽的ASICS看家本領則是GEL。GEL,顧名思義,啫喱果凍狀的材料,彈性非常優雅,在中底的合理位置配搭下使反彈、穩定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類似的內置材料還有BROOKS的DNA。

也有內置從減重思路下手,比如Saucony的PowerGrid,不僅輕量,彈性、耐用性方面也得到提升。

類似思路的還有NEW BALANCE的N2技術。

Nike用在「破2計劃」中的非市售Zoom Vaporfly Elite中提到的碳板之前一直只用在高端籃球鞋中。目前如果購買Zoom Vaporfly 4%則也可以體驗到全長碳板的威力。

官方的說法是可以減少小腿發力,還有傳聞有人要禁止這作弊的技術,我判斷炒作機會多點。

我在目前Nike官網看到說明又變成尼龍片了,咱先不理究竟是什麼,這個東西在我看來就是輕量化增加中底剛性。你看Vaporfly的中底都多厚啊,穩定性肯定欠佳。

結構減震

這個也是很正常的設計思路,材料固定的情況下,還通過什麼途徑改變性能呢?形狀唄。

Nike的shox屬於外掛了,幾個零件組成一個小的氣柱。因為剛性強,所以小體重的人對這東西都踩不動,於是大家看到目前多是籃球運動中尚有shox身影。

另一跑鞋大神MIZUNO的Wave也是針對大體重的避震設計,可以看出這基本和老式的火車、汽車避震都一個形狀了。

類似這樣結構的避震多到……幾乎每家都有唄。

******

再談一下個人認為詭異的中底技術,讓大家放鬆一下神經。

Adidas的spring blade,隔幾十米就能聽到蹭在地面上巨大的聲響。我還比較關心這東西如果進了石子兒怎麼辦。

這個NFO又稱磁懸浮技術也容我質疑一下。你要是磁力夠強到可以反彈一個人的幾百公斤衝擊力的話——強磁力在飛機上屬於危險物品啊老兄,這鞋簡直是為恐怖分子造的啊。

鞋墊

雖然絕大部分跑鞋(例外馬上講)都配有鞋墊,但依舊有定製鞋墊或高級鞋墊回家自己剪切替換原裝鞋墊的生意存在。鞋墊的存在有幾個意義:

傳統製鞋工藝決定了不加鞋墊你就踩在不舒服的材料上面。周圍的車線和你的襪子互相摩擦會造成某一方壽命不必要降低。

其次,鞋墊可以做為中底彈性分布的延伸。這也是為什麼有高級鞋墊是多密度的,以及定製鞋墊的原因。

好了,最後是來自UA的無鞋墊工藝。設計出發點是減少摩擦和方便排出潮氣,具體體驗可能每個人都不同。

我也嘗試過非常滑的鞋墊,簡直是跑鞋設計/材料上的噩夢,不說是誰了。

進階:圖為量腳儀,這個東西基本夠專業的鞋店都應該配備。

要知道,鞋子品牌最值錢的可能就是鞋楦,那是讓一款鞋子可以適應目標市場最大數量消費者的根本,都是花了無數金錢、時間統計出來的大數據結果。那麼,亞洲人的腳相對歐美人會偏寬,所以針對兩地市場的同一款鞋很可能採用的就是不同鞋楦。

於是,更專業的品牌會對每款鞋在市場投放不同楦型產品,用量腳儀測出你的腳寬是B/D/2E/4E可以幫你選到更適合自己的鞋子。

再進階:鞋楦就是鞋的成型模具,我們沒法擁有私人鞋楦去做鞋的時候,只能接受腳去適應鞋廠產品的現實了。

好跑鞋判斷標準

又輪到那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廢話了。千萬別因為廠家的介紹或價格去對比說哪雙鞋子最好。

比如,世界冠軍穿的競速跑鞋保護性很弱,底很薄,說不定你跑幾步就受不了了。比如,一般一個品牌最貴的型號都是頂級穩定緩震款,你如果沒有足外翻就浪費了穩定,你不夠大體重就踩不動那頂級的緩震,反而會因為這兩個功能給鞋子帶來不必要的重量和不靈活

個人推薦選鞋步驟:

  1. 首先判定用途:長距離訓練、短距離訓練還是競速。
  2. 其次根據品牌鞋款的強項選擇自己的偏好,鞋底的緩震、整體的包裹性、鞋面的舒適透氣等都是重點考慮的因素。
  3. 最後是美觀和價格的考慮。

如果你有一定買鞋經驗,那麼基本一雙鞋拿在手上一看就可以判斷得不離譜了。

*****

不少初跑者會問我:「什麼牌子的跑鞋最好?」

我的答案從來不變:沒有最好的跑鞋品牌,只有最適合你某種需求的跑鞋型號。

「世界跑鞋四大品牌」

ASICS、NEW BALANCE、SAUCONY、BROOKS是世界四大跑鞋品牌……這基本符合新手入門一個品類的規律。咱從小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兒這一代就喜歡排個序啥的,然鵝事實證明這類「知識」基本都會被證偽。

再有人這麼說,你讓他找到切實出處就好,深究下去就是闢謠帖罷了。不過,我還是願意從這四個品牌談起。

ASICS亞瑟士

不知哪年起,很多日本品牌突然翻譯得沒意思了。「凌志」變成了「雷克薩斯」,「霸道」變成了「普拉多」,而「愛世克私」變成了「亞瑟士」。

亞瑟士在中國跑圈內幾乎是神一般地存在。在悅跑圈北上廣廈四大馬的跑鞋使用調查中,亞瑟士都有近半數選用者。這個數據我在東京馬拉松展會上和日本跑者聊起,直接讓對方驚訝得需要確認語言溝通沒有出現誤解。

亞瑟士對中國跑者的心智佔領來自兩點:首先是品牌集中做跑鞋的專業形象(網球等產品系列知名度恰到好處地低調);其次是同為東亞人先天的腳型接近。

當然,亞瑟士是專業的,你見有幾個牌子會提供不同腳寬的鞋給跑者呢。

Kayano如雷貫耳的名字代表著亞瑟士穩定跑鞋的頂級產品,在國內有著數量龐大的擁躉。已經到了24代,最近每代的改進都不大,在堅守亞瑟士功能優先的前提下,用新技術做出微調。

GEL-Kayano 24鞋面更換Jacquard Mesh一體織面料,讓雙腳更加靈活。內外兩側後跟明顯的「X」型METACLUTCH系統穩定支架,起到很好的包裹效果。SupEVA、GEL緩震膠(側面明顯可見的半透明啫喱狀物)、FlyteFoam三層材料的組合加上ORTHOLITE鞋墊及中足穩定片提供了絕佳的緩震、回彈、穩定跑步感受。

ASICS亞瑟士GEL-KAYANO 24穩定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390元

虎走TARTHER則代表亞瑟士路跑競速跑鞋的頂尖水準,國內跑馬的頂尖高手們除了被品牌贊助的,選擇虎走和多威(後面會介紹)的比例很高。

TARTHER是TIGER RACER組合的自創詞,從1978年誕生也經受住了歷史考驗。目前最新的型號是TARTHERZEAL 5了,這雙最大尺碼單鞋都不足200g的競速鞋也可以讓我們看到有哪些精簡後的零件依舊是必不可少的。FlyteFoam中底、網布配合絨面革加強條、前掌碎釘後掌只加強易磨損位置的大底減重設計、中足射出片提升穩定性。什麼多材料組合中底、工程編織或熱熔材料裝飾的新技術統統拋棄。

ASICS亞瑟士TARTHERZEAL 5虎走競速跑鞋

官方指導價:990元

NEW BALANCE

大家會發現這個牌子我沒法給出中文商標啊,因為它悲催地被國內代理商把「紐巴倫」商標搶注後,又一次被別人在「新百倫」商標上截胡。難道要用「新平衡」這個彆扭的名字么?

如果說幾乎所有運動品牌都是專業表現和潮流時尚兩條線不斷做平衡,那麼「新平衡」顯然在大陸市場平衡欠佳。滿大街的「N」字鞋都不知道什麼牌子的,一提NEW BALANCE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574。唉,實際上NB的專業表現產品也是非常厲害的好不好?

NB的穩定旗艦1260(NB之前都是用數字來標示鞋款,目前在逐步改變這個習慣)用TBEAM中足穩定系統提供強大的支撐,全掌N2 Core氮氣緩震材質和ACTEVA輕質中底材料在緩震同時減輕重量,幾乎鋪滿的大底耐磨橡膠信心滿滿地宣示鞋子的長使用壽命。

New Balance/NB 1260穩定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299元

Zante則是NB的輕量緩震新星。看得到的輕薄工程編織鞋面和Fresh Foam輕質中底共同擔負起減輕鞋子重量的任務。中底側面的蜂窩狀外觀是Fresh Foam系列的特徵。

New Balance/NB Zante輕質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759元

SAUCONY聖康尼

這個「四大」早期在跑圈裡的稱呼「索康尼」也演變成了「聖康尼」,我們暫且不表。跑圈裡流傳的「聖康尼是跑鞋裡的勞斯萊斯」講法會不會讓你對這個國內沒多少知名度的品牌刮目相看呢?

FREEDOM ISO是最新的旗艦緩震款。整個中上底採用了專利EVERUN緩震材料;全掌TRI-FLEX大底技術取得靈敏反饋和抓地力的完美結合,特別是透明啫喱材質,更可以在設計上有更多變化。而底部最讓我喜歡的則是4mm的前後掌差,對於喜歡前掌著地的跑者提供了更好的支持。ISOFIT動態貼合工程編織鞋面,通過伸縮內襯網布和獨立的系帶支架更好地適應跑者的各種足型和運動狀態。

SAUCONY聖康尼FREEDOM ISO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399元

BROOKS布魯克斯

「四大」中最後一個進入中國內地的品牌,如果說這個品牌屬於沃倫巴菲特會不會更容易讓你記住?雖然巴菲特數次謝絕布魯克斯CEO的參賽邀請,作為老闆他還是能經常有自己的限量鞋款啊。

還有一點,目前幾乎壟斷跑鞋中底所用材料的EVA就是布魯克斯帶到行業內的,也是憑這點它迅速佔領了北美市場的不小份額。

GLYCERIN甘油是個人最推崇的一款緩震跑鞋,11代我是鞋面穿洞很久都不捨得丟掉,所以即便介紹了那麼多頂級緩震我還是繼續把各位往坑裡領一下。

布魯克斯在我看來是外觀設計非常不思進取的鞋款,我評價這個鞋身寫滿了品牌、型號、技術代號的鞋子像一份報紙。但傳統如它,沒有採用流行的工程編織鞋面,卻憑經年考驗的技術捕獲人心。中底SUPER DNA材料想必比之前的緩震性能更加提高,鞋面的傳統網布能更好地適應腳部在個方向的伸展。此外,其加寬的鞋楦也更適合亞洲人的腳型。

BROOKS布魯克斯GLYCERIN 15 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290元

NIKE耐克

每當有人嘲笑全球最大的運動裝備公司耐克的跑鞋不專業時,我總是決定閉嘴,因為解釋這個問題的確挺費勁的,誰讓它經常在國內主推不專業的跑鞋型號呢?

耐克在專業表現市場中的產品實際一點也不差,但是這家公司的市場一直在推的是運動精神,所以普通人對耐克究竟有哪些專業的自己可以用的好產品還是不清楚(專業隊的產品離我們比較遠,特別是跑步類的)。

比如,PEGASUS飛馬緩震系列至今已經是第34代,如果不夠專業做運動表現,那是不可想像的。鞋後跟中底內置zoom氣墊,Flywire飛線系帶包裹系統,工程編織鞋面Flymesh輕盈透氣,每一個元素都用到了耐克的經過考驗的先進技術,在眾多炫目產品中低調存在。網上已經流出了35代圖片,看上去似乎不夠34代好啊……

NIKE耐克AIR ZOOM PEGASUS 34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899元

目前滿大街的無大底耐磨橡膠輕質跑鞋,祖師爺是耐克的FREE系列。這樣的輕質跑鞋因為技術含量較低並相對缺少跑鞋元素從而可以充當時裝鞋,已經迅速被各品牌用低價將市場打穿。但是,耐克依舊在輕質跑鞋上不斷創新,值得推薦。

同樣採用Flywire飛線包裹系統,配合Dynamic Fit動態貼合技術,在鞋底靈活性極佳是並沒有丟失對鞋子的把控。底部早已升級為三角形切割紋路,鞋頭、鞋跟配合大底橡膠塊,減重同時依舊保持一定耐磨壽命。如果你不在意有些過份柔軟踩屎感的足底感受,這款跑鞋可以讓你更集中注意於地面的反饋。

NIKE耐克FREE RN 2017輕質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899元

ADIDAS阿迪達斯

德國兩兄弟做運動鞋起家,後來分道揚鑣建立了兩個世界級的運動品牌公司——ADIDAS阿迪達斯和PUMA彪馬。

--這裡開個小插曲:PUMA屬於KERING開雲集團,就是和GUCCI、SLP、BV這些奢侈品混一堆兒的。所以,你看除了博爾特和非洲足球,他家專業運動產品能佔多大比例啊。聽說國內有運動品牌想收購它,只想說一句不要運動表現幫不上自己的忙,倒因為不熟悉潮流市場而拖累了自己。

阿迪達斯這個曾經的全球第一運動品牌也經過了低迷期,甚至北美市場老二的位置都不保過,但是最近顯然加速迅猛。除了YEEZY這樣現象級的炒鞋,離不開其核心推向市場的中底材料BOOST。

BOOST是熱塑性聚氨酯(TPU)小顆粒經處理後變大所得的一種材料,外觀看著很像大電器包裝箱里的泡沫塑料,俗稱「爆米花」。這種材料比普通EVA有著更好的能量儲存和回彈,密度略高。

這裡再簡單提一嘴阿迪達斯明確的品牌區分,認真想跑步就認住三角斜杠標的的運動表現買吧,什麼三葉草、圓標之類的都不要考慮了。

現在,你去任何一家ADIDAS店,店員都會主力向你介紹有BOOST的鞋款,因為試穿的腳感就是有說服力。那麼,主打型號Ultra BOOST則應該給大家推薦一下。注意不要選UNCAGED型號,我個人是不推薦襪套形式的跑鞋的,暫時在技術和美觀的平衡下商業化產品,在包裹性上的損失是實際存在的。

覆蓋全底的BOOST材料配合馬牌STRETCHWEB大底,特別是鞋頭上翹的這種香蕉楦是非常有利於足底滾動的。TORSION足弓穩定片加強。鞋面工程編織Primeknit,配合足弓塑料支架,輕量和包裹的良好平衡。

adidas阿迪達斯UltraBOOST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399元

你看那麼多阿迪達斯贊助精英運動員拿馬拉松冠軍,他們一般會穿一款叫adios(西班牙語「再見」的意思)的競速鞋。

幾乎覆蓋全底的BOOST材料配合STRETCHWEB大底確保緩震和反饋達到平衡,馬牌橡膠提供乾濕地面的全方位抓地力。TORSION足弓穩定片加強。鞋面傳統網布和人造革加強結構,大家又可以看到目前實際上競速鞋上什麼工程編織、熱熔圖案加強等依舊未能達到精英選手的需求。

adidas阿迪達斯adizero adios 3競速跑鞋

官方指導價:1399元

李寧

李寧曾經是國產運動品牌的龍頭老大,雖然曾由於市場偏差走了幾年彎路,但是在創始人李寧先生回歸後又讓大家看到品牌重生的希望。此外,還必須提到,李寧是我看到這麼多國產品牌中唯一一家踏實耕耘了整個跑鞋矩陣的。

李寧鞋系列出品較為穩定的首推雲系列緩震王牌,雲四代和其他款式一樣有專屬的中文名為「疊影」。雙密度雲底提供更符合大多數人跑姿的緩震功能。鞋面雖然一體織4D網布達至輕量透氣,依然採用Ultra Shell鏤空塑膠包裹系統確保性能。後跟還貼心地採用反光材料增加夜跑安全性。

這裡,不得不提我一直反對的鞋中底內置晶元。在開創了這個技術的耐克放棄這個玩法之後眾多品牌前赴後繼跳坑。個人看法是目前的技術尚不能讓民用內置晶元產品提供有性價比優勢的競爭力,有點浪費社會資源。

即便如此,對於向我問該買什麼跑鞋的初入門跑者,我一般給愛美女士的推薦是「挑雙漂亮的吧」,對其他人我一般會說先買雙李寧雲系列好了。足夠的性價比,做為一雙入門跑鞋是沒錯的。

李寧雲四代疊影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539元

李寧超輕十三代外觀靚麗,單層一體織鞋面透氣性極佳,增加Mono紗嵌入增加剛性提供了良好的包裹性。中底FoamEvalite輕質,配合合理安排的大底橡膠,42碼單只僅重185克。中足添加TPU板增強穩定性。如果你具備一定的跑步能力,這是一款在時尚性上也達到水準的專業跑鞋。

如果你發現李寧超輕已經出到十四代卻並沒有被我推薦,那是因為十四代的鞋面、鞋墊在包裹性上都有較明顯的缺陷。國產品牌在設計、生產的穩定性上還有待加強啊,加油!

李寧超輕十三代輕質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469元

361°國際

這裡介紹的361°國際估計很多跑步的人也不清楚我在說什麼,那麼直接去361度天貓旗艦店看縮略圖上有標明「國際線」的跑鞋就是了。或者,價格一般在500元以上似乎更容易判斷。

361°國際是和其他產品完全不同的設計團隊研發的產品,據說是從某大品牌整個團隊挖角。於是,從一上市,產品就不斷獲得國際上各種跑鞋評比的獎項。從實際穿著來看,完全配得上這些榮譽。

我穿過非常多361°國際的型號,除了競速款沒有達到我想推薦的水準,其他款款精品。推薦一個我最喜歡的SENSATION吧。

Sensation算不上緩震系的旗艦款,但是對有一定跑步基礎的跑者,旗艦款不僅重量會更重,還在前掌提供過多緩震會因為偏踩屎感丟失一定地面反饋及造成加速乏力。而Sensation恰巧在設計上平衡了這個需求。

熱熔材料加強鞋面在美觀和包裹性上取得妥協,配合鞋跟圈椅狀TPU射出提供了跑步中良好的跟腳感。中底上層是專利的QU!CKFOAM緩震材質,比普通EVA更不易疲勞。

361°Sensation2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799元

NATAPER

這是一個獨立跑鞋品牌,來自和本文提到的其他任何一個品牌應該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公司。但是,每個品牌不都是從小開始么?我願意花時間推薦一下這個logo是一個精子的品牌。

OK42希望人們可以回歸最初的跑步姿態。中底植入的專利F.A.C.S(foot area control system)TPU筋骨支架系統,以及鞋面的熱熔加強條紋,都模仿人類的足底筋膜和韌帶分布。大底將腳部可分開的五趾改為三趾,效仿跆拳道運動的綁腳趾方式,便於發力。寬楦利於腳趾活動,非常適合中國跑者。6.8mm前後掌差,利於前掌著地跑者的發力。點點滴滴都可以看到研發團隊對跑者的尊重。

所以,雖然他家還僅僅只有這一款量產,但是也可以說NATAPER產品100%是好跑鞋啊。

NATAPER OK42緩震跑鞋

官方指導價:769元

其他重要國內跑鞋品牌

對民族企業還是有感情的,所以致敬兩個牌子:

沒有特步,就沒有馬拉松火爆前的眾多國內馬拉松。是特步一直的支持讓這些賽事生存了下來。所以,如果你需要一雙訓練跑鞋,不妨選擇一雙特步的結構緩震跑鞋支持一下。

如果你準備加入跑步大軍,看到穿多威鞋的跑者要保持一下敬意;如果你了解國內馬拉松賽多威總能佔據相當靠前的比重,可能會更驚訝了。一般來說,敢穿多威跑步的,多少是有些基礎跑步能力的(那個年代跑步還是老人的運動,消費力低的運動)。但我對這品牌可以堅持不在外觀設計上做提升的做法同樣表示敬意,哥就是不按牌理出牌。

不過欣喜地看到多威剛剛開始對款式進行改變,讓我們共同期待吧。如果目前你想嘗試一下競速款,選M9開頭的型號。

VibramFivefingers巍跋然

Vibram是義大利專門做鞋外底的公司,它的黃金八角標誌你可以在非常多高端戶外鞋上看到。那麼在極簡跑步的概念被提出後,VFF(VibramFivefingers的縮寫,巍跋然是公司名,品牌中文我真沒聽說過)推出自有品牌更加強調大底的跑鞋順理成章。

VFF的跑鞋外觀完全打破你的成見,一般是五趾分開(所以,你需要買五趾襪或光腳穿著),鞋底極薄並相對柔軟。由於不束縛腳趾,又可以讓腳如赤足的形態行動,也有五趾鞋、赤足跑鞋的稱呼。

VFF需要有一定跑步基礎後再循序漸進地穿著,屬於稍微進階的訓練武器了。如果急於求成,很容易引致足底筋膜炎等不良後果。

用前赤腳馬拉松世界冠軍命名的BIKILA是VFF路跑鞋款中的中流砥柱,鞋底豆莢型花紋適應大部分城市路面,是我最喜歡的一款VFF。滌綸網眼鞋面配合快速綁帶裝置,合適尺碼的鞋良好地包裹腳面。鞋墊採用抗微生物的Drilex材料,比初代增加2毫米EVA穿著更加舒適。

VibramFivefingers Bikila EVO赤足五趾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080元

HOKA ONE ONE

看過VFF,來看另一個再反轉赤足概念的品牌,果然是風水輪流轉啊。

HOKA ONE ONE品牌創始人是法國人,所以「ONE」可不是「一」,而且發音應該接近「噢呢」,怕讀錯直接只讀「HOKA」(噢嘎)好了。

HOKA是從越野賽場影響市場的,所以其實是高手比新手更早接受了這樣的松糕底跑鞋。既然越野賽道那麼複雜的路面都接受了HOKA,路跑就更不在話下。這樣的厚底,顯然在緩震上有著天然的優勢,但在競速時也會由於泄力感造成提速不佳的感覺。並且,松糕底對腳踝力量要求高,所以也是推薦有一定跑步基礎的跑友們循序漸進比較合適。

主打型號CLIFTON 4輕量EVA中底(US9碼的265克真不算重)是不用說的,其滾動平衡科技提供了良好的穩定性而盡量避免了操控的難度。大底合理在易磨損部位分配了耐磨橡膠。鞋面用透氣的網布結合鏤空的熱熔圖案,在輕量同時達到較好的包裹性,可謂用心良苦。

HOKA ONE ONE Clifton4緩震訓練跑鞋

官方指導價:1180元

***補遺***

MIZUNO美津濃

日本的跑步品牌除了亞瑟士還有美津濃在大陸跑者中有忠實擁躉。這個鞋側面有品牌標識,是一隻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鳥。

美津濃的性價比一直被跑友評價甚高,大家可以嘗試緩震款Wave Rider。

SALOMON薩洛蒙

SALOMON在越野跑界的地位了得,目前也將觸角伸向了路跑,當然會是高端的競速跑鞋。如果嘗試了不斷更新迭代的小紅鞋(目前已經是S-Lab SONIC 2),除了價格我覺得你不會有什麼抱怨。

KALENJI快羚徑

迪卡儂DECATHLON這個法國的運動超市依靠全品類、合理價格在夾縫中生存得不錯。他家的產品沒有頂級產品,但性能足夠滿足一般運動人群的需求。所以,如果你不是太在乎外觀設計,選擇他家的KALENJI快羚徑系列跑步產品性價比是有保障的。

進入迪卡儂,每一款產品其實都會標明適應的運動量,所以除非你很熟悉每個型號,去實體店挑選保險過網購。他家跑鞋的專利K-ring緩震還是不錯的。

*****

絮絮叨叨了這麼多,希望初入門的跑者對挑選跑鞋有個基本的概念。很多人的觀念,呼吸、喝水、走路跑步這些還用學?其實,在我之前一直也是持這種觀點,但真正開始認真跑步後發現其中的學問實在太多太多。如果讓我給你推薦一雙跑鞋?說實話,經驗告訴我應該是這樣的:

你要是女性,請確認你會堅持跑步了么?你希望可以一口氣跑十公里了么?希望能五分鐘以內完成一公里了么?

如果上述答案都是「否」的話,那去買雙你覺得最好看的跑鞋就好了。

如果你以前沒有跑步習慣,而上述三個問題哪怕有一條回答「是」,然後又不是足外翻又不是大體重。我大部分情況會推薦李寧的雲系列,並且是前幾代的產品。原因是便宜、專業,你入門後即便突然想放棄了也不會怪罪我讓你花了冤枉錢。

如果你大體重、足外翻,我會建議你考慮各家的穩定旗艦款。因為畢竟跑步也是為了健康,在你沒有學習足夠的跑步知識時,盡量讓跑鞋來給你提供更多一點的保護吧。

如果你已經具備一定的跑步能力,我會需要很多問題來判斷最應該向你推薦哪款跑鞋來適應你的什麼需求。

最好的狀態,還是你學習良好的跑姿,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當你已經對跑鞋的依賴越來越少時,你才能隨便挑一對設計正確的鞋子,來感受設計師、工程師所希望提供給跑者的美妙感覺。


推薦閱讀:

adidas boost和nike air max對比?
尖貨周報 | 天氣是真的冷了 但是跑步還是穿短褲最舒服
雙十一就要到了(其實還有好久),某寶上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打折跑步鞋呀?
夏季有什麼適合的跑鞋推薦?
adidas Energy Boost 3 能量守恆定律

TAG:跑步 | 跑步鞋 | 跑鞋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