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劇的「尷尬」
(原題:《我的1997》觀後感)
最近重溫那套紀念香港回歸的32集電視劇《我的1997》,故事講述了一個內蒙古「知青」高建國在香港的奮鬥史。
我覺得這套劇拍的還算不錯,劇情還是充滿正能量的。通過看了這部電視劇——包括優酷上面那些彈幕,我覺得這裡面充滿了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如,很多人認為這套劇的很多劇情都不符合現實,劇中很多演員在香港不講粵語,劇中很多穿幫現象,等等。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我以往看類似的電視劇都有不少。就連TVB拍的很多劇,都很難保證百分之百的完美。例如,2013年,TVB製作的那套《巨輪》裡面,就出現了很多謬誤,當時很多網民和媒體都在每一集裡面找到錯誤,以此證明當時的劇組和後期製作的不認真。
自從香港回歸以來,內地出現了很多中港合拍的紀念回歸電視劇,當中包括1997年的《東方母親》,2003年的《歸途如虹》,2007年的《歲月風雲》,2014年的《風雲天地》。這些電視劇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內地製作出品為主,有香港演員參演,而且在國內電視台播放時,幾乎全部都是國語和英語配音。但這些電視劇容易給觀眾造成誤解,就是「在香港也可以不講粵語」,或者感覺香港的主流文化被忽視了。當然,《我的1997》就有了少量的突破,但由於劇中人物多數為北方人依然以國語為主流。
這些年,內地在影視製作的投入越來越多,有些公司甚至花重金,拍出了很多大製作,當中也有充滿正能量的作品,例如最近已經成功打造幾十億票房的《戰狼II》。但是,怎樣拍一套成功的年代劇,似乎是越來越難。當中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社會如何成功引導觀眾去欣賞和認同正能量的製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和指責一些瑕疵,包括演員的演技和製作上的問題。
我認為《我的1997》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網民惡評的什麼「假大空」,而是沒能讓一部分觀眾信服,或者說根本就不合他們的口味。社會包容這些人,允許這些人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但始終缺乏對他們進行適當的、積極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他們的固執己見。
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任何影視作品,包括年代劇,都是一個很難得的製作,當中包括整個製作團隊上下一心的配合和共同努力。縱使作品出品後仍然有很多不足,但我們都應該理解他們,並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可惜,他們並不懂這個道理,或者明知道這個道理,卻還是為批評而批評,為黑而黑。於是導致了年代劇的製作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非議,境地也變得越來越「尷尬」。
我想,如何化解年代劇的這種「尷尬」,避免這種「尷尬」被無限放大、被上綱上線,才是日後我們社會需要重視的一大課題。
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推薦閱讀:
※專業素質
※隨筆 祭灶節——灶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隨筆 除夕的來歷風俗文化——小年結束大年開始
※人物誌——木子
※」佛系青年「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