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那麼多年英語為什麼還是一塌糊塗

回想起來很痛苦,外加也暴露了年齡,09年奧巴馬總統的那句「yes we can」把我帶上了學習英語之路,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查單詞、背單詞、看語法、記憶什麼主謂從賓狀補,貌似我們學習英語從來沒有其他方法可言。然後也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沒堅持多長時間就放棄了,現在想想有半年吧。

然而心中的悸動感還在,時刻像貓撓一般蠢蠢欲動。在一次現在記不清人名的一次演講後重新拿起了英語書,不過這次沒有像上一次那樣,這次是原版書,配合原版的音頻,有了這兩樣感覺自己就像開了光加了持一般,感覺自己竟然高人一等了,現在回想自然莫名的可笑。當然堅持了八個月又放棄了,原因和第一次一樣:太痛苦。

現在還記得開頭序言800個單詞,我花了40分鐘,然後反覆琢磨意思才模糊知道他開頭想說的什麼。此時看看手錶時間已經過去了2小時,看著餘下的頁數心中的挫敗感,此時又給自己打了一針雞血「世上只有一種失敗那就是半途而廢」,然後激情滿滿的洗漱睡覺去。

時間是鎮定劑,吃了苦頭的我很長時間沒有再摸英語,時間投入如此巨大回報很的可憐內心奔潰了。

一年半後,又重新拿起了英語,還是因為那種悸動感,我也想變得優秀,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心態有了改變,也總結了自己過去原因:

  • 巨大的不確定性

不知道自己讀沒讀懂

走出校園的學習特別是自我學習是異與考試的,這裡沒有閱讀理解,沒有ABCD選項給你排除,也沒有正確的答案讓你回顧揣摩—答案錯了說明你錯了,要是答對了代表你可能懂了,如果以這種為判斷標準代表我們對英文的閱讀本質上就有認知錯誤。

機會成本

身處互聯網時代,在「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下,我們關注的東西實在太多:比特幣不錯啊,這個公眾號不錯要關注,**平台出來了新內容了,**產品又到風口上了...外面世界這麼精彩而我花學習英語帶來的利益有比學習其他的回報大嘛?這時候內心就犯嘀咕了!

  • 焦慮

可量化

讀書肯定要看餘下的頁碼,看視頻、練習聽力必定要看看剩餘的時間,背單詞一定心中有個「進度條」,而寫作一定要數數字的個數,貌似這些是必須的。讀書本身可能並不能給我帶來什麼成就感可是這個頁數能給我安全感滿足感。

遺忘

看到句子中的生詞就翻看單詞書,書本上寫的密密麻麻的單詞注釋,有時候都被自己的「勤奮」感動了,還不忘在新買的筆記本上寫下生詞指望以後背誦。對於句子的主幹,動名詞忘記的乾乾淨淨,不知道這個動作的發起者是誰,動作的目的是什麼。忘記為什麼要讀這個句子,學英語變成了查單詞,而這時候差不多也是語法背鍋的時候了,讀的多忘記也多。

  • 功用性缺失

例如碰到上面的一篇文章,現在碰到生詞material、antiquity、potential、categories......停下閱讀句子的步伐轉而專門查看單詞,忘記主句是什麼,動詞是什麼,哪些是詞是形容動、名詞此時在腦中完全沒了概念。從而讀了上句子忘了下句,每讀一句看看距離結尾還有多少,讀完就懷疑人生:別人都在滾滾紅塵而我這現在在做什麼?當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讀懂懂沒懂,放棄學習也就一念之間事情。

推薦閱讀:

如何備考專四
(2017-12)六級參考答案
【視頻】看《老友記》學英語:第一季第七集
曾國藩其人其言與正能量

TAG:英語自學 | 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