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理財是一種修行
最近一邊教學生理財,一邊讀經
因為連續上課有點費精神,累了就讀經放鬆大腦
於是發現一個問題,理財和修行差不多
根據南懷瑾先生,修行其實是「行修」,即:
行願 > 修功夫
修行的目的也可以有,比如:
證果
有的目的更功利一些,如:
得神通
怎麼把理財和修行聯繫起來呢?
【要行正願】
比如價值投資,就是正願,找到一個好公司,好企業家,能夠創造價值,利潤穩定有增長,有分紅,長期持有,一定不會辜負你
短線炒作題材,就不是正願,是耍小聰明。把那些沒業績,沒價值的公司股份買下來,想通過一些題材或炒作方法,讓價格上升,再欺騙一些不懂的人或更貪婪的人接盤,把沒有價值的東西高價賣給別人,這就不是正願
行正願的人,享受的是經濟和文明發展的成果,雖然慢,但是有保障的
不行正願的人,是一幫自以為聰明的人,在相互博弈,都認為對方更傻,想騙到對方,扣除交易成本,永遠不會有贏家
【 要實修】
拖延症是一個大問題
不開始儲蓄,不開始理財,就讓資金的時間價值白白流走
一開始可以大部分投入到低風險資產,少部分投入到高風險資產,通過實踐總結,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
或者找到一個好老師,學習怎樣理財,在老師指導下實修
【要有見識和閱歷】
金融市場,有很多鯊魚和鱷魚
修行途中,有很多苦厄
有時候,是需要經歷風雨,才能看見彩虹的
往往一帆風順的時候,最容易迷失和自我膨脹,是最危險的時候
沒有經歷過熊市周期的投資人,不值得信賴
最後獲得好收穫的人,一定是有見識和閱歷的
青年人如果沒有怎麼辦?可以多讀好書
偷懶不願意讀書,也可以找個好老師,讓老師的閱歷幫助你吧
【 要有判斷力】
修行到家,就能明辨是非,洞察五蘊皆空
理財也要做很多決策,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就很重要
有人相信一些技巧,一些方法,一些鐵口直斷的大師,這些其實不是判斷力
真正的判斷力,來自底層的原理和規律
比如經濟學的原理,市場運作的規律,金融的本質,人類利益權衡的本質
充分了解了這些,才能做出成熟正確的判斷
【不要貪】
修行可以是追求圓滿和神通,但越追求越貪,其實只能得到苦,而不能涅盤寂靜
理財也是一樣,不是拿余錢投資,而是急用的錢投資高風險資產。不是量力而行,而是放高槓桿,看上去是聰明的做法,其實是愚蠢的行為
為什麼會有愚蠢行為,還是太貪。戒貪反而能得到更多
【自己供養】
有的修行是摒除一切外緣,就只能靠他人供養。也有的修行是人間佛教,是進行種茶、印書、教育、看病等,可以自己供養自己的
理財也是一樣,不能老是想著追求理財的終點,財富自由,可以完全靠資產收益,不勞而獲
正確的做法還是,自己能夠有穩定的收入,能夠為理財提供源源不斷的增加投資來源,源頭有活水,財務狀況才健康
【長期持續】
能夠快速成仙的,一定是野狐禪。只有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到真經
理財同樣也是,鼓吹一夜暴富的,不是龐氏騙局,就是傳銷。只有慢慢的修四禪八定的功夫,時間是唯一盈利的希望
時間也是複利的基礎,複利是巨額回報的基礎
【信念堅定】
佛是慈悲的,更是堅定、剛強的。為了一個信念,能夠犧牲自我,你說剛強不剛強
理財也一樣,最怕軟弱,遇到困難就懷疑了,退縮了,不能堅持了
其實只要行了正願,有了正念,就不要害怕,堅定自己的策略,在大的周期內,小小的波動都是浪花,不要亂了,那樣反而會損失
越艱難,越困苦,越要強
【結善緣】
佛對眾生平等,只有慈悲沒有敵人,才能智慧沒有障礙
理財也一樣,如果家庭關係不好,社會聲譽很壞,財富怎麼能理你呢?
愛熱他人,幫助他人,就會有迴響,人也有信用,財富也會增加
【結語】
多多老師不是一個佛弟子,也沒有信仰其他宗教
只是對各個宗教都很尊敬,希望通過讀一些經,吸收裡面的哲學思想
所以我的理解只是自己的聯想,肯定有謬誤的地方,如果你看到,歡迎加我微信(yzqnxy),指正我
推薦閱讀:
※投資理財用戶年輕人佔比為45.41%
※金融搬磚狗喜迎本命年,聚首暢談理財安全快速購買指南
※預測未來10年的投資大方向,準備好迎接未來了嗎?
※歷史總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時候開始,並在多數人看懂的時候結束。
※要愛國,更要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