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認同

老師上課的講的太快了,我聽不懂。老師你的字還可以再潦草一點嗎!沒聽說過你們德語還有狂草的啊!德國的食物簡直太難吃了。德國實在好無聊。這些抱怨可能你或多或少的聽到過。當我們留德狗在抱怨這些的時候,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文化認同的問題。

文化認同是認同或者感覺屬於一個群體。這是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認知的一部分,群體的區分涉及國籍,民族,宗教,社會階層,年代,地域或者任何形式的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徵的群體[1]。

文化認同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就形成了。比如我在中國長大,我說中文,我用筷子吃飯等等。我認同了我是中國人,這也是我對於自我概念的一個體現。文化背景,語言和教育在文化認同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要。對於單一語言,文化背景和教育的環境下成長的留德中國學生對於自己屬於中國的文化認同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我們問一個跨國家庭成長起來的成年人時,可能他會說他既是A國人又是B國人。

留德的中國學生剛開始在中國出生長大,本來生活地和文化認同沒有衝突,但是到德國後問題就來了。很顯然我們還是認同自己屬於中國文化,但是外部環境已經沒有什麼中國文化的因素了。主要的問題就產生於語言,飲食,習慣,交際等等。

語言

其實不止對於我們留德學生,對於國內異地上大學的學生同樣也會產生語言問題。因為各地方言和口音的存在,異地學生可能會鬧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我相信每個異地學生都或多或少向別人傾訴過因為語言遭遇的尷尬或窘境。對於我們留德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學過德語應該都知道德國說數字個位數和十位數是反過來的,比如22(zweiundzwanzig,2和20)。我自以為我的數學是不錯的,但是時至今日我還是不習慣這樣倒過來說數字。此外還有一個聽不懂的問題。無論你怎麼背單詞,但還是聽不懂其中一兩個單詞,或者整個句子結構看起來聽起來很奇怪。我們的母語是中文,學德語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問題所在。但是也有人能把德語學成第二母語,但是我想這需要花非常大的精力和常年的閱歷與積累吧。

飲食

我之前的一個德語老師曾經在國內某大學任過教,他給我們講過關於他剛到中國的文化衝擊。一次關於去菜市場買菜的經歷。他看到肉直接就放在外面,還有蒼蠅在上面飛,直接就震驚了。(Ich war schockiert. 他原話。)在中國,雖然8大菜系各有不同,但是去買菜應該不會有太大差別。所以說沒有必要說德國飲食文化的不同了。完!!!

習慣與交際

在交際問題上,好像不止德國的留學生,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也都是如此,偏向於和國人玩的時間比較多。其實總的來說德國人都是很友好的,但是有一個文化屏障在。比如當我們想到娛樂的時候可能是去吃飯,吃完飯去唱K,但是德國人是去喝酒,喝完酒去Club看球賽。但是好在主動權在我們手上,我們可以選擇融入他們,去喝酒去Club看球賽。但是一旦融入了,我們的文化認同可能會崩塌並重築。之前我看到過一句話,說,想要融入德國很簡單,只要接受就可以了,但是一旦你接受了,你就回不來了。

文化認同是每一個留學德國和打算留學德國的學生要面對的事情,這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這是我們的個人選擇,了解它,接受它,是我們內心變得更強大的必經之路。

北漂一族是我覺得與我們類似的一群人,孤獨的在一個陌生城市生活。對於我們留德生也是一樣的,只是換成了一個陌生的國家。不過孤獨有時候也是有利的,因此我們也有了更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和一些毫無必要的交際。前提是我們要戰勝它,而不是被其左右。

德國文化和中國文化一樣,有其獨特的魅力,有人還要花了錢的去國外旅遊感受異國風情,而我們留著學「順便「就把這異國文化感受了個邊。這就跟喝酒一個道理,少量的酒精有益身心健康,但是大量的飲酒就要看個人體質了。每個人的酒量不同,在文化認同上,我們也要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讓我們文化認同產生了障礙,導致了我們自我認知的矛盾,但同時也給了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式。當我們畢業回國後,我們身上應該都會能找到德國文化的影子,比如我們的想法,思維或習慣。這有可能會成為我們受用一生的財富。

[1]en.wikipedia.org/wiki/C

推薦閱讀:

德國前期留學流程(DIY)
對於「德國留學生遭遇撒旦教事件」,我想說
一念之間 by Zo? (????)
你會被拒簽嗎?——德國簽證淺談
【最新APS審核經驗分享】成功搞定小土+聖誕老爺爺

TAG:德國留學 | 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