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何以被稱為一代宗師?

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王陽明的「心學」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他開創的一代學術新風,不僅浸潤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學,在明清之際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啟蒙思潮,而且直到現在,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王陽明從小接受程朱「理學」教育。他對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過對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靜心思考,以得到所謂的「天理」。

一次,他與朋友一起到家裡種植的竹子旁邊,做「格物」體驗。他們兩人天天面對竹子思考,期盼茅塞頓開那一刻的到來。朋友堅持了三天就病倒了,王陽明堅持七天之後,也病倒在床。

這件事對王陽明打擊很大,他想:一株竹子就讓自己思索了七天,依然沒有什麼結果。自然界事物千千萬,自己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逐一思索?他開始對朱熹的理論產生懷疑——「天理」豈是「格」盡天下事物就可以得到的?王陽明心中充滿了困惑與彷徨,他開始尋找新的途徑來探知人生的真諦。

王陽明思想上的轉折點就是「龍場悟道」。王陽明在龍場,帶著不少隨從。王陽明是一名學者,自有在艱苦環境中坦然處之的涵養。但是,他的隨從們卻一個個病倒了。王陽明被迫自己打柴擔水,做稀飯給隨從們吃。他又擔心他們心情抑鬱,便和他們一起朗誦詩歌,唱唱家鄉的曲子。惟有這樣,隨從們才能稍稍忘記當時的處境。

然而,王陽明卻始終在想:「如果是聖人,面對這種情況,會有什麼辦法呢?」

晝夜苦思的王陽明,終於在一個夜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從睡夢中跳起來,歡呼雀躍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荒蕪的龍場,給了哲學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陽明「運思」的天堂。

王陽明學說的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認為朱熹要求人們絕對服從抽象的「天理」是沒有道理的,不符合現實社會的客觀實際。他認為「天理」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要求人們「知行合一」,通過提高自己內心的修養和知識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慾與雜念,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運行,即所謂的「致良知」;教化人們,應將道德倫理融入到人們的日常行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慾,就可以破除「心中賊」。

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認為只有療救人心,才能拯救社會,只有每一個人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慾」,才能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王陽明的「心學」肯定了每一個人的感性認識,更貼近現實生活,遠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條更有人情味。

「人慾」戰勝「天理」,是明代中期以後商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陽明「心學」一出,學子蟻聚,風氣大開,迅速成為當時社會上的又一種主流思想。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王陽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人生的最高價值。王陽明臨終前,他的學生周積問他還有什麼遺言,他自信而樂觀地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後人從中不難品味出他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推薦閱讀:

梅蘭芳妻子孟小冬怎麼變杜月笙的五姨太了?
歷史上的「三武滅佛」,三武帝為什麼要滅佛?
青幫大亨之杜月笙!
【歷史】撲克牌的Q分別代表的歷史人物以及事迹
忠耶奸耶中行說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