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詩人余光中去世,他的作品《鄉愁》為什麼能打動你?

1972年,44歲的余光中寫下這首《鄉愁》,這是大陸讀者對他最熟悉的作品。據台灣媒體消息,12月14日,余光中在高雄病逝,享年89歲。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是大家印象最深的一首詩歌。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游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

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徵的現代詩語,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詩寫得好,一目了然,誰要我來詹詹費詞。真要叫我說說,卻又感到為難。這是一粒水晶珠子,內無瑕斑,外無紋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說些什麼。


我看見了的,別人也都看見了,還要我來說嗎。看來看去,這粒水晶珠子彷彿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這是人寫的詩。既然是人寫的,總不會是一揮而就的,其間必有一個創作過程。這個過程,如果作者自己出來說說,我們聽了,或有助於今後寫詩,也未可知。可惜滄海橫隔,同胞難聚,遺憾遺憾。那麼,參照著寫詩的一般經驗,我就來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樣寫成這首詩的吧。

故國故鄉故園,人之所戀,古今一樣,中外相同。翻翻唐詩宋詞,遊子抒寫鄉愁之作,多得叫人吃驚。現代中國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過或聽別人念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學生,恐怕都唱過或聽別人唱過這支歌吧:「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凄涼……」只是這支歌的曲調是從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樂》里挪借來的,這點唱的人未必都知道。

總結:至於40年代的那些不願做亡國奴的流亡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不會唱《流亡三部曲》的。「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這支歌余光中肯定會唱。他還會唱《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因為他在一首詩里提到過這支歌。髫年所唱,沒齒難忘。那些遙遠了的記憶不可能同他的這首《鄉愁》無關。厚積薄發,一首小詩里涵藏著多少年的感受啊!



余光中的《鄉愁》之所以令兩岸人民感動至深,就在於其深刻表達了兩岸人民希望國家統一的美好願望。通過詩中「鄉愁、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可以感受到。


而如今這位偉大的台灣詩人余光中去世,我不禁潸然淚下,下面我說一下他的作品《鄉愁》為什麼能打動我?

我們都知道,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22歲那年(1946年),余光中隨家人來到台灣,並考取了台灣大學外文系。

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賦詩一首。寫完後,詩人熱淚盈眶,沉吟良久。這就是後來被海外遊子不斷傳唱的《鄉愁》。

《鄉愁》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具體的實物,表達余光中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也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強烈情感。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台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

總結:

你在這頭,我在那頭,但是不斷的是我們的思鄉愁,不斷的是我們血濃於水的親情,我們是一家人,永遠是一家人,台灣同袍是我們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斷了骨頭連著筋!

附:鄉愁

作者:余光中

原文:小時候 ,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我在這頭 ,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

新娘在那頭 。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

而現在 ,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

我在這頭 ,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走了,《鄉愁》還在,可謂是「此恨綿綿」。我最喜歡的作品,也是《鄉愁》。


余光中先生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半世紀,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曾讚譽余光中在的地方就是文學中心,熟知的詩作有選錄課本中的〈車過枋寮〉、〈翠玉白菜〉、〈鄉愁〉等,還有楊弦、李泰祥等眾多音樂家譜成歌曲,成為流行歌的經典;散文作品則有〈我的四個假想敵〉、〈聽聽那冷雨〉,翻譯則以《梵谷傳》最經典、最為人所知。

《鄉愁》打動我的,首先是故土思念。小的時候讀這首詩,感覺不出這種故土思念有多強,後來我也背井離鄉,然後在外面結婚,成家立業,已經很少回到故鄉的時候,才真正的感受到故鄉在我心裡的分量。故鄉培養了我的飲食習慣,培養了我的人生價值觀,培養了我的筋骨。不管是在為人處事,還是待人接物各個方面,我已經被故鄉的一切深深打下了烙印,這時候重讀余光中的這首詩,才真正的感受到故鄉故土對一個人,那是多麼的重要。

《鄉愁》打動我的,還有家國情懷。很多年裡,我曾經對祖國是沒什麼概念的,覺得自己活得好也就夠了,自己祖國強大或者弱小,好像也不是特別大的關係。但是在2008年,我的這種觀念受到了強烈轉變,那年我親身感受到了汶川地震的傷害力和北京奧運的強大凝聚力。充分認識到國家的強大對於國人來說是多麼的溫暖,多麼的具有安全感。而《鄉愁》這首詩裡面,表達的訴求也不過是要尋找這種安全感和繁榮穩定。

總之,《鄉愁》的故土思念、家國情懷,使得其具備了經久不滅的感染力。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我有一個小觀點,就是說,一個人他的一生有兩次死亡,一次是身體的死去,一次是精神上的死去。

這麼一個人,他忽然去世了,但是他說的話,做的事任然被人們記著,只能說明他死去了一次,如果這個世上在沒一個人可以記住他的點滴,那他就是第二次死亡。

打動我的不是語言,而是那顆跳動著的內心

他的《鄉愁》真的有那麼好么?好在哪裡呢?或許這首詩聽起來很樸素,甚至沒有多餘的修飾詞。但是正因為這樣,寥寥幾句就可以概括出一個人內心的孤寂是難得的。一句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什麼能成為千古名句,只因為它不啰嗦。

總結一下,余光中老先生,雖然我不是很了解他,但是逝者不死,願他在天堂安息。



【余】下鄉愁成絕唱,【光】湮詩界萬民傷。【中】華兩岸同揖拜,【贊】譽先生筆墨香。


打動人心



推薦閱讀:

TAG:余光中去世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