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老子先生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謚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 間 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讀,聰穎勤快。晚年在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 學,死於扶風 。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 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蘇聯、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 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周《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經》一書是一個唯物主義體系,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它宣揚自然 無為的天道觀和無神論。其唯物主義體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對天道有 知,提出了天道無為的思想以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即道是構 成萬物的基礎,道並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構成世界萬物,道是世界萬物自身的 規律 。

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 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 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 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教奉為教主或教祖,尊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以為聖人生有老容,故號為老子」。《史記卷六十三.老莊申韓列傳》內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河南鹿邑東)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耳外輪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老子見周室衰亂,於是西行出函谷關時,應關令尹喜之請,遺五千文,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經》、《道德五千文》、《道德經》等),後不知所終。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第三》有: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其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老子西行至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其後,莊子作《南華經》以闡述道德之義,其對道家之重要,如孟子之對於孔子。使老子之學成為道家之祖。

自西漢初期老子受到尊崇後,歷朝歷代都不乏老子顯靈之說,特別是在道教正式形成之後。漢桓帝時,邊韶撰的《老子銘》中稱「老子道成仙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到了唐代,李氏攀宗認祖,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想爾注》,謂「道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儼然創世主。

思想與著述:老子的思想集中於《老子道德經》(關於該書是否肯定為老子所作,歷來尚有爭議),這是他唯一的傳世之作,書中所述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 他用「道」來概括宇宙萬物的生成與演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什麼是道呢?「道可道、非常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是客觀自然規律,又具有永恆絕對的本體的意義。他提出「反者道之動」,指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方面的對立,認為事物的變化都是有和無的統一,意識到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並提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他還主張「柔弱勝剛強」。他教導後世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名無欲,使夫智者所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為)」。他熱愛和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反對無謂的戰爭「夫佳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他指出「民之飢,以其上食稅者多,是以飢」並奉勸統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王國「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總之,《老子道德經》的內容博大精深,歷代註疏者不計其數,各家各派學者都從不同角度吸取其中的觀點並加以闡發。他對中國哲學史有不可或缺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也是無可估量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會關注星座?
《最後的晚餐》我的兩點見解
地府的起源,分类六道轮回是佛教还是道教起源,道教的地府类是什么,不同教派对地府这种机构是怎么设定的?
對象不是回民,但對象家族不吃豬肉,豬肉和對象該放棄哪個?

TAG:歷史 | 道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