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那麼多人黑《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

熱鬧之下,一地雞毛

今天去看了《縫紉機樂隊》,怎麼說了,熱鬧,很熱鬧,但除了熱鬧,也就沒什麼了。

我曾經說過,網劇導演去轉拍電影,他們的優勢在於通過網劇磨練出來的製造笑點的本事,但劣勢在於把5分鐘的短劇拉長到90分鐘之後,對整體故事的把控。

換句話說,5分鐘的短視頻只要講好一個笑話就行了,但電影畢竟是要講故事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想好故事,再往裡面填笑點。但是如果你反過來,先想好笑點,然後去編故事,那唯一的結果就是你的故事被分割的七零八碎,不成樣子。

所以大鵬的第一部電影《煎餅俠》,就比較聰明的分成了若干個彼此獨立的段落,使得每段故事不至於太零碎,但到了《縫紉機樂隊》,就看出了問題。雖然裡面的笑點很豐富,很熱鬧,但是熱鬧下面,一地雞毛。

這樣為了「笑」果去犧牲故事是非常不合適的做法,簡單舉結尾的一個例子,結尾打群架那段戲,只單說這段戲的話,還算不錯,可是放到整體故事裡又怎麼樣呢?你這段戲是想表達什麼?這段戲對人物刻畫有什麼幫助?甚至你把這段戲刪了,一點也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那你說為什麼要拍這一段呢?僅僅是因為熱鬧、好看嗎?

就像這段戲裡,在我看到炸藥被打斷了一條胳膊,我猜後面肯定會讓老孫(也就是于謙,炸藥的徒弟)在最後關頭頂替炸藥上台表演,不然你這個細節有什麼用呢?可最後,炸藥還是一隻手表演完了。那為什麼還要拍這個細節呢?而且即使你最後真的讓老孫代替炸藥演出了,你前面就應該多一點刻畫老孫的鏡頭,但是也沒有。

再比如中間一段丁總帶人強拆,就是把釘子戶的弟弟給綁過來的一段,這一段又有什麼意義呢?你是想刻畫丁總的什麼呢?可是對整個故事的作用又在哪裡呢?而整個電影里,這樣可有可無的細節實在太多了。

故事和人物是相輔相成的,故事支零破碎,直接導致的就是人物立不起來。我們看到結尾喬杉飾演的胡亮在台上說,我不知道宮哥(大鵬)的理想是什麼。說實話,我看完了我也不知道。從故事裡你只能看到大鵬飾演的程宮被丁總收買了,但然後又反轉了,但這一切的轉變未免也太容易了一點,你並沒有完整地回答程宮的理想是什麼?他為什麼放棄了理想?又為什麼找回了理想?回答不了這些問題,那程宮這些轉變就顯得立不住腳。

這部電影甚至不如相同立意的《煎餅俠》,在煎餅俠里,我們看到這些問題很好地被回答了。大鵬的理想是成為超級英雄,後來為了賺錢他成為了一名屌絲,為了還錢不得已去拍電影,電影的劇本是他兒時寫下的理想,因此在拍攝過程中他重新找回了理想。這一切都顯得合情合理,說得通的,但《縫紉機樂隊》里顯然還不夠。

主角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配角了,炸藥和麗麗的愛情,楊老的腦血栓,這些和理想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從開始到結束,這些人物,他們的成長在哪裡?人物身上的弧光呢?

再看看今年上半年上映的動畫片《歡樂好聲音》吧,在裡面,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人物各自的成長,他們身上問題的解決:

猩猩:和父親的和解;

大象:找到自信;

豬:對家庭主婦身份的反抗。

而這些小的主題,又最終統一在對音樂的理想這個大主題的下面。

《縫紉機樂隊》呢?印象最深的只有娜扎的大白腿了吧。

所以對於大鵬導演的這第二部電影,說實話很難讓人滿意,其實只從製造笑點來說,大鵬已經很出色的,可是電影不是只有笑點就行了,想拍好電影,還需要明白犧牲笑點,去向故事妥協。



推薦閱讀:

有沒有盜夢空間的情結分析?
寄宿公寓2中的趙茹珍還演過什麼?
《左耳》中的張漾和小耳朵最後是否在一起?
《電鋸驚魂1》告訴我們什麼?
《古惑仔》電影評價如何?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