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教育啟示?

說起印度電影,當我們依舊在腦海里以歌舞片來簡單定義印度電影時,《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影片以對高等教育問題深刻的思索卻引起了中國觀眾的共鳴,下面就來看看這部影片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教育啟示。

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巨大成功,除了電影中獨特的印度式的幽默,流暢的電影節奏,成功的情感刻畫,更重要的是電影對於印度高校教育的深刻思索,它成功的讓觀眾在詼諧幽默的氛圍當中思考嚴肅的教育問題。

如果說其中的教育情節引起廣大中國觀眾的強烈共鳴,那就是因為中國高校教育理念和體制,乃至從上至下的整個教育理念和體制都同印度有諸多相似的地方。影片當中的三個主角,蘭徹、法罕和拉加,以及一個主要的配角——模範學生查爾圖,都在兩國的學生群體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而四人的學校生活的點滴和生活的發展和走向更加引人深思。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高校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發展,應該如何引導學生人生價值的取向,這才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對於高校教育管理和教育理念的反思和啟發。

第一,這部影片鼓勵我們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創造的品質,以創新衝破枷鎖。

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的開頭部分,影片的主人公蘭徹、法罕和拉加通過自身的努力共聚在了印度最知名的,代表著印度高等教育水準的高等學府——皇家理工學院。這所學院的院長是一個迂腐的,墨守成規的老教育者,他崇尚優勝劣汰的競爭精神,以成績和是否守規矩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在開學的第一天,院長在迎新大會上拿出自己引以為豪的太空筆,並聲稱要將這一隻筆送給這裡最優秀的學生。就在台下學生都在交頭接耳表示自己對於太空筆的渴望之時,台下的新生蘭徹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為何在太空中不用廉價的鉛筆而去花巨資研發太空筆。這個問題讓院長頓時語塞。這一電影開頭的設計一方面刻畫了以院長為首的傳統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台下高校學生怯於提出問題和自己想法的眾生相;一方面突出了蘭徹創新者的人物形象。這也映射了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管理和理念——學生要順應教育者的觀點和看法;教育者以成績和是否卓越來評判學生的價值;學生習慣順應教育者的思維和觀點,怯於提出疑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是國內目前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

第二,這部影片鼓勵我們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以興趣和個性引導人生。

其實要說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給中國高等教育的另一個啟示就是興趣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在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當中,興趣從來都是一種「副業」,它更多的是被當做一種供人消遣的玩物。而在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蘭徹卻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以自己的興趣來引導自己的人生。蘭徹來動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機械的初衷並不是像他的同學一樣是因為這是印度最好的學院的最好的專業,並且擁有良好的就業前景。蘭徹選擇的理由完全就是因為喜愛機械,對機械充滿興趣。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就是蘭徹的同學法罕,法罕從小酷愛攝影,在攝影反面有驚人的天賦,但是因為在傳統的觀念當中,攝影並不能養家糊口,在母親的勸阻之下,法罕選擇了自己並不感興趣的機械專業,並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痛苦不堪。但在蘭徹的幫助之下,法罕最終成為了一攝影師,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而蘭徹也因為自己對於機械的熱愛,研究出了多項專利,取得了屬於自己的成功,而這種經歷給守舊的教育方式上了一堂課。

第三,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

如果從國內來看,改革開放以後,在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的同時,傳統的價值觀念逐漸崩塌,人們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生活當中常常迷失自己的方向,盲目的將世俗的金錢至上的觀念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和信條。在這種人生觀念的引導或是影響之下,當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緊張的學習任務的安排,學生之間關係的微妙變化和學校里行政化的風氣都使得當下高校缺乏純粹的學術之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壓力與日俱增。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當中,法罕就曾因為自身的學習成績較差,而遭時常遭到學校師生的異樣眼光,同時因為自身的興趣愛好原因,家庭為其施加的巨大壓力幾近讓他崩潰自殺。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國高校自殺率逐年攀升,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高校不僅僅要學生傳授知識,傳遞健康的價值觀念,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沒有得到健康發展,學識再淵博也肯能成為社會的隱患,只有身心健全的學生才能擔負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以上就可以看出《三傻大鬧寶萊塢》之所以能夠引起中印兩國的共鳴,就是因為其深刻的反映了中印兩國的教育現狀,電影當中出現的諸多教育問題和陳舊的教育理念,都是我們當前高等教育當中切實存在的。我國的高等教育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這部電影當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和觀念令人深思,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來面對解決。



推薦閱讀: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有哪些經典台詞名言?

TAG:三傻大鬧寶萊塢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