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調的歷史是什麼?

民間小調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詩經》中的某些敘事性篇章﹐已經孕育了這一體裁的某些因素。漢代的相和歌就是用絲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謠(清唱一類的歌)有明顯不同﹐相和歌可以說是小調的源頭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子夜四時歌》﹑《從軍五更轉》﹑《月節折楊柳歌》等時序體的樂府民歌﹐從中可以看到後世傳播較廣的幾種傳統小調﹐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的體式結構原則。至隋﹑唐之際﹐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選擇﹑提煉﹐而成為說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稱為曲子﹐它也是小調體裁的早期形式。宋﹑元之後﹐伴隨著中國城鎮經濟的日益繁榮﹐小調也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成熟階段。一方面﹐從廣大農村傳入城市的許多民歌曲調經藝人演唱﹑加工而變為小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興起的小令﹑散套﹐在傳播過程中﹐為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而逐漸同體式嚴格的南北曲分道揚鑣﹐變為一種通俗易懂﹑流暢優美﹑仍保留著曲牌名稱的小曲。這部分小曲匯入小調﹐使其更加豐富多彩。明﹑清時期﹐在一部分文人學士中興起了編纂民歌唱詞專輯的風氣。據統計﹐清中葉時﹐已刊印的俗曲就有6044種(見劉復﹑李家瑞﹕《中國俗曲總目稿》)。其中大多數屬於小調體裁。影響較大的刊本有《霓裳續譜》﹑《白雪遺音》﹑《時尚南北小調萬花小曲》﹑《粵風》﹑《粵謳》等。

小調的分布相當廣泛﹐幾乎遍及中國大多數漢族地區。其中﹐又以黃河下游的山東﹑河北﹐長江下游的江蘇等地在數量和品類上更具有代表性。

小調在流傳過程中﹐其曲調由於歌者的個性﹑審美習慣﹑填配新詞﹑唱法不同等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因而形成不同的變體以及蘊含著不同的情緒和表現性能。例如《孟姜女》與《梳妝台》﹑《十杯酒》﹑《哭七七》等,相互之間既保持著承傳的派生關係﹐又自成一曲﹐各有特色。一般情況下﹐一首小調流傳的地區愈廣和時間愈久﹐其變體就愈多﹔而且﹐各種變體與原歌的關係也是有遠有近﹐紛雜而多樣。


推薦閱讀:

關曉彤和楊冪誰更招黑?
越長大但越沒有小時候的可愛的明星, 林妙可最受爭議?
熱巴為何如此受人喜歡?
除范冰冰外,還有哪些中國人曾是戛納電影節評委?
寶萊塢一代女神希里黛玉意外去世,莫迪發推文表示哀悼

TAG:生活 | 文化 | 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