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社會實踐新聞稿怎麼寫?

新聞稿五大要素: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新聞稿有幾大特點要求:簡明扼要,有價值,有實效性、真實性。大家平時對新聞稿都有一定了解,但對於大多數沒有任何新聞稿寫作經驗的小夥伴們,如何快速掌握新聞稿基本寫作要領,寫好社會實踐過程中的新聞實時報道呢?

那就給大家通俗來講吧,這次新聞稿寫作出發點是圍繞大學生社會實踐而展開,首先切忌跑題,不要偏離主幹,可以從當代大學生的角度談。同時新聞稿切忌散文化,或抒情部分佔據太多比例。更不要摻雜過多負能量或批判性語言,立意真善美,傳播正能量。

有了這些大前提,接下來要注意這些具體的問題:

①標題:

一定要醒目,突出實踐特色,根據不同平台,迎合它們的編輯審稿可能的閱讀習慣和基本要求。例如:中國大學生在線《西南石大化工院「絲路化語」實踐隊「一帶一路」戰略宣傳實踐紀實》,既要突出「大學生實踐」也最好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或團中央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幾大主題相結合,在標題給予簡明體現,吸引廣大「標題黨」的閱讀興趣。

②首段:

5W+1H的套路,即什麼人who、什麼事what、在哪where、做了什麼what、為何why和過程怎樣how。在首段都要將這些交代表達清楚,簡明扼要且要突出實踐主題與特色。

③主體:

對於實踐過程部分的陳述盡量簡明扼要,主要簡單說清楚幹了些什麼即可,切忌佔據全篇主體內容,更不要寫成流水賬,像「早上隊員們…」「中午…」「下午…」。主體部分一般都還要包含實踐過程中的與當地單位或工廠工作人員或領導的訪談交流內容的體現,以及實踐隊員代表的實踐心得分享,即圍繞「what-how-why"的主線思路來寫,what、how部分簡明扼要,why部分辭彙充裕,盡量避免口水話,嚴謹而且要有閱讀性。

④語言:

新聞稿語言要求客觀,注意人稱的使用,要避免從主觀角度來談自己的所見所感。「我們來到莊嚴肅穆的紀念館前,深受感染。」這樣的句子出現在新聞稿中是不合適的,大家讀起來是不是覺得這樣的句子更像日記和作文一些呢?想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可以用「xx隊員談到…」這樣的形式,是不是文章更客觀一些了呢。

⑤結尾:

新聞稿中的最後一句或者最後一段話,它是用來闡明文章所述事件的意義,加深讀者對新聞稿的理解和感受,從而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新聞稿中的結尾方式分為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結尾不要太過簡單,可以提高一下,深化一下主題。

⑥圖片選取:

建議各隊安排專門的同學負責拍照或攝影,盡量採用專業器材或像素較高的手機,這樣可以避免照片失真。同時照片不宜過大,也無需加過分誇張的濾鏡寫實就好。

另外,照片要具有代表性,有內涵,實踐當地的地鐵卡是沒什麼必要作為新聞稿插圖噠。照片要與新聞稿內容相契合,最好有一張以實踐地點為背景的實踐全體成員的合影,還有就是最好要有一張能體現實踐過程或內容或特色的典型場景照片。根據大家的首先瀏覽照片的閱讀習慣,實踐地點、人物和特色內容最好都能通過照片體現最好不過了。


推薦閱讀:

【盤點】除了消防員救貓頭鷹事件,還有哪些消防員救動物的新聞?
25年前的超級「消防大炮」為什麼沒有推廣使用?
你覺得今日頭條能做下去嗎?
侃侃高人侃新聞——我不減肥是為了能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寶寶
如何看待王思聰接受BBC西方記者採訪的言論?

TAG: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