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如何幫助植入人工耳蝸的孩子?

近20年來,隨著人工耳蝸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植入裝置的改進,越來越多的語前聾聽障兒童開始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面對人工耳蝸這一新技術,家長們該如何正確認識?兒童植入人工耳蝸後家長應該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有效地配合康復機構進行術後康復?這都是擺在家長面前_需解決的問題。

1.正確認識人工耳蝸植入,合理預期術後效果。

人工耳蝸植入後,只是重建了患者的聽力,給患者聽的感覺,但是人工耳蝸並不能代替真耳的功能。由於電極導聯數目的限制以及電聲聽覺的差異,人工耳蝸植入者獲得的有用的聽覺信息是有限的。並不是做完手術患者就能聽會說,術後的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也是任重而道遠的。有研究發現,通過一年的康復訓練,大多數人工耳蝸植入的兒童能獲得良好的聽覺康復效果。對自然環境聲、韻母、聲母、聲調、單音節詞、雙音節詞以及短句的識別率均能達到60_以上。在人工耳蝸術後初期,聽障兒童語言能力的康復要滯後於聽覺能力的康復,這是符合兒童語言習得規律的,因為必須先有一定量的語言和詞語的積累,隨後才有語言能力的提高。因此,言語康復訓練時間要比聽覺康復長很多。家長一定要做好長期言語康復訓練的思想準備。只有在了解聽覺言語康復的特點後,家長才能合理預期術後的康復效果。

2.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孩子的天性。

經常有家長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的小孩開機兩個月了還是不會說話,某某開機時間和我們一樣長卻能說話?」「為什麼用的是同樣的人工耳蝸,我的小孩說話不清楚,某某卻說得很清楚?」實際上,雖然家長是孩子最親的人,但是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原因之一在於大部分家長對遺傳、環境、心理學和教育學方面的知識了解得很少。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小樹,那麼遺傳就是小樹的種子;不論是健聽兒童還是聽障兒童,他們將來是長成「松樹」還是「柳樹」,遺傳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個孩子的遺傳特徵是不同的,智力水平、個性特點以及生長發育的進程也是不同的。正因為這樣,有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非常膽小、怯生,有的孩子卻很膽大;有的孩子從剛剛出生就表現出情緒大起大落、脾氣特別大,有的孩子則情緒穩定、很容易照看;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老師一教就會,有的孩子則不然,怎麼教也不能理解???.這就和遺傳有關係。

但是,這並不等於家長只能被動地接受孩子的現狀,環境對兒童的發展也有重要作用。遺傳和環境在人的一生中是共同起作用的。所以作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天性。父母雖然不能改變孩子的遺傳條件,但是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對不同天資的孩子,要提出不同的目標,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智力、個性特徵等方面推測、分析孩子的遺傳條件,然後據此對孩子提出恰當的要求,在孩子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努力使他發揮出最大的潛力。家長切忌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橫向對比,更不應該拿自己孩子的弱項和其他孩子的強項比較,而應該拿孩子的現狀和過去比較。在康復訓練中,尤其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3.調控自我情緒,促進家園配合。

家長的心理狀況會影響孩子的康復嗎?答案是肯定的。家長的心理狀況會影響自身的行為,進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包括康復效果。下面就是幾種常見的不良心理狀態:

3.1對術後康復的期望值過高

由於經濟壓力,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儘快康復,有的甚至希望孩子接受訓練後一個月、半個月就見效,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合理的期望值有助於促進孩子的康復,而過高的期望值只會適得其反。孩子因為經常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受到訓訴,長久之後缺乏自信、精神緊張、厭倦訓練;同時,家長自己也容易情緒失控、灰心無助。

3.2過分依賴老師和康復機構

很多家長認為康復是老師和康復機構的事情,於是一遇到問題,就責怪老師,忽視了自己應盡的責任,忽視了家庭對兒童康復的作用。實際上,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場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及時和老師溝通,幫助老師全面了解孩子,同時也要學習人工耳蝸的知識、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以及康復知識、方法和技巧,配合老師和機構做好家庭康復,達到家園有效配合。有一些家長能夠認識到家庭康復的重要作用,也懂得配合老師,但是缺乏指導孩子的方法,沒有耐心,容易著急,還經常體罰孩子,使孩子對訓練失去興趣,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家長著急也頭痛、失眠、性格暴躁、食慾不好,結果弄得大人和孩子都很疲憊,以至於嚴重影響了康復效果。家長在面對孩子時要有耐心、信心、不能操之過急。

3.3長期康復的思想準備不足

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是,許多家長在聽障兒童取得了一些康復效果後,就馬上中斷了康復,離開了康復機構,使得聽障兒童的語言康復處於停滯狀態。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沒有做好長期康復的思想準備。選擇了植入人工耳蝸,就要考慮到這一點,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經濟上都要做好長期的思想準備。

一個生命從醞釀到誕生,蘊藏著豐富的含義,其中的滋味只有父母最能體會。作為聽障兒童父母,首先要接納自己的孩子,不論他是美還是丑,不論他健康還是殘疾,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發揮孩子最大的潛能;其次,家長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習康復知識、方法和技巧,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康復訓練。雖然不能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雖然不能改變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雖然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雖然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日;雖然不能事事成功,但可以事事儘力。願每個聽障兒童能夠快樂、幸福!



推薦閱讀:

想讓兒子從事航天工作,比如發射場,控制中心等該怎麼培養?大學該學什麼專業?
不要把坑過你的學習方法,遺傳給你的孩子(乾貨,條條誅心) | 學霸指南
「房子給弟弟不給我,很正常啊。」——蛤?唉!
重要!《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感想-呂律
網易雲課堂有哪些體驗不好的地方?

TAG:兒童教育 | 教育 | 育兒 | 家庭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