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日本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亞洲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戲劇化地超過其鄰國。

在大正民主時期,其物質生活長足進步。

其戰前工業底子是戰後發展的基礎。

但肯定還是不如美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補充:其實也可以從藝術和文化發展來回答這個問題)

相關問題:

蘇聯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 歷史

日本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 生活

2016年1月4日補充一個類似問題:

為什麼日本這樣的小國家當年強大到可以侵華?而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卻沒有侵日?(這個問題下面很多回答可以直接搬過來——但是我希望比較專門的回答)

其實可能因為自己ID是日漫人物的關係,我這麼問大家會以為是日吹。其實自己只是想對這個搬不走的鄰邦了解更多而已。如果問目的的話:

1)找尋劣勢的原因:我一直覺得抗日戰爭的情況是一場工業化已經完成的國家對一個尚未工業化的半殖民地進行的壓倒性優勢,而不是「民族性」之類泛泛而談的原因;

2)探究當事人的心態:戰前,對日本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羨慕散見於當時中國人的文字與言語中俯拾皆是,從 蔣公中正,到徐志摩,再到(後來的台灣省主席)陳儀… 反之,日本人對當時中國的輕視也不是沒有來由的。這也影響了戰前、戰中、戰後雙方人物行為背後的動機。

3)探究日本戰後發展的脈絡:看起來大家都是一片廢墟,但其實日本的工業、科學、教育、人才等的底子還保留著。這也成為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的背景。

4)假設一下「日本可能走的另一條路」:如果不發動戰爭,日本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5)討論一下戰前日本的民主:@孟德爾 用戶覺得這是戰前日本強於現代中國的地方,卧煙社的鴻篇巨製《 走向戰爭的日本 01:憲政常道》也描述了的軍國主義逐漸戰勝民主的過程(@重巡小妙研究員)。但是我們知道,大正民主,或者從明治一直發展到大正的日本民主,並沒有阻止日本對當時中國的帝國主義侵略行徑,也最終沒能避免邁向戰爭的深淵。

能想到的就這麼多了。


1955年日本國內生產大約相當於太平洋戰爭前的1940年。之後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增長了7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日本2014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37000多美元,由此可估算得到1940年日本本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是4500美元左右(2014年幣值),而當時日本總人口7000萬人(不含殖民地),所以1940年日本本土(不包括朝鮮、台灣、滿洲、樺太、南洋)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超過今天的3000億美元(1935年則超過2200億美元)。

1952年中國國內生產大約相當於中日戰爭前最高的1935年。之後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增長了50倍,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中國2014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13000多美元,由此可以估算得1935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不到250美元(2014年幣值)。當時中國人口搞不清楚,大概5億人(1953年大陸人口5.8億),以此計算193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不到今天的1250億美元。順便一提,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平價計算達到日本太平洋戰爭前的4500美元(2014年幣值)程度已經是2000年前後的事情、達到日本在抗戰全面爆發前人均3000美元程度大概也是1992年之後了,就是2014年的人均13000美元的水平也不過相當於日本的1969年。當然由於商品籃子不同這種非共時又非共地的直接比較是缺乏意義的,不過多少可以作為參考。

綜上所述,戰前日本是一個在經濟上人均比中國富庶十倍以上,總量比中國還大近一倍的國家——也就是說,比現在日本和印度之間的差距還要大得一倍以上(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以購買力均價計算只有印度的六倍左右,總量以購買力均價計算則已不如印度)。當然比起美國就差得遠了,按照上述辦法計算可得出1940年美國經濟人均是日本的三倍以上,總量是日本的五倍以上;對戰爭至關重要的重工業方面,雙方的差距就更大(因雙方經濟結構有差異)。

科學技術方面,戰前日本也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1935年,湯川秀樹博士在日本國內提出了介子理論,後因此於1949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期,日本在化纖工業領域也取得了突破,1939年大日本紡織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實現維綸量產的企業。

文化藝術領域,川端康成的《雪國》最早的章節就發表於1935年(當然他在1968年獲得諾獎不完全是因為這麼一點東西)。

綜上所述,當時的日本在各領域都出現了許多世界級的創新成就。

但是也可以看出,日本在這些領域所取得的進步還比較難以得到當時世界文明的「主流」的承認。以日本戰前得意的微生物學分野而言,北里柴三郎、野口英世、山極勝三郎和市川厚一等人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幾度被提名諾貝爾獎,都無功而返。而日本人真正開始在各大領域大規模獲得諾貝爾獎,已經是1960年代甚至新世紀之後的事情。

總的來看,昭和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跟今天的中國差不多。


問題太厚,揀幾個重點來說吧。其實對於戰前的日本,我一直認為「發達"是一個頗待商榷的詞語,從表面上看,1939年春天日本在世界上的地位,較之豐臣秀吉侵朝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卓越;可是在表層下面,在那場暴風雪突然發作,一切已成定局以前,就有充分根據可知早在十年前日本已經是身患頑疾了。

1.地緣政治的影響

日本只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在製造業能力方面超過象比利時、加拿大,甚至義大利這樣的國家。日本同聯合王國一樣處於島國地位,在相對說來政治發展不受干擾方面有某些有利之處。但它遠離歐洲的權力中心這一點,對於它的工業發展來說甚至更為重要。由於歐美國家的商業和政治利益範圍擴大到了遠東,日本固然有理由認為會和比較成熟的歐美強國發生衝突,但它在工業增長階段會同象中國這樣的潛在強國發生直接衝突卻更是迫在眉睫。
日本除了巨大的木材資源與一些煤和銅外,基本的工業資源很少。

急遽增長的人口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要權衡它可能帶來的影響的,更不提日本這樣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1873 年,日本列島的人口是3100萬,到 1939
年已經增加到近7300萬左右;而在 1935—1940 年間,仍以5.6%的凈增率繼續增長。這五年期間的增長百分比是驚人的,即便還不及 1925-1930 年那五年的高峰數字7.9%那麼驚人。人口按這樣的幅度增長,對於處在任何情況下的任何國家,都會是個嚴重的難題:它的可耕地不及其面積的五分之一,森林覆蓋的陡峭山巒不宜於放牧,礦產之貧乏又絕不亞於義大利。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它有必要去找額外的土地,供它殖民和耕作,以排出過剩的人口,或者通過提高生產率,做到以日本製成品去購買外國食品和原料,
為國內多餘人口謀生計,從而避免移民出境的必要。但是這兩種理論上說可供選擇的解決辦法的前一種,在 1939 年事實上已無法考慮了。

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導致美國市場生絲的大跌價對日本的打擊特別沉重,因為在前此十年中美國對日本的生絲消費量不斷增加,使日本農民因賣得好價錢而取得了意外收入,但也依然只是在艱難的生活掙扎中鬧家得以勉強糊口而已。這個事件嚴重影響了日本農民的心態,要知道日本的主要兵源甚至下級軍官都是來自日本農民,使得他們不得不相信征服是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

另外一個重要事件是英聯邦成員國1932年渥太華會議。雖然渥太華協定沒有直接對日本貿易造成很大程度的損害,但這些協定揭開了聯合王國財政政策中的一場革命,把英國的非自治的殖民地和附屬國也卷了進去,結果是把世界上最後僅存的巨大自由進口市場變成了封閉區。
英聯邦各國人民在這一封閉區內通過一個由貿易協定和關稅組成的精心設計的體系繼續享有特權的經濟地位。英聯邦及英帝國就
這樣自覺自愿地變成了後來日本人委婉地稱之為「共榮圈」的一種組織。日本為著自己單方面的利益,後來不惜以日本的武力也把一種類似封閉經濟
的體系強加於其他東亞國家。就這點而言,渥太華協定對日本以及對其他窮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影響。

然而世界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並沒有其他國家來的嚴重,日本成功地保全了它的農業,並把糧食產量翻了一番,它在1930年代即用國內生產的糧食養活了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日本在對外貿易的支付方面也一直能維持到 1936 年,很明顯,如果日本不是陷入了同時開發國內重工業和滿洲的泥潭的話,是不至於遭受滅頂之災的,更重要的是,軍人階級視這次暴風雪為一個機會,一個恢復自己一戰以來業已深受損害的社會和政治地位的機會。

1939年的滿洲經濟狀況很類似於100多年前的密西西比流域,如果在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投入的情況下,相信會結出令日本人欣喜的果實,雖然日本在學會西方技術本領方面固然在過去的八十五年中取得了令人欽佩的進步,但是它的擅長西方式冶金的專家,就象它的這一行業的原材料一樣,仍然少得可憐。這是一個瓶頸,堵塞著它整個新的重工業的發展,嚴重地限制了工作母機製造業,而其他一切冶金加工都有賴於工作母機的製造業。 1939年,日本仍然不得不從國外(主要從美國)購買幾乎所有高級工作母機和精密儀器,以應付它正在強行迅速擴大的機械工程業各部門的需要。它在為實現機械工程業的獨立而培養必要數量的掌握必要技術的技術專家方面所要花的時
間,比它把滿洲的鐵礦石開採量增加到可以不用進口外國「廢鋼鐵」,從而實現原料自給自足所要花的時間還要長。

2.貿易和交通

在某些年輕的國家裡,私人企業由於缺乏資本,不能開發潛在的生產資源,國家就擔負起企業家的職能,而不是僅僅為私人企業維持秩序了,日本就是這樣的例子。美國和日本在1930年代都能夠生產汽車、打字機和化學品,而且在較低的價格幅度上具
有相當的質量。日本工資標準低得多,還是要有高度的保護措施,
才能防止同類的美國產品完全統治日本市場。

地緣政治對各個強國的運輸任務的規模和特點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英國和日本由於其島國的地位,貿易全靠海運。其他強國的貿易則部分靠海運,部分靠陸運。運輸任務乃是一個強國的海運貿易所產生的。基本上是兩個因素決定著運輸任務的規模。第一個決定因素是海運貿易的重量,第二個是拖運的距離。例如, 英國每噸進口品的平均拖運距離比 法國要多一倍多。因此,戰前各國的實際運輸問題反映在它們進口品的噸英里上,即海運進口品總重量乘以拖運距離。1938 年各強國的運載任務如下:

1938 年日本擁有的運載能力亦即商船隊同各該國的運載任務相比,情況如何呢?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航運能力結構對比變化後來再也沒有恢復原樣。德國和蘇聯作出了果敢的努力來補償戰時的損
失,但義大利和日本也在繼續擴大自己的運載能力。在1922 年至 1938 年之間,這四個國家的運載能力共增加了五百五十萬噸,而在同期,英國、
法國和美國的運載能力卻降低了七百二十萬噸。

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各國普遍都不願意本國的貿易在運輸上受制於外國噸位。但擁有本國的商船隊並不一定意味著供應安全便有了保證,或物資供應的交通線安全便有了保障。此外還需要海軍實力。以下是1938-39年各國的海軍噸位與商船噸位的數據。

11.30更新

3.工業實力

I.20年代的重建和工業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各國的工業產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全世界 1923 年生產的工業品才達到1913 年的水平,各強國工業品產量超過 1913 年的年份是:義大利和美國,1922 年,法國,
1924 年;蘇聯,1926 年,德國,1927 年。唯有日本的產量從未降低到戰前水平以下。而英國則是強國中最後一個於 1929 年接近它的戰前產量的國家。以1928年的產量為基準,各國工業產量的變動如下:

在截至 1929 年的這一時期,日本的工業進步最大,其產量幾乎比 1913
年增加兩倍,戰爭本身對日本就是一個最大的恩惠。日本在戰爭中被剝奪了許多它原先可以進口的工業品,加以外國對它的商品的需求很旺,它就發現了迅速推動自己工業發展的極為有利的條件,在採礦、冶金和造船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日本從戰爭結束時大大改善了的處境起步,其工業生產發展的速度類似於二十年代義大利的增長速度。

影響工業發展速度的因素是什麼呢?一般認為三個因素可能造成影響:(1)工業生產能力,即工廠,尤其是資本設備;(2)國內或其貿易範圍之內的原料供應;(3)可供利用的人力(包括工時)的數量及其勞動生產率。

日本和義大利情況較為類似,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和比較成熟的工業強國相比,總人口的實際收入很低,因此幾乎全部收入都用於購買供直接消費的商品,於是購買以及從而生產投資貨物或資本貨物就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
但是要增加整個工業生產,包括提供更多的消費品在內,就絕對有必要在機器方面和建立工業生產能力方面進行投資,這就陷入了真正的困境。一方面,
由於沒有足夠的工業,總產量和實際收入很低,另一方面,由於普遍貧困,
要人民少消費多儲蓄也就日益困難,因而工業只能慢慢地建立。而日本和義大利人口的年平均增長率很高,普遍貧困更有日益嚴重之勢。
但與義大利形成對照的是,日本有記錄的儲蓄達到了國民收入的10%到20%之間。這個特別高的比例更突出了另一個特點的意
義。因為儲蓄不只取決於收入水平,還取決於收入的分配
;而在所有強國之中,日本的收入分配是最不均的。日本在戰爭剛結束的時期受國家控制的銀行奉行擴張主義貨幣政策,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商人,都能得到用於開發國內資源的低息貸款。這筆支出創造了新的收入,在收入不均等的條件下,結果是創造出儲蓄,取代了原初國內投資項目藉以獲得資金的貸款。

然而,國內產量的擴大在某種程度上要看能否獲得外國的機器和設備。
雖然出口有所增長,可由其收入支付一部分必要進口品的費用,但外匯拮据的情況卻不能完全避免。日本幸運的是在戰後初期還有戰時積累起來的黃金和外匯結餘可花。當這些結餘花完時,它就不得不利用外資了。截至 1929 年,美國在日本
的私人投資達6100萬美元,其中五分之四是美國公民在日本製造業中擁
有的投資。美國除了在有形資產方面的投資外,還為日本政府在美國出售公債券,為日本出售的債券總額是美國在日本的私人直接投資的八到十倍。這些資金有相當一部分是用來進口工作母機,即用製造機器的機器上的。日本戰後時期的工業化主要靠的是私營工商業家的主動性。然而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給幾乎所有惹人注目的經濟增長提供資金的是政府。

日本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開辦紗廠並把鐵路收歸國有,
其明顯的目的是鼓勵日本偏僻地區的經濟發展。國家在八幡擁有最大的鋼鐵廠;國家擁有軍火工廠、製造軍艦的船塢、紡織和成衣設施、一支噸位很大
的商船隊;國家井同私營工商業集團合辦電力公司、無線電公司、殖民地開
發公司和銀行。在這方面,當時存在著許多政府直接投資的機會;政府可以
用借來的外國資本安裝機器和設備,並通過「政府開支超過稅收」的手段從
就業不足的大批農業過剩人口中吸收就業。

由於工業生產能力有限而在擴大生產方面出現的暫時性障礙同原料匱乏引起的障礙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已,日本的許多工業原料都極為短缺。因此,在1922—1929 年日本進口額幾乎增加了百分之百,出口額其中約60%是絲織品和棉織品。但貿易收支赤字仍然相當大,用無形出口的收入抵補不了。在整個二十年代,義大利和日本的外匯收支都有逆差,它們的外匯率始終存在著壓力。之所以沒有由此而導致崩潰,是由於外部世界準備把存款轉移到這兩個國家去。

只要外部世界準備為日本彌補同際收支赤字提供資金,真正限
制工業擴張的因素就既不是工業生產能力,也不是原料,而是人力了。這裡的人力指的是有知識、有幹勁、有技術的勞力嚴重短缺。日本的人民的一個重大缺點是,組織能力、技能和適應性不及歐美那些熟練的技術工人普遍。這個缺點也抑制了工業產量的增長率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II.大蕭條

1928 年是比較繁榮的一年,據估計,這一年世界工業產值約為一百八十億英鎊。七個強國這一年所生產的工業品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五分之四。但它們各自在這個總數中所佔的份額卻是極不相等的,各強國在世界工業品和製成品總產量中
所佔的相對份額或即它們的相對實力如下:

強國的相對工業實力在大蕭條過程中有什麼變化呢?蕭條對某些國家工
業產量的影響要比對其他一些國家嚴重。事實上,蕭條對蘇聯和日本的
工業產量幾乎毫無影響。在別的地方產量漸次縮小的時候,蘇聯完成了它的
第一個五年計劃,1932 年的工業產量比 1928 年高出大約85%。日本開始時產量下跌的壓力也迅被克服,它用於對華戰爭的原料需要促使其工
業產量在 1932 年比 1928 年水平高出約14%。其他五個強國的產量繼
續下降。英國減少了11%,義大利減少了22%,法國減少了26%,德國和美國減少了43%。
由於生產擴大和收縮的比率如此不同,所以七強的相對工業實力完全改
變。在處於蕭條最低點的 1932 年,各強國在世界工業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同
1928 年相比的情況如下:

但是,這種強國之間的相對實力的變化是伴隨著蕭條發生的,因此直接的後果是閑置生產能力和失業者人力的巨大的浪費。據估計,在蕭條時期原可以生產而沒有生產商品和勞務的損失至少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所有交戰國付出的代價一樣高。在所有國家中,
政治結構同經濟結構一樣都陷入極度的緊張狀態。在一個生產能力閑置、失業嚴重而陷入蕭條的世界裡,每個國家都傾向於排斥進口而鼓勵出口。進口被認為是對國內就業的威脅,出口被認為是
增加國內就業的手段,這不僅是因為從事純出口品生產的工人人數增加,還因為實際需要生產出超貨物的工人而創造出額外的就業。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早期,外國為了保護自己的民族經濟,曾經對日本封閉了它們的市場;1939 年,它們開始切斷了對日本的供應,那是因為它們要為即將在歐洲爆發的戰爭作準
備,它們為供自己使用而建立起重工業的軍事利益,這時已日漸超過了他們
從對日貿易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與此同時,日本的新侵略行徑那時又激起了民主的工業國家另一個動機,即對日本施加經濟壓力。

III.經濟恢復期

軍事力量與經濟力量不是同義詞,雖然後者是獲得前者的必不可少的條
件之一。經濟力量反映在製造業產品的數量上,無論它是否充分利用了國家
可用的資源,而軍事力量同消費貨物與資本貨物產量之間的分配具有更密切得多的關係。關於 1938 年經濟力量的狀態,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感興趣:各國和全世界從蕭條中恢復得如何?

製造業產量從蕭條水平恢復過來並未顯示出一致性,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十年恢復的特點迥然不同。而且 1937 年艱難地達到蕭條後新的生產高水平之後,1937-1938年大蕭條又使世界陷入新的衰退之
中。1932 年和 1929 年以後上述生產發展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蘇聯和日本的
經濟力量異乎尋常地增進和法國力量的絕對損失。

日本也是直到 1935 年由於工廠的擴大和現代化才造成勞動效率的提高。但是在那一年之後,新的投資沒有跟上農村剩餘人口繼續進入工業的步伐,結果隨之而來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工廠生產能力。由於工廠連續滿負荷運轉,機器難於保養,同時,又因
為遇到了供應合適的勞動力的困難(必須略微增加勞動時間),1935 年以後每人工時生產率開始下降。儘管如此,日本生產率的提高就象蘇聯一樣,是
1929 年到 1937 年生產大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是這兩國已在竭盡其可用的生
產資源這一點,就意味著至少在短期內它們已獲得的經濟力量不可能有巨大增長。

大體說來,與1929年相比較,三十年代的工業生產能力在英國略有增加,而在日本和蘇聯大有增長。在其餘四個國家中則沒有增加。在就業狀況即將達到生產潛力的限度,即現有生產能力所限定的程度之時,每人工時生產率的提高在那些工廠和設備凈投資相當多的國家(蘇聯和日本),要比那些不這樣做的國家(德國和義大利)更為明顯。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加上每人工時生產率的提高導致了蘇聯、日本、德國和義大利在 1929 年到 1937 年間製造業產量的提高。

各大國生產的不同發展方式(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另寫一篇回答,這裡從略)完全改變了大國製造業力量對比的模式。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蘇聯,在 1937 年,蘇聯製造的汽車同德國相等,棉紗是德國的兩倍,皮鞋和捲煙也是兩倍,而拖拉機六倍於德國。每一個就業的俄國工人生產率相當於,甚至高於一個英國工人或德國工人的生產率。但是德國人和任何別人都沒有過分擔心俄國的力量。他們同意斯大
林的看法。這個看法是:
一個國家工業的經濟力量表現形式,並不是總的工業產量,而是工業產量同每一人口的消費量直接關聯的程度。

上述比率說明,對於蘇聯、法國、義大利和日本來說,將省下來的工業資源用於建立軍事力量,要比美國、英國和德國困難得多。

3.戰爭的經濟準備

I.重工業——戰爭潛力

形成相當發達的資本貨物部門的核心的,是鋼和生鐵工業,這兩者又主要依靠煤和鐵礦石。在有一些煤但幾乎沒有鐵礦石(在獲得滿洲以前)的日本,生鐵生產也在小規模地進行。鋼生產的地理位置大體上取決於生鐵工業的位置,除非鋼廠是以熔煉廢金屬為主。這對日本具有重要意義,在獲得滿洲以前,它的鋼產大部分基於利用進口的廢金屬。

明顯的看到38年相對29年,日本鋼產量增長極快,速度僅次於蘇聯,這多半是由於開發了滿洲。

但是七國中每一國工業結構中和重工業相關的資本貨物部門究竟有多大?將金屬物資、光學、工程、造船、車
輛和化學工業部列為資本貨物工業,加上部分重工業(即生鐵和粗鋼),1937
年整個製造業產量中資本貨物部分所佔份額,大體上是德國51%,
美國48%,英國44%,日本40%,蘇聯39%,法國和義大利37%。

II.機床——重新武裝的關鍵

從傳統上說,機床的世界最大生產國是美國和德國。它們進口加工器械的需求是微不足道的,而上述兩國即佔世界加工器械出口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僅次於它們的三個主要出口國是聯合王國、法國和瑞士;但是它們的進口需
求與德國或美國相比則是相當大的。1938 年與 1928 年相比,上述五國作為
世界機床供應國的相對地位變化極少;但是世界機床「生產能力」有了很大
的增長以適應蘇聯和日本的工業化,日本的戰爭需求,和德國的,隨後是法國和英國的重整軍備。

日本在這期間的機床生產能力的增長僅次於與蘇聯。到 1932 年為止,日本大部分的需求靠從美國和德國進口。但在隨後的幾年中,加工器械
工業的僱工人數估計由1929年的七千五百人增加到1938年的約三萬人。1938
年機床產值約四百七十萬英鎊,而 1935 年聯合王國的產值為八百二十萬英鎊,這僅是21000人的勞動力生產的。由於加工器械生產能力的擴
大,日本生產與加工器械需求的比率也隨之增大,但是不象蘇聯的情況,日本的加工器械進口額繼續上升。這一點就意味著基於工業化和戰爭需要的需求速率,比國內加工器械生產增加的速率更高。

III.為軍事目的所作的努力

同義大利和德國一樣,日本從 1934 年到 1935 年
軍費支出增加了一倍以上,除了蘇聯以外的其他強國,在加緊軍事方面的努
力上步伐緩慢。日本在中國的屢次成功,退出國聯,37年侵略戰爭都讓我們關心這一段時間內的軍事支出對比。

但是上述七國中每一國的軍備努力究竟有多大?各國國內的總的可用的經濟資源在 1938 年為了防禦或侵略調動到何種程度?明顯的是,軍事目的的支出必須作為全部現有的物資和服務的支出的一部分表示出來。

表清楚地表明,日本、德國和義大利記錄在案的軍事支出占可動用產品凈值中最大的比例。因而,它們在 1938 年的經濟狀況比起其他四個國家在更大程度上與侵略聯繫在一起。日本在軍事方面的努力的領先地位是無可
爭議的。由於它正在進行同中國的戰爭,它在 1938 年已為此動用了全部資源的四分之一。

4.小結

謝謝能看到這裡的各位。這篇回答比起正面回答問題更注重同時期七大強國之間的比較,希望能讓人更加清楚戰前的日本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1939年對劫數難逃的日本人說來,凶事的初步預兆已經隱約可見了。雖然還沒有第三方公開幫助中國抵抗他們的日本侵略者,
日軍僅僅由於中國土地之廣大、地勢之艱險就已經難以前進。這個階段出現軍事上的僵持是使日本人感到沮喪的,因為征服和統治中國是建立一個在日本控制下自給自足的東亞共榮圈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如果日本在由於美國的孤立主義以及英國和蘇聯忙於歐洲事務而造成的特別有利的條件下,尚
遠遠未能達到它在中國的目標而處於「阻滯」狀態中,那未,它的前途又何堪設想?即便不考慮北方巨熊可能的或潛在的衝突使「諾門坎」一詞成為日本人心中的陰影,又禍不單行在 1939 年 7 月美國政府宣告廢除現行的日美商務條約以前,僅就 1939 年 3 月日本在中國所處的那種軍事形勢就足以使日本人感到萬分失望了。

日本人的政治信念之荒謬更使他們當時面臨的處境具有諷刺性。對一個冷酷的觀察者看來,從統計數字上估計一下日本的侵略力量就可以知道,即便是它想用全力把整個東亞置於其控制之下的當前計劃,看來也完全是難以實現的事。然而,一個虔誠的愛國的日本人如果不把當天的議事日程視為日本的非辦不可的一部分事務,那他就犯了「思想危險」的罪。一個具有正統思想的日本人當時有責任相信,日本的終極使命就是征服全世界。日本不是眾神之鄉嗎?在它中間不
是有著一位永遠體現在在位天皇身上的當今之神么?這種自作自受的政治迷信就象一扇磨盤一樣掛在日本人的脖子上。無論在日本或日本以外,沒有一
個活著的人會在 1939 年春天夢想到,在六年多一點的時間內,日本的命運乃由神定的神話——曾經倖免於柏利准將的顯靈——竟毀於美國的一顆原子彈。

PS:對這段歷史特別興趣的,可以再觀看b站卧煙社的《走向戰爭的日本》視頻。


東京地鐵於1927年12月開通銀座至淺草寺路段,東京由此成為亞洲最早擁有地鐵的城市。

日本の地下鉄|日本地下鉄協會

這條線路至今仍是東京最繁忙的地鐵線路之一


先談政治,大正時期的日本政治素有「大正德莫克拉西」之稱。但事實上大家對比著看一看,日本在這段時間民選內閣的下台頻率和首相被暗殺,軍人「下克上」政變的次數,都是驚人的。元老乾政、軍人干政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這種弱勢的民主我不明白有啥可驕傲的。

再談經濟,民主生活這麼不正常,老百姓就不對軍人們看不慣么?還真不是。因為老百姓過得確實苦啊,皇軍絕大多數下級軍官都是苦出身,人家政變的理由就是「天皇陛下被蒙蔽,民選政治腐敗,社會兩極分化」。只有「天誅」這些敗類,國家才能復興。

老百姓過得苦,到底有多苦呢?先談大的經濟形勢,一戰後戰爭訂單減少,歐美勢力重回亞洲市場。日本一戰時玩命發展的化學、鋼鐵、紡織、造船等工業沒了優勢,再加上大蕭條的國際氣候,日本經濟處於嚴重的不景氣之中,先後爆發米騷亂和神戶工潮,戰時的統制經濟已經不遠了。

至於提到個體生活質量,精日們肯定沒少看日劇,這個大家肯定是有概念的。望鄉里的阿婆不就是這段時間被弄到南洋賣春的么。

至於什麼造船造飛機啥的,也沒啥可吹的。是的,在東亞絕對是老大。但你費勁扒拉造這麼多又有啥用呢,還比人家老美提前這麼多年就開始省吃儉用的造船,結果人家三兩年就超過了你,還不都在太平洋里老老實實沉著么。


戰前日本可以造航母了


從資本積累的角度來說,日本能在70年內得到物質和技術的進步,到達了和用400 年積累的歐美一樣或是差距不大的程度,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奇蹟,對一個民族,而且是一個人口相當巨大的族群,這實實在在是極端了不起的成就。言歸正題,假如說二戰前的日本在物質和技術的發展程度,做一個橫向比較,他的發展程度,大體和今天國際世界上韓國和最先進的歐美國家的對比。雖然表現強悍,但是差距明顯,卻一直在飛速進步中。。。


戰前日本航母戰鬥群戰力勝過美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支那」是侮辱性辭彙而「印度支那」不是?
你所知道的日本黑幫是什麼樣的?
再苦再累都是應該
怎麼評價小松菜奈?
平價又高品質的面膜有哪些?來試試日本這3種熱銷的面膜!

TAG:日本 | 經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