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說》這部電影好看嗎?

在2017年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的時候,我終於等到了我今年的韓國電影最佳,沒有之一。

好在,我在零劇透的情況下看完了這部電影。

前半部是「鬼怪奶奶學英語」,後半部是「羅玉粉奶奶的美國議會演講」。笑著笑著,就忍不住哭了。

「鬼鄉」和「國際市場」的結合版。

信訪室的人遇到鬼怪奶奶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的,哈哈哈 注意打電話的妹子的話筒

轉任奉元洞建築綜合信訪室的朴民載主任,在工作第一天就和傳說中的「鬼怪奶奶」正面交鋒了。

鬼怪奶奶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舉報全社區的違法事件的熱血市民。所謂的違法事件,大至違章建築、小至騎摩托車不戴頭盔。經有她舉報的事件,居然有8000多起。除了放假,20多年來每天都得舉報一起。

乍一看不是一個特別討喜的角色,像是一個想要博取關注的市井老奶奶。

學英語去美國,這一處伏筆埋得不動神色

鬼怪奶奶在市場經營著一家小裁縫鋪。除了上訪之外,她唯一熱衷的就是和自己的閨蜜聚會。打扮時髦的閨蜜用流利的英語和別人打電話交流。她羨慕閨蜜的英語水平,閨蜜勸誡著鬼怪奶奶和她一起去美國看一看。

鬼怪奶奶一臉倔強的看著她說:「什麼旅遊,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嗎?」當時我只當作是老年人對國外新世界的嚮往,沒想到 這裡居然是一處伏筆。

一通撥往洛杉磯的漫遊電話,讓她下決心要學英語。於是,除了上訪、做裁縫、閨蜜聚會之外,她又有了新的熱衷之事:學習英語。

零基礎學英語。對於17歲的少年來說已經很坎坷,對於70歲來說 只能是更坎坷。普通的英語培訓班不收她,這個時候 她想到了一個人,她的新晉小冤家——朴民載。

33歲的英語老師,和73歲的學生

奶奶窮追猛打學英語這段,這的是讓我笑了好幾次。最終,擊敗這個凡事講求「原則」的公務員的,只是一頓日常的韓國家常菜,湯飯。他說:「奶奶你和我外婆的歲數差不多,怎麼說呢,奶奶您總是讓我想起了外婆。」

全世界的公務員各有不同,但是有一樣一定是相同的——都是學霸。自己會學,也懂得因材施教。

他沒有像傳統教學那樣的「動爛筆頭」,而是鼓勵奶奶多把話說出來。玩遊戲的時候誰先說韓語誰就輸,去外國人的酒吧找外國人說話5分鐘。最後,甚至和酒吧里的外國人打成了一片。

「我有一個弟弟,小時候分開之後 他去了美國,但是他一句韓語都不會講。想通個電話,但是無法溝通啊。不知道過得好不好,不知道老沒老。身體是否健康,子女們過得如何?想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想學英語。」

又是一個伏筆。沒想到會被一句I』m fine,Thank you and you?擊中淚點。

他說:「我弟弟小的時候,我因為上學的問題,沒能跟家人一起生活。能跟弟弟一起生活是從他步入青春期開始的。我讀完大學之後,剛開始在研究生院留學。 我留學沒多久媽媽就去世了。」

他想說一些心裡話,但從沒開口告訴過任何人,他有他自己的鎧甲和軟肋。於是他用英文開始說:「我急忙趕回來舉行了葬禮,再次離開的時候,根本不了解家裡的情況。因為怕我擔心,父親一直瞞著我。一年之後,父親去世了我才知道。本來,我的夢想是成為建築家,夢想著又一天由我親自來設計雄偉的建築。但現在,您應該也知道,現在只是一個處理有關建築方面信訪的公務員。」

奶奶嘆了口氣:「原來是有過如此悲傷的故事啊。」

他很驚訝:「怎麼?您都聽懂了嗎?」

「沒有,只是聽著你的聲音也能了解。」

真摯的感情交流,不會收到語言的限制,只需要靜靜的感受。

「奶奶,我也要吃煎餅。」

中秋節那天,他帶著弟弟去奶奶家吃飯。賞著圓月、吃著奶奶的拿手菜,弟弟被硬塞了一口鮮魚煎餅 但是卻好像打開了新的宇宙,好像這是這個家本來就應該有的樣子。

她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怪脾氣的鬼怪奶奶了,他直接稱呼她「奶奶」,就好像小時候叫自己的奶奶那樣。

這一幕太美好了,失去父母的兩兄弟和無兒無女的老奶奶,在這個本來應該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日子裡互相彌補了缺失的那一塊。

1943年,滿洲國

我一直希望故事能留在中秋夜的那頓晚餐上,可惜人生就和月亮一樣——會有陰晴圓缺。

奶奶隱藏了半個世紀的秘密還是被發現了。但是沒有她之前所預想到的。那樣殘酷和受盡歧視,相反的 她以一種極其正義的形式出現了——成為日軍對慰安婦道歉的議會證人。

和其他同一主題的電影不一樣,電影大概只花了十分鐘的時間來描述那年慰安婦的故事。

就像奶奶在最後的發言里說的:「我們的要求並不過分,只是需要你們道歉,是要給你們得到寬恕的機會——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一句對不起,說出來真的很難嗎?」

「對不起。」這句話有這麼難嗎?

我們要妥善的保管對那個民族的仇恨,因為他們還沒有認錯。

看到演講稿的時候,眼淚忍不住就流下來了。

出了議會廳,所有的人都來向奶奶表示鼓勵和支持。這時候兩個對議會決定吃反對派的日本人走過來,一臉猙獰的問到:「說吧!你到底想要多少錢!」

一開始覺得這一處的黑化有些太浮誇了,但是後來轉念一想,對於這個尚未懂得認錯的民族,其實也談不上黑化。

日本至今沒有謝罪。

她不停的去信訪室舉報,是為了幫助周邊的街坊鄰居。

她努力學英語是,是為了要站在全世界的面前,親口敘述日軍當年的罪行。

她一直沒有站出來承認慰安婦的身份,是為了數十年前對母親許下的承諾。

老人們的每一個執著,都是有故事的。



推薦閱讀:

你認為中國影片需要國產保護月來保護嗎?
《讓子彈飛》的結局是什麼?
《路邊野餐》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如何評價郭富城主演的電影《破局》?
《老炮兒》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