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我們平時表達、思考、解決問題的時候,可能會無意識地用到金字塔原理。但有時候又會忘記使用金字塔原理去思考,主要原因是沒有把思考流程標準化。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就將表達、思考、解決問題的邏輯標準化了。仔細研讀,收穫頗豐。
金字塔原理內容概括
1.表達的邏輯
為什麼要用金字塔結構
表達的目的是讓讀者理解內容,而使用金字塔原理表達思想,可以提高讀者的理解效率。
人類大腦在理解內容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將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組織在一起。將讀到的思想進行歸類分組和總結概括,以便記住。
金字塔原理組織的內容,正好符合讀者理解和記憶思想的習慣。
金字塔內部結構
縱向關係:自上而下,結論先行。上一層的思想必須是下一層思想的概括總結或者是下一層思想的結論。讀者先看到結論,再去閱讀細節,符合讀者閱讀習慣。
橫向關係:橫向各思想之間有兩種關係,即演繹關係和歸納關係。演繹關係是從因到果,推理層層遞進,推理的結論就是上一層級思想;歸納關係是子思想之間有共性,上一層級思想就是對子思想的概括總結,或者說可以用一個名詞進行歸納。
如何構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金字塔結構
1.提出主題思想
2.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
想清楚要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3.寫序言:背景-衝突-疑問-回答
背景是問題產生的前提條件,衝突是背景中發生了哪些能使讀者產生疑問的「衝突」,疑問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回答就是主題思想。
4.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疑問、回答式對話,就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結構。從上一層思想到下一層思想。
5.對受眾的新疑問,重複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思想慢慢開展,層級慢慢豐富。
自下而上法:
如果沒有確定要討論的主題思想,可以向下移動一個層次,從關鍵句層次下手。
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3.得出結論
2.思考的邏輯
構建金字塔的過程是:確定主題、回答主要疑問>>想好序言>>提出中心思想和關鍵句要點>>在關鍵句要點下展開討論。思考的邏輯,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理清關鍵句下的論述邏輯。
應用邏輯順序
金字塔原理第二條規則規定,所有列入同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具有某種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在按照時間順序組織的思想組中,需要按照採取行動的順序依次表述達到某一結果必須要採取的行動。當步驟較多時,還需要將步驟分組,一般超過7個就要進行分組。
結構順序:結構順序就是當你使用示意圖、地圖、圖畫或照片想像某事務時的順序,如組織結構圖、關鍵成功要素示意圖等。
結構順序中,分組後的各部分需要符合MECE原則:1.各部分之間相互獨立,相互排斥,沒有重疊;2.所有部分完全窮盡,沒有遺漏。
程度順序:也稱重要性順序。是對一組因為具有某種共同特點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務時所採用的順序。在每組中,根據各個問題具有該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該特性的問題排在第一位,按照先重要後次要的順序排列。
概括各組思想
位於金字塔結構每一個層次上的思想,都必須是對其下面一個層次思想的提煉、概括。
如果是自下而上構建金字塔,那就需要思考概括各分組的思想。
概括行動性思想(介紹採取的行動、行為、步驟、流程),應該要說明採取行動後取得的結果(效果、目標)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紹背景、信息等)時,應該說明這些思想具有「共同的含義」
3.解決問題的邏輯
解決問題的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解決問題流程
界定問題
界定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界定問題可以採用連續分析法。
1.是否有/是否可能有問題(或機會)?
判斷是否有問題,需要對比期望結果和非期望結果。一般來說,如果期望結果低於非期望結果,則說明存在問題。
2.問題在哪裡?
尋找問題的位置,需要從背景入手。
3.為什麼存在?
尋找問題的原因,尋找流程上或者結構中潛在的問題。
4.我們能做什麼?
其實就是根據問題,羅列可能的解決方案。
5.我們應該做什麼?
根據所有羅列的解決方案,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方案去執行。
結構化分析問題
結構化分析問題,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分析問題流程
分析問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各種可能的原因。
收集信息,需要在鎖定的問題所涉及的背景範圍內,進行收集。
描述發現,其實是儘可能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原因有三種方法:呈現有形結構、尋找因果關係、歸類分組。
呈現有形結構:需要畫一幅系統的現況或理想狀況的圖,幫助決定是否要回答這些問題,並找到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尋找因果關係:尋找具有因果關係的要素、行為或任務,得出結果。
歸類分組:將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分類,前提是這種預先的分類有助於綜合分析各種事實。
歸類分組中的要素,需要遵循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01-植入臨界知識的「晶元」|成甲《好好學習》
※冰河
※《大思想》(公方彬)
※bot006.《考古學十八講》丨唯深刻了解,方有評論之權
※那些讓我震撼的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