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父母教育的影響(三):教育方式
作者簡介
許標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12年心理學學習
超過3000小時心理諮詢經驗
超過1000名青少年教育輔導經驗
出版家庭教育著作《父母不知道的教育》
除了原生家庭父母角色,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是影響孩子教育的重要因素。
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方式的源頭和參照學習的標準,所有家庭中父母「無師自通「的教育方式都是來原生家庭的學習,學習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通常與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相同或相反。
相同型
我們從事一份工作,一般都會有崗前培訓。但對於父母教育,自成為父母那一刻開始,父母的角色就天然存在,教育的職責亦開始相伴而生。對於如何做父母,如何開展對孩子的教育,父母並沒有經過培訓。父母可能唯一接觸過並且十分熟悉的如何教育孩子的途徑就是——自己從小如何接受父母的教育。
父母在自身原生家庭接受過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學習教育的源頭。大多數父母都是採用自己受過的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小時候我爸媽也是這樣教育我的,怎麼現在的孩子就這麼難管?潛台詞就是:我用同樣的方式教育我的孩子為什麼就不管用了呢?
有很多的父母,總是在重複無效的教育方式,比如簡單的打罵、批評、說教,明知道這麼做了之後,並不會達到教育效果,卻仍在不停重複使用。父母可能經常會說:我也不知道用什麼其他方式教育孩子。真是這樣嗎?真是因為父母沒有更好的教育方式,所以在重複使用無效的教育嗎?
未必!
如果父母能夠帶著抽絲剝繭的態度去詢問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多問自己幾個問什麼,也許就會發現:
這種無效的重複背後,很可能是在重複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教育方式——因為自己一直是這麼被教育的!
有位媽媽,自己非常清楚對孩子「耳提面命」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看來就是說教、嘮叨、啰嗦,根本沒聽進去,每次面對孩子時,也會提醒自己不要說教,要換種方式,希望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可當真正面對孩子時,一開始還交流很好,說著說著就變成說教,孩子不耐煩,媽媽覺得孩子不聽從管教,於是變成爭執,或者是孩子以沉默對抗。
這位媽媽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後,發現原來自己的媽媽,小時候也總是喜歡對自己嘮叨,雖然自己也很煩,還發誓長大後一定不會用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沒想到潛移默化,自己仍然變成了和自己的媽媽一樣嘮叨的媽媽!這就是原生家庭對人不知不覺的強大影響——即使原生家庭帶來的是不快樂的記憶,但仍會使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重複原生家庭的模式,因為原生家庭的模式是自己很熟悉的!
熟悉帶來安全感,即使不快樂,總好過陌生帶來的危險和恐懼!
相反型
相反型通常出現在存在問題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多採用忽視、打罵、批評、指責等消極的教育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較多的不滿,成長過程有很多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心裡會形成自己對理想中的父母教育方式的期望,也會在心裡暗暗下肯定決心,等自己將來成為父母后,要用期望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等到自己真正成為父母后,教育孩子時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同樣的父母對待,不要讓孩子和自己有一樣的童年經歷,從而在教育孩子時,使用與自己原生家庭的父母教育方式相反的教育——父母自身原生家庭的父母教育方式,為父母的教育提供了一個反面參照標準。
不少父母,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很多的物質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對待自己的孩子就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有些父母,小時候得到父母的表揚和鼓勵比較少,對待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斷表揚,甚至可能出現不切實際的表揚;有些父母,小時候自己父母陪伴比較少,對待自己的孩子幾乎想要所有時間都陪伴孩子,哪怕孩子感到的是已經成為束縛……
父母成長的原生家庭對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壞,重要的是,父母學會認識到原生家庭教育方式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避免其中不好的影響繼續傳遞到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
購書可在亞馬遜、噹噹網、京東、豆瓣閱讀、多看閱讀等各大電子書平台購買。
推薦閱讀:
※如何讓父母理解並接受我的想法?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自私?—只有知識沒有德教,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自私
※被姐姐教訓打屁股是怎樣的經歷?
※趙麗穎的成功離不開這兩個品質!趕緊看看自己的孩子具備嗎?
※孩子為什麼不孝順的7個原因,字字戳心!現在轉變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