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修習必知的四大法則

如果覺知要在正確的通道流動並散布到全身各處,體式就必須處於正確的姿勢中。——B.K.S.Iyengar

在《艾揚格瑜伽精進習練指南》一書中,艾揚格大師提到:「我想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在練習中連接身、心和靈魂。他們認為體式就像一種意動的活動,還說體式像任何其他體育鍛煉一樣有益身體。但他們卻無法解釋體式如何做到與智性連接,來點燃並約束意識,從而達到靈魂。體式不僅是以意動的活動為主,而且是由認知、精神、智性和靈魂各方面組成。因此,練習者在練習體式和呼吸控制時必須連接和協調身體所有的五鞘。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瑜伽。」


那麼在瑜伽的修習中要有哪些正確的方法呢?

方法1:你得全神貫注,以虔誠、奉獻、專註的心習練姿勢;方法應誠實,表現應該誠實。演練姿勢時,必須知道身體是否接受了心的挑戰,或心是否接受了身體的挑戰?你的身體實際感受到姿勢嗎?還是因為書上說這個姿勢對身體有某某功效,所以你就照做?你是受到書本的影響,一心追尋別人寫出來的經驗?還是演練時你用清純時的心,根據自己的體驗對姿勢有了新見解?

方法2:你得有十足的信心、勇氣、決心、覺知和專註。當頭腦、身體和心有了這些質地,你的姿勢就會做得很好。體式必須用光和美供奉演練者整體的身、心、靈。這是用身體來做靈性的修鍊。

Asana(體式)是姿勢( posture)的意思,是身、心、靈在統一狀態中安置身體的藝術。姿勢有兩種層面:一是「做姿勢」( posing),一是「反思姿勢」( reposing)。「做姿勢」是動作;當做出某個體式時,四肢和身體擺在固定的位置,叫姿勢(pose)。「反思姿勢」是指反省、思考做出來的姿勢,重新思考以及重新調整姿勢,使得四肢和身體依適當的順序安置在位置上,並且感覺安適、舒緩,心能體驗到骨骼、關節、肌肉、纖維、細胞的寧靜與安穩。

方法3:通過反思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在努力,心是否專註,身體的哪個部位心沒有洞察到,我們讓心和身體做相同的伸展。當身體在收縮或伸展之際,智覺也跟著收縮、伸展而到達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就是所謂的「反思姿勢」,這是靈敏力。當這種靈敏力均勻地觸及身、心、靈,我們就處在冥想禪定的狀態,身和心,心和靈之間的二元對立就消失或粉碎了。

體式的結構不能改變,因為每一種體式本身就是藝術。你得精算、解析每一種體式,這樣才能帶出並呈現出體式的真正樣子。身體的重量要平均分布於肌肉、骨骼、心和智。拮抗力和動作要調和。

方法4:一般人以為習者是主體,體式是客體,但應以體式為主體,習者為客體;如此,習者、工具(身體)和體式三者遲早會成為一體要研究體式的形體。它可能是三角形、圓形、拱形、橢圓形、直線或對角。注意觀察所有這些重點,在這些範圍里研究、演練,如此身體會呈現出體式原本的美妙。就像切割精美的鑽石,身體的關節、骨骼如同寶石,也要切磋、琢磨,以合乎體式的精細架構。整個身體的感官智、意識以及真我,都參與這個過程。我們不應該調整體式來適合自己的身體結構,而是琢磨身體以合乎體式,這樣體式才會有正確的身體、生理、心理智覺、心靈的質地。

帕坦伽利說,當正確演練出體式時,身與心、心與靈之間的二元對立就消失了。這就是在姿勢中反思姿勢,在動作中深思、反省。以這種方式做出體式,有記憶和智覺的身體細胞得以保持健康。通過精確的練習,細胞維持健康,生理就變得健康,心就更接近靈魂。這是體式的功效。應該以這種方式來演練體式,讓心不執著於身,並邁向靈魂的光明,如此習者可安住於靈魂之中。

* 部分文稿摘自《瑜伽之樹》

推薦閱讀:

TAG:瑜伽學習 | 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