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法棍歷史,解密法棍花式吃法!
小時候看外國電影,總能看到主人公抱著裝有法棍、新鮮水果蔬菜的紙袋在人行道上漫步的場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就是對法棍的第一印象!
同樣作為美食大國的法國從來不會缺乏精緻的美食,然而,鵝肝、蝸牛、紅酒牛肉這些我們最耳熟能詳的法國料理卻不能算是當地的主食。相反的,法棍這種在很多人眼裡干硬難嚼的麵包才是法國人的家庭必備。
法棍 Baguette
這根長長的麵包已然成為
法國一種傳統文化的標誌
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有人說是從19世紀中期
奧地利維也納的
麵包工藝演變而來的
也有人說是拿破崙軍隊
里的廚師為了方便士兵
行軍時攜帶發明的
其實早在路易十四時期,法棍就被麵包師開始製作,儘管那時候還沒有一個專門的單詞用來描述這種長棍形的麵包,它們也並不受歡迎。而後來,法棍的命運就被兩條法律改變了。
法律1:「 麵包師在晚上十點至早上四點間不允許工作。」
20世紀初期,法國掀起了一系列的工人運動,法國工人聯盟也隨之成立。經過十幾年的鬥爭,終於在1919年開始起草勞動法案,旨在於保護工人階級。該法案中明確規定。
「不得僱傭19周歲以下的女子在夜間工作」
「屠夫不得在夜間工作」
「晚上十點至早上四點間不允許工作」
這條法律於1920年10月正式在法國實行,隨之而來的是手足無措的麵包師們。因為當時早餐普遍主流的法國圓麵包體積較大,需要長時間的醒發和烤制,四點前不能工作的話,那早上賣啥呢?
(這個圓圓的大塊頭要花很長的時間去製作)
於是長棍形的法式麵包就頂替了傳統圓麵包,發酵和烤制的時間都比原來縮短了,而且形狀也更容易攜帶—夾在腋下就可以了,根本不怕掉啊!還解放了雙手!長棍形的麵包從此就有了法棍這個專屬的名字,受到法國人民的熱烈喜愛。
(夾根法棍,上班去嘍!)
法律二:「 法棍只能採用基礎麵糰製作,直徑在5-6厘米,長度65厘米左右,標準重量為250克。」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可是法國法律中對於法棍這個食物的規定,換而言之,不符合這個規定的就不能被稱作標準法棍。法律還對法棍「基礎麵糰」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指只有麵粉、水、酵母和鹽這四種原料組成。
製作法棍的麵粉也是有明確規定的,一般使用的都是T55,也有使用T65,對應的酵母、水和鹽的比例因為麵粉的不同要進行調整。數字代表了麵粉中灰粉的含量,即加水揉面後能夠產生的麵筋。數字高的麵粉適合製作麵包,數字低的更適合做口感鬆軟的蛋糕。
最常見的製作法式麵包的麵粉T55
到了現代,法棍早已經走出了法國,變成了世界各地人們喜愛的一種食物。那麼問題來了,肯定會有很多同學說,法棍那麼硬我不喜歡吃,你說再多我也不感興趣。
今天就給那些不愛法棍的人
秀一波法棍的花式吃法!
1.開放式三明治
法棍切片後直接放上喜歡的食物,菜肉水果蛋奶,乳酪總之隨意。這個吃法旨在充分利用冰箱各種零碎食材,消滅廚餘。除去啃麵包來說這也是一大簡便吃法了。
2.烤芝士法棍厚片
塗抹型奶油乳酪抹在法棍切片上,撒粗粒砂糖,200°C烤制10分鐘。
3,烤蒜香法棍切片
黃油融化刷在法棍切片上,撒蔥末蒜末,200°烤10分鐘。
4,法棍沙拉
法棍切丁和蔬菜水果拌成沙拉~
推薦閱讀:
※你好,世界丨人間有味是法棍
※法棍是硬的時候好吃還是軟了好吃呢?
※世界的經典麵包
※法理討論,為了追求結果正義,檢方是不是應該加重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