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火星,這是西藏阿里的扎達秘境

不到扎達,算不得到過阿里。即便新藏線上有如此多的雪山草原,聖湖美景,但是扎達的奇特與震撼仍能算得上我心中新藏線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至於扎達縣的自駕概況,我認為可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就是土林景觀

600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但從200萬年前開始,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把青藏高原猛的向上做了大幅度抬升,湖水外泄,露出湖底,那些砂層黏土在雨水河流的沖刷下,日漸剝落;再過了約199萬年,這裡才有了部落。

——摘自我的1人1車游中國第二季預告片《起源》配文

這裡的土林跟新疆或甘肅的雅丹有著很大不同,雅丹主要是風蝕性地貌,所以沉積土質受風力切割的影響較大,比較好的一個區別就是,雅丹通常是沿著風向呈島狀分布,而且底部脆弱,沉積層單一,容易坍塌,側面的水平侵蝕紋理也很明顯。

以上照片來自 1人1車游中國第一季 第六章【下】 魔鬼城裡有個坑 ,攝於沙塵暴即將來臨時的雅丹魔鬼城,位於羅布泊以東,甘肅與新疆交匯處

但扎達土林主要是流水侵蝕地貌,沉積層受暴雨侵蝕的影響較大,所以侵蝕紋理也呈縱向葉脈分布,底部粗大,溝壑明顯,而且沉積層厚度較高,土林整體基本是呈錐狀,峰叢狀分布,而且規模極其巨大。

這些道路交通的兩側太過於貧瘠和荒涼,實際上以扎達縣為中心,土林公路(包括鋪裝路和非鋪裝路)有很多條,並向四面八方的小村落延伸。我在扎達縣曾沿著其中一條土路開了很久也不見人煙,不過後來油量不多,擔心沒地方加油,才不得不折返回扎達縣城。

實事求是的講,當我站在高處向下望,是難以完全感受到土林的雄偉與壯觀的,你得要驅車沿著彎彎曲曲的柏油路不停穿梭在密林深處,才能體會到那種山河湖海,滄海桑田的巨大變遷;才會發現自己的每次呼吸都是那麼地微弱以及凝重......以至於這些照片和視頻都顯得過於片面和膚淺,因為它們確實缺少空間的縱深感和時間的厚重感。

第二個就是扎達縣城

扎達縣城真的很小,但是它的基建設施又真的很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像是完全為它而造,而作為通往土林各地轄區的交通樞紐,扎達縣城又確實很重要,所以來這裡住一晚,應該可以算得上是自駕遊覽扎達的最低配置了。

因為扎達這個地方不僅僅只有土林這種自然奇觀那麼簡單,其實當我沿著象泉河往西走,一抬頭就會看到土林崖壁上一個個的洞窟,而這些洞窟,也許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紀。

如果大白胖能將我傳送到那個年代,可能我會在夜晚降臨的崖壁上看到點點燭光,聽到無數佛教徒盤坐在洞窟內,對著象泉河發出詭秘的念經誦佛聲。

而扎達的象泉河流域,曾經誕生過兩大燦爛的人類文明,一個就是公元前4世紀的部落聯盟,古象雄文明,據傳它不僅是藏族苯教的誕生地,也是西藏所有佛法的宗源。

還有一個就是公元9世紀,在吐蕃國瓦解後建立於扎達境內,爾後又神秘蒸發的古格王朝,關於古格王朝的遺址,便是身在扎達不得不去的地方了。

所以第三點,就是古格王朝的遺址了。

古格王朝的遺址在扎達縣城的西邊,距離大約20公里,要是自駕的話可以慢慢晃過去。門票一百,不貴也不便宜,反正來都來了,你還想怎麼地。

躲過牛羊,跟牧民打了聲招呼,路過一個村子,接著往上再走一小段兒彎路,上午11點,我到達了古格王朝的遺址。

古格王朝的前世今生

站在遠處眺望,建立於公元十世紀,卻在300多年前頃刻覆滅的古格王朝都城扎不讓,目前也只是一堆搖搖欲墜的殘垣斷壁,你很難去想像這裡鼎盛時期萬佛朝宗的盛況。

其實對於大多數內地遊客而言,踏足古格遺址這個景點並不像自己心中所期待的那樣絢麗奪目,實際上的觀感則是凄凄慘慘,自己也是懵懵逼逼,因為景區所在地缺少任何的講解和文字宣傳,所以對於藏族文化本就不精通的我們,來到這裡大多也就是摸摸土牆,登高望遠,拍幾張照片,最後絕塵而去。

但是實際上,古格王朝在藏傳佛教的發展生息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若是沒有古格王朝,可能在藏區不會有那麼多的僧侶信徒。

為此我也是查閱了大量的歷史宗教資料想要去歸納和總結,卻發現這信息量太多,這故事是太長太宏大,查到後面我是喝了一口枸杞茶,吐了一口老血,手往藤條椅一拍,仰頭留下一聲嘆息。

我大致

且不準確

且不嚴謹

且不負責任的

歸納和梳理下來

這故事是這樣的

在很早以前,西藏阿里的象泉河流域就誕生了部落,基本這些部落文明分布在岡底斯山脈附近,差不多是今天的獅泉河,扎達,普蘭縣這些水資源豐富,牧草鮮美的地方。(至於扎達為何後來變得如此貧瘠,我沒有去求證,估計是因為過度放牧,植被退化造成的吧)

這些部落在隨後的幾千年發展歷程中,在象泉河流域孵育出了古象雄文明,產生了很牛逼的部落國家——古象雄國。

古象雄國的象雄文明,又孵育出了西藏最原始的宗教,叫做【原始苯教】(實際是一種薩滿教,信仰萬物皆有靈),後來原始苯教在與佛教的爭鬥中,意識到自身理論上的不足,於是由此派生出【雍仲本教】包括了醫學,建築學,語言學,邏輯學,佛學,天文學和哲學......所以苯教以及受佛教影響而派生出的雍仲本教,是西藏一切民族的文化根基;象雄文明也是西藏一切文明的根基。

話說那個時候,西藏的原始居民叫做孟族,後來因為中原戰亂不斷,發羌,迷唐這些羌族部落開始西遷,找了高原的孟族妹紙當老婆,產生了新的部落,後來竟然一啪不可收拾,乾脆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吐蕃】。後來吐蕃把都城北遷到邏些,而邏些,也就是今天的拉薩。

象雄國這邊因為比吐蕃成立的早,所以即使是以游牧為主的部落王國,那姿態自然是要擺得比較高的;吐蕃這邊呢因為地理環境好,所以農牧業都比較發達,再加上君王給力,所以GDP和房地產發展的也很快,幾下就從原始社會升級到了奴隸制社會,對周圍的一些小國也是東討西伐。

但是國力雖好,可面對象雄這個高原老油條那還是要畏懼三分的。

到了後來,吐蕃王松贊干布將王妹嫁給象雄王為妻,自己娶了人家的小公舉,雖然我覺得政治上是有點虧,但要是公主長得好看那也值了,反正那年代,目的也都是為了表面和親結成同盟,背地安插線人暗中打探,這都是套路.......何況,還不知道松妹長啥模樣呢。

嘿嘿~果不其然,松妹一過去,象雄王一瞧,指著松妹的臉大怒:尼瑪!你確定你跟照片上的是同一個人!

松妹拾起地上的照片,嬌嗔道:哎呀,我的歐巴王~女孩子相片不都是要PS才能發朋友圈的嘛,么么噠~

我么你妹啊.....象雄王站起身來,指著松妹手裡的剪刀手自拍照:你再給朕好好看看!你臉哪有這麼瘦?你把身後的雪山都給寡人給P彎了!說罷轉頭對著議事廳一側的大法師說:大法師,你上去瞅瞅,你看你們宗教精神領袖接不接受雪山被掰彎?

大法師把僧袍往後一批,大步上前接過松妹手裡的照片,對著陽光眯著眼一瞧:哦喲~罪過罪過!照片一扔,嘴裡念念有詞,開始給松妹超起度來。

大王~我......

好了!你不要解釋了!你個照騙,寡人今晚是不會翻你牌兒的,你已經被剝奪臨幸權利終身了!

東邊的吐蕃王聽聞自己老妹兒情場失意,象雄王不願意跟老妹同房,生育,並且倆人長期分居。

這可得了!他要是對老妹兒性情冷淡,那就是對我大吐蕃的不滿!

於是立即派知心大哥哥前去象雄給老妹兒表安慰,告訴她感情的事情要慢慢來,先把後宮打理乾淨。誰知道松妹對夫君已經心若死灰,由愛生恨,當場跟使者在湖邊飈起了歌:da象~da象~你的鼻子好長~

使者一聽,心領神會,但是環顧湖邊耳目眾多,不好明示,只能跟松妹擊個掌,表示他知道松妹是在暗示,要其王兄派兵攻打象雄!

使者快馬加鞭奔回吐蕃後,給吐蕃王松贊干布帶去了松妹給的快遞,吐蕃王還以為是象雄國的土特產,誰知開箱一看,居然是一張頭巾和30粒綠松石!

老妹兒應該知道,作為王的自己是不會缺金銀珠寶的,那送我頭巾與綠松石又是為何故?

通過使者的前後講述,松贊干布才明白,老妹兒是讓他帶上頭巾,配上寶石,揮師向西,攻打象雄!

三年之後,象雄國覆滅,吐蕃王松贊干布一統青藏高原,成為真正的開國之君,而古象雄雖然飛灰湮滅,但是象雄文化的精粹【原始苯教】卻得以在吐蕃淵源流傳,而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吐蕃的發展。

公元七世紀,一統高原後的吐蕃飛速發展,松贊干布逐漸意識到【原始苯教】逐漸不適應當時的社會生產,因為【原始苯教】信仰萬物有靈,所以常常需要大量牲畜乃至活人進行祭祀;一個巫師病了,單牛就要殺個一百頭,對社會生產不利;並且大法師還強調部落神,地域神,有那麼多神對王室的權利實在是種威脅,那這不就是在給你大法師打工么......咋辦呢?直接取締絕逼會被眾人推翻。

時值佛教傳入西藏,所以松贊干布看到了契機,於是至此後的幾百年,佛教和苯教在吐蕃爭執不斷,但也在相互吸取和相互影響,於是在此過程里,派生出了【雍仲本教】與【藏傳佛教】,而在這之後,吐蕃王室開始大力推行【藏傳佛教】。

但吐蕃王朝到了朗達瑪這一代,可能是生來暴戾不知感恩,也可能是政教內部爭鬥愈發激烈,發生了西藏佛教史上最沉重的事件,也是西藏佛學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滅法事件。

寺院被封禁,破壞;僧人被殺害,驅逐或還俗;據傳大昭寺被改為屠宰場,小昭寺被改為牛圈......

滅法事件的發生也直接導致了吐蕃王朝平民的起義,朗達瑪被刺殺,王室被分裂,至此橫霸中亞,盛極一時的吐蕃王朝徹底崩潰,西藏重回到了藩王割據時代。

不過王室的一支後裔在動亂之時逃到了西藏阿里,當時的地方勢力把女兒嫁給了吐蕃的王孫,並在阿里立他為王,在晚年彌留之際,他將阿里的領域分封給了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去了今天克什米爾一代,發展出了今天的拉達克王國;

次子去了布讓後併入古格;

幼子德祖袞佔據象雄地區,成立了古格王國。

那時候的滅法事件對西藏佛教的影響還在持續陣痛期,僧侶們逃的逃,散的散,大多數都往阿里地區轉移;再加上當時的佛教在印度和尼泊爾都受到伊斯蘭教的排擠和打壓,政權也都紛紛更改國教,所以阿里地區成為了佛教最後的庇護所。

而古格的立國之本也深受其影響,所以不知是出於統治需要,還是深知滅法亡國的教訓,當時的古格王朝大力弘法,甚至選派青年到克什米爾學習佛教。

至此,古格作為佛教聖地並開始持續恢復佛教在西藏的點點生機,13-15世紀,是古格王朝經濟,佛教,文化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16世紀,古格進入了全面繁榮昌盛的年代。

「我們在扎布讓逗留期間看到來自中國內地的200多商人,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包括生絲、陶瓷、茶葉等。」弗朗西斯科·阿則維多神父也說過:「克什米爾、拉合爾和印度的商人們把他們的服裝、珊瑚、琥珀販賣到這裡,而這裡的羊毛是世界上最纖細、最珍貴的,許多外國人都圍著生命危險來到這個王國購買羊毛」。

——安奪德神父《發現大震旦及西藏王國》書信

葡萄牙有個叫安奪德的神父,篤定的認為神秘的西藏有大量的教友,於是在1624年,他通過印度開始翻越喜馬拉雅山脈,花了尼瑪四個月時間,到達了西藏扎達的古格王朝(我覺得他是蠻拼的),成為第一位進入西藏的西方傳教士,同時也留下了大量書稿描述。

而這個人,也成為了古格崩潰路上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

當安奪德神父到達古格的時候,古格王朝正面臨內憂外患:外有鄰邦以及拉達克軍團的騷擾,內有世俗權貴和僧侶集團的鬥爭,這種鬥爭,在僧侶集團突然大規模招納信徒時到達頂峰。

那時候由於外部侵擾不斷,所以國王也急啊,據說鼎盛時期能達到10萬人的古格王朝竟然招不到2000人馬,因為大部分青壯年都出家為僧了,還打個啥?出去送么?

所以翻越喜馬拉雅,千里迢迢趕來傳教的安奪德神父之於古格國王的意義,不下於當年佛教入藏,對於吐蕃王松贊干布的意義。

「我告訴他,為達此目的,我歷盡艱辛來到他的宮廷,核實我所聽到的關於他是基督教徒和關於他和他的人民奉行真正的耶穌教律的消息。如果國王允許,我願意隨時向他指明他們宗教的錯誤所在。我還告訴他,正是由於國王拯救靈魂的願望,我才遠離祖國,告別兄弟朋友,不辭千辛萬苦來到這裡的,所以我希望他利用上帝恩賜給他的機會。在過去的歲月里,上帝沒有把這樣的機會賜給他的先輩,因此希望國王不辜負上帝賜予他的恩典。」

——安奪德神父《發現大震旦及西藏王國》書信

很戲劇性又很必然性的,這位安奪德神父受到了古格王室最頂級的接待,並且被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和傳教自由,甚至連當時的國王也在他的宮殿之上修建了天主教堂;在他出征之前,也把喇嘛首領的念經祈福換成了傳教士的宗教洗禮,並虔誠的親吻聖經......

但我猜測,國王以及王室之所以如此擁護傳教士,其實還是希望引入其他宗教來抑制和排擠古格所在地的宗教勢力。

而與此同時,國王也不斷安排傳教士與喇嘛的辯論,並以此譏諷古格的藏傳佛教勢力;安奪德也在古格的傳教期間,記錄下了當時許多寶貴的實地考察資料。

而關於古格王朝的這些歷史人文資料,西方的確比我們了解的更多。

如果人們得到的消息是正確的,那麼,西藏的領土應該是廣闊的,似乎還是很好的可耕土壤,那裡水源豐富,我們還看到那裡盛產小麥、水稻,還有葡萄、桃等水果,我們在上面提到這些。

然而,我們所到的西藏首府卻是一片非常貧瘠的土地,它是從印度進入西藏後第一個城市,那裡只產少量小麥,因為城郊的部分土地可以引河水澆灌。

那裡牲口很多,有綿羊、山羊和馬,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那裡沒有白糖,也不產水果、蔬菜和豆角,更沒有家禽。

很多東西都是外地提供的,所以那裡既不缺肉,也不缺麥子、稻穀和奶油。

他們穿一種用粗毛線織成的外套,男男女女都穿一種用類似的毛織物做成的長筒襪,就像高筒靴一樣。女人頭上不戴任何東西,頭髮上抹了許多油,並梳成小辮,小辮沿著兩肩下垂,一直拖到腰帶那裡。無論男女,都喜歡戴琥珀或珊瑚項鏈,項鏈一直垂到腦前,額前正中吊著一串綠石塊,他們叫它藍寶石,有一些這樣的寶石很珍貴。

他們吃生肉或經沸水稍燙過的肉,吃小麥炒麵,但蔬菜一般都是煮熟了才吃。他們有常年儲藏蔬菜的本事,夏天是他們收穫蔬菜的季節,他們把蔬菜放在家裡背陰的地方晾乾,然後儲存起來,吃前只需放在水裡泡半天,蔬菜就會像剛收穫時那樣新鮮。如果您有機會到那裡就餐,一定會吃得很不錯。

他們有個習慣,那就是無禮品不探望親友,哪怕是寄送一封信,也不能忘了帶禮物,否則就會被人看成粗野無禮。但接待的人必須每次都像招待貴賓那樣,招待客人吃喝。

——安奪德神父《發現大震旦及西藏王國》書信

註:

1:當時西方對西藏的認知完全停留在想像階段,我查詢到的信息還包括,他們認為西藏存在大量的黃金,而這些黃金都來自於一種山區會收集金沙的螞蟻。(裡面還能看出一點對統治階級的暗示~)

2:當初到西藏的安奪德看到規模宏大的古格王朝時,誤以為它是西藏的首府。(不過我還是覺得這是他對教廷祈求更多支持的託辭)

整個古格王朝包含都城札布讓,以及散布在札布讓附近的衛星城。

而整個都城是依山而建,自上而下按照階級劃分成三層,規模十分宏大:

最頂層,也就是遠處的山頂,是古格國王所在的宮殿以及議事廳等建築,通過挖空山體修建隧道與下面連通;

最底層和離山體稍遠的區域是奴隸和百姓的居所,基本都是鑿洞而居,有些洞窟相當簡單,只能容納一個人修行;而有些洞窟就更加的功能化,甚至有羊圈,客廳,廚房和卧室......不過他們大都相當的低矮,需要勾著身子才能鑽進去。

在有些洞窟裡面還能明顯看到生火煙熏的痕迹,四周的牆壁上鑿有儲物格,洞口上方也留有出煙口。

而上圖的這個洞窟較小,顯然不是用來居住的,我揣測是用來當做閉關修行,或者儲藏物料,充當羊圈使用的。

通過山腳下的大門,再拾階而上,便是古格王朝山體的山麓部分,這裡就是僧侶權貴階級的住所,以及眾多的廟宇廢墟。

下圖的這棟建築我就不太能猜透它在幾百年前是什麼模樣了,本來以為是個三層閣樓,但是左側立面又有一個「L」型的乾淨切面,看底層像是儲藏食物或糧草的地窖......嗯......不知道是不是軍用的碉樓呢?

算了,我看四下無人,趕緊脫掉了鞋襪.......因為太特么熱了,我得把秋褲脫下來!

下午一點,我靠在這座寺廟的門框上休息,在包里翻出一瓶水,一袋兒餅乾,就著遠方的藍天白雲和下面的土林一起,把午飯給解決了。

吃塊餅乾,仰頭喝口水,往門框上靠一靠,閉上眼再嚼一嚼:嗯.......舒服......

這只是個簡簡單單的午餐,但是當我把手機的揚聲器開啟時,整座古格王朝都瀰漫著音樂,閉著眼,我似乎又重回了古格萬千僧侶,商賈雲集的鼎盛時期。

再往上走,突然出現一棟堅固的石牆......

或許從這個角度更能看得清

在這座土崖上的,就是古格國王的宮殿了,是古格王朝世世代代統治階級居住的地方。從這裡上到宮殿,只有唯一的一條路,那就是通往崖頂的隧道。

所以這條隧道,加上國王通向地下的暗道以及避暑的冬宮,這整個土山其實完全是被掏空的。之所以要這麼設計,完完全全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指的這樣的地形。

但說起這棟尚未完工的石頭建築,和這條通往王室宮殿的神秘隧道,就又不得不提到古格王朝最後的那場腥風血雨了。

古格王朝的血雨腥風

古格王室對於基督教的極度推崇以及狂熱支持,必定會引起僧侶勢力的極大反對,當時的王叔以及王弟對古格國王一再勸阻,說你咋胳臂往外拐呢?不是說好的和諧古格么?

結果並沒有什麼卵用......爾後由王弟出面將國王和他十四歲的兒子請到寺廟聽經兩個多月。

安奪德神父得到這消息後相當不安,怕國王被眾人勸回去,那他嗶嗶這麼久不是白費了?

隨後他多次前往寺廟勸說,而且和喇嘛正面展開辯論,他講他的三位一體,喇嘛說自己的佛法三寶......但這兩個宗教觀點完全不同,沒有辯論的基礎:我說回鍋肉蓋澆飯是蓋澆之王,你偏要跟我嗶嗶煎牛排才是人吃的東西.......最後,古格國王分裂了,向安奪德神父保證,以後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跟他商量,再作出決定——至此,神父升級了,成了國王的高級顧問。

僧侶勢力見勸說國王無望,隨即開始大規模招納僧人,據記載,1626年的其中一天,就招募了120個平民為僧人.......這件事徹底激怒了古格國王,覺得我要徵兵打敵人,你偏要把士兵變僧人,僧人不殺生,你叫我拿什麼來抵抗外敵?

與其苟延殘喘,老王我不如跟你縱情燃燒!

於是古格王沒收了王弟(喇嘛首領)的土地和收入,對一些高級僧人進行了迫害;派遣軍官,替代地方喇嘛的權利,就差再來一次滅法運動了。

王弟雖然是喇嘛首領,但畢竟是王弟:你收了我的土地斷了我的糧,現在還要滅我根基!

好了,這下舒服了,那大家就一起幹事業好了!

於是1630年,王弟趁著古格國王生病,串通民眾百姓和軍官發動大規模暴動;請求拉達克國王森格郎吉支援,拉達克那邊國王一聽:我去!終於可以雪恥了!巴適!

馬上派遣軍隊趕來,在裡應外合之下成功包圍了古格王朝,這一圍攻.......就是一個月,因為他們攻不上來,這其中原因,一是因為這條萬夫莫開的隧道;二是因為地宮暗道里儲備了大量的糧食,並且直接能取到水源。

拉達克國王一看,古格王在上面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行!

於是開始強迫俘虜和民眾壘石塊,修塔樓,打算壘到王宮那麼高後,跳過去就打臉.......但實際上扎達這個地方並不產石頭,都是黃土,所以石頭要從很遠的地方開採搬運過來,所以這工程量也不是一般的大。

誠如我們的朋友圈一樣,越是缺什麼就越是炫耀什麼......所以古格國王裝得無所謂,我們不一樣,但其實也是知道這樣乾耗著不是什麼辦法,畢竟也是大勢已去。

於是在王弟和拉達克國王的誘騙之下,主動求和,走下王宮,當場被坑被活捉。

殘餘軍隊得知古格王被騙後,奮起反擊,然而未果,古格王最後還是被送往拉達克的地牢之中了。

所以,在輝煌了700多年,世襲了16個國王的古格都城山頂上,最終只剩下了這些正在逐漸消逝的殘垣斷壁,和億萬年不曾改變的藍天白雲。

至於古格國王的結局,其實有三種傳說:

第一:古格國王看到拉達克軍隊逼迫百姓修築石樓,民不聊生,望古格大勢已去,隨即跳下山崖,悲憤而死。

第二:古格國王被擒住之後,當即被王弟下令斬殺。

第三:古格國王求和未果,當場被活捉,並與家眷一起被拉達克軍隊帶回了拉達克列城.......

至於最後的下場,有個說法是,古格國王並沒有被拉達克國王殺死,而是一直被軟禁在列城,但仍然在繁衍子嗣後裔。

嗯......我可能比較願意相信第三種可能吧,畢竟王弟是出家人,不會當著民眾和佛教徒的面殺死兄長,這樣做是有違佛法的。至於第一種嘛.....雖然很有畫面感,但覺得太電影主旋律了,所以我還是願意相信他去了親戚拉達克家吧。

逃不了的藏屍洞

藏屍洞在古格遺址的北面偏東一點,位於河谷崖壁上,那裡有棧道可以直接走過去,離古格遺址500米左右。

藏屍洞是近代才被發現的,而在此之前一直是處於封閉的狀態,若不是有人鑿開,估計裡面層層疊疊的無頭乾屍永遠見不到天日。

而關於藏屍洞的來龍去脈和歷史考證......我查不到任何有證據的線索或者有價值的記錄信息。

所以這個所謂的藏屍洞,可能倒真是個未解之謎。

藏屍洞就位於古格遺址右側的河岸上,從衛星圖上來看,這條河應該來自上游的一個泉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2015年的8月30號以及之前的衛星圖都表明,這裡曾經盛滿了河水,但是我到的時候卻只有一點點涓涓細流。

從河床上的植被就能看出,水位已經很久不曾上漲過。

這玩意叫沙棘,我在南方倒是沒見過真身,摘下一顆吃吃酸死個人

沿著棧道繼續往前走,發現有一段石階修在崖壁上,石階的盡頭是個一米多高的洞窟。我當時愣了一愣,心想,估計這裡就是藏屍洞了!

我對藏屍洞倒是毫無畏懼,只是這來自400年前的味道,我勒個去........實在是記憶猶新。

它並不是那種屍體高度腐爛的刺鼻味道,也不是那種冰冷的充滿消毒水的味道......我在洞口品了半天算是品出了一些門道:像是那種牛骨被剃肉後塗上酥油,放到陽光底下暴晒十天的味道!

雖然我沒聞過,但我覺得應該就是這種配方。

這藏屍洞一直是古格王朝遺址的一個謎團,據傳當年被發現的時候,裡面大致有三十具屍體,最裡面的是喇嘛,靠洞口的有平民,婦女甚至兒童的屍骨,這所有屍體都沒有頭顱,只發現過兩片下顎骨。

本來有個說法稱:他們是被砍掉首級之後被施暴者藏身於此,要是這樣的話,那就肯定與當年拉達克入侵古格有關。一個是說,這些屍骨源自百姓和誓死頑抗的士兵;二是說,他們來自於古格慘遭殺害的王室成員。

推論上倒是站得住腳,但是有個值得玩味的地方:在這些層層屍骨之間還有髮辮。那就意味著他們被拋屍至此的時候是有頭顱的,但是藏屍洞里卻只有髮辮沒有頭骨,所以說頭顱是之後才被砍下的。

至於這些失蹤的頭顱最終去了哪裡,考古學家沒找到,探險家們也沒發現,問我自己更是一問三不知,可能清楚明白的,就只有當年的拉達克軍隊,和這片曾經充斥著血腥味和慘叫聲的河谷了......

其實當我看到這些塵封已久的屍骨,了解到古格曾經的輝煌與崩潰,是何其幸運能誕生到這個和平年代,只要小命尚在,很多慾望都能滿足或者重頭再來,反正其他的,都能放個小板凳坐下慢慢談。

回到大台地

離開古格遺址的時候已是日落時分,我跌跌撞撞地不知道該去哪裡,是回縣城還是繼續駛向遠方?到了後面也沒再多想了,反正既不想回縣城,也不想立即返回新藏線,因為即使返回新藏線我也不知道該睡在什麼地方。

我嘆了口氣,覺得好像每天都在漂泊,每天都在為住哪裡而感到操心。

後來乾脆沿著來時的路往東北方向走,穿過峽谷,繞過土林,海拔開始回升,光線開始變得明朗,車裡的音樂從音響跑出來,在山谷里來回碰撞,感覺整片土林都像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

我將大白胖又開回了那塊大台地,把車裡的音響開到最大,雙手抓住行李架,腿一蹬爬到車頂箱上點了根煙,然後望著土林坐了好久好久。

我說,大白胖......

昂?

今晚我們乾脆就住這裡,你覺得怎樣?

我沒問題啊,但是你要把你身上的味道給我吹乾凈再進來哦~不然不吉利哦~

啥意思?我拉開胸前的拉鏈兒,鼻子湊上去聞了一聞:我靠!身上全是藏屍洞的那股味道!太特么噁心了!

我身子一躍跳下車頂,轉身拉開車門:算了,吃個方便飯壓壓驚吧!

於是那一晚,我並沒有返回縣城,而是直接住在了這塊大台地上.......

本文系《1人1車環遊中國第二季》第十一章,目前仍在持續更新

參考文獻:

1:王輔仁:《西藏佛教史略》,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5-1

2:g.m.托斯卡諾:《魂牽雪域――西藏最早的天主教傳教會》,伍昆明等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7年。

3: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

1人1車環遊中國第二季全程地圖

————————

知乎專欄:一群旅行體驗師,做最會玩的集體專欄。歡迎申請加入體驗師大本營,也歡迎大家投稿。

知乎機構號:KLOOK客路旅行,發現更好玩的世界,預訂獨一無二的旅行體驗。


推薦閱讀:

盛唐與吐蕃(中)

TAG:西藏旅遊 | 西藏歷史 | 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