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實景實述(5)

J.電視、方言與繁體字

電視頻道非常多,有好幾百,包括各種語言的,當然也有幾個專門的粵語台和普通話台。這裡的電視節目幾乎都沒有字幕,台標也不總是出現,你經常不知道你看的是哪個台。即使是新聞節目,畫面信息也比國內少,幾乎沒有滾動字幕。像鳳凰衛視資訊台那樣充分利用屏幕的邊角最大限度提供各類信息是先進的,這裡無論是加拿大台還是美國台都沒有達到。國內的很多影視節目,包括各類題材,幾乎都配有字幕,甚至配有中英文字幕,這裡全都做不到。想要通過字幕學幾句英語,門兒都沒有。倒是粵語台秉承國內的習俗,全都帶字幕,有助於學習粵語,只是對粵語實在沒興趣。英文節目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本土的電視節目很有限。有時播放演唱會等歌曲節目,既不知道唱的歌叫什麼名,也不知道演唱者、作詞作曲都是誰,總之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提供的信息量都很有限。也許增加這些信息量會耗費很大的成本。

不懂鳥語,但是廣播和電視里的簡單對話能聽懂幾句,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同為中國人,他們講的粵語、閩南語等一個詞兒都聽不懂。這裡有大量的中文報紙,全是繁體字。其實方言大行其道並不是先進的產物,早年間交通不便利,廣播電視等媒體不發達,基礎教育落後,造成很多地區的方言自成一體,甚至隔山不同音,這與現代社會的人員交流往來是背道而馳的趨勢。感謝秦始皇統一了文字,不然南腔北調的人們再使用不同的文字,那真就散花兒了。這裡講粵語是主流,源於早期移民大都來自香港,目前這批人已經年老了,但是他們的後代也都講粵語。這些老人不會拼音,有些人也聽不懂普通話。好在近些年北方人逐漸增多,講普通話的群體越來越多了,在任何一所高校里都能聽到北方口音。想當年周總理大力推廣過普通話,因為建國初期開政協會議時,很多領導講方言需要配翻譯。新加坡的總理也推廣過普通話,目前好像沒有哪個領導倡導了。我認為都能講普通話是文明發展的趨勢,也是受教育的標誌,南腔北調肯定不代表先進和發達,不代表受過良好教育。因為方言肯定是小範圍的口口相傳,不可能有專門的教材系統的講解如何發音,不可能領導潮流。以目前的形勢看,加拿大與香港的聯繫要比大陸更緊密頻繁,所以粵語大行其道還真難以轉變。香港的很多法規都是英式的,所以更容易被加拿大接受。

在越來越多的場合聽到純正的北方口音,或者是標準的普通話,感覺很親切。

K.形式與內容

國內有幾個辭彙大家都不陌生,形式主義、走形式、整景兒。這裡的很多方面體現了形式和內容的關係,與國內形成反差,那就是國內太注重形式,而加拿大人更注重內容。以遍布市區各個角落的社區圖書館為例,這些圖書館的建築非常簡樸實用,很多地方就是清水混凝土,沒加任何裝飾,但是裡面的圖書影像資料卻是非常豐富的。社區圖書館的使用率很高,老人到這裡看書看報,小朋友到這裡看圖畫書,做遊戲,年輕的學生也到這裡學習功課。圖書館裡電腦免費使用,複印機投幣使用。所有圖書館全都聯網,有些圖書影像資料可以在網上訂閱,只要任何一家圖書館有這個資料,都可以調閱。幾所著名的大學裡的建築也是如此,很多清水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無論里外均沒有做任何裝飾。有人調侃說國內的圖書館沒有幾本可看的圖書,因為錢都貼在牆面鋪在地面了。這就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在西人的世界裡,小轎車也不追求各種高端配置,以實用為主,西人的家庭裝修也都很樸實,絕沒有國內很多家庭的裝修複雜。這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也就是常說的中國人好面子,講排場,愛攀比,願意整景兒,其實很累。

社區圖書館一樓的少兒區

社區圖書館一樓的少兒區

社區圖書館一樓局部——混凝土樑柱沒有任何裝飾

社區圖書館一樓的期刊雜誌區

一樓的借閱歸還處,全自助式

順便說一下圖書借閱,實在是太簡便了,全自助式。先把你的借閱卡伸到掃描條碼的紅線處掃一下,然後就可以把你要借閱的資料逐本的放在掃描台上,掃描結束後列印一個紙條,上面寫的是歸還日期。歸還更簡單,你只要把資料放到歸還處即可,不需要任何手續。閉館時也有一個對外窗口專門收納歸還的資料,投放進去即可。這種方式是否有漏洞?我想應該有,但是在這樣的誠信社會不需要堵漏洞,也沒有人鑽漏洞,使得這種運行體系幾十年來井然有序。辦借閱卡也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不收取任何費用和押金,你完全可以借大量價值貴重的書不還了,當然你在這個社會裡也就掛了號了,任何大門都不會向你敞開了,基本等同於「過街老鼠」。

社區圖書館二樓一角

社區圖書館二樓一角

社區圖書館外立面,該圖書館還有小劇院,經常舉辦小型聚會

西人不講排場,一個現成的例子就是加拿大的總理官邸沒有空調。歷史上幾任總理試圖裝修官邸都引發抗議,因此迄今仍然連中央空調都沒有。現任總理哈珀曾大呼「夏天吃不消」,而古老的取暖設施也曾把前任總理馬爾羅尼凍個半死。這個例子說明在加拿大公款支出受制約,即使你是總理也不好使。同時也說明西人不講究排場,不認為總理官邸就必須要有空調,哪像我朝很多芝麻官兒的辦公室都是幾進套間,都配大床和浴室,空調根本不值一提。

聖誕是西方最重大的節日,但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和中國的「過年」相提並論,太小巫見大巫了,太毛毛雨了。其實這就是西人的「簡單」。西人過完聖誕迎新年,就開始新的一年了,而我們呢?聖誕也要過,新年也要慶,一直持續到春節,不到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更願意等候到「二月兒龍抬頭」,才逐漸收心考慮新的一年。換句話說,漫長的兩個多月好像做不成什麼事情,因為大家都在「過年」。

L.繁榮指數與社會經濟發展

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機構日前公布2013全球繁榮指數報告,挪威連續5年綜合排名蟬聯第一,瑞士第二,加拿大第三。中國內地綜合排名第51,較去年上升了4個名次。香港排名第19,台灣排名第22。這個排名是由英國獨立機構列格坦研究機構,根據經濟、創業與機會、政府治理、教育、健康、安全、個人自由、社會資本共8個指標,對142個國家進行評估後得出的。

加拿大是橄欖型的社會,普通大眾的生活比較平均化,差異不大。藍領工人收入也不低,辦公室白領收入也不高。只要有工作,一切都OK,沒有工作還有失業救濟。

中國一直追求的目標就是建立四個社會保障體制,簡單的講就是我們的普通老百姓第一能住得起房,第二能看得起病,第三能夠讀得起書,第四能夠養得起老。

但是,加拿大的整體經濟狀況確實不敢恭維。都說受美國影響,美國經濟低迷時,加拿大必受連累,可是美國經濟復甦時,加拿大也不見得好多少。人口太少,政府也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了,所以不斷的在接受移民,因為早就認定了單靠本國的人口增長是杯水車薪。假如新發明出一種比「蘋果」還好十倍的「鴨梨」手機,那麼每個加拿大人都買兩個「鴨梨」,是多少個?如果每五個中國人買一個「鴨梨」,是多少個?也是上億的。加拿大全國人口剛突破3500萬大關,基數太低,幹什麼都費勁。這也是和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存在巨大反差的地方,在國內隨便擺個地攤也能開張,在加拿大肯定是不允許的,就是允許又能如何呢?從早到晚在你的地攤前經過的人數屈指可數,能開張嗎?一切都要按照這裡的規矩,任何異想天開都是要碰壁的。很多老移民對加拿大經濟的總結就是:要想掙大錢是絕不可能的,要想餓死也是不容易的。這可能就是橄欖型、平均化社會的特點。伴隨著這個特點,衍生出整個社會的各種優點和缺點。國內也是一樣,人口基數龐大,同樣衍生出各種優點和缺點。

(待續)


推薦閱讀:

多倫多實景實述(3)

TAG:加拿大 | 多倫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