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新媒體、新科技帶來感官刺激的新事物,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考慮?

關於新媒體、新科技帶來的感官刺激,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考慮?

關於遊戲機與遊戲,手機與微信,電視與電視節目,電影院與電影……這些關係其實值得重新認識一下。

有點牽強的羅列,不是很準確,只是想要這樣表述,讓大家能夠換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

這裡涉及到幾個問題:

1.電視節目、電影、遊戲、交流是否是萬惡的?是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如果能夠承認這四個事物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那麼就應該正常的對待它們,而為什麼會讓我們對此如此的畏懼和提防?

3.癥結的根源在於社會的道德文化的缺失!

功利的商業社會,逐利的本質讓每個事物都在考慮利益,考慮如何徹底的調動用戶的興趣和癮頭,來吸引住用戶,使之沉迷其中,而達到其商業的目的。這裡缺失了社會公共治理的均衡,沒有考慮社會的秩序,考慮孩子的成長,考慮教育的底線。

文化的淺薄和缺失,孩子之間為什麼會聊這些,因為沒有別的可聊。在家庭中,在學校中,在社會中,孩子一天到晚的只能接觸學習,各種各樣的學習,只是學習任務,只是枯燥的考試,所以,學習是無趣的,而聊天需要的是聊開心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想聊學習。再者,孩子沒有一個好的氛圍,能夠讓他們去討論好的話題,有意義的話題,有趣味有品位的話題,而只能淺薄的交流感官上有刺激的話題,現在還是遊戲上的事情,將來還不知道是什麼話題呢?!(這個我更感到擔憂!西方社會以及國內的這個問題非常嚴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商業社會文化的淪喪造成的)

缺少正確的引導,因為我們的家長們的成長經歷和觀點,也是如此,無法和孩子一起去享受這些好東西能夠給人帶來的思維、意識、能力、技能等的鍛煉,而只是專註於感官上的興奮刺激和快樂享受,其實這就是錯誤的引導和教育。

4.如何面對和解決。堵不如疏!尤其在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的情況下,如何處理更要慎重。

觀念上,給孩子建立正確的概念,這些事物為什麼會存在,是什麼,什麼是好的、壞的,如何從美、從益處、從健康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建立起是非標準來。就像電視,我們給多多看,但是要看好的;那麼什麼是好,壞的又是什麼樣的,要讓孩子有清晰的概念和認識,要讓她能夠理解和接受;不是我們強制地命令,而是平等地尊重,協商地選擇和決定。

習慣上,不能隨意地給孩子提供相關便利,心疼地放手過過癮,越是強烈的感受對比,孩子越是充滿了慾望。儘可能地用好的有趣的事物佔滿他的生活空間,讓他沒有精力,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去感受這些弊大於利的東西。設定一些底線,只有在有限的情況下,才能給予獎勵性質的讓他玩玩而已,滿足一下慾望,他會覺得得不償失,時間上、情緒上、結果上都是如此。

c平淡地去看待,淡化它,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識,尤其是男孩子,要讓他明白他的選擇所帶來的一切結果,讓他自己學會選擇和擔當。

每一個事物,每一個經歷,每一個問題,都是孩子最好的成長過程,不要繞開它。把它當做孩子成長的一個磨礪,一個最好的教育機會。

具體的問題,關於手機和微信如何看待。

個人的態度,手機和微信是堵不住的!一個是生活確實所需,一個是社會的環境如此。但是千萬不能給敞開了使用。問題太嚴重!

當允許使用後,最需要關注的影響是——影響孩子的專註度的習慣培養。

每次來提示(不管是聲音提示的,還是畫面跳出的),都會干擾到,讓孩子第一時間不自覺的分心——這就是與專註度培養矛盾的地方。如果,不看重孩子的專註認真的素質,那麼就無所謂了。所以,如果看重專註的培養,那麼給了孩子手機,就一定要求手機離開書房,要求手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使用。

對於手機和微信的觀點、意見、態度、問題等等都要思考清楚,然後再來試圖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解決的方法是——

1.把你和家人對此的觀點羅列出來,包括大家的態度和擔心的問題,問題的性質、原因、危害等等,都簡單的用一兩句話整理在一張紙上。(先整理出來,我幫助看看,你們是否想清楚了,是否準備好了)

2.與孩子開誠布公地進行一次對話,尊重孩子的思想和內心感受,他是一個大孩子——切記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自主的意識,需要的是尊重。

3.把利弊全部分析一下,把父母的擔心和社會的問題擺在孩子面前,如何有所選擇地做出取捨和決定。

4.達成約定,設定好原則和底線以及標準,自我約束,父母監督,如果違背,則進行懲罰性的禁止。

溝通中,切記注意,一定要提前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渠道,讓孩子信任你,願意和你分享他的內心世界與想法。千萬別情緒化地對待,甚至批評、指責、禁止……等等懲罰性地處理,只會讓孩子封閉自己的內心和形成對立的觀念。

同樣的,遊戲機的問題也是如此對待和考慮。

我對遊戲有另外的觀點,首先遊戲對於男孩子來講,玩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是前提是這個遊戲是個好遊戲,內容上,目的上,所耗用的時間和精力上,等等不同的角度來評價它,成為選擇的標準。不能讓孩子沉迷其中,不能浪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在上面,尤其是對身心的影響,不管是思想上,還是視力上,以及情緒上的影響。

當然對於網遊,我是極力反對!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所有的這些問題和觀點以及標準,家長一定先要想清楚,理清楚,然後再去和孩子交流,協商一致。放權給孩子,因為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意識,獨立的人格,獨立的言行。我們無法一直監督,而且也只能看到表面的言行,而無法左右孩子的內心和想法。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科學與藝術(音樂與課堂)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21
兒童遊戲成癮治療手冊
多多成長日記20180226
15個分年齡段家庭感統訓練遊戲(視、聽覺篇)更多互動點擊我的主頁!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