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從木橋上衝過來的鬼子坦克 真相竟是……

這張日軍坦克渡河的照片來源於美聯社所刊發的一組紀念二戰的圖集,其圖注為「中國戰場,通過簡易橋的日軍89式坦克縱隊」。不過,筆者更傾向於這是一張戰前日軍坦克部隊的訓練照。因為如果真如圖片所云,照片拍攝於1941年6月的是侵華戰場,那麼在日軍坦克縱隊開進時,很難想像旁邊還有不少中國平民在「淡定地」圍觀。即使不被日軍「滅口」,也早驅趕得遠遠的了。畢竟,「保密」是個很合乎情理的解釋!

不過,今天本文所要談的話題,卻不是日本軍隊行軍紀律問題,而是照片中那隊正在過橋的坦克……畢竟,能從一座木橋上安然通過,足以證明當時日軍所裝備的坦克重量之「輕」。

說起來,圖中的這款89式坦克謂是日軍坦克的「老前輩」了。鑒於坦克在一戰戰場上的優異表現,使得日軍高層很快注意到了這種新式武器。戰爭結束不久,他們就利用本國力量在從英國引進的MkⅣ型坦克基礎上研製了89式中型坦克。作為日本最早定型的國產戰車,89式坦克在性能上並不先進。不過,它卻具有二戰日軍坦克的「共性」——重量輕。

對於日本坦克「薄皮兒」這一特點,曾經引來無數人的冷嘲熱諷。當然,這種吐槽不是空穴來風!其糟糕的戰績在那擺著:無論是在哈拉欣河兩岸,還是在南洋諸島,有關日軍坦克被打得車毀人亡的畫面幾乎隨處可見。如果說屢屢被美蘇軍隊修理,日本人還可以用對方裝備優於自己來遮羞的話;那麼,在面對反坦克武器聊勝於無的中國軍隊時,日本坦克卻也經常被對方用幾近原始的武器擊毀。這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

在分析日本坦克這一弱點時,很多人給出了合乎情理的答案:譬如,日本資源匱乏,有限的鋼鐵資源在陸海軍之間爭來奪去;工業水平差,沒有能力鑄造坦克炮塔,鉚接裝甲的水平也極低;再加上脆弱的行走機構無法承受太大的重量……如此種種,使得日本陸軍直到戰敗之時,其裝備的坦克前裝甲最大厚度也不過50毫米左右,「基本上還停留在防彈片的水平上」。

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完全,因為除了上面這些「客觀原因」之外,還有其「主觀原因」。換言之,日本人把坦克造得又薄又小,既迫不得已,又有刻意而為的成分在其中。

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現實是,在兩次大戰期間:不單單日本,包括美蘇德法等軍事強國在內的很多軍隊高層都對坦克這種新式武器就能在未來戰爭中擔當何種角色而爭吵不休。無論是古德里安、朱可夫,還是戴高樂和巴頓,這些未來的坦克天才在當時都曾有過一段不大愉快的經歷。

在日本,這樣一種聲音逐漸被一貫強調「機動作戰」的日本陸軍高層所採納:由於的第一作戰對象是蘇俄軍隊,然後是中國軍隊,考慮到中國及蘇俄遠東地區缺乏足夠的近代化道路和承重橋樑,所以那種「又重又大」的坦克一旦上了戰場,其本已有限的機動性勢必受到進一步的限制;又由於日本是個島國,兩大假想對象又均在亞洲大陸,因此其陸軍遂行一種「前沿作戰戰略」。換言之,一旦戰爭打響,日本人必須把坦克從日本列島運往亞洲大陸。這就使得日本人在設計坦克的時候,必須首先考慮到其船舶的運載能力……

於是,那種被人詬病不已的「薄皮兒」坦克在日本人那裡成了一種合乎常理的選擇。

綜合工業基礎、作戰理念以及戰區地理等因素考慮之後,當我們再看到日本坦克從木橋上衝過來也就不應再感到奇怪了!

推薦閱讀:

TAG:日軍 | 坦克 | 海因茨·古德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