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松小鼠學經濟】《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筆記(一)
經濟學解釋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現象,幫助人們做出理性決策。 薩繆爾森、斯諾、貝克爾、曼昆等大牌經濟學家都認為市場經濟中每個公民都要學一點經濟學。國外大學各個專業都把經濟學作為必修課。學習經濟學的目的就是」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經濟學家是如何思考問題的?我們應該如何掌握這種思維方式?
為什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由於資源的稀缺性,表面上免費的東西,指望不付出成本而獲得利益是不可能的。往往會通過其他方式收費或承擔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做出選擇,當我們選擇了免費的午餐,就放棄了在同一時段選擇其他事情去做的機會,這就是作為免費午餐的「機會成本」。
- 注①:「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有助於我們建立一個拜託「囚徒困境」的制度,這個制度就是市場經濟。價格、利潤、企業家,是市場經濟的核心。
- 注②:「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和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兩個共謀犯罪入獄,不能相互溝通的情況下。如果二者不相互揭發,由於證據不確定性,每個人坐牢一年;若一人接發,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獲釋,被揭發者坐牢五年;若相互揭發,則因證據確實,二者都坐牢兩年。由於囚徒無法信任對方,因此傾向於互相揭發,而不是同守沉默。
學習經濟學最好的方法就是系統地讀一本教科書。《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一本經典而又國際流行的經濟學教材,與當今流行的主流經濟學教材不同,這本書並無繁複的公式、函數、運算,而是通過故事和圖畫激發學生對經濟學的興趣,告訴讀者:經濟學是一種思維方式,與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息息相關。是一本寫給非經濟學專業讀者最好的經濟學教材。
從今天起,松小鼠會在知乎發布閱讀各種積極學著作的新的筆記,包含像上述示例中的標註和故事,力求生動形象的傳播關於經濟學的知識與見解。
經濟學由入門到精通,跟隨松小鼠一起學習經濟學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 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郝明義, 朱衣【摘要 書評 試讀】圖書《如何閱讀一本書》 豆瓣書評
《如何閱讀一本書》里的觀點認為,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責任就是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肌肉抱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盛裝而來。想要把它吃透,先看清它的骨骼,才能「庖丁解書」。而很多人讀書,腦子混沌不清,硬逼著自己讀,一是不科學用腦,二是不會讀書。而看清骨架的最簡便方法——看目錄呀。
全書一共分為幾部分:
- 經濟學教材的革命(1)-(2)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1)-(5)
- 效率、交換與比較優勢(1)-(7)
- 無處不在的替代:需求的概念(1)-(8)
- 機會成本與商品供給(1)-(6)
- 供給與需求上(1)-(8)
- 供給與需求下(1)-(9)
- 促進經濟增長(1)-(6)
- 經濟學的局限(1)-(2)
正文實際上是從第二章開始的,第一章主要是一些序。稍微閱讀,有助於加深對讀者的理解,也有助於自我催眠:這本書對於想要學經濟學的非專業人士,是一本非常棒的教材。
從第二章開始,從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到後面看起來枯燥的經濟學概念。小白讀者千萬不要「望目錄而後卻」,真正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一個平易近人的故事講述和邏輯,相信我,你完全能動的他在說些什麼。
現在我們知道了,作者在本書中大概要說一些經濟學方面的事(這不廢話)。
- 思維方式 |效率、交換、比較優勢| 替代、需求| 機會成本、商品供給| 供給與需求| 增長|局限
這個時候,你需要加深自己對這個目錄的印象和理解,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例如:
這個目錄里都有哪些動作?(不一定客觀科學合理,僅用來加深印象)
- 思考| 尋找最佳效率、商品交換、比較雙方商品優勢| 尋找替代品| 挖掘需求| 思考機會成本、生產提供商品| 按需供給| 拉動增長| 認識局限
而第二章的內容——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似乎看起來很有趣。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是什麼樣的?
早比如,我們都知道,一本書的目錄,都會有她的先後順序,這個看起來毫無邏輯的顯瘦順序,究竟是怎麼排出來的?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開始愉快の讀書了。
【第二章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
- 筆記1:【系統】很多人不明白經濟學,是因為他們對於一個正常運行的經濟學系統沒有清晰的概念。一個機械師能看出你車有什麼毛病,是因為他知道你車在正常的時候是如何運轉的。
聯想:我們有時候學習強調系統性學習,提出框架為王、系統精進等學習理念。系統性學習有助於理清失去的輕重緩急,形成自己的學習節奏,來達到學習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 筆記2:【秩序】開始學經濟學的一個好方法,是對習以為常的事情覺得「不同尋常」。如果認為某種東西理所當然,就會看不清其妙處所在。比如,注意不到社會中存在的秩序。首先要認識到秩序,認識到成功不是理所當然,不能只注意到社會協作中的失敗。另外,沒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
聯想:我想起了前幾天保存的一張圖,小孩子把每一次失敗都看的很重,而事實上成功從來不是常態,失敗才是。就像文中拿堵車舉例:「高峰期的交通的主要特徵是運動而不是堵車,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日復一日地加入到車流中,而且差不多都能到達目的地。當然,交通系統運轉得肯定不完美。(又有什麼東西是完美的呢?)但是,它畢竟還能運轉,對於這一驚人的事實,我們要學會感到驚奇。」
- 筆記3:【協作】通常,我們認為自己依賴於"經濟"商品,但我們對社會協作過程的依賴要大得多。……我們享用的各式各樣的服務和產品,需要經過複雜而互相關聯的生產活動才能生產出來。
聯想:亞當史密斯為了反駁「只有統治者精心策劃才能使一個社會免於混亂與貧困」的觀點,描繪他所觀察到的社會協作過程,於1776年出版《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簡稱《國富論》,立了"經濟學之父"的聲譽。
《國富論》 亞當·斯密 (Adam Smith), 陳星【摘要 書評 試讀】圖書《國富論》- 筆記4:【選擇】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到底是指什麼呢?經濟學理論並不是一些現成的可以用於政策分析的結論。它不是教條,而是一種方法、一種智力工具、一種思維技巧,有助於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所有社會現象均源於個體的行為以及群體的合作,在這些活動中,人們基於他們預期的額外收益和成本進行選擇。
聯想:注意這幾個名詞:思考技巧、個體行為、群體合作、預期、額外收益和成本、選擇。這些詞會在後來反覆出現,尤其是選擇。選擇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 筆記5:經濟學不僅僅是關於貨幣、利潤、商業和金融的學問,也不單是對人類競爭行為的研究。實際上,經濟學研究人們的選擇及其無意的結果--這些選擇的非預期的副效應。
聯想:我們非專業人,想學經濟學之前會有這樣的感覺:那些高大上的東西,我學的會嗎?學了有用嗎?作者在這告訴你:經濟學實際上是人類所有行為的科學,即使這些行為是無意的、隨機的。
- 筆記6:經濟學理論並不是一門心思向錢看。……一切都取決於人們把什麼東西看作收益和成本,以及他們把什麼樣的價值觀與收益和成本聯繫在一起。
聯想:價值觀很重要——所謂的價值觀就是,你把什麼看做財富,把什麼看做成本。比如,讀過的書對我來說是財富,我願意用周末的時間成本去換取;通過遊戲得到的成就感和放鬆對小明是財富,他願意用空閑時間去換取。
- 筆記7: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在使用過程中會關注三個方面:其一,個體的行為;其二,群體的合作;其三,前述兩種活動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對個體行為的關注主要指節約和權衡,或者代價。節約意味著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從資源中獲取他想要的東西。稀缺使得節約成為必要。人都是要死的,所以時間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稀缺資源。
聯想:來梳理一下這段話:經濟學關注個體、群體、及二者產生的結果。關注個體,主要是個體因為稀缺某種資源,必須節約和權衡後做出選擇,以最大限度的從有限的資源中獲取想要的東西。最最重要的是:只有時間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稀缺資源。關於稀缺的描述,推薦閱讀《稀缺》這本書。
《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 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Sendhil Mullainathan ), 埃爾德·沙菲爾 (Eldar Shafir), 魏薇, 龍志勇【摘要 書評 試讀】圖書《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和忙碌的》豆瓣書評碼字更新中……今天的短文一共提到了幾本書:除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還有《如何閱讀一本書》、《國富論》、《稀缺:我們是如何變得貧窮和忙碌的》,想要系統學習的小夥伴推薦閱讀。下次更新時間:下周二(1月30號),我們下周見。
點贊才有動力呀。
推薦閱讀:
TAG: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書籍 | 經濟學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