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身處假性親密關係?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和最親密的伴侶在一起時,雖然不離不棄也從不爭吵,卻難以真正建立一種深刻的、自由的、能夠互相響應的聯結,總是「好像差點什麼」的感覺。

這未必是一段關係走太久後的疲憊,而有可能是「假性親密關係」。有點拗口地講,就是有意地「在關係中逃避關係」。

「假性親密」這個專有名詞在「GoneGirl」這部戲裡也被反覆提及,指的是關係雙方雖然形式上很親密,但實際卻在迴避真正親密地在一起。這種關係並不罕見,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自己,也許是你的父母:有一個朋友,她有一對在外界看來關係無比和諧的模範雙親。然而有一天她告訴我,她一直不確定父母間的濃情蜜意是不是真的。因為她發現,如果父親或母親突然得急病或者出意外,儘管另一方會各方面做得無可挑剔,但在聽到壞消息時的瞬間卻沒有驚恐和擔心——即因「可能會失去」而產生的本能強烈情緒。

父母的這些表現,儘管無可指責,卻使得一個原本安全感和幸福感滿溢的女生開始懷疑親密關係的價值。

「假性親密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這種關係,事實上是伴侶雙方「共謀」的一種狀態:利用形式上的在一起,來迴避真正的在一起。你們可能在外人看起來是親密的;但實際上,這段關係避開了雙方彼此的坦誠和接納、避開了雙方自願地為這段感情和對方付出。它是雙方不自覺地精心構建起來的「聯結」,需要伴侶雙方的不謀而合。

更理論性的講,「假性親密關係」是一種防禦機制——是兩個人一起在防禦那種「需要雙方一起努力形成的真正親密狀態」。

那麼,為什麼真的有人想要迴避真正的親密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真的在乎一個人」,或者「讓別人對我們來說變得重要」。因為真正的親密關係代表著相互關心,彼此共情及情感付出。但這些是需要承擔情感投入的風險的,在乎一個人,我們就有可能因此受傷。

「假性親密關係」就是這樣的一種防禦機制,幫助我們抵抗這樣的恐懼和焦慮,使我們覺得呆在這麼一段關係里是「安全」的,是不會「失控」的。因為在這段關係中,雙方從情緒到行為反應都是在完全可以預測的,使我們從真正的親密關係帶來的複雜性中得以解脫。

因此,有心理學家認為,在「假性親密關係」中,我們處於一種「情感禁閉」的狀態,即雙方不自覺地達成了協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麻木。這種禁閉的狀態,看起來雙方是在一起,但卻拒絕進行深刻的情感聯結,在實質上卻是一種分離。

以情侶關係為例:有的人雖然口上說著愛你,並對你進行著無可挑剔的關心,但實際上他或她對於了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毫無興趣,你們的親密,每一步關係的進展,好像只是在進行著角色扮演。兩者無法分開,但永遠警惕著不進入對方的內心。

「假性親密關係」有多種形式:有時候可能一方的行為取決於另一方的需要(索取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接受什麼取決於另一方給予什麼(付出方為主導);有時候一方負責表演而另一方負責讚賞(表象上的完美情侶)。但無論哪一種,關係中的雙方都是平等地被束縛著,他們自願被束縛去感受到「世界是安全的」。

因此,某種意義上,「假性親密」比顯性的暴力或出軌更傷人,因為表演親密是無法指責的。如果你很不幸地遇到一個長期習慣假性親密模式的伴侶,你必定會有強烈的無力感,而且還會很困惑:為什麼這個人會這樣?

有研究顯示,「假性親密」是習得型的行為模式。

有些人的原生父母本身就是「假性親密關係」的示範,他們從不自主、自發地互相表達愛意,從不衝突,相敬如賓,整個家永遠處在一種僵死而和諧的狀態中。在這種程序化的、缺乏活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會缺乏「激情」,並認為親密關係、婚姻、愛就是這樣一種程序式的互動。

斯騰博格的「愛情三元素理論」提出真正健康的愛是由「激情」「承諾」「親密」組成,這三者都應是發自內心的需求。

「激情」顯然不是程序化的,而它又是構建「親密」的必需。這就是為什麼「假性親密關係」與真正的愛的道路是背道而馳的。

這種表面上「安全」的關係會使人長期深陷其中、不易分離,但如果不加修復會帶來嚴重問題。就像心臟過於有節律地跳動,反而是嚴重心臟病甚至死亡的前兆一樣(健康心臟的跳動反而不是那麼規則)。

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對「假性親密」多少有感覺,卻不願細細思考,更不願意去結束一段「現在很好的關係」。但是,除非處在這種關係中的雙方有不需要真正的愛的共識,總有一方會先被消磨得精疲力盡。

當其中一方無法承受、開始渴望真正的親密(其實一些精神出軌很多是因為對真正親密的慾望)時,便會尋求結束或改變。而「假性親密關係」的脆弱在於,只要有一方顯露出想逃離的跡象,便很容易會遇到另一方不可知的強烈反應,看似穩固的表面和諧將被頃刻撕碎,作為對「共生平衡」被破壞的報復。

決心逃離確實容易陷入危險,卻是不得不承受的代價。如果你發現自己每段感情都反覆陷入「假性親密關係」的怪圈,必須認真思考一下應該怎麼辦。

文章轉載自心理學空間網

weixin.qq.com/r/PEOWjvj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親密關係 | 親密關係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