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作品才能被稱作是真正的科幻(狹義)?

你也喜歡看科幻呀

對呀對呀復仇者聯盟可好看了呢

(洗手)

真正的科幻作品需要什麼?特效?激光?大機器人?人文主義?宇宙真理?人性?


先說結論:真正的科幻需要的是「思想實驗的驚奇感」,和使用什麼元素無關。

再進一步的說,從來沒有所謂「真正的科幻」,科幻原教旨主義要不得。

軟科幻硬科幻的劃分雖然有用處,不過並不能讓人滿意。

在我看來,科幻的內核應該是「思想實驗」,是基於一定科學假設下的合理推演,類似於「what if」式的腦洞演繹。

這個科學假設可以是自然科學的也可以是社會科學的,有時候是對現有科學體系的未知領域的猜測和預測,有時候則是打破現有規律,直接另起爐灶,不乏對現有科技理論體系的顛覆。

而科幻對我的一大魅力則在於,這種what if 式的思想實驗所帶來的驚奇感(sense of wonder )。也可以理解為「我屮艸芔茻,還能這樣,我怎麼沒想到」。

科幻裡面的各個門類和風格,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常常會有這種效果。後來模仿和借鑒的多了之後,慢慢也就疲憊了。比如異形類,比如喪失類,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很驚艷, 像題主所說的「真正的科幻」,後來這一類多了之後,審美也就疲勞了,感覺,"哎,喪屍,喪屍,又是喪屍,毫無新意,這怎麼也能算科幻」。

而且,現在頗有科幻向大幻想類靠攏的趨勢,現在也有很多這類的作品。

評價一部作品,如果只是抱著「這是科幻,這不是科幻,這怎麼也能叫科幻」的門戶之見,並不利於科幻的發展。科幻的發展,必然會愈發遠離科幻原教旨主義。

但是,我還要吐槽,每年都能見到大量披著科幻外衣自稱是科幻的垃圾文和書,看的人尷尬有想吐。比如……


我認為科幻有兩大要素(除傳統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之外):大背景核心腦洞

非科幻非奇幻的小說的背景是基於現實的,比如《堂吉訶德》的背景是騎士消亡後的西班牙,《暗店街》的背景是二戰後的法國。背景給小說一個發揮的「平台」,比如堂吉訶德.台.拉.曼卻,他正因為身處那時的西班牙,才會遇到牧羊人、風車、旅店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這個背景是基於歷史/現實的,不用多加解釋。

科幻小說的背景同樣也給故事提供了一個平台,只不過這個平台是想像出來的。比如《與拉瑪相會》與《月海沉船》中,人類已經可以進行比較方便的太陽系內航行,這就是這兩本書的大背景。對於大背景,作者無需對其多加解釋,言之成理即可。大背景使得書中的或是接近「拉瑪」飛船,或者月球殖民成為可能。

而科幻小說最最重要的,就是核心腦洞,大量的故事情節應該圍繞核心腦洞展開比如《月海沉船》的核心腦洞就是月球上性質奇特的塵埃,書中描寫的整個救援行動都與塵埃相關;比如《球狀閃電》中的球狀閃電(以及整個世界觀),劉慈欣就「球狀閃電是什麼」寫了大半本書。如果只有背景,沒有核心腦洞,那麼所謂「科幻小說」只能淪為套著科幻外殼的通俗故事(比如《北京摺疊》,腦洞本身就是個巨大的bug,這麼拐彎抹角地抨擊了一下階級分化,也難為作者了)。

「大背景」是可以照搬現成的,因為科幻小說的背景無非就是現實,未來,星際殖民時代等等,而某些「小腦洞」也是可以照搬的,比如《三體3》中的太空城,這種通過旋轉產生重力的太空城(飛船)在很久以前就被科幻作家想到了。

寫科幻小說的難點在哪裡?在於核心腦洞。核心腦洞應該是作者獨創或大幅度改編(見《微觀盡頭》與《2001:太空漫遊》)的,充滿奇思妙想的,不違背基本科學道理的事物,而想出這種東西就很難了。

完。


對於這個問題,劉慈欣先生在十五年前就已然做出了系統的思考與闡述。私以為下面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中國科幻愛好者閱讀。

從大海見一滴水

----對科幻小說中某些傳統文學要素的反思

劉慈欣

試想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做出如下描述:

拿破崙率領六十萬法軍侵入俄羅斯,俄軍且戰且退,法軍漸漸深入俄羅斯廣闊的國土,最近佔領了已成為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在長期等待求和不成後,拿破崙只得命令大軍撤退。俄羅斯嚴酷的冬天到來了,撤退途中,法國人大批死於嚴寒和飢餓,拿破崙最後回到法國時,只帶回不到三萬法軍。

事實上托翁在那部巨著中確實寫過大量這類文字,但他把這些描寫都從小說的正文中隔離出來,以一些完全獨立的章節放在書中。無獨有偶,一個世紀後的另一位戰爭作家赫爾曼.沃克,在他的巨著《戰爭風雲》中,也把宏觀記述二戰歷史進程的文字以類似於附記的獨立章節成文,並冠以一個統一的題目:《全球滑鐵盧》,如果單獨拿出來,可以成為一本不錯的二戰歷史普及讀物。

兩位相距百年的作家的這種作法,無非是想告訴讀者:這些東西是歷史,不是我作品的有機部分,不屬於我的文學創造。

確實,主流文學不可能把對歷史的宏觀描寫作為作品的主體,其描寫的宏觀度達到一定程度,小說便不成其為小說,而成為史書了。當然,存在著大量描寫歷史全景的小說,如中國的《李自成》和外國的《斯巴達克斯》,但這些作品都是以歷史人物的細節描寫為主體,以大量的細節反映歷史的全貌。它們也不可能把對歷史的宏觀進程描寫做為主體,那是歷史學家乾的事。

但科幻小說則不同,請看如下文字:

天狼星統帥侖破拿率領六十萬艘星艦構成的龐大艦隊遠征太陽系。人類且戰且退,在撤向外太空前帶走了所有行星上的可用能源,並將太陽提前轉化為不可能從中提取任何能量的紅巨星。天狼遠征軍深入太陽系,最後佔領了已成為一顆空星的地球。在長期等待求和不成後,侖破拿只得命令大軍撤退。銀河系第一旋臂嚴酷的黑洞洪水期到來了,撤退途中,由於能源耗盡失去機動能力,星艦大批被漂浮的黑洞吞噬,侖破拿最後回到天狼星系時,艦隊只剩下不到三萬艘星艦。

這也是一段對歷史的宏觀描寫,與上面不同的是,它同時還是小說,是作者的文學創造,因為這是作者創造的歷史,侖破拿和他的星際艦隊都來自於他的想像世界。

這就是科幻文學相對於主流文學的主要差異。主流文學描寫上帝已 經創造的世界,科幻文學則像上帝一樣創造世界再描寫它。

由於以上這個區別,使我們必須從科幻文學的角度,對科幻小說中主流文學的某些要素進行反思。

一、 細節

小說必須有細節,但在科幻文學中,細節的概念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這樣一篇名為《奇點焰火》科幻小說,描寫在一群超級意識那裡,用大爆炸方式創造宇宙只是他們的一場焰火晚會,一個焰火就是一次創世大爆炸,進而誕生一個宇宙。當我們的宇宙誕生時,有這樣的描寫:

「這顆好!這顆好!」當焰火在虛無中炸開時,主體1歡呼起來。

「至少比剛才幾顆好,」主體2懶洋洋地說,「暴脹後形成的物理規律分布均勻,從純能中沉澱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錯。」

焰火熄滅了,灰燼紛紛下落。

「耐心點嘛,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呢!」主體1對又拿起一顆奇點焰火要點燃的主體2說,他把一架望遠鏡遞給主體2,「你看灰裡面,冷下來的物質形成許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體2舉著望遠鏡說,「他們能自我複製,還產生了微小的意識。。。。。。等等,他們中的一些居然推測出自己來自剛才那顆焰火,有趣。。。。。。」

毫無疑問,以上的文字應該算做細節,描寫兩個人(或隨便其它什麼東西)在放一顆焰火前後的對話和感覺。但這個細節絕對不尋常,它真的不「細」了,短短二百字,在主流文學中描寫男女主人公的一次小吻都捉襟見肘,卻在時空上囊括了我們的宇宙自大爆炸以來的全部歷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還展現了我們的宇宙之外的一個超宇宙的圖景。這是科幻所獨有的細節,相對於主流文學的「微細節」而言,我們不訪把它稱為「宏細節」。

同樣的內容,在主流文學中應該是這樣描寫的:

宇宙誕生於大爆炸,後來形成了包括太陽在內的恆星,後來在太陽旁邊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現十幾億年後,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現了,後來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出現了人類。人類經歷了原始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進入信息時代,開始了對宇宙本原的思考,並證明了它誕生於大爆炸。

這是細節嗎,顯然不是。所以宏細節只能在科幻中出現,

其實這樣的細節在科幻小說中很常見,《2001》的最後一章宇航員化為純能態後的描寫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段文字為科幻文學中最經典的篇章。在這些細節中,科幻作家筆端輕搖而縱橫十億年時間和百億光年空間,使主流文學所囊括的世界和歷史瞬間變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

在科幻小說的早期,宏細節並不常見,只有在科幻文學將觸角伸向宇宙深處,同時開始對宇宙本原的思考時,它才大量出現,它是科幻小說成熟的一個標誌,也是最能體現科幻文學特點和優勢的一種表現手法。

這裡絲毫沒有貶低傳統文學中的微細節的意思,它同樣是科幻小說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沒有生動微細節的科幻小說就像是少了一條腿的巨人。即使全部以微細節構成的科幻小說,也不乏《昔日之光》這樣的經典。

現在的遺憾是,在強調微細節的同時,宏細節在國內科幻小說的評論和讀者中並沒有得到認可,人們對它一般有兩種評價:一、空洞,二、只是一個長篇梗概。

克拉克的《星》是科幻短篇中的經典,它最後那句:「毀滅了一個文明的超新星,僅僅是為了照亮伯利恆的夜空!」是科幻小說的千古絕唱,也是宏細節的典範。但這篇小說如果在國內寫出,肯定發表不了,原因很簡單:它沒有細節。如果說《2001》雖然時空描寫的尺度很大,但內涵已寫盡,再擴長也沒什麼了,那麼《星》可真像一部長篇梗概,甚至如果把這篇梗概遞到一位國內出版社徵集科幻長篇的老編手中,他(她)沒準還嫌它寫得太粗略呢。國內也有多很不錯的作品以「沒有細節」為由發表不出來,最典型的例子要數馮志剛的《種植文明》了。在2001年北京師大的銀河獎頒獎會后座談中,一位MM嚴厲地指責道:「科幻創作的不認真已經發展到了這種地步,以至於有人把一篇小說的內容簡介也拿出來冒充傑作!」看到旁邊馮兄的苦笑,我很想解釋幾句,但再看MM那義憤填膺大義凜然的樣子,話又嚇回肚子里去了。其實,這部作品單從細節方面來說,比國外的一些經典還是細的多。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兩年前剛獲星雲獎的《引力深井》,看看卡爾維諾的《螺旋》,再看看很有些年代的《最初的和最後的人》。聽說馮兄正在把他的這篇「內容簡介」擴為長篇,其實這事兒西方科幻作家也常干,但耐人尋味的是,很多被擴成的長篇在科幻史上的地位還不如它的短篇「梗概」。

宏細節的出現,對科幻小說的結構有著深刻的影響。這使我們聯想到了應用軟體(特別是MIS軟體)的開發理論。依照來自西方的軟體工程理論,軟體的開發應該由頂向下,即首先建好軟體的整體框架,然後逐步細化。而在國內,由於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層次的限制,企業MIS軟體的開發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各專業的小模塊,最後逐漸湊成一個大系統(這造成了相當多的災難性的後果)。前者很像以宏細節為主的科幻,先按自己創造的規律建成一個世界,再去進一步充實細化它;而後者,肯定是傳統文學的構建方式了。傳統文學沒有辦法自上而下地寫,因為上面的結構已經建好了,描寫它不是文學的事。

科幻急劇擴大了文學的描寫空間,使得我們有可能從對整個宇宙的描寫中更生動也更深刻地表現表現地球,表現在主流文學存在了幾千年的傳統世界,從仙座星雲中拿一個望遠鏡看地球上羅密歐在朱麗葉的窗下打口哨,肯定比從不遠處的樹叢中看更有趣。

科幻能使我們從大海見一滴水。

二、人物

人類的社會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從斯巴達克斯揮舞利劍衝出角斗場,到法國的革命者們高喊人權博愛平等,人從手段變為目的。

但在科學中,人的地位正沿著相反的方向演化,從上帝的造物(宇宙中的其它東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給我們的傢具),萬物之靈,退化到與其它動物沒有本質的區別,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細菌。

科幻屬於與社會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學,但它是由科學催生的,現在的問題是,在人的地位上,我們倒向哪邊?

主流文學無疑倒向了前者,文學是人學,已經成了一句近乎於法律的準則,一篇沒有人物的小說是不能被接受的。

從不長的世界科幻史看,科幻小說並沒有拋棄人物,但人物形象和地位與主流文學相比已大大降低。到目前為止,成為經典的那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沒有因塑造人物形象而成功的。在我們看過的所有電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呆板之最是《2001》創造的,裡面的科學家和宇航員目光獃滯面無表情,用機器般恆定的聲調和語速說話。如果說其它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欠缺是由於作家的不在意或無能為力,《2001》則是庫布里克故意而為之,他彷彿在告訴我們,人在這部作品中只是一個符號。他做的很成功,看過電影后,我們很難把飛船中那僅有的兩個宇航員區分開來,除了名字,他們似乎沒有任何個性上的特點。

人物的地位在科幻小說中的變化,與細節的變化一樣,同樣是由於科幻急劇擴大了文學描述空間的緣故,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科幻與科學天然的聯繫,使得它能夠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說中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擴展。

其一、以整個種族形象取代個人形象。與傳統文學不同,科幻小說有可能描寫除人類之外的多個文明,並給這些文明及創造它的種族賦以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創造這些文明的種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進入外太空的不同人類群落。前面提到的《種植文明》,就是後都的典型例子。我們把這種新的文學形象稱為種族形象。

其二、一個世界做為一個形象出現。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星球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近年來,又增添了許多運行於計算機內存中的虛擬世界。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這些是世界是有人的(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這種世界形象,其實就是上面所說的種族形象的進一步擴展。另一種情況是沒有人的世界,後來由人(大多是探險者)進入。在這種情況中,更多地關注於這些世界的自然屬性,以及它對進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世界形象往往像傳統文學中的一個反派角色,與進入其中的人發生矛盾衝突。科幻小說中還有一種十分罕見的世界形象,這些世界獨立存在於宇宙中,人從來沒有進入,作者以一個旁邊的超意識位置來描寫它。比如《巴別圖書館》。這類作品很少,也很難讀,但卻把科幻的特點推向極至。

不管是種族形象還是世界形象,在主流文學中都不可能存在,因為一個文學形象存在的前提是有可能與其它形象進行比較,描寫單一種族(人類)和單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學,必須把形象的顆粒細化到個人,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對文學的貢獻。

科幻中兩種新的文學形象顯然沒有得到國內讀者和評論的認可,我們對科幻小說的評論,仍然沿續著傳統文學的思維,無法接受不以傳統人物形象為中心的作品,更別提有意識地創造自己的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而對於這兩個科幻文學形象的創造和欣賞,正是科幻文學的核心內容,中國科幻在文學水平上的欠缺,本質上是這兩個形象的欠缺。

三、科幻題材的現實與空靈

國內的讀者偏愛貼近現實的科幻,稍微超脫和瘋狂一些的想像就無法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科幻大多是近未來的。

其實這個話題在理論上沒有太多可討論的,科幻的存在就是為了科學幻想,現在科學要被拋棄了,那隻剩下幻想。展現想像世界是這個文學品種的起點和目的。用科幻描寫現實,就像用飛機螺旋漿當電扇,不好使的。有一件事一直讓我迷惑不解:想看對現實的描寫幹嘛要看科幻?人民文學不好看嗎?收穫不好看嗎?《平凡的世界》不好看嗎?要論對現實描寫的層次和深度,科幻連主流文學拉下的那點兒也比不上。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蘇聯的喜劇電影,其中有這樣的鏡頭:一架大型客機降落到公路上,與汽車一起行駛,它遵守所有交通規則,同汽車一樣紅燈停綠燈行。

這是對國內科幻題材現狀的絕妙寫照。科幻是一種能飛進來的文學,我們偏偏喜歡讓它在地上爬行。

四、科幻中的英雄主義

現代主流文學入了嘲弄英雄的時代,正如那句當代名言:「太陽是一泡屎,月亮是一張擦屁股紙。」

其實,這種做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科學和理性地想想,英雄主義並不是一個褒義詞。二戰中那些英勇的德國坦克手和日本神風飛行員的行為是不是英雄主義?當然可以說不是,因為他們在為非正義的一方而戰爭。但進一步思考,這種說法帶給我們的只有困惑。普通人在成為英雄以前並不是學者,他們不可能去判斷自己所從事事業的正義與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學者,從道義角度對一場戰爭進行判斷也是很難的,說一場戰爭是不是正義的,更多的是用腳而不是用大腦說話,即看你站在哪方的立場上。像二戰這樣對其道義性質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戰爭,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如果按傳統的英雄主義概念,在戰爭到來時,普通人如果想盡責任,其行為是否是英雄主義就只能憑運氣了,更糟的是這種運氣還不是扔硬幣的二分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肯定認為大部分戰爭中雙方的陣亡士兵都是無意義的炮灰。以這樣的定義再去看英雄主義,就會發現它在歷史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遠大於進步。《光榮與夢想》中的女人公所為之犧牲的事業也並非是正義的。這樣一來,難道那些以生命為代價的慘烈奉獻,那些只有人類才能做出的氣壯山河歌泣鬼神的壯舉,全是毫無意義的變態和鬧劇?

比較理智和公平的作法,是將英雄主義與道義區分開來,只將它做為一種人類特有的品質,一種將人與其它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標誌。

隨著文明的進步,隨著民主和人權理念在全世界被認可,英雄主義正在淡出。文學嘲弄英雄,是從另一個角度呼喚人性,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歷史的進步。可以想像,如果人類社會沿目前的軌道發展,英雄主義終將成為一種陌生的東西。

現在的問題是:人類社會肯定會沿著目前的軌道發展嗎?

人類是幸運的,文明出現以來,人類世界做為一個整體,從未面對過來自人類之外的能在短時間內滅絕全種族的災難。但不等於這樣的災難在未來也躲著我們。

當地球面臨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時,為保衛我們文明,可能有十億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成為炮灰;或者當太陽系駛入一片星際塵埃中,惡化的地球生態必須讓三十億人去死以防止六十億人一起死,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文學是否還要繼續嘲笑英雄主義呢?那時高喊人性和人權能救人類嗎?

從科幻的角度看人類,我們的種族是極其脆弱的,在這冷酷的宇宙中,人類必須勇敢地犧牲其中的一部分以換取整個文明的持續,這就需要英雄主義了。現在的人類文明正處在前所未有的順利發展階段,英雄主義確實不太重要了,但不等於在科幻所考慮的未來也不重要。

科幻文學是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最後一個棲身之地,就讓它們在這裡多呆一會兒吧。

五、科幻中的第三個形象

前面說過科幻文學所特有的兩個形象: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還有第三個主流文學所沒有的形象:科學形象。由於科幻是科學發展的直接產物,不管是傳統的硬科幻,還是後來的軟科幻,科學總是或明顯或隱藏地存在於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說的字裡行間,做為一個無所不在的形象,一直在被科幻小說朔造著。

中國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學學習,但不是一個好學生:我們關注人物形像和語言技巧,結果我們的作品在人家看來不過是小學生作文;我們關注現實,與人家相比不過是一群涉世不深的學生娃的無病生呤;我們也玩後現代,結果更是一塌糊塗。但在一件事上,科幻對主流文學卻是青出於藍勝於藍。

那就是對科學的醜化和妖魔化。

其實,到現在為止,主流文學只是與科學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並沒有刻意傷害她,這一方面因為傳統文學中的田園場景與科學關係不大,另一方面,醜化科學首先需要了解她,在這一點上主流文學可能有一定的障礙。但科幻確有著這方面的天然優勢,而且做起來不遺餘力!

我們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形象已經成了什麼樣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不錯,西方的科幻作家們在這方面做的比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並不是我們這樣做的理由。科學在西方社會相當普及,對它的後果進行反思也許是必要的。但即使如此,這種傾向也受到了西方科學界和科幻評論界的一致譴責。在中國,科學在大眾中還是一支曠野上的小燭苗,一陣不大的風都能將它吹滅。現在的首要任務不是預言科學的災難,中國社會面臨的真正災難是科學精神在大眾中的喪失。

科學的力量在於大眾對她的理解,這是一句真知灼見。而讓科學精神在大眾中生根發芽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與之相比,科幻倒顯得微不足道了。本來兩者並不矛盾,老一輩的中國科幻人曾滿懷希望讓科幻成為這項偉大事業的一部分,現在看來這希望是何等的天真。但至少,科幻不應對這項事業造成損害。科學是科幻的母親,我們真願意成為她的敵人嗎?

如果不從負面描寫科學,不把她寫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讀者,那就讓我們把手中的筆停下來吧,沒什麼了不起的,還有許多別的有趣的事情可做。如果中國科幻真有消失的那一天,做為一個忠誠的老科幻迷,我真誠地祈禱她死得乾淨些。

六、陳舊的枷鎖

以上寫了一些科幻與主流文學的對比,絲毫沒有貶低主流文學的意思。以上談到的科幻的種種優勢是它本身的性質所決定,它並沒有因此在水平上高出主流文學,相反,她沒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其實,與主流文學相比時,我常常有自慚形穢的感覺。最讓我們自愧不如的,是主流文學家們那種對文學表現手法的探索和創新的勇氣。從意識流到後現代文學令人眼花繚亂的表現手法,以我行我素的執著精神不斷向前發展著。再看看科幻,我們並沒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表現手法,新浪潮運動不過是把主流文學的表現工具拿過來為已所用,後來又發現不合適,整個運動被科幻理論研究者稱為「將科幻的價值和地位讓位於主流文學的努力。」至於前面提到的宏細節、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們的無意識作為,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更沒有形成一種自覺的表現手法。而在國內,這些手法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認可。

其實,前面所提到的在科幻文學中擴展和顛覆的一些傳統文學元素,如人物形象、細節描寫等,在主流文學中也正在被急劇變革。像博爾赫斯和卡爾維諾這樣的主流文學家,早就拋棄了那些傳統的教條,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觀國內科幻的評論者們,卻正在虔誠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爛枷鎖,莊嚴地套到自己身上,把上面的螺栓擰到最緊後,對那些稍越雷池一步的科幻作品大加討伐,儼然成了文學尊嚴的守護者。看著網上的那些評論,滿篇陳腐的教條,沒有一點年輕人的敏銳和朝氣,有時真想問一句:您高壽?

創新是文學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對著這個從大海見一滴水的文學,我們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懷!

2003.09.30 於娘子關


嚴謹自洽科學幻想,並且圍繞著這個幻想講故事。


題主說有點跑題,那我就改一下

真正的科幻,要靈魂是科學

哪怕人文佔了重大部分,甚至融合起來,也不能降低科學佔據的比重

換句話說,你不能把主人趕出家門,鳩佔鵲巢,喧賓奪主。

但倒也不是絕對的,有一些情況下,人文部分會佔據更大比重

而科學,已經變成了一個背景,背景崩塌,小說里的一切,也就不再成立

這種應該是最極致的科幻了

大劉就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四、靈魂硬傷:這是對於科幻來說最重要的一類硬傷,重要到它就是科幻的靈魂。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僅從科幻意義來說,最高級的科幻小說是什麼?

  讓我們剝開科幻這個洋蔥:最外層的是那些把科幻做為外衣的武俠和言情;然後是把現有的技術進行超前一步的應用所產生的故事;再向里是可能出現的技術和世界;以上三類是目前最常見的科幻,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其中所描寫的世界都是運行在已知宇宙規律之下的。洋蔥的心兒是這樣一種科幻:它幻想的是宇宙規律,並在其上建立一個新世界。

  這是最高級的科幻,因為沒有比幻想宇宙規律本身更純粹的科學幻想了;同時也是最難寫的科幻,比如把萬有引力與距離的關係改一下,成線性或3次方,那宇宙會變成什麼樣?這絞盡腦汁也難想出來。縱觀世界科幻史,這類作品很少,成為經典的更少,目前科幻界評價較高的有《重冰》和《博彩世界》兩篇,都是美國人所作,前者描述冰的比重突然變得比水大對世界產生的後果(同志們可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呵呵。),後者則描寫一個以打賭為基礎的社會,但以上作品所改變的自然和社會規律都不太基本。《巴比倫塔》也有這方面的影子,克萊門特寫了一些類似的小說,且此公科學功底深厚,很少出錯,但那些小說並不好讀,看它們比看《第一推動》都費神。這類科幻與神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它要在自己創造的宇宙規律下使世界自洽,這是寫科幻時最難的思想體操,是造物主的活兒。

  硬傷成了這類科幻的靈魂,它本身就是科幻,這類科幻的理念就是要考查宇宙帶傷運行時是什麼樣兒,這也只有科幻能做到。

為什麼說這種是最極致(大劉的措辭是最高級)的科幻呢?

首先,我們的主流文學,其實從未跳出地球,跳出這個背景,跳出山川大河文明星火,跳出地球生物特徵

那麼,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物,甚至不同的物理規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文學

這將是狂想!

需要列夫托爾斯泰這樣的文學超人加上大劉這樣的狂想者,去描述出一個背景下豐富飽滿的芸芸眾生,一個虛構但完善的時代畫卷

主流文學對科幻帶來了什麼,文學愛好者大多都能理解

科幻對主流文學反哺了什麼,將難以估計。

能完成這一使命的科幻,將是真正的科幻,不是狹義,因為包容萬物,而其魂不變!

注,這樣的科幻,目前很少,三體和一些雨果獎老作品比較接近(大劉在隨筆里介紹的,我也沒看過),但沒有一部能達到

比如大劉筆下的未來已經足夠震撼而精彩,但是其文學人物塑造力比托翁遜色很多,但也有例外,其《球狀閃電》中的角色林雲,可以說是對主流文學的角色創作的一次靠攏,但在三體里,點子轟炸和天馬行空的想像讓大劉對角色的著色淡化了許多,甚至到了第三部,對人類的描寫都極其沒有存在感,除了那個死神聖母。

以下原回答


之前看網路觀察室,那個長得有點像白客的主持人一段話把我逗樂了

硬核馬拉松就是你必須到那個地方去跑滿42.195公里,不能多也不能少,到終點時要大喊一聲:雅典人民勝利啦。然後當場去世

雖然硬核不是這個意思,(我的理解是內核的極致追求,具體定義我就不說了,我問了一堆人,一個人一個解釋)但是卻體現了一個小眾和大眾深刻而難以逾越的壁壘。

任何圈子都是

想讓更多人交流,就得軟化壁壘,至少軟化邊際線。

比如科普吧,硬核科學。。。額這樣說太彆扭了。。尖端科學,肯定是普通人難以理解的,那麼科普就需要深入淺出,由淺入深的去做,才能讓大眾明白(有些是實在沒法明白)。才能讓更多人對科學感興趣,去學習深造

比如三體,雖然被跟風粉傷的不輕,但無論是作為作品,還是作為一個橋樑,三體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一方面,小眾圈(也就是那個硬核馬拉松那種的圈子)要稍微開放下邊界

而大眾,也要不蜻蜓點水流於表面的去了解一個事物

才能互相理解,互相交流


推薦閱讀:

3號宇宙藝術收集者
遊歷了20個平行宇宙,我們想聽聽你的故事
胖烏鴉十三的科幻小說節奏榜與金字塔榜(中長篇)
春運不用搶票的秘訣,就埋在帝都之下
星艦飄零(1)

TAG:科幻小說 | 科幻 | 科幻電影 | 硬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