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對於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評價如何?

對於受過英國正統戲劇訓練的那些藝術工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一直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她於1976年去世,但至今都有數量眾多的忠實讀者,這些人親切地稱她為「阿婆」。在吉尼斯世界紀錄里,克里斯蒂女士是歷史上最暢銷的作家,被公認為「偵探小說皇后」。其中《牧師公館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三幕悲劇》、《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無人生還》、《畸形屋》、《怪鍾疑案》最為膾炙人口,保質期都很長。

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婆著作等身,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可稱之為人類文學的瑰寶。自然,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廣播劇和影視作品也是汗牛充棟。今年,我們將在大銀幕上第五次看到名偵探赫丘里·波洛登上那節承載罪惡與死亡的加萊車廂,捲入那起背景複雜、拷問人性的謀殺事件。

肯尼斯·布拉納飾演波洛

由肯尼斯·布拉納指導的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與之前幾個版本一樣,也彙集了當今影壇炙手可熱的十幾位明星:英國「莎翁劇王子」肯尼斯不僅擔任導演,同時親自扮演波洛一角;依靠《星球大戰》成名的黛西·雷德利出演瑪麗·德本漢女士;曾在蒂姆·波頓版《蝙蝠俠》中化身貓女的米歇爾·菲弗飾演赫伯德夫人,是案件關鍵人物;英國老戲骨朱迪·丹奇詮釋沙皇俄國公主卓戈米羅夫,在故事中深不可測;獲得兩次艾美獎的德里克·雅各比出演管家愛德華;西班牙女神佩妮洛普·克魯茲飾演葛麗泰·奧爾森;威廉·達福扮演美國偵探哈德曼;英國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謝爾蓋·普諾寧飾演暴躁的安卓尼伯爵;當然,還有性格偶像約翰尼·德普,在本片中「客串」了富豪雷切特一角。

阿婆的探案故事,大概是少有的在知道案件真相後,還能常看常新的作品。因此許多導演並不忌諱推理類故事「一次性觀賞」的束縛,都試圖用自己的角度去探索改編的可能性。因為這種雋永的價值,即便我們可能已經看過前幾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今年的肯尼斯版仍然有一定的期待值。

本作的前四版銀幕作品,分別是西德尼·呂美特指導,阿爾伯特·芬尼、英格麗·褒曼、勞倫·白考爾、馬丁·鮑爾薩姆、肖恩·康納利共同出演的1974年版;卡爾·申克爾指導,阿爾弗雷德·莫里納主演的2001版;菲利普·馬丁指導,大衛·蘇切特、傑西卡·查斯坦等主演的2010版單元劇;以及河野圭太指導,二宮和也、松島菜菜子、佐藤浩市出演的2015年日版迷你劇。幾個版本在各自領域都算得上星光熠熠,然而質量參差不齊。

2010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

其中最有名的是74版和10版。西德尼·呂美特以非常濃烈的舞台劇方式呈現了這起案件,芬尼的波洛顯得開朗而自信,說話抑揚頓挫,呈現了對比利時人完美的古典式演繹。影片對鏡頭的運用非常克制,調度中規中矩。唯有重現雷切特被害的場景頗具感染力:幽藍的光線,襯著兇手模糊的面容,塑造了一種宗教受難般的景觀和強烈的儀式感,顯得絕望而驚悚。其他部分的劇力幾乎靠著十幾位明星的出色表演撐起,最亮眼的當屬英格麗·褒曼。當時年近花甲的她,用出色的念白和無與倫比的情緒表達,贏得了第4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一獎。

74版中的英格麗·褒曼

2010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則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趣味。緊張激烈的配樂,豐富的景別轉換,最大化地呈現了逼仄車廂內的懸疑氛圍。此片是大衛·蘇切特「大偵探波洛」系列劇的其中一集,90分鐘的片長令影片的敘事節奏非常明快,毫不拖泥帶水。案件的推進速度錯落有致,線索的交疊也相當清晰,是其他版本比不上的優點。祛除了舞台式的表現,影片流露出一種通俗推理劇的氣質,觀賞性極強。

對於殺人場景的刻畫,此版不再有宗教般的受難和儀式感,而是在高照度光線下,直接拍攝兇手行刺的過程。刀刀入肉,復仇的怒火被直白展現,揭示了人性盡失的時刻那種無法直視的暴烈和殘忍。

影片最大的亮點是對主角的「二次創作」。堅守司法正義的偵探波洛,在面對動機如此複雜的謀殺案件時,陷入了法律與道德的雙重困境,不得不重新審視公平與正義的意義。影片中經歷過大風大浪,面對了無數血腥案件的波洛,顯得老邁而疲憊。在面對兇手的質問和反駁時,信念也產生了根本的動搖。結尾在蒼白的雪地中,波洛緊握十字架,表情痛苦而悲涼,試圖遠離東方快車上發生的無法被審判的罪惡,形象異常孤獨。這是對原文本非常成功的一次延展。

大衛·蘇切特版波洛

《東方快車謀殺案》本質上便是對法律公正與現實罪惡二者的探討,體現出強有力的思辨性。它拋給我們一個無法做出解答的問題,即:文明人以正義之名對惡人施行法外裁決,是否應當得到理解與原諒,甚至是法律和道德的支持。本質上,這與當今那些超級英雄電影所蘊含的主題別無二致,卻是以一種更嚴肅、更細膩的方式去表達,不受娛樂屬性的干擾,於是更能引人深思。正是這種深刻的精神內核,使其故事魅力能夠如此經久不衰。

肯尼斯·布拉納也算是英國老牌導演了,曾指導過新版《足跡》、《雷神》、《一觸即發》、《灰姑娘》等數部作品。這些電影的背後,都是由哈里斯·傑姆巴盧克斯擔當攝影的,二者的合作可謂親密無間。去年頗受好評的《天空之眼》,攝影師也是哈里斯。而這次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最大的看點自然而然就是攝影了。

在主題深度沒有太多可挖掘空間的情形下,布拉納和哈里斯明顯將重點放在了視覺上。這次的鏡頭調度比前幾版都要豐富。開篇登車的一組長鏡頭,運用插件視角,透過列車車窗,橫移跟隨波洛探長,幾乎與所有關鍵人物打了個照面,每個人見到他的反應都不甚相同。視聽語言中的暗示不言而喻。而片中幾次利用畫外元素,以及上帝視角的適時出現,也暗含了某種人物之上的審視。

攝影充分運用了縱深空間。加萊車廂狹長的過道,在明暗交替中,揭示了人物無法逃避的宿命。正如片中波洛所說,殺過人的人,靈魂將不再完整。因此,影片中的幾次群像構圖都是失衡的,特寫與中近景的交替,不同角度的對照,以各種方式去刻畫角色的殘缺感。

對於車外場景,影片利用特效和奇觀鏡頭變著花樣地渲染,也確實帶來了一定視覺上的新鮮感。冰天雪地的溫科夫齊(克羅埃西亞東部),代表冰冷工業機器的東方快車在此擱淺,與此同時罪惡也被一併釋放。嚴酷的景觀不僅揭示了工業社會對文明與人性的侵蝕,也渲染了整個車廂乘客被捆綁的命運。

這次的謀殺場景,以斜角鏡頭和黑白畫面的方式,配上哀傷的鋼琴曲,突出了復仇得逞後,那種更加巨大的悲涼與痛苦。影片沒有直接拍攝行刺的畫面,鏡頭一直聚焦在兇手的面孔。不穩定的構圖對兇手表情的集中展現,再次彰顯了罪惡對靈魂不可修復的傷害。

五個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在真相揭曉的高潮部分都表現得非常有力。肯尼斯·布拉納同樣做的也很不錯。這次最後的審問場景,被搬到了車廂外,在一處黑漆漆的隧道前。乘客的群像以一種肅穆的面貌凝視觀眾。油畫般的影像頗似《最後的晚餐》,每個人面對命運的審判,顯得麻木而平靜。

相比於視覺上的大膽營造,影片的其他部分則顯得非常平庸。肯尼斯似乎在74版和10版之間選取了一條折中的路線,沒有太過沉溺於舞台化的表達,也拋棄了故事內核的思辨性。波洛在結尾對兇手的質問是壓倒性的,對方毫無還手之力,這也就失去了2010版那種對峙的張力。

除此之外,這一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娛樂元素。肯尼斯版的波洛應該是銀幕上最帥的一版了,但這次的鬍子造型非常誇張,笑聲也更具魔性,潔癖性格也被放大。影片還在開頭和中間也用了兩場動作戲作為調劑。但這些無論對阿婆的讀者來說,還是對不熟悉故事的觀眾而言,幾乎都是費力不討好的處理,無法彌補故事前半程的溫吞和沉悶。

因此,本片目前在IMDB上的評分並不高,爛番茄的媒體評分也將將及格。但這究竟是阿婆的翻新之作,而且看結尾的樣子,搞不好還會繼續拍《尼羅河上的慘案》。如果你對攝影抱有期待的話,不妨一看。



推薦閱讀:

羞羞的電影,男人看後全身都會收緊!
豆瓣電影APP在安卓手機上呈現出來的功能是怎樣的?
豆瓣電影評分模式是什麼可信么?
我是怎麼變成單身汪的,這部電影告訴你
海王星影院|2部電影,感受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TAG:電影 | 豆瓣 | 豆瓣電影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