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綜藝電影?
03-04
前段時間導演馮小剛說綜藝電影的高票房無異於電影的自殺,隨此話遭到很多人的炮轟,有些人覺得這是觀眾的自由選擇,每一種電影類型的產生必定是有它的市場需求。但我是贊同馮導的,一部電影還是需要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它反應的是一個導演,編劇團體甚至整個電影團體的修養以及傳導一種核心價值觀。
從2013年《爸爸去哪啊》到後來的《奔跑吧,兄弟》這類綜藝電影的高票房表現到今年《歡樂喜劇人》票房並不如預期,綜藝電影在短短几年裡就由盛到衰,也看出像綜藝電影這類無劇情架構,無主題,也沒有演技張力表現的電影,更像是一鍋雜燴,幾乎只是為了圈錢,而隨著觀眾審美的疲勞與提高,這類電影越來越遇冷,觀眾對此類圈錢行為也大多表示不滿,所以這類畸形電影產物終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亡。
可能有人說多一種電影類型,電影市場多元化是件好事。
但是我們要知道把免費收看的電視節目搬到電影院播放,的確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特殊產物,好萊塢也有此類電影,但是人家起碼是再講一個故事,而不是靠後期剪輯師東拼西湊出來的。
電視與電影本就是兩種不同娛樂產物,電影作為世界第七大藝術產物,需要有完整的故事架構,自然的演技以及一套完整的價值觀輸出,綜藝電影更多的是違背了電影二字,只有多支持好的電影,才能促進中國電影業的蓬勃發展。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
※肖申克的救贖什麼最打動人?
※電影《生活多美好》表達了怎樣的意義?
※《莫斯科陷落》戰鬥民族的「獨立日」
※有誰看過雪國列車?
TAG: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