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是否應該參與到可能與人有爭議甚至是爭吵的辯論中呢?

本人接觸佛法不久,但對佛法很有信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注意自己的念頭和想法,嘗試著在日常戒貪嗔痴慢疑。

有時上網時,看到有些有爭議的話題,例如「只有紙質書叫做書」「看電子書的都不配叫做愛書人」,這類類似的問題有時實在忍不住想說說自己的看法。不過這種問題極其容易引起爭吵,而且這類問題也很難用道理說服對方,而且常常最後對方用罵街的方式回復……感覺道理不是很好說明。

我一般看對方罵的太厲害,就不回復了。畢竟,那已經沒有辦法說道理了。

我在想是不是本來就不應該回復或者參與到這種極其容易引發自己和他人嗔心的討論中,看見了就應該當做沒看見。我倒不覺得被罵幾句會怎麼樣,我只是覺得類似的事情非常徒勞。人本質上是很難溝通的,你跟對方說道理,他人認為你在挑刺,在挑戰他的權威;你持續說理,別人覺得你在跳大神、挖苦;你放棄說理,他人又覺得你傲慢,裝逼過頭。

第一次提問,可能問題提出不夠準確,如有需要,會繼續補充。請師兄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小蚯蚓抱著一大摞他爹給他買的勵志雞湯和成功學在屋裡大喊大叫,

Andy走過來的時候告訴他這樣是錯的。

小蚯蚓覺得Andy羞辱了他自己和他親爹。

你還記得這時候Andy說了一句什麼么?

只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

期望有些人能聽懂道理,就像拿著個電子稱企圖收到FM103.9一樣。


頭燃而不覺。


20170117修改:

關於諍論:

這一段大致說的意思是,出家人應該遠離諍論。

(手頭這一版漢譯三藏翻譯得不太好,比較拗口,回頭我再補上北大段晴教授翻譯的版本。)

討論分很多種,

有的討論,或者不是什麼有意義的問題,或者雞同鴨講,或者這兩方的討論不會讓問題越辯越明(例如兩個人討論大學物理,但是其中一個人或者兩個人都沒學過大學物理),或者其中有人的目不是為了討論出問題的答案而只是為了辯倒別人證明自己是對的(甚至很有可能,他自己的並不一定對,但它忽視這一點,只是為了證明自己對而證明),等等等等。

這些,方法不正確的討論,或者,很多時候我們叫他們諍論,答主覺得意義大么?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某些問題的答案,然後你需要讓別人知道、理解它。

先給一段題外話。下面這一段,來自「巴利三藏-長部-戒蘊品」,

這一段說的是:被污衊了,不必嗔恨,說清楚就完了。說不清楚,或者沒法說清楚,可能是機緣不成熟,對方領悟的機緣還不成熟,你的機緣不成熟(比如你了解的也不夠究竟,你還沒掌握合理的溝通方式,等等等等),隨緣就好了。平常心對待。

被讚揚,如果確有其事,好事,心不必浮揚,平常心對待。

如果你知道某些問題的答案,然後你要讓他人明白,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因果,就好比你上過大學物理,對方沒上過,你直接給他講大學物理的什麼事情他是不明白的,所以不必嗔怒。要麼你給他補課,要麼就隨著對方的「根器」,隨緣,科普一點就完了,要麼就告訴他:「這個東西在XX書上有講,你先看那個入門就行」,等等等等。

無論如何,學著去帶著智慧,平常心對待。

作為俗人的我們,共勉


只能說你的時間真的好充裕啊。


用佛的角度對待這些爭論就是:我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你們裝逼。


謝邀,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就會麻木,心裡默念一句傻逼轉身就離開。真心不想搭理傻子。從佛學的角度,那可以認為是菩提心好了,認真的講出來,把問題闡述清楚,能幫別人是好事,若自己錯了,是對自己進步也是好事。菩提心就是這樣,心量大,急人所急。一起理性看待問題。從知行合一的角度來看,想的太多卻無行動,並不算知。知行是互相的,有踐行的才是知,離了行談不上有知的存在,離了知所有的行都如海上孤舟漂流。那就把自己的知表達出來啊。佛教,以無我為知,當時刻踐行之。辯論或者不辯論,當以無我為發心正知踐行。


修習還不夠,於法尚有執著


題主說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戒貪嗔痴慢疑,學習了!我覺得這樣修行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是否應該參與網上的爭論或者怎麼樣參與,就跟是否應該吃飯或者怎麼樣吃飯,情形差不多,問題不在該不該吃上面,而是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離於貪嗔痴。


我的經驗是先要觀察所緣境,如果你想說的這句話,一定會讓你們產生更多的煩惱,就不要說了。如果對方罵人,拉黑舉報就好,也不用再說了。世智辯聰是爭的越多越會爭,但是永遠達不到辯才無礙的高度,跟他們走就走歪了。


辯論不一定要以說服對方為目的

也可以通過辯論過程,理清自己的思路

並且, 有時想法比較粗淺, 那麼通過辯論或者他人的質問, 能發現一些自己的盲區, 對事物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認識


把自己的話說完即可。


一般來說沒有必要發表評論。你說服不了他,他也說服不了你。純粹就是對噴,除了都生一肚子氣沒有其他任何收穫。所以說。。有這個時間又能多念一遍心經了。。


推薦閱讀:

按照佛經里的標準,豈不是這個世間很多很多的人都會墮三惡道,甚至墮地獄的也不少?
中國佛教徒不吃肉的習俗是怎樣出現的?
人生未必完美 佛法即為良藥——戒律是束縛還是保護?
佛祖吃肉嗎?
學佛之人就一定要戒葷嗎?

TAG:佛學 | 學佛 | 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