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行與參學參加活動拜訪古迹哪個重要?

修學,指擬定好的時間,要閉關,學習一本經論,完成一定數量的經咒等等

參學類的,比如傳承儀式,比如組織去高僧大德處,比如去聖地旅遊拜佛

聽過以前的上師說過,能好好修就不要做跑跑居士,但是也記得佛陀就是有一世想拉朋友去拜佛陀,朋友不去,拖了六天,第六天硬拽了朋友去,但是也因此,成佛也六年苦行

碰到這種衝突很多次了,取捨方面一直不是很明確,這方面有沒有比較好的建議或者原則呢?

-------

看有的回答有點感悟,想起來蓮師說的

我的見解比天空還要高,我取捨因果比粉末還要微細。

這難道不是佛陀制定戒律的初衷嗎?


@釋粱茵 謝邀。

從問題描述來看,覺得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矛盾,甚至還有點表述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

結合我自身的經歷來說,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困擾。往往在發願要精進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打亂自己計劃的人或事。

不僅是佛教內部的事情,甚至自己家裡的事、朋友的事也很難袖手旁觀。

我個人的判斷是:

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件事,比如去拜訪某某老和尚(現在的長老大德真的是見一位少一位了),不去的話以後可能會沒有機會。但如果自己並不想去只是不好意思掃別人興,那還是應該拒絕。此處需要智慧。

不是修行不重要,我們遇事就把修行放在腦後,而是有些事本身就是對修行的增上或者補充。比如拜見長老聆聽開示等。

最後,我覺得做一個如法如律的僧人,隨大眾修行就很好。在安居期間自己安排修行功課,其他時間聽從道場安排即可。

以上是僧人的情況,僧人的人生是以修行為中心展開的。一切取捨都在為修行服務,事實非常清晰簡單,不存在矛盾。

居士不太一樣,主要還是以工作生活為主,修行更多的是指導生活,提升生活的內在品質。有時候還是需要適當的把重心放在世間法上。

如果用僧人的要求去對待自己,那就會產生矛盾與煩惱,適得其反。

最後:跑跑居士是什麼鬼啦?

?(?)?


謝法師邀!

其實這是個很難抉擇的問題。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這樣做。

如果我有確定的閉關修行計劃,那無論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我的閉關。

如果暫時沒有,而參訪確實對於我的修行有益處,那就毫不猶豫的參訪。

聞思修是有次第的,如果還沒有達到安住修的程度,那多出去聞思參訪,是對將來的修行是有益處的。


推薦三本看似無關實則深切的書。

一,《論語別裁》先搞清楚到底為什麼要修行

二,《原本大學微言》再搞清楚修行到底要修什麼

三,《如何修證佛法》最後弄明白修行到底要怎麼么

明白了What和How和Why,餘下的When,看您自己了……


謝邀:佛法是心法,所有的一切行持都是為了降伏這個「心」。所以修行是修心,不是修境。抓住這個重點就明白了。

  • 不管你閉關也好,參學也好,拜訪古迹也罷,都要想明白真正的佛法在哪裡?這樣做是否真正對自己修行有益?
  • 初學參學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佛法的正見正信沒有升起,四處參學, 所遇非人之時,若對方若鼓如簧之舌,說些世智辯聰或相似佛法,你是否有能力加以分辨揀擇?參學遇惡知識牽引墮落,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現象在如今太過於普遍,學佛以來遇到不少佛弟子在這方面吃了大虧,明師難尋)。
  • 因為初學佛時,很多似是而非而自以為是的想法、觀念與行為,不見得自己完全清楚,如果遇惡知識(包括一些同參道友),順著的你的不正確的想法引導你(或者他的觀念本身就不正確),一旦誤入歧途,很難翻身。
  • 你看《華嚴經》中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怎麼參的?不是自己亂找,而是從文殊菩薩開始指引,每一參都是上個善知識指引他尋找下一個善知識。
  • 所以古人修行是很講究的,師傅觀徒弟根基不穩,是不會放你出去四處參學。一因:沒有正見,易被別人引入歧途;二:根基沒打穩,聽這個法門好,去學這個,聽那個好,去學那個。東一頭西一頭。到頭一場空。
  • 當你修行到一定程度後(你自己可確定,可分辨抉擇後),可去參訪善知識,但是也不要捨本逐末,參學的目的還是為了有利於自己的修行。否則不如在家中好好修行。
  • 所以蓮池大師有段話講的很好 :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凈念佛。
  • 此是印光大師開示弟子不必常去寺廟: 普陀已來過幾次,當在家息心念佛,不可常來。來則曠功費日耗財,於己於他,均無利益。未曾來過,一瞻菩薩道場則可。已經來過,便可在家供養恭敬禮拜。豈菩薩唯在普陀,不遍界以應感乎哉?觀音菩薩,常在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處,顯大神通,演說妙法。無奈眾生迷背錯過,辜負慈恩。倘能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自於一切時一切處,常蒙覆被矣。宜以此意,轉告一切知交。
  • 佛法本在內不在外?何苦「苦苦外求」?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升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真有趣。

本來都不衝突,目的都是一個,選哪個都沒毛病。

結果愣讓你弄衝突了。

有趣。


佛法是沒有取捨的,不要迷失在一切相中。參學遊歷就是修行,閉關攝心,拜佛念佛都是修行。不要妄想執著,作繭自縛才是最好的圓融無礙。


推薦閱讀:

坐 23 小時硬卧是種怎樣的體驗?
青海湖騎行之旅 | 邂逅大美青海湖,行攝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和仙境祁連
有哪些以日本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戰國為主題的發燒友旅遊路線?
去東北旅行前,可以讀哪些書?

TAG:旅行 | 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