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我單身,我養一隻貓,每天吵鬧出去,也不想我陪。今天出去就沒回來。

原諒我的類比推理法,我養貓很多時候是為了以後如何對待孩子,我在反思,以後孩子任性一意孤行我該怎麼做才能皆大歡喜?

我的方法1,讓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於是他出去我也不跟隨,曾丟失一天一夜,乖了兩天。

2,限制自由。關在屋裡,跑到別人桌子底下一堆灰,栓起來就頭也不回的拉扯身體看著心疼就解開了。

感覺都不太好呢…


你好,和你分享我帶女兒的過程中,對任性的看法。

女兒3歲了,常有執拗和任性的時候。

有時,她的執拗是因為經驗不足。

有天中午,我和女兒躺在床上準備一起午睡,她突然說:「媽媽,你踩到我背上來。」我就躺在床上用腳搭到她背上,她立刻大叫:「不是這樣,要站起來!」我立刻明白,因為我經常讓她幫我踩背來緩解腰背酸痛,她也想體驗下。「不行啊,我太沉了,不能踩到你背上。」女兒一聽立刻大哭起來:「可以的,可以的!」接著就是無休無止的哭鬧,反反覆復,無論怎麼解釋都不行,非要我踩到她背上去。最後我沒有辦法,讓孩子爸爸站在床邊,我上身趴到爸爸背上,腳踩到女兒的後背上。還是不行,非要讓我身子直立起來!!她絕對可以算嚎啕大哭了,驚天動地的。我和他爸真是哭笑不得。我心裡也有些惱火了,提醒自己忍住忍住,但嘴上還是說了一句:「寶寶,你不要這樣無理取鬧!」說完的一瞬間,自己忽然清醒,她的確不明白這中間的道理啊,給她講了半天體重的區別啊、骨頭會被壓斷啊之類的,她根本聽不懂,聽懂了也不明白,明白了也不相信。

要立刻改變方法!

「寶寶,到地墊上來,媽媽給你做個試驗。」

我找了一個小紙盒:「你掂掂看,這個小紙盒很小很輕,如果比它大很多、比它重很多的人踩在它身上,會是什麼結果呢?你看清楚哦。」我把紙盒放在地上,踩了上去,紙盒立刻扁了。女兒立刻完全停止了抽泣,拿起了紙盒看了半天,再不提這事兒了。

有時,她的執拗是一種執著,是面對困難的不屈不撓。

一天,女兒看一本硬紙板翻翻書,裡面有一個可以轉動的滾筒洗衣機,裡面洗著一個小玩具熊,一轉動書側面的紙邊,小熊就能跟著轉。這還是她1歲多看的書,那個小熊被她玩掉了,我就給她又畫了一隻用膠水粘在了上面。女兒今天重新拿出來看,不知道怎麼就想把新畫的小熊撕掉。但它粘的非常牢固,怎麼摳也摳不掉,她急得又開始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嘗試著,一直在那裡摳,嘴裡還時不時地說:「媽媽你幫幫忙啊!幫幫忙啊!」我實在無奈也有些不耐煩地試了試,非常牢固,使勁兒摳也摳不下來:「寶寶,那個粘的非常牢固,弄不下來的。」她當然是不會聽的,在那裡急得嗷嗷叫,最後發展到捶胸頓足了。

我一邊旁觀一邊想,她爸爸一直覺得我給女兒太多的自由嘗試的機會,讓她以為她想做什麼事情都能做,最好多些這樣的機會好好磨練磨練她,讓她知道不是她想做的事情一定可以做到。所以我乾脆任由她哭一會兒,估計她一會兒弄不下來就會放棄了。

她的手一直沒有停,雖然摳下來一點點兒,但大部分都粘的好好的,這個我硬摳也是弄不掉的,我知道。她真的要抓狂了,使勁兒捶自己的腿,大聲哭號著,眼淚鼻涕弄得一臉一手一書都是。我看著真心疼:「寶寶,這個弄不掉的,別費勁兒了……」「弄得掉,弄得掉!」她又喊了幾聲,忽然語速慢下來,一邊竭力忍住抽泣,一邊幾乎一字一頓的說:「媽媽,你弄一點兒水給它潤一潤!」我覺得自己當時的表情可以用瞠目結舌來形容,有2秒鐘幾乎沒有反應,她又一字一頓認真地說了一遍,我連忙去廁所,拿了張手紙,沾了點水拿給她,她開始在書上輕輕地擦,很小心地擦,我只有在旁邊愣著看的份兒,紙板書很耐磨,很快,那張小熊的畫就掉下來了。她如釋重負地站起來,細心地把地上所有的紙屑收拾起來扔到垃圾桶里,然後,從容地走到餐桌旁抽出兩張餐巾紙擤了擤鼻涕,平靜地坐下來欣賞自己的書。5分鐘左右的時間吧,她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里,那種笑淺淺淡淡的,是精神上無比的滿足。

我呢,一直在旁邊無語地看著她,好一會兒才誠惶誠恐地說:「寶兒,你怎麼想出這麼好的主意的?」

「用腦子想的啊!」我慚愧。女兒爬到我懷裡,又說:「媽媽,我剛才哭就是想發泄一下。」

「哦哦……」

我到像個沒控制好情緒的孩子,心裡為剛才自己等著看她失敗的陰暗想法不好意思。

女兒幾乎什麼事情都要「我自己」,剛會說話就老「我季擠,我季擠」。進入3歲,執拗的現象更明顯了,原因主要有:

第一,思維能力比動手能力發展得快。想得出但做不到,痛苦死了。

第二,經驗比以前多,但又仍很有限。知道可以踩背,但不知道太重的人不能踩到輕的人背上。

我一般用以下標準來衡量該用何種方式區別處理執拗和任性。假如執拗的目的指向探索、自我完善的,那麼在不破壞社會規則,不影響他人,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盡量讓她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有次我去幼兒園接女兒,提前把她的自行車從車篷里推出來了,她放學後,見到車在外面立刻大叫抗議。我當即隨順她,把車挪回去,讓她重新來一次。雖然對於我來說去車篷取車完全是個不過腦子的事情,但對她來說,自己去車篷取車還是件新鮮事兒。再有,存車取車是她自己的事情,我本來就不該替她做,更沒必要為這個招她一哭,我又不想一輩子幫她取車。可能很多家長會做這樣的事情:孩子想自己動手抓飯吃的時候,嫌孩子吃得慢弄得臟,非要喂,孩子反抗,還要硬塞;孩子長大些再苦惱孩子自己不會吃飯!

還有一些細節也要注意,家長的嘴裡一定要乾淨。在上面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長也會選擇順著孩子的意願,但嘴裡往往要抱怨,說類似「行行行,好好好,怎麼那麼多事兒!都是平時給你慣的臭毛病!你煩不煩啊,竟瞎耽誤時間」之類的話。當然還有一類家長就怕孩子哭鬧,連忙哄:「哦哦,對不起,下次我一定不提前給你拿出來」也並不可取。最理性的回應就是:「好,可以。」然後推回自行車,讓她自己騎出來。

和執拗的孩子對著干不是一個好選擇。假如孩子的執拗目的指向貪婪、佔有,那麼家長應該選擇冷處理,轉移注意力或可視情況(如威脅到安全時)用更堅決的方式以示原則。如果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任性,家長一定感覺顏面掃地、教育失敗。能頂住壓力,深刻理解孩子的行為需要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己情緒良好的控制力,否則即使當著眾人的面沒說什麼,回家也保不齊對孩子一陣數落一頓責罰,這樣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更大傷害。

比如用哭鬧要挾父母要吃的或玩具,隨他哭一陣並不是不可以。當孩子發現哭不管用時,也就不會再去利用它了。原則還是父母要看到孩子因為願望沒被滿足後的失落和不滿,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不要抱怨、挖苦、諷刺孩子,語言簡單,態度堅決,效果最好。


孩子任性、不服管教是現在的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面臨的一個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的遺傳基因的作用外,還與後天的教育、生活環境、家庭氛圍以及社會實踐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般情況下,因為家長忙於工作,對於孩子耍性子的時候,基本以滿足孩子的要求而結束。大多數孩子都會隨年齡增大而逐漸學會控制自己,而部分孩子則變本加厲,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如果滿足就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行為,如哭鬧、打人、破壞行為等,長此以往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習慣性惡習,或反社會行為。

  那麼,該如何管教孩子的任性呢?

第一,要以預防為主。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滿足,要讓孩子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的要求則不能答應。

第二,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觀點、言行一致。特別是在孩子任性時,一嚴一松不利於孩子性格的培養;也不能隨意許諾哄騙孩子,失去威信就很難管教好孩子了。

第三,不能打罵、嚇唬孩子。家長打罵、嚇唬是無益於問題的解決的,還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使孩子更任性;這種方法用多了之後不僅效果不明顯,反而會使孩子變得多疑、膽小怕事。

第四,可採取「負強化」方法。對孩子任性的行為不予理睬,讓孩子感到你並不在意他的任性行為。等孩子鬧夠了,再同孩子講道理,並誇獎孩子不再哭鬧的行為,表示出高興和關心,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下面,對於孩子的任性,幾個日常生活中行之有效的治理妙法

冷處理

  「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孩子的要求沒得到滿足,往往會發脾氣、撒潑打滾,這時父母不要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討價還價,可以採取躲避的方法,不予理會。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

事先約法三章

  多數孩子的任性都發生在有特殊需求時。可以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一旦制定,就要執行,以此來規範孩子的行為,如作息時間安排、待人接物要求等等。

適當獎懲

  對孩子表現比較好的方面,進行適當的獎勵,如擁抱、口頭表揚、物質獎勵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質獎勵不要過多、過大,否則很快就會失效。單靠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飯,父母不用多費唇舌,過了吃飯時間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擔心餓壞孩子,一頓兩頓不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會有影響。

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可以將其行為與其他表現好的孩子做比較。

轉移注意力

  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其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家長可以把這些方法用到家庭教育以及生活環境等各個方面,對孩子加以引導,培養孩子良好性格。


大家真的看問題了嗎?題主說他單身,養了一隻貓……


孩子任性、愛發脾氣 怎麼辦?

非要買某個玩具

愛發脾氣扔東西

不讓乾的事情非要干

一不高興就在地上打滾……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任性的孩子真是讓父母頭疼。

如果用打、罵、恐嚇等手段來制止孩子,

也許初時是有成效的,

但是弊端也很明顯!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缺乏自信

性格軟弱依賴性強

還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

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可如果嬌慣縱容,也會使孩子變得固執任性

成了一個專橫跋扈的小霸王。

做父母的到底應該怎麼辦?

很著急對不對?

不過不要緊,

看到這裡就證明你來對了地方,麥多多有妙招啊~

誰讓我們是兒童教育專家呢?

不信往下看!

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很簡單。

第一:孩子發飆的時候,家長越淡定越平和越有力量,家長焦躁或者打罵,只會延長孩子的情緒;

第二:不要在娃有情緒的時候試圖講道理或者逼他/她承認錯誤,但是等孩子平靜以後,這一課一定要補上;

第三:平時的時候就要多溝通,教會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

所以對於孩子的「任性」「發脾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如果是孩子出於好奇、好問、好動,要求自己去探索,這實際上是孩子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有助於孩子智力發展的合理要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滿足孩子的要求。允許孩子做他喜歡、力所能及的事,並加以鼓勵、保護和引導。比如孩子愛玩水呀,下雨愛踩水啊,要參與洗菜洗碗等項目。

2.如果孩子的要求有一定的危險性,就要堅決地拒絕,可以採取「興趣轉移法」或「冷處理」他的要求,「淡化」他的行為以及在適當的時候說「不」的辦法來處置。

3.如果孩子的要求是錯誤的,危險性不大,在大人的監督下,不妨讓他去嘗試,體驗挫折或失敗,這也是孩子的另一種學習方式。讓他獲得失敗的生活經驗和挫折的教訓。

4.如果孩子處於對細微事物感興趣、執拗的敏感期,那麼應該尊重孩子的要求。但是如果有特殊的狀況,應該用孩子理解的語言向孩子說明白,杜絕簡單粗暴的打、罵、制止,因為打、罵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反抗性更強。

5.「發脾氣」其實是正常情緒的表達,那麼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如「你很失望,媽媽理解你。要是媽媽遇到這種情況,也會難過的。」 然後抱抱他,拍拍他。

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允許孩子發泄情緒。一旦孩子得到理解,就會很神奇的心平氣和,不再較勁,也不再發泄。奧秘就在於,一旦孩子的情緒得到了認同而不是排斥,就會很快消失。用親子教育專家陳禾的話來說:你先否定了孩子,讓他無路可走,他就只能發脾氣、哭鬧。

6.當發脾氣是為了達到目的,如非要買某個玩具。最佳辦法是:第一,堅定的拒絕孩子,不要因為哭就放棄規矩,放棄原則。第二,冷處理。孩子要哭就自己哭一會兒吧,家人誰都不要理他,可以告訴孩子:「我還有很多事要做,等你決定不哭時再來找我。」

對孩子任性而造成不良後果的,

可以採取懲罰的辦法。

懲罰也是有訣竅的。首先要「就事論事」,不要一口全面否定孩子。可以讓孩子在一個熟悉的、明亮的環境里發泄並且平靜下來,呆在安靜角的時間原則上是2歲的孩子2分鐘,3歲的孩子三分鐘,以此類推,最好不超過10分鐘。還可以採用剝奪特權的方式,比如不買玩具、不上公園、不買書等等。

對於經常犯錯誤的孩子可以採用「積分法」,如:一天不犯錯誤給一個星星,積累到一定數量獎勵物品,這裡家長一定要注意的是:精神獎勵永遠高於物質獎勵,否則孩子很快就會把這個視為一種交換。

孩子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環境是導致兒童產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孩子不斷地會有「我要」的要求,但是,他們的思維能力還不能理解父母為什麼說「不行」。即使他們長大一些後,知道了「為什麼不可以」,他們的自控制力也還很有限,還不足以控制強烈的「需要」衝動。

所以作為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

不同的原因,就用不同辦法,這樣才有效!

當然,我們也可以聰明地選擇一些繪本來幫助孩子們養成好習慣!

《我不任性》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芝賢(韓)創作的《我不任性》的主人公是小鱷魚,

它不愛洗澡,偏要穿絨衣。

可是看比自己更固執的朋友小豬後懵然大悟,

開始改正自己的牛脾氣。

《任性的小熊》

▲(法)安娜·費里埃 | 繪畫:(法)德爾菲娜·莎杜

有一隻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小熊跑到森林裡去了,

它將做出什麼事呢?

它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

會給它人造成不便嗎?

看看他如何在森林動物的幫助下成長吧!

《一年一班最任性》

▲《一年一班萌學園》系列

大家都去踢足球,

被孤立的黑澤在下大雨的天氣里,

爬上高高的攀登架不下來。

他說自己是雷神的兒子。

沒辦法,

白川老師只得說自己是天上的仙女……

對待任性的小孩兒,

或許和他站一起,

反而更好解決問題呢!

好習慣從聽故事開始!

快來麥多多聽故事吧~

麥多多教育中心(Mido House)是隸屬於麥多多(中國)旗下的教育品牌,專註3-7歲兒童的人文教育。致力於通過科學健全的教學體系、意趣豐富的教學方式,為孩子提供專業的國際繪本課程和英語課程。


我覺得,沒有哪個寶寶是「壞」寶寶。寶寶哭鬧,一定是有他的原因,而絕不會是無理取鬧,或者用另一種說法——任性撒賴。任性撒賴是大人不能理解小孩而給定義的。實際上,小孩的任性,是有他背後的原因的,這都沒有不合理的,可能是秩序感被破壞而影響了安全感,可能是情感沒有得到滿足,等等,但他們又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無法得到大人的理解,甚至得到的是大人的不滿和責罵,他們幼小的心靈就會更加急躁和不安。
任性是大人獨有的,因為大人在懂道理的前提下,還會不去自我剋制和約束,任由自己感受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叫任性,任著自己性子來。大人還會這樣,何況小孩?
小孩只有感性,他們本來一切都是直接表達的,何以說任性?

對小孩的要求也要針對年齡和心智發育程度,在理性不夠的時候,不能指望孩子能有大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教育歸教育,孩子能做到什麼程度,還要水到渠成。花開各有時節,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也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用來參考,更不能攀比。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使,上帝已經給了他成長需要的一切,爸爸媽媽只需要配合他,而不是控制他。

家長與孩子之間,包括任何人與人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的關係模式,都需要愛,信任,理解,包容和同理心,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別人,任何關係都會走入死胡同,進而進入惡性循環,這時再去修復關係,就困難了。而大人最容易對孩子採取這種態度,用成人的大腦,成人世界的規律去解讀孩子,要求孩子。這可能會讓孩子在眼前順應了你的要求,但他幼小的心靈發生的變化你又怎麼看得見?時間一久等孩子出現了問題,又會怪孩子不好,進而採取更惡劣的方式,導致進一步的惡性循環,殊不知回頭才是岸。所以父母才是始作俑者,要教育孩子,先把自己教育好。


推薦閱讀:

港澳台地區會怎麼處理家長天天打孩子的事情?
靈性|笑聲多多,歡樂多多
一個女孩到底要不要活的那麼拼?
假如你有了孩子後發現孩子患有重病,若不治療只能活一年,若花重金傾家蕩產治療了孩子也很可能殘疾(盲、聾、痴獃等等),那麼你會怎麼做?

TAG:教育 | 家庭 | 孩子 | 父母 | 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