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沒有在「海軍節」下水?那會在什麼時候?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雖然官方並未發布消息,但中國第二艘航母「將在4月23日下水」的消息似乎已被網路和國內外媒體人士認定。不過,中國軍事專家近日表示,4月23日海軍節當日並不是航母下水最好的「窗口期」,因為「潮汐不答應」。考慮到水文環境等因素,對於航母這樣的大型船舶來說,必須要安全吃水和可用水深滿足一定標準才可安全下水,因此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海軍節」並未完成下水。

海軍常識,大型船舶下水容易受到潮汐的影響。從上周開始,國內外媒體就在安排行程要在中國海軍節當天去大連赴一場「約會」,「約會」對象是中國首艘國產航母。「4月23日海軍節當天中國國產航母要下水」的消息不知道從何而來,但一系列的線索都指向這個日子。最有直接關聯的是,上周在網上熱炒的一個「中國首艘航空母艦下水紀念封」,其紀念戳上赫然印著「遼寧·大連4月23日」。與之同步的是,軍迷對這艘國產航母的實時報道也在進一步印證。

最新的消息是航母艦島已塗上底漆,整個航母的塗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此外,中船重工董事長一月之內連續到大船集團專項檢查重點工程進展的行程更讓媒體認定,「4月23日當天下水的消息看來已經確定無疑了」。4月15日,中船重工還陪同中央軍委委員、裝備發展部部長到中船重工某研究所視察。實際上,關於國產航母何時下水最近一次的官方消息,是3月份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的回答,「我相信不會讓大家久等」。這種婉轉的說法似乎也讓4月23日成為外界期待的時間節點。

不過天不遂人願,眾所周知航母的建造進程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包括工業基礎、科技實力等等,將航母形容為「高精尖」的科技成果毫不誇張。如此「高精尖」的航母下水的時間有沒有技術要求?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中國軍事航母專家表示,大型船舶下水要考慮到水文環境等因素,尤其是潮期的影響。為保障下水安全,水深要足夠,越深越安全。比如說一條船吃水10米,理論水深11米足夠,但因為船舶可能會上下顛簸,加之海浪作用力,可能需要十七八米才可以。

而目前大連造船廠的水不深,潮汐對航母行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另一位匿名的專業人士也認同這種觀點,他分析說「在干船塢中的大型船舶下水時對當時的安全水深有著很高的要求,當安全吃水和可用水深滿足一定標準後,大型船舶才能安全下水,而可用水深除了與船塢的深度有關外,與當時的潮汐大小也有著很大的關聯,如果潮水較小或達不到要求,大型船舶則不能安全下水。」而海軍節這天,偏偏不是大潮日。

中國「海軍節」這一天4月23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七,不是大潮日而靠近小潮日。專業人士表示:「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是重大盛事,除了它本身具備了下水的各項條件外,如何保證安全就成了重點。同時,它設計的一些指標和參數還需要實際檢驗,如空載排水量時的最大安全吃水就需要在下水時來實際進行驗證。所以航母應該要擇大潮日下水,以確保安全可靠。而4月23日恰恰不是大潮日,不是最好『窗口期』。」按照潮汐規律,從本文發布時間到4月底內各有一次小潮和大潮。4月19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三,20日至22日會是小潮日。4月26日是農曆四月初一,27日至29日都是大潮日。如果說航母下水日定在4月份,那4月27日至29日是最適合航母下水的日子。否則將要等到下一個大潮日。

除了被外界忽略的下水日期的科學性和技術性,將4月23日海軍節和頗具象徵意義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捆綁在一起也是一種陳舊思維。過去,每逢重大節慶日,總有一些地方的重大項目要刻意選擇在節日前後成為「獻禮工程」。但事實上,這種「獻禮工程」並沒有出現在中國航母建設上。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首次確認中國正利用一艘廢舊航母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當時有外媒猜測為了向八一獻禮,航母將會在8月1日進行首次海試,但實際上中國首艘航母的海試在8月10日進行。根據以上判斷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的下水時間大概在2017年4月26日~4月29日。



推薦閱讀:

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為何選江南造船廠?
舊日本海軍航母(二十一):天城葛城 主力實力配角的命
我國買了4艘航母為何僅服役瓦良格?另三艘今何在?
實力對比很鮮明:俄羅斯大型登陸艦出黑海,土耳其小船跟著跑
數千噸驅逐艦擋住去路,萬噸航母一頭撞了上去

TAG:軍事 | 航空母艦 | 國產航母 | 001A航母下水 | 中國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