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洛麗塔》裡面的故事是否就是變態?

電影開場,以倒敘方式:亨伯特搖搖晃晃的駕車,他剛剛殺死了他的仇人------奎寧。鏡頭推近時,他含淚獨白 「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向上,從上顎往,分三步,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

  亨伯特?亨伯特是一個40歲的知識分子有學之士因為停留在生命里永恆的14歲初戀,與他水**融的初戀少女安娜貝爾死於傷寒,從此他的生命開始斷裂,他無法同正常男人一樣戀愛,他愛的唯有年輕少女。

  亨伯特初來美國找地方租住,因為看到了在花園中渾身濕漉漉看書的洛麗塔,他毫不猶豫的做了寡婦黑茲太太的房客之後又和她結婚,夏洛特?黑茲是豐滿韻致的女人,青春動人的洛麗塔是她女兒。亨伯特至此就成了洛麗塔的繼父。

  洛麗塔雖年紀輕輕,但發育成熟,對性懵懵懂懂卻知道怎麼去勾引挑逗。她肯定是能感覺到亨伯特追隨的目光,她深諳此道,她好奇也有被異吸引的原因,所以她總在有意無意挑逗他。

說我迷上了這故事,願意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遍又一遍的播放,願意從圖書館借來書看看,願意去網上看無數影評,願意此刻我也為這個故事寫點什麼。

  納博科夫的《洛麗塔》,我相信這鼎鼎大名的小說很多人都耳熟,很多人第一次想去了解的衝動都是因為它曾經作為「禁書」?一個「戀童癖」男人的臨終自白?一個也許充滿著性愛和變態的黃色小說?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寒假獨自一人深夜在家,現在想來選擇那麼一個精神不佳想打發時間的心情下看這部電影委實委屈了藝術。當時只是把大體故事看明白了。看了也就看了,之後再也沒在我心裡留下什麼漣漪。從這一點看來,我對藝術的感知力真是後知後覺。莫名的理由,前幾日,我又是在一個深夜在寢室默默看完整部電影。我沉默。之後幾日重複著看。我沉迷。

有一個讓我難以忘懷,莫名激動,心生感動的情節。

  當夏洛特執意送洛麗塔去夏令營,清晨,坐上車的洛麗塔看見二樓窗子亨伯特正在看她,她驚嘆地跳下車,如孩子般跳躍興奮地穿過院子跑上樓去,飛身跳到亨伯特身上,雙腿盤在他腰上,微笑著一個真實的吻落在亨伯特嘴上。我喜歡這些鏡頭,喜歡如同天才的艾恩斯和多米尼克的表演,喜歡那些透著陽光的特寫鏡頭。我被驚呆了,絕不僅僅是為他們的一吻,而是被這美麗畫面和驚人的表演和亨伯特純粹的愛。讓我們忘掉道德吧,道德和藝術審美的快感無關。道德不能用在亨伯特這個人物身上,他永遠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知道他的「不道德」,他一直都知道,所以他一直都痛苦一直都無望。

  「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最愛的女人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然會死一樣肯定。」

  在這個故事裡,請不要用審判輕蔑的眼光去看待亨伯特這個人物。僅僅把《洛麗塔》當做一個個體故事來看吧,勿需上升到道德審判的高度,也勿需借而去妄加批判社會。

  故事還在進行。

  某天,夏洛特偷看了亨伯特的日記,一本記錄了對洛麗塔迷戀和深愛對她媽媽厭惡的日記,她哭著質問一氣之下出門卻被車撞死。真是離奇的成全,亨伯特從夏令營里接出洛麗塔開始他們的環美旅行,亨伯特心中有目的地,遠方一個他教書的城市,他想和她一起共度人生。狂躁無聊代替了之前的新鮮,洛麗塔一直尋找機會離開亨伯特,他十分敏感他察覺到,他痛苦不堪。他愛得絕望恐懼卻毫無辦法,他全聽她的,無奈且認命。

  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劇的故事,一份不道德的愛不被祝福的愛只可能死在現實之下。這故事這電影太美太傷心了。讓人愛恨交加、性感青春、乖張天真的洛麗塔,讓人可憐可嘆、儒雅紳士、心生同情的亨伯特,我從來沒把他當做一個戀童癖來看待,就算他是。

  1997年版的《洛麗塔》畫面精美,演員表演出奇的到位,之前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多米尼克將那個如蜜桃般的小妖女演活了,我們真的能從中感受到洛麗塔那份直白的勾引,又因為如此直白而顯出女孩的坦蕩天真,讓人既愛又恨。她的絕妙表演絲毫不遜色戲骨傑瑞米?艾恩斯。而作為亨伯特那份敏感、悲觀、神經質、又有點天真的老男人,他也把角色演得出神入化,讓人再看那張臉和臉上的皺紋,都會祈求,讓我遇見一個亨伯特吧。

  亨伯特就駕著他的老爺車帶著洛麗塔開始公路旅行,中間輾轉各個汽車旅館。關於美國的汽車旅館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骯髒的汽車旅館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多數作家描寫此處場景都是無情的嘲諷,唯有納博科夫這個俄裔美國人這個具有詩人和社會學家氣質的作家寫出了《洛麗塔》這樣在汽車旅館做愛也美不可及的文字。再這裡就得說說原著小說《洛麗塔》,我看了第一章,感覺和網上的無數評論相同。小說文字充滿著比喻、隱喻、暗指,任何的性愛描寫都像是散文,你看著如果不知道那是在描寫做愛,你也許會以為那是什麼風景或是人物細微動作的描寫。小說寫得太隱晦,太多出人意外的敘事手法和描寫手法,你若不知道這故事到底講什麼你或許根本看不懂。納博科夫的英文原版小說充分利用了英語的歧義性、多語義和雙關,他喜歡用生僻的詞語甚至自創詞語,可想而知,小說的艱深難懂是顯而易見的。

  又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鏡頭。

  清晨,在某個汽車旅館,鏡頭先是在一排蒼蠅上之後停留在灰塵油膩的吊扇上。

  亨伯特在一張搖搖椅上閉目養神。洛麗塔坐在他身上看著漫畫書。兩人都穿著衣服。

  洛麗塔看漫畫書入迷呵呵地笑。

  亨伯特睜開雙眼,難以明說的表情。洛麗塔一隻腳瞪在地面上。搖搖椅前後搖晃。

  清晨的微觀從窗戶外透進來,洛麗塔閉上眼仰著頭似乎在享受什麼。濃重喘息聲。

  噢,原來,他們在做愛。

  這真是精妙的設計,應該在慾望橫流的骯髒汽車旅館的情慾事件,看起來太過隱晦了。我們甚至不知道洛麗塔是因為漫畫書陶醉還是因為別的。

  「儘管種種瑣碎...危險、無望。儘管這一切...我覺得活在天堂。這天堂 雖然染滿地獄火焰的色調,但畢竟是個天堂。」

  亨伯特帶著洛麗塔一路前行時,他越來越絕望,他深感這個活力四射的年輕女孩正策劃著離開他。洛麗塔不停地找亨伯特要錢,當他發現時並強行組織時,洛麗塔那句「這是我掙了來的錢」是如何徹底地傷了這個老男人的心,這是任何在情愛中的人都會傷心欲絕的話。哦,不要把年齡扯進愛情里。雖然這只是一場單方面的、瘋狂的、無望的愛,但那畢竟是愛是真情。就像天堂染上地獄的色調,但畢竟是個天堂。洛麗塔最後還是逃離了,亨伯特痛苦不堪苦尋無果,回到了他們的房子,為的是等待有朝一日她的歸來。

  三年後,洛麗塔來了一封求助信,請亨伯特寄400元錢,她已懷孕生活困苦需要幫助。

  他驅車趕往洛麗塔處,看著大腹便便的洛麗塔,看著神采不在世故依然的夢中人。洛麗塔老了,亨伯特更老了,。「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最愛的女人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然會死一樣肯定。當日的如花妖女,現今只剩下枯葉回鄉,蒼白、混俗、臃腫,腹中的骨肉是別人的。但我愛她,她可以退色可以萎謝,怎樣都可以,但我只要看她一眼,萬般柔情,湧上心頭。」

  亨伯特的夢碎了,他給洛麗塔留下幾乎全部財產4000元錢之後去找奎寧復仇。是那個有著變態行為齷齪的戲劇家毀了他的洛麗塔也毀了他。他殺死了奎寧也因此獲得死刑。

  故事也就完了。

  這個電影有太多值得分析揣摩的地方,我太想面面俱到,把我了解的部分盡量敘述出來,後發覺太難。每個人心中對《洛麗塔》這個故事解讀都不相同。有人說洛麗塔這個女孩沒什麼可讀性,她就是典型的美國少女,物質、愛漂亮、直接等等。但在這樣一個過於美過於傷心的故事中,她其實是一種美的化身。不必以道德標準和世俗審美去看待這對可憐人。洛麗塔就是亨伯特心中女神,如夢想般如信仰般。好比我們每個人都對美所追求,而亨伯特只是因為年少的悲痛經歷造成了一生對少女的感情缺位。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要殘酷的對待一些人和事,讓他們殘缺遺憾,讓他們發瘋狂熱,讓他們被交織的愛恨折磨。而我們活著就是盡量排除悲劇的,雖然這很難。但亨伯特永遠只是個個體故事,他對洛麗塔的愛尷尬卻真摯。如果把這當做一個愛情故事來看,它足夠傷心。任何對立的階級或是對立的身份的愛都註定是無果的,正是這一點才催生了世間無數令人唏噓的故事。但正是因情不知所起,愛的突然發生,才讓世界絢麗繽紛和充滿那麼多讓人著迷的「可能」,因為這些「可能」太美太吸引人了。

  《洛麗塔》就是一場關於無望之愛的精神自白,明知無望卻無力阻止自己的沉淪,人就是因為這樣進退兩難而可愛可悲。但我們必不可能活得太理性,那樣就不為人了,人之所以複雜大概也是因為此吧。



推薦閱讀:

她看著他離開這個世界----觀影《遇見你之前》
論復仇方法,性價比最高那種
父母最不能做的兩件事情是什麼?----否則孩子整體的人生態度被動
素耐冷遇,反予溫和——從愛的心理學角度解讀電影《芳華》中何小萍的冷暖一生
低谷期的厚積,螺旋式的薄發。

TAG:電影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