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簡介?
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今陝西省臨潼縣城東5公里處。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即位後便開始在驪山營建陵墓。統一中國之後,建陵工程更加擴大,徵調勞力達70餘萬人,前後延續30年,至秦亡國尚未完全峻工。兵馬俑是以陶土燒制的兵馬群塑,是秦始皇的隨葬物品之一。大小共3000件,1974年初春在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園外城以東1225米處發掘出土。
基本信息中文名:秦始皇陵兵馬俑英文名: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Shihuang Mau出土時間:1974年出土地點:陝西省西安市
榮 譽: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文化遺產類別:考古遺迹佔地面積:14260平方米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秦始陵皇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l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1974年3月,在陵東的西楊村村民抗旱打井時,在陵墓以東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間,發現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 ,才揭開了埋葬於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寶藏。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再次開掘,之後在一號坑北部中段,又出土了帶有彩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出土過程1974年3月,在離秦始皇陵1.5公里的西楊村村南,村民楊志發、楊培彥等十幾位在不長莊稼的柿林之上開始了抗旱打井的工程。
當他們挖到2米深時,發現了紅燒土塊;3米深時,發現了陶俑的殘斷軀體;4-5米深時,發現了磚鋪地面、銅鏃、銅弩機,以及8個殘破的陶俑。他們停下了工程,立即向當地主管部門彙報。隨後文物考古專家趙康民一方面收集散失的文物,一方面作初步的清理。同時,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回到家鄉臨潼探親 ,他將秦始皇陵發現大型陶俑的消息在《人民日報》內參上作了報道。李先念看到報道材料,當即批示:「建議請文物局與陝西省委一商,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 一重點文物。」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隨即派有關專家來現場視察。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隨後,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也前來支援,他們在965平方米的試掘方內清理出與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餘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6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通過試掘和鑽探,一號兵馬俑坑總面積14260平方米,內含陶俑、陶馬約6000件。1976年,國務院決定在一號兵馬俑坑遺址上建立展覽大廳。1976年4月23日在展覽大廳基建工程進行時,在一號兵馬俑坑的東端北側,又發現了二號兵馬俑坑。接著 ,同年5月11日在一號兵馬俑坑的西端北側,發現了三號兵馬俑坑。1986年考古專家對一號坑的中部和北部進行第二次發掘,面積也達2000平方米,後因故中途停止,原因不詳,時間僅維持一年。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博物院獲得考古團隊領隊資質後,就啟動了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本次發掘地點位於一號坑北側中段,考古編號為T23方,面積400平方米。至2012年底,共出土戰車2乘、陶馬3組12匹、陶俑170餘件、小件器物近400件(組);清理戰鼓、篋(qiè)、兵器柲(bì)、弓弩、箭箙、韜等重要遺迹數十處。[4]且在次挖掘中發現了大量彩繪的秦俑,並成功保存一部分下來。布局規模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隨葬用的大型陶塑作品。兵馬佣坑主要有三個。一號號坑在南,東西長2l6米,寬62米,面積l3260平方米。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面積為6000平方米。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已發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佣800件,木質戰車l8輛,陶馬l00多匹。按兵馬{甬現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戰車l00輛,戰馬l00匹。由模擬的軍陣,可以想見二干多年前橫掃六國,統一全國,所向披靡的秦國軍隊的威武強大。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態各異,表情逼真。體現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藝水平。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 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徏臧滿之。」秦俑坑修建工程約始於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後,到前209年因陳勝、吳廣起義而被迫停工,前後費時約10年。陶塑兵馬俑當是秦始皇在世時由全國各地徵調來服徭役的大批匠師與刑徒所製作。為數眾多、造型精美的陶塑兵馬俑布成面向東方、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軍陣場面,再現了秦軍軍容整肅、奮擊百萬的宏偉氣派,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是秦始皇「示強威、服海內」主導思想的產物。從陵園總體設計的角度來考慮,也是秦代禁衛軍的真實寫照,象徵著守衛陵園的職能。具體介紹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 在一號坑中已發掘出武士俑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鉤、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俑坑東端有210個與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髮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排成三列橫隊,每列70人,其中除3個領隊身著銷甲外,其餘均穿短褐,腿紮裹腿,線履系帶,免盔束髮,挽弓挎箭,手執弩機,似待命出發的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個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個個手執3米左右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間隔在11條東西向的過洞里,排成38路縱隊。南北兩側和兩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為衛隊,以防側尾受襲。這支隊伍陣容齊整,裝備完備,威風凜凜,氣壯山河,是秦始皇當年浩蕩大軍的藝術再現,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號坑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和三號坑的東側,呈曲尺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總面積約為6000平方米。坑內建築與一號坑相同,但布陣更為複雜,兵種更為齊全,是3個坑中最為壯觀的軍陣。二號坑建有1.7萬平 方米的陳列大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化遺址陳列廳。秦兵馬俑博物館官長袁仲一解釋說:「一來,為的是更好地保護文物,二來,因為把整個軍陣全部清出地面,起碼需要5~7年的功夫。這樣做的好處是遊客既可以參觀到二號坑局部的風采,有可以親眼看到二號坑的挖掘工作。」 據初步推算,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車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二號坑東、西兩端各有4個斜坡門道,北邊有2個斜坡門道,俑坑坐西面東,正門在東邊。坑內布局分為4個單元。 第一單元,位於俑坑東端,四周長廊有立式弩兵俑60個,陣心由八路面東的160個蹲跪式弩兵俑組成。弩兵採取陣中張陣的編列,立、跪起伏輪番射擊,以彌弩張緩慢之虞。 第二個單元,位於俑坑的右側,由64乘戰車組成方陣(車系木質,僅留遺迹)。每列8乘,共有8列。車前駕有真馬大小的陶馬4匹。每車後一字排列兵俑3個,中為御手拉馬轡,另兩個分別立於車左和車右,手持長柄兵器。 第三單元,位於中部,由19輛戰車,264個步兵俑和8個騎士俑組成長方形陣,共分3列。每匹馬前立騎士俑一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拉弓狀。每乘車後除三名車士外,還配有8~36個步兵俑。 第四單元,位於軍陣左側,108個騎士俑和180匹陶鞍馬俑排成11列橫隊,組成長方形騎兵陣。其中第1、3列為戰車6輛。每匹馬前,立胡服騎士俑一個,右手牽馬,左手拉弓。 三號坑在一號坑西端25米處,面積約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門前有一乘戰車,內有武士俑68個。從3號坑的布局看,似為總指揮部,統帥左、右、中三軍,只是沒有建成而已。 四號坑有坑無俑,只有回填的泥土。 從2個坑的布局和陣法看,二號坑陣式複雜,兵種齊全,是對陣的中堅力量。這種編組方法在兵書上叫作「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偶落鉤連,折曲相對。」《孫臏兵法》說:「在騎與戰者,分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反則廣其弩」,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百戰不殆。二號坑是這位古代軍事家的理論圖解。 從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記年號看,兵馬俑從葬坑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後修建的。秦始皇憑藉他「揮劍決浮雲」、「大略駕群才」的能力,滅六國,統天下。兵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強馬壯、叱吒風雲的氣勢。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位,繼續大修阿房宮和弛道,賦稅徭役比以前更為繁重,從而引起農民大起義。在這種形式下,三號坑中途終斷,四號坑未及放兵馬俑,就匆匆填死了。發掘中發現有火焚痕迹,可能與楚霸王入關火燒阿房宮有關係。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2007年5月8日,西安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滄海桑田,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千年。二十世紀的今天,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走向了新的輝煌。兵馬俑共計8000餘件,規模十分宏大。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前夕,焦家村農民又挖出兩個跪首的瓦人,象泥塑的菩薩,信佛的農民特地蓋了個土地廟供奉。1974年,西楊村的社員打井時,發現一個圓口形的陶器。再挖下去,實際是個「瓦盆爺」,立在陶俑的上身,農民認為挖不出水,又是這個「瓦盆爺」作怪,又要把它吊起來。水保員趕到臨潼博物館,請他們來鑒別。他們也不懂,就把它運到博物館暫存,還把碎片進行粘補,花了兩個多月又修復了三個陶俑,但沒有向上級彙報。有個新聞工作者發現這件事,寫了《內參》,建議國家文物局注意這一情況,此事,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隨後,由陝西省組織考古發掘隊開赴現場,經過幾年的開拓,石破天驚!發掘出了秦始皇兵馬俑,揭開了考古史上新的一頁。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發現一處地下建築及陶俑,其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側1千米處。這就是震動了世界,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陵兵馬俑。 秦陵兵馬俑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號坑為步兵部隊,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面積為14220米,是一位農民打井時挖出的。2二號坑呈曲尺形,面積為5000米2,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包括弩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三號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米2,似為統帥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三個坑共有7000餘件陶俑、100餘乘戰車、400餘匹陶馬和數十萬件兵器。 秦兵馬俑場面宏大,威風凜凜,隊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製、武器的裝備和古代戰爭的陣法。秦兵馬俑皆模擬人、真馬製成。陶俑身高1.75米~1.95米,多按秦軍將士的形象塑造,體格魁偉,體態勻稱。陶俑又按兵種的不同分為步兵俑、騎兵俑、車兵俑、弓弩手、將軍俑等。步兵俑身著戰袍,背挎弓箭;騎兵俑大多一手執疆繩,一手持弓箭,身著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統馬靴,準備隨時上馬拚殺;車兵俑有馭手和軍士兩種,馭手居中,駕馭著戰車,軍士分列戰車兩列,保護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凝視前方,或在立姿,或在跪姿;將軍俑神態自若,表現出臨陣不驚的大將風度。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形健碩,肌肉豐滿,昂首佇立,鬃毛分飛,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像是賓士戰場的駿馬。這些都顯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表現了極高的造型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寶庫。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兵馬俑一號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廳,設立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向中外廣大旅遊者開放。陶俑形態形態類別秦俑坑中出土的陶俑可劃分為四個級別:高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下級軍吏俑、一般武 士俑。其區別主要表現在服飾冠帶上。步兵俑坑中步兵俑的數量最多,約7000件,以地位高低區分,有軍吏俑和一般士兵俑兩大類。軍吏俑中又有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中級軍吏俑和下級軍吏俑的區別。一般士兵俑中又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的區別。區別上述各類俑的主要標誌是冠飾、甲衣和履等。
軍吏俑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將軍俑(高級軍吏俑)將軍俑也叫高級軍吏俑是目前所知俑坑中級別最高者。將軍在戰爭中起舉足輕重,因而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現也屈指可數。將軍俑和軍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區別是:將軍俑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雲長冠,一般士卒則沒有以上兩種帽子,則戴介幘或束髮挽髻。將軍俑除具有以上特點外,還身材魁偉、高大,上身戴有領花、肩花。將軍俑鎧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較長,下擺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緣及腹下。後身較短,下緣平直,僅及腰際。鎧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後在腰際嵌綴魚鱗狀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後背部份沒有綴甲片,上面繪彩,並有幾朵用彩帶綰結的花結。甲衣的周圍留有寬邊,寬邊上繪有精緻的幾何圖案花紋,有的雙肩有披膊,披膊上沒有嵌綴甲片,有的雙肩無披膊。將軍俑穿的鎧甲的主要特徵是甲片小,製作精緻,色彩艷麗。褐黑色的甲硃紅色的聯甲帶,甲衣周圍的花邊在白色的底上繪著絢麗的幾何形圖案花紋。前胸及後背、雙肩,有幾朵彩色花結,華麗色彩,顯示了等級的尊貴。雕塑家在塑造這種俑時,都在其額頭上雕出一道道皺紋,顯得這些將軍是久經沙場,富有長期作戰經驗的將領。車士俑(馭手俑)車士俑也叫馭手俑。車士,即戰車上除御手(駕車者)這外的士兵。一般戰車上有兩名車士,分別為車左俑(馭左俑)和車右俑(馭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右手持矛、戈、戟等長兵器,左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但據文獻記載,他們在兵器配置和作戰職責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從秦俑坑戰車遺迹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御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責職。立射俑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跪射俑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武士俑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騎兵俑騎兵俑出土於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陶馬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秦俑坑出土的陶馬,與秦始皇帝陵園內馬廄坑出土的真馬的體長、身高、身軀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說明它們是以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馬的主要特徵是個頭較小、脖頸短、頭部寬闊,屬於河曲(今甘肅洮河一帶)馬種。文官俑
秦始皇陵文官俑是兵馬俑中的一個奇特種類,數量稀少。文官俑恭謙而立,低眉頷首,腰掛書刀、背背砥石,整裝在崗。 文官俑位於6號陪葬坑,室內有12尊大型陶俑,其中有8尊文官俑,它們一個個頭戴長冠,冠帶繫於頦下,帶尾系成蝴蝶結。身穿長襦,腰束革帶,下身著長褲,腳穿齊頭方口淺履。百戲俑百戲俑是秦兵馬俑的又一新種類,百戲俑坑位於秦陵東南部內外城間,北距石鎧甲坑僅35m。截至2013年,百戲俑出土的陶俑個體在30件左右,大多還沒有修復,百戲俑頭部缺失,上身赤裸,腰系短裙,他的姿勢也十分奇特,右手搭於左肘處,似乎正在進行娛樂表演。[11]在2013年第三次挖掘中,新出土的五尊百戲俑中,其中3號百戲俑赤裸上身,身上纏繞著腰帶;而被考古專家稱作「泡釘俑」的4號百戲俑,沒有俑頭,舉起的左臂已經折斷,右手臂斷裂,更為奇特的是,他的上身有序地裝飾著圓形泡釘和幾何紋樣。文化研究兵馬俑不戴頭盔秦始皇的兵馬俑有一個奇怪的共同點就是他們不戴頭盔,而且鎧甲也很簡潔。2000多年前,秦國一位縣法律秘書「喜」為探索這個謎提供了一條線索。「喜」曾經3次從軍,他用竹簡記錄了秦軍攻打邢丘時發生在部隊中的案件:秦軍在戰前和戰後,都要大量飲酒。酒使士兵有一種奮勇殺敵、建功立業衝動。而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兵馬俑身塗紫色在一個2017年之久的墓地里發現的8000個形態各異的兵馬俑都是彩繪兵馬俑,且大多數都有一種罕見的亮紫色。據科研人員結果發現,這是一種還未在自然界中發現的紫色顏料——硅酸銅鋇,秦俑是最早使用它的實物,因此被稱作中國紫。為了找出中國紫的真正來源,科研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根據他們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認為它很有可能是秦代道士們製作玻璃假玉時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兵馬俑手裡無兵器泥塑制陶工兵馬俑一號坑先後出土了2000多件陶俑,步兵、戰車等,形成了一個威武的軍陣。但這些威武的士兵全都赤手空拳,手裡並沒有兵器。有專家分析表示,在秦末,與農民戰爭有關,不能說是項羽本人,但跟他是有關係的。再一個兵器歷來被認為是國之重器,這些金屬兵器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兵俑手持的都是可以用於實戰的兵器,而金屬當時屬於一種貴重而稀缺的資源,因此考古人員推斷,當年盜掘兵馬俑的人,在破壞了兵馬俑後,把大部分兵器都拿走了。只剩下了一些青銅箭頭和少量青銅劍以及部分鐵質兵器,而兵器中的木質部分,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後,早已經腐壞。在第三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還在一號坑內發現了疑似的盜洞,這為曾經有人進入兵馬俑坑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現場還發現了大量的木條、麻繩等物件焚燒過後留下的炭跡,這證明焚燒時間距離秦俑坑建成並不是太久,因為如果時間長,麻繩、木條等都會化為灰燼,難以成炭。根據諸多線索,有「秦俑之父」之稱的袁仲一大膽推斷:焚毀兵馬俑的人是項羽。
修建背景秦始皇帝陵自贏政初即位時(公元前246年)便開始修築,至完工歷時約40年,用工達70餘萬人次。秦始皇帝陵主要由地宮、封土、城垣與門闕,各種陪葬坑、陪葬墓,各種附屬建築以及陵邑等部分組成。整個陵園設計縝密、規模宏偉、埋藏豐富。陵園整體布局,在繼承前代傳統葬制的基礎上,又有許多創新。秦始皇帝陵的修築匯聚了當時眾多能工巧匠,陵區內已出土的兵馬俑、銅車馬、青銅水禽、石鎧甲、百戲俑等,均被視為那個時代的縮影。保護工作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秦始皇陵定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秦兵馬俑博物館館長、著名文物保護專家吳永祺說,兵馬俑的保護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俑坑的保護,二是兵馬俑彩繪的保護。通體彩繪的秦兵馬俑原來彩色已經大部分脫落,僅存留下局部的顏色殘跡,而出土後這些顏色殘跡對環境行為十分敏感極易起翹、剝落的情況。兵馬俑彩繪損壞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經過2000多年埋藏以後,因長期遭受重土覆壓和自然侵蝕,陶俑表面的漆層發生捲曲導致彩繪層脫落;還有一點就是,表面的原料層里所加的膠質,如動物膠、植物膠,出土後被氧化,也都迅速流失或老化,於是出現掉粉色情況。針對這一問題,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得出了兩種方法,其中一種是在陶俑出土的4分半鐘之內,剝離泥層進行加固處理;然後,將陶俑迅速移到恆溫恆濕環境,專業人員用很小的手術刀和極細的毛筆將彩繪表面的泥土一粒一粒地剝離。這樣的話,為一隻陶俑做完彩繪保護,需要整整一年的時間。運用這種方法,科研人員對10件新出土的武士俑實施了彩繪保護。經過近兩年的觀察,實施彩繪保護的這些陶俑彩繪色調穩定、自然,顏色鮮艷,效果良好。據此,中國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認定,這一科技成果在彩繪陶質文物保護領域中,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另一種辦法則給那些色彩已經脫落的陶俑恢復顏色。古時秦人為了給陶俑著色,在陶俑身體和顏料之間塗有一層粘合劑,但經歷了2000多年,粘合劑脫水破碎,附在上面的顏料也隨著脫落。針對這一點,中外考古專家試用一種現代粘合劑塗在脫落的彩繪殘片上,再用高能電子束輻射,使保護膜固化在陶俑身上,試驗品經過數年的觀察,彩繪色仍很穩定,視覺效果較好。此外,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及秦始皇陵周邊地區,博物館管理人員通過征地、搬遷居民等方式,建立起了3000畝左右的植被緩衝區,但是一些距離不是太遠的工業企業所排放的廢氣等污染物,嚴重威脅著兵馬俑的安全,經多方交涉之後,問題仍然存在。此外,長期以來,在兵馬俑文物區內,存在部分遊客亂扔礦泉水瓶、隨地吐痰、胡亂觸摸等不文明現象也是一大威脅所在。
影響成就崇尚寫實、手法嚴謹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主要藝術特點。武士俑身高175~196厘米,陶馬高150~172厘米,長200~203厘米,型體與真人真馬相等,形貌服飾皆嚴格地模擬現實。花樣繁多的髮髻、連綴甲片的皮筋、扣接革帶的帶鉤、綁紮腿部的裹腿、系在腳背的靴帶、穿納鞋底的針腳、馬身披掛的鞍韉等,無不一絲不苟地刻劃,處處體現著陶塑匠師們創作態度的嚴謹、觀察生活的深邃和表現技巧的卓越。性格鮮明、形象生動是秦俑的又一藝術特點。武士俑大致可分為軍吏俑、著甲步兵俑、輕裝步兵俑、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騎兵俑、車士馭手俑等7類,皆分類模製成型,再經人工修飾而製成。每類之中,又有幾種不同的頭像模型。這種模製和手塑相結合的方法,既便於大批製作,又能避免多人一面之弊。作者通過對眉眼、鼻翼、鬍鬚等細部形象的刻劃,著重塑造將士們堅毅勇敢、沉著機智、威武剛健的性格;同時又通過不同的衣冠服飾,表現出不同的級別身份。在威武剛強的共性之中,還注意到不同個性的刻劃,例如:1號坑出土的一件按劍將軍俑,具有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神態;2 號坑出土的一件垂手將軍俑,作肅立注視狀,表現了治軍有方、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再如 2號坑出土的一件蹲式弩弓俑,顯得格外機智勇敢;1號坑出土的不少著甲步兵俑,具有堅韌不拔的氣質;一件蓄鬚的輕裝步兵俑,顯得格外風趣樂觀。由於匠師們技藝高低不齊,秦俑中也存在少量表情獃滯、愁眉苦臉的形象,個別的還存在身手比例失調的情況。
推薦閱讀:
※你知道世界史上最丑冷兵器嗎?
※中國人的復仇觀,以大義為名,行俠仗義
※唯有家族之名
※戰國時代(二)秦齊崛起
※下一個人物,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