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權衡是否向日本投原子彈?
二戰中,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扔下一顆原子彈,使得負隅頑抗的日本終於投降。原子彈究竟有多大威力,《幹掉太陽旗:二戰時美國如何征服日本》做出了生動描述。
1945年8月6日8點15分17秒,美國空軍上校蒂貝茨下令將原子彈「小男孩」投擲到廣島市中心的相生橋。在核裂變瞬間,炸彈內的溫度超過100萬華氏度,炸彈發出的光是太陽光的10倍。百萬分之幾秒後,炸彈正下方地面溫度驟升到6000華氏度,同時還有致命的放射性伽馬射線。在原子彈爆炸的半公里內,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瞬間化為一塊塊木炭。在他們燒焦的屍體內,內臟器官已經蒸發。3毫秒後,空中爆發了一個300碼寬的巨大火球,將周圍的空氣燃燒起來,將四周的一切生命液化掉了。緊接著是威力相當於20000噸TNT炸藥的爆炸,洶湧而來的蘑菇雲升到5萬多英尺的空中席捲了爆心地的灰塵、泥土以及那些被殺死人的屍體所液化成的氣體。幾秒之內,7萬人的生命被奪去,距爆心地一英里範圍內,幾乎所有生命和建築物都人間蒸發,寵物、鳥、老鼠、螞蟻、蟑螂都消失殆盡。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美國總統杜魯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天皇裕仁仍保持沉默。8月9日,美軍在長崎投下原子彈「胖子」,毀滅性一幕再度上演。8月10日早上,杜魯門接到了日本的投降書。
毫無疑問,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此舉導致了日本的崩潰,決定投降。然而,原子彈的威力太大,破壞力驚人,這使得一些美國人不安。《幹掉太陽旗》顯示,蓋洛普民意測驗的結果是,85%的美國人認為使用原子彈是正當的,大多數媒體都支持這一決定。然而,《紐約時報》社論專頁的評論則警告,未來其他國家也可能使用這一武器。
不僅如此,參與曼哈頓計劃研究原子彈、見證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物理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從道德上對原子彈提出質疑,在返回提尼安島途中,他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封信,提到了自己對剛剛所見的思考:「我很抱歉自己參與了今天早上殺死致殘成千上萬日本平民的這場浩劫,但也希望我們創造的這個可怕的武器能讓世界各國團結起來,從而阻止今後的戰爭。」
《美國新聞》創始人大衛·勞倫斯嚴厲批評杜魯門:「我們不能輕易擺脫這種普遍存在的負罪感。面對批評的聲音,我們常常可以用軍事上的必要性來作為回應。但這也不可能抹掉那個簡單的事實:即我們作為一個文明國家,雖然在使用毒氣上猶豫不決,但卻毫不猶豫地將迄今最具毀滅力量的武器無差別地用在了男人、女人和兒童身上。且不論我們今後為其他國家開了一個怎樣的先例,看看我們為今後的道德良知和理想做了怎樣的示範!」
多年之後,《幹掉太陽旗》作者之一的比爾·奧雷利曾經要求布希總統和卡特總統,就杜魯門總統投放原子彈的決定提出自己的看法。吉米·卡特和喬治·布希當時都在軍中,他們都支持杜魯門的決定。吉米·卡特說,「如果我們進攻日本本土,日本軍隊和我們決一死戰的話,就會有50萬美國人戰死,而日本方面的傷亡將更為慘重。」喬治·布希的回復是:「如果我們攻打日本本土,那麼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會喪生,也許連我也會死……當時,投放原子彈是正確的決定。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但卻是正確的。」喬治·布希的兒子喬治·W·布希對此也表示支持。而沒有經歷二戰的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和奧巴馬,則拒絕就杜魯門的所作所為表態。
本書作者之一的比爾·奧雷利則如此寫道:如果那時美國沒有使用原子彈,很可能你現在就讀不到這本書了--當時,他的父親威廉·詹姆斯·奧雷利少尉正在海軍陸戰隊服役,而幾千名日本神風特工隊飛行員正等著襲擊美國艦隊。
事實上,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事先也經過了利害權衡。日軍對待美軍和其他國家戰俘手段之殘忍,在佔領地屠殺平民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了死於原子彈的日本平民。只要日本沒有投降,日軍的殺戮就不會停止。美國總統杜魯門堅持轟炸軍事目標,拒絕摧毀東京和京都,因此,才將廣島、長崎、小倉等城市列為了原子彈的轟炸目標。8月3日,美軍的B-29在廣島投下大量傳單,警告庶民撤離,近10萬人因此幸免於難。
使用原子彈可以摧毀日本人抵抗的決心,但不可避免會殃及平民。作為決策者,杜魯門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以霹靂手段,儘快打敗日本。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原子彈的威力巨大,它對於日本平民傷害巨大。然而,如果沒有原子彈的助力,戰爭的結果就會如吉米·卡特和喬治·布希所說,會有更多的美軍戰死。不僅如此,在中國等其他太平洋戰場,也會有更多的平民遭到日軍屠殺。僅僅中國一個國家,在抗戰中就有2000多萬人死亡。被日軍殺死的中國平民,在數量上也大大多於喪生的日本平民。當人們為原子彈給廣島和長崎帶來的破壞而震驚時,更不能忘記裕仁天皇和其他的日本戰爭狂人對亞洲其他國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推薦閱讀:
※雅爾塔密約出賣了中國
※希特勒如何用宗教原理給人民洗腦?|《彎曲的脊樑》
※一段希特勒演講的爭議
※【日常不負責任吐槽】戰車精英隨身隨時攜帶50-100公斤級別炸彈自毀座車的日常
※二戰東線德空對地攻擊聯隊的硬體糾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