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思考:讚美交易,雙方均得利!

轉自微信公眾號「堯思考」

交易雙方均得利

在不考慮生產活動,只有交易的情況下,均衡上,所有消費者邊際用值相等,都等於市價。如果消費者的邊際用值不相等,邊際用值低於價格的人會出售商品,獲得金錢收益,邊際用值高於價格的人會購買商品,獲得消費者盈餘;價格會在這樣的交易中變動,直至均衡,每個人的邊際用值都相等,都等於價格,這時就不再發生交易。如果邊際用值又出現不等,會再產生交易重複以上過程,直至相等。從上面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交易雙方,一方獲得金錢收益,一方獲得消費者盈餘,或者說,一方掙錢了,一方物超所值享用了商品,雙方均得利。

從上面的過程還能看到,市場上的交易者,都既是需求者也是供應者,覺得價格夠低就購買商品,覺得價格夠高就出售商品。

帕累托條件

也稱帕累托至善,著名的概念,需要介紹一下:資源的使用及物品的交易可以達到一個情況或條件,滿足了這情況或條件,我們不可能改變資源的使用,使一個人得益而沒有其他人受損。就是現在的情況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如果做出改變,使某人受益,就一定會有人受損,不可能做到使某人受益而沒有人受損;情況不能變得再好了。

交易的局限條件

一人世界是不會有交易的,一定是二人以上的世界才會有交易。產權與交易費用是交易的局限條件。先確定物品歸誰所有,然後才能交換。在交換中會有費用,比如運費、估值費用、信息費用等。往大了說,制度的形成,組織的結構,合約的選擇,價格的安排等都是為了減少交易費用或叫社會費用而產生的。

圖片源自網路,本文為《經濟解釋》第一卷第七章讀書筆記


推薦閱讀:

TAG:經濟解釋書籍 | 交易 | 帕累托最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