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押題!央美設計、建築學院,2018校考命題方向分析!
還沒有獲取去年高分卷的同學,請抓緊轉發公眾號最新兩條推送(任一),將截圖發至公眾號後台獲取。
本文純粹為答謝讀者而作,根據我的經驗和得到的消息,進行面向粉絲的無責任猜測,僅代表個人意見,不過,可能是很準的個人意見。不管能不能押中,皆為巧合,但求對大家有所啟發。
PS.由於個人號一天只能發一次推送,我只能把設計部分和建築部分寫在一起,建築部分內容較少,需要的同學可以直接下拉到最後。
央美設計學院 2018 校考命題的可能方向,共有三。
一:未來主題、暢想,可能大而空泛。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也多次提到過,央美設計的老師非常重視時代性,而前兩年的考題也一直緊跟時代,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但更大的理由是今年設計學院發生了一些足以影響其教學總方針和方向的改革。其實從去年開始設計學院領導班底調整後就一直在憋大招,首先是教學改革,從以前的大一基礎部,大二分專業方向改為了不分方向,所有學生通過app選課來選擇自己的課程內容。
也就是說每個學生在本科期間上的課程組合根據個人興趣會完全不同,只要上夠學分就可以畢業,連畢設的形式也從根據工作室變成了導師和學生雙向選擇的工作組,每個學生三個導師,這些還只是一個開始。
配合去年國家的雙一流高校評選,設計學院不僅評到了雙一流專業,同時還成為北京第一也是唯一的視覺藝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這標誌著學校的教學從傳統的以係為單位的平行組織形式,改為了以創新中心為中心的一個整體。不僅教學和組織形式上有所創新,在教學陣容上也不甘示弱,不僅與眾多國際一流藝術名校達成了合作,聘請了很多知名大咖做客座老師,把大師請到學校里,把大師公開課和工作坊作為常態教學模式。
把網路作為重要的教學媒介,在教學內容上也向國際看齊,其中最為重大也是可以作為歷史節點的兩個事件就是學校去年舉辦的「科技藝術季」與「未.未來大會」。這兩個大型活動事兒君都有幸受邀參加,如果有從知乎過來關注公眾號的朋友,可能還會記得我當時發了動態。
其實一直想能把當時會上的內容和見聞整理一下發在公眾號上,奈何一直沒有時間,現在只能給大家大致介紹一下中心思想了。
其實二者的指向是一致的——未來,科技藝術季是一個短期內對未來藝術教育方向發展的探討,比較偏向具體的方法論,主要介紹的是國際上主流藝術類院校和一些普通理工名校所做的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教學實踐,這個發展方向在國際上叫做「藝術與科技方向」英文為science&art。
這在國際一流高校是一種趨勢,今天我還和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讀書的朋友了解了這個專業的發展情況,名字非常直白的揭示了它的工作方法,就是利用最高新的科學技術去做一些前衛的藝術嘗試,比如基因工程藝術,生物藝術,大數據與藝術,編程與藝術,人工智慧與藝術等前沿的學術方向,學校還組織了一系列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科技的講座,為科技藝術季助興。
而未.未來大會則更宏觀,也更「飄」,是一次對於未來教育(不止是藝術)發展方向進行分享和探討的高峰論壇,與會的一眾大佬我也不多介紹了,基本都是各領域最頂尖的代表人物,不僅有藝術家,還有經濟學家,教育學家,科學家,甚至還有一位的身份是「未來學家」。會議的名字也非常直白,這場圓桌會談的議題圍繞著「未來」,內容非常廣闊,甚至包括「做夢在未來可以作為一個專業嗎?」,「人類會否被人工智慧取代?」等,而主要還是與會嘉賓介紹自己以自己的專業背景對未來發展做出的預判和想像,以及圍繞要到來的未來所做的項目,對於未來我們應該做哪些改變,才能使我們的教育不至於落伍,學生不至於被AI取代,什麼才能使高校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有關這些活動我以後會進行詳細的回顧報道,先來看看他們體現出的美院的風向吧,那就是我們要更先鋒,更面向未來。而這一點也直接的體現在了去年剛剛結束的研究生招生考試中,設計學院的初試內容,所有專業都圍繞著一個詞:「未來」。
考題就直接是未來科技,夠不夠體現風向?
現在是不是對沒能聽到這兩個大會的內容感到遺憾了呢,沒關係,學校對這一切進行了全程報道,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學校官方推送來了解:
「未·未來」演講實錄--東京大學斯普特尼子!未來會怎樣?聽聽未來領導者怎麼說: 布魯斯·茅、凱文·凱利、范迪安發表主題演講「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 | 演講實錄--碧西·威廉姆斯
那麼風向了解了,如果出了這種方向的考題,到底該怎麼畫,是不是心中沒譜呢?
那讓我們看看過去的大師小師們在他們的時代如何在畫中描繪未來
PS:我提供的圖只是一個思路,切勿直接借鑒,雷同卷判零分哦~
很多暢想非常具象:
這些是想像中的未來城市,那麼未來的人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他們可能是很怪異:
可能很孤獨:
可能很迷茫:
可能很欣喜:
也可能很美麗:
有沒有想起那些年看的科幻片呢?
未來除了是這些具象的想像,還可能是一種氣氛:
還可能是通過幾條線幾個色塊就能概括出的風格:
可以被簡單的概括出來:
未來可能是熱鬧的:
也可能是寂寥的:
也可能並不那麼美好,所以有人諷刺未來:
也正因此才引人遐想聯翩。
那麼問題來了,過去的人對未來的暢想,不管是具象還是抽象的繪畫,多數是以高度、速度、宇宙為暢想的,這些暢想我們現今實現了多少,在今天的我們對未來的暢想一定是這些老生常談嗎?
我相信用與眾不同的視角去發現,用獨特的語言去描繪的未來一定能夠打動閱卷老師,未來不能是扁平的,柔軟的,緩慢的嗎?
當然大家也可以現在去找一些科幻類的和聚焦最新科技的信息來看一看,如果你平常就是一個關注當前科技熱點的人,那麼恭喜你,如果題路確實這麼走的話你可以自信面對。
開頭我說了有三個可能的方向,剛才是其一。
其二,關注年內熱點時事,科技界和文藝界可能性較大:
使用具體的事件文本來命題,延續前兩年關注熱點的畫風
讓我們來看看國內門戶網站對去年以來的科技熱點的盤點:
(時間原因我直接截圖了,侵刪)
順序按照我認為的出題可能性從大到小排序
1、引力波獲得諾貝爾獎
2、美國發射SPACEX 搭載特斯拉
特斯拉的顯示器上寫著「Dont Panic」(不要驚慌),這同時也是《銀河系漫遊指南》封面上的一句話。車上播放的是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Space Oddity》(太空怪談)。
用來海上回收芯級火箭的,是一艘名為「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中文譯名「當然,我還愛著你」)的無人駕駛船。它和另外一艘姐妹船"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快讀說明書)的名字,都源自 IainM. Banks 的 Culture 系列小說。
3、柯潔完敗於AlphaGo
此事件也可以說是AI人工智慧熱潮的開始
4、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執行「自殺」指令
5 、馬斯克宣布火星計劃
6、中國發射天文望遠鏡「彗星」
再來看文化界:
1、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出爐
2、台灣詩人余光中去世
3、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等最貴藝術品相繼誕生
4、韓朝聯合亮相冬奧會。
我只是選取了一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去各門戶網站看去年的各界新聞盤點,除了科技和文化,政治界也有可能會成為考題。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是央美建校的一百周年,所以紅色題材,回顧歷史,歷史與當代科技的結合連接等熱點需要特別注意,雖然大院的事情對小院的命題影響較小,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上是新聞熱點部分,那麼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考題的題目內容形式發生改變,也就是接下來要說的:
三,創新形式,視覺與其他四種感知的聯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叫做「聯覺」的現象,簡單說就是具有這種能力的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中的某兩種之間是互通的,看到物體的同時也會聽到,聽到的同時也會聞到。
如果說去年鮑勃迪倫的考題是在要求你把文字、詩歌中的意境轉化到繪畫中,那麼今年不會沒有可能出現要講一段旋律、一種味道、一種觸覺感受轉換到畫面中的考題。
說不定大家在考場會看到像英語聽力一樣有老師拿著錄音機進入考場,或者香水瓶,我不知道,美院真的沒有不可能。
以上就是設計學院方面的全部內容,考設計的同學希望大家能夠放開膽子,把最真實的自己拿給老師看,通過試卷向老師傳達自己的優點。記住設計學院想要更全面,思維更活躍,更放得開的學生,當然不管考哪個專業,仔細審題都是很重要的,已經從後台看過優秀試卷的同學一定記得,造型基礎有三張都出現了鴿子的意象,其實是說明他們都審題審到了同一點:反戰。
接下來說一下建築部分。
其實建築部分要說的不像設計那麼多,很多同學可能會失望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建築學院的考察方式還是相對保守,看的還是你的基本功和你準備的到位不到位,這些東西平常畫室里的老師也會跟你說的很清楚,我就不想再多談(如果老師沒有講清楚,那麼很不幸你今年選錯畫室了),我想說說外面聽不到的事情。
今年建築的出題人很巧合是我個人比較熟悉的一位老師,首先大家要了解他可以先看他從前出過的考題,就是2009年的建築學院考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讀題,在立構部分試題里隱藏著一個陷阱,就是圓錐旋轉45度之後,和之前相比並其實沒有變化。這裡能看出老師的壞心眼了,這位老師是一個很喜歡開玩笑但心中在默默觀察學生的類型,喜歡謹慎但不拘謹的學生,考題里這個細節也反映了建築學院和設計學院不同,還是非常注重細節的,那一年也確實有很多人栽在這個細節上,直接因為跑題出局,所以希望今年大家拿到題,起碼要讀三遍,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讀完之前不要動筆。
09年的舊考題起碼還是在一個框架內,這位老師在新題型下沒有限制可能會更放飛自我 ,出一個看起來很新奇的題,但是不要被騙了,建築學院不像設計學院那麼寬容自由度那麼大,還是想要畫的比較「好」比較細膩的學生,有趣的同時展示自己的基本功,如果題目很「飛」,也不要像設計學院那樣放飛自我去畫,還是好好收住。
此外還有一點有用的信息:這位老師很喜歡傳統文化,平常喜歡舞文弄墨,有時會突然講一些類似冷笑話的對聯,也側面反映了他的性格特點,至於如何應對就看各位考生的本事了。
最後我想說:在考前這一兩天不要做過多訓練,思考一下目前得到的思路和信息就好,輕鬆迎戰,拿出自信,沒有時間練習你還可以思考,因為美院老師最看重的還是思考和自信。
「他們的那股自信讓我看著都有些退縮和自我懷疑」
祝願每一個讀完本文的考生都能在考場上秒殺全場,所向披靡,我衷心的相信和期待著你們,轉發這篇「錦鯉」,你一定能發揮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能力。
文章文字全部原創,首發於公眾號,藝考這件小事」(微信號:ykzjxs),歡迎關注,我們只講藝考大實話。轉載請註明出處,禁止惡意抄襲轉載。
http://weixin.qq.com/r/6ziJkXLEai8VrTby9235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多元與標準:央美設計學院校考,內部老師如何說?
※舌頭應該如何控制
※一期一會(日本畫)
※藝考生,寒假怎麼彎道超車?
※表叔說 I 嘲笑你的人往往都不如你